【实录】2018渭南市“营商环境提升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十二)
时间:2018-04-20 14:38:00 来源:陕新发布
2018年4月16日上午9时,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渭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渭南市委三号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渭南市临渭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小奇,临渭区职转办主任、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郭王斌,临渭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常宇峰,就临渭区如何紧紧围绕“行政效能革命”,以转变工作作风为主线,以企业和办事群众满意为标准,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全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的情况作一通报,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刘玉陆主持。
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渭南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全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三地一中心”、全力追赶超越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于2018年4月3日至4月27日,召开2018渭南市“营商环境提升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召开第十二场。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渭南市临渭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小奇,临渭区职转办主任、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郭王斌,临渭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常宇峰。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陕西广播电视台、渭南日报等30多家媒体。欢迎大家的光临!
今天新闻发布会共两项议程,首先请渭南市临渭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小奇,就临渭区如何紧紧围绕“行政效能革命”,以转变工作作风为主线,以企业和办事群众满意为标准,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全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的情况作一通报。
渭南市临渭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小奇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按照会议安排,我就临渭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坚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紧紧围绕“行政效能革命”,以转变工作作风为主线,以企业和办事群众满意为标准,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全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投资热土、创业福地,让市场主体享受更多改革发展红利。
一、抓早动快,全面安排部署
元月5日,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区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协调推进会,转印了省上十大行动方案,要求各相关部门认真学习,研究制定各自落实方案,快速推动工作开展。为强化组织保障,区上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区级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发改、工商、国税等11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安排区职转办负责,不等不靠,抢抓时间,立即起草我区贯彻落实意见。春节前区委常委会研究审议通过了《渭南市临渭区“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意见》。2月23日,也就是春节收假后的第二天率先在全市召开了区县级“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动员会。2月28日,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对“10+1”行动方案逐一进行审议,对部分方案的措施和办法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10+1”行动方案,随后以区委办、区政府办名义印发了《渭南市临渭区“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对全面展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今年,我区“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将坚持以促进有效投资、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为重点,采取机制创新、监测评价、专项督查、重点整顿、强化问责等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突出问题,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按照省市要求,我区围绕影响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痛点”和“堵点”,确定了10个规定动作和 “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个自选动作,形成了营商环境提升年“10+1”行动方案,着力推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实现能简则简,能合则合,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全面增强临渭区追赶超越软实力。
下面,我就“10+1”行动逐一进行简要介绍:一是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通过开放企业名称库,实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工作,开通企业登记网上办理系统和“微信办照”,简化涉税事项办理流程,优化开户许可流程,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简易注销申请,3个工作日内办结。二是以企业投资一般性建设项目为重点,改变当前施工许可办理程序复杂、相互牵制、过程漫长的串联审批方式,通过提前介入、多评合审、多图联审、并联审批四项改革举措,整合办理流程、分工负责、并联评审、压缩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时限,从投资项目立项到办结施工许可,实现60个工作日内办结。三是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行动。从减环节、优流程、压时效、提效率等4个方面入手,精简企业在办理水电气过程中关联度不高的前置审批事项,压缩办理时限,健全“一站式”办理和“互联网+”服务机制,优化水电气供给企业内部办理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行动。进一步精简登记材料,全面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方便登记申请。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推行预约办理、网上办理、自助办理、上门办理,全面优化受理、审核、登簿、发证工作流程,大力压缩办理时限,今年6月底前实现全部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五是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强化指导引领和政策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合理设定授信条件,优化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实现“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目标。六是优化企业纳税服务行动。促进国地税深度合作,推广“一人一机双系统”办税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纳税人“进一个门、上一个网、办两家事”。积极开展“互联网+税务”行动,推行“零门槛”办税,合并资料报送,简化工作流程,压缩办税时限,推进办税便利化。七是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行动。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培育,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与渭南海关、口岸办衔接协调,帮助企业加快通关速度,提速单证办理时限。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权益,提升出口退税办理效率,推动直接投资便利化。八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行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清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支持“煤改电”发展,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社会组织管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优化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加大涉企收费检查和查处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九是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行动。建立县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范围和监测评价时期时点。紧扣编制企业大样本框、抽取调查样本、现场登记等关键环节,细化工作流程,确定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分工,严格依法调查,按时汇总上报评价指标数据,通过全省综合排名,倒逼全区各部门自加压力,扎实工作。十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行动。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依托“12315”“12345”设立投诉举报专线,围绕项目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开展监督检查,组织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十一是“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在全区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便民利企、开放共享、公开透明、依法依规的原则,分批公布全区“最多跑一次” 事项清单。实施区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联网工程,推广临渭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依托临渭广电互动点播平台,推行“网购”式村级便民服务,在区级大厅提供证照领取快递投送服务,通过让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力争2018年12月底前90%以上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我区“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工作启动阶段,时间是1-2月,主要任务是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第二个阶段为组织实施阶段,时间是3-9月,主要任务是按照“可量化、易操作”的原则,细化“10+1”行动方案,分工负责,组织实施,硬化措施,全面推进。区上已建立“月度汇报、季度点评、半年通报、年终考核、末位查究”制度,并开通临渭区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市场主体质询和社会监督。第三个阶段为总结提高阶段,时间是10-12月,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推进落实,对标“10+1”行动方案,组织开展评估,检验活动实效。组织开展远学杭州、近学西安营商环境建设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找准问题症结,形成我区利用网络提升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优良做法,并将好的做法、先进经验及时固化为制度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
二、多措并举,扎实有效推进
为保障“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顺利开展,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全面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各分管区长负责、各部门主动参与、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明确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履行本部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第一责任人”,并确定分管领导,落实专门人员,实行清单管理。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分析研判形势,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强化考核督查。区考核办已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内容。区政府督查室也将此项工作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实行月度督查、季度通报,既注重过程督查更注重结果督查,大力开展明察暗访,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布了12345和12315两个热线电话受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投诉和举报,对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纳税、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来电24小时受理,限期答复或解决。对考核排名靠后、有投诉举报问题、社会反映强烈的,予以公开曝光并追究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三是营造宣传氛围。区委宣传部在临渭频道开通了宣传专栏、区政府在门户网站设立了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系列报道,营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氛围。同时我们将在临渭频道设立营商环境电视访谈节目,由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向人民群众做出承诺,要求各街镇履行属地管理服务责任,开展企业营商环境宣传走访活动,发现、收集、反映问题,积极对接行业部门落实整改。3月23日,区委、区政府组织举办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培训会,邀请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王满仓教授为全体区级领导、各街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和企业家代表约400人进行了培训,提升服务理念,开拓工作思路、掌握服务方法、坚定服务信心。区政协广泛发动各界政协委员,成立了营商环境调研评议评估领导小组,安排了为期4个月的专题调研评估,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为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献计献策。
目前,各牵头部门细化了行动方案,建立了工作台账,第一季度工作已经全面完成,重视营商环境、维护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的氛围正在形成,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已初见成效。一是区行政服务中心围绕“最多跑一次”目标,充分利用网络便利,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政务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在全市率先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设立了网上申办、跳转办理、网上预约、网上咨询4个模块,网上办理事项达到本级政府部门全部审批服务事项的80%。同时开发了“临渭政务”手机APP,将区级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向镇村进行延伸,实现了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的有机结合。二是工商分局坚持不断深化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了企业名称登记全程电子化,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并开通了微信办理营业执照服务,申请人只需登陆微信,关注“陕西工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按照提示手机操作通过后完成登记,系统颁发电子营业执照,将注册企业缩短至30分钟。三是区国税局、地税局通过“电子税务局”,打造办税服务的“高速公路”,实现了国地税一厅式办公,国地税双方信息共享,为纳税人提供“免填单”服务,信息采集、税种认定由税务机关依职权即时办理。依托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实行发票领用“网上申领、线下配送”或“网上申领、自行取票”,发票代开“线上申请、网上缴税(费)”或“线上申请、网上缴税(费)、线下配送”,精简了表单填报,方便了企业办税,缩减了纳税时间。四是区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分局等部门联合,统一入驻市民服务中心,全面简化涉企开办事项,开展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初步实现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办理涉税事项、开立银行账户3个工作日内完成,用窗口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和群众的方便指数,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主动作为,推动工作进展
我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一窗式受理”、“不见面审批”、“零跑腿”、“30秒办理”、“自贸区速度”等高标准营商环境仍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持续加力、奋起直追。下一步,我区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夯实工作责任。参照省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成立我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八办四组”,设立综合组、督查组、宣传组和测评组,制定相关制度和考核办法,强化督查、宣传和测评;设立“八办”,各牵头部门负责各自行业领域内的营商环境提升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按照行动方案中确定的工作措施和目标任务,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持续加力,久久为功,认真落实“10+1”行动方案。特别是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改以往的“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切实做到60个工作日内办结。二是提升服务效能。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主动对接,提前介入,做好“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把软服务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的制胜法宝,着力打造服务新模式。坚持把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之举,提高感知群众期盼、回应社会关切、服务公众需求的能力。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需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电子化和网络化发展,对与企业注册登记、资质认定、商标专利以及与公众教育医疗、户籍户政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积极推行网上办理,最大程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再造服务平台,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办事大厅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开辟多种宣传渠道,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营商环境建设的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公开曝光负面案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的浓厚氛围。同时动员、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去,树立“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良好形象,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工作取得实效奠定基础。四是坚持问题导向。从4月份开始,我区将组织相关部门围绕营商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投资环境整治行动,动员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和监督,凡是阻挠施工、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一律追责问责、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知错不改、我行我素的反面典型,坚决查处,绝不姑息,用实际行动来扶商、安商、富商,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借此机会,也希望各位新闻界朋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我区“10+1”行动实施情况的进行监督,及时将存在问题反馈我区,帮助我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做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全面提高临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真正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实现“宜居宜游,富美临渭”总目标。
按照发布会安排,稍后,我们将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提问。谢谢大家!
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谢谢王区长!下面进行第二个议程,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谢谢!
三秦都市报记者 赵坤
问题一:大家好,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赵坤。临渭区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渭南市临渭区职转办主任、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郭王斌
回答:临渭区地处中心城市,向来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在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服务场所建设。2012年9月,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区级便民服务大厅,后经易址扩建和规范提升,面积由最初的900平方米扩增到现在的3300平方米,服务窗口增加到69个,入驻单位由最初的12家增加到现在的38家(其中区级职能部门30家、驻区垂管单位2家、社会服务单位6家),办理事项由最初的39项增加到325项,大大提高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方便程度。我区20个街镇均在2013年8月底前完成了街镇便民服务场所建设,其中18个街镇建成了面积在200-300平方米之间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289个行政村和54个社区分别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网格管理中心,设立了村级便民服务室,区镇村便民服务达到全覆盖。同时,我们坚持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照交税”为出发点,积极衔接市级有关部门,将涉及办照交税事项的临渭工商、国税、地税等,与市级对口部门同址开设服务窗口,避免了企业和群众在市、区两个大厅来回跑,让办事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个门,尽快办完事。二是抓服务品质提升。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标准,以减环节、压时限、降费用、全公开为重点,实施了全区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工程。制定了区级《窗口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窗口工作人员日常行为细则》、《窗口单位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健全了制度,规范了服务标准。印发了《镇村便民服务规范化建设方案》,对镇村两级的便民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和提升,为辖区项目的落地和广大群众办事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一方面,区上定期对各级窗口工作人员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要求每名窗口工作人员做到政策掌握、业务熟练、操作规范,严格执行窗口服务“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办不成说明制”等制度。切实把政策落实、落细、落地。另一方面,区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单位积极面向企业和群众开展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沟通解读,建立了“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等机制,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窗口服务,提升相关政策措施的知晓度和应用度。三是抓服务方式优化。我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政务服务方式由“面对面”、“人跑腿”向“键对键”、“网络跑”转变,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成并开通了“临渭区网上办事大厅”,并开发了手机APP,企业和群众利用手机也可登录网上大厅办理事项并上传资料,实现了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政务大厅的有机结合,这也是我区在切实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下一步,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4月8日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服务模式,针对农村和园区不动产登记业务,还将实行定期上门服务;在涉及项目建设的发改、住建、国土等部门确定专人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在各街镇开展市场主体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主动征询各类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查找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发现的问题逐个挂账销号解决,真正当好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努力构建 “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华山网记者 姚玉林
问题二:大家好,我是华山网记者姚玉林。临渭区在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过程中,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请临渭区就网上办事大厅的有关情况和做法做以介绍。
临渭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常宇峰
回答:临渭区网上办事大厅” 是临渭区委、区政府在践行“放管服”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临渭政务服务由“面对面”、“人跑腿”向“键对键”、“网络跑”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区着力为办事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推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零跑路”的一个具体展现。下面,我就临渭区网上办事大厅的有关功能向大家作以介绍。
临渭区网上办事大厅(以下简称“网厅”)主要由“三大版区、七个通道”组成。在“登录注册”版区,网厅根据申请人身份,分别设立了“个人用户”和“法人用户”注册及登录通道,申办人在初次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并完成实名注册后,可依照本人习惯自行选择“账号密码登录”或“手机动态口令登录”的方式,完成今后的登录步骤。在“我要办事”版区,为了满足申办人的不同需求,网厅在设立“事项清单”通道的同时,还根据上网事项的申办对象、归属部门、网办程度等,分别设立了“个人事项”、“法人事项”、“服务部门”、“办事直通车”等通道,其中“办事直通车”通道里的所有事项均可实现网上直接申办。在“我要查询”版区,申办人可通过“模糊查询”通道查找所需申办事项的全部信息,让申办人不再为了解情况而跑“冤枉路”。同时,申办人还可在申请办理事项成功后,通过事项受理号或本人信息查询相关事项的办理进展情况。目前,我区网上办事大厅已录入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266项,占我区实体办事大厅总进驻事项的81.85%。
在网厅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了、用得好的信息服务”的要求,努力打造能用、实用、好用的网上办事大厅,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在事项梳理上下功夫,为网上办理事项“分好级”。我们坚持“立足实际,因事制宜”的原则,从实体大厅办理量较大、群众关注度较高的事项做起,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325项事项进行了深度梳理,分批确定了上网事项清单,并按照“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网上申办”4个功能,对上网事项的办理进行了分级改造,其中,借助“网上咨询”功能,申办人就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方便详实地了解到所需办理事项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申报材料等全部信息,可大大减少因为不清楚“怎么办”而跑冤枉路现象的发生;借助“网上预约”功能,申办人可以更佳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出行时间,避免因排队等候而耽误浪费时间;借助“网上预审”功能,申办人可以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将申办事项的相关资料上传至相关部门窗口进行审查,避免了申办人因为资料准备不规范或不齐全等原因而“多次跑”,最终到实体大厅窗口“最多跑一次”办成事;借助“网上申办”功能,申办人则可直接在网厅申办相关证照,并可通过邮递的方式“零跑腿”取证。二是在流程再造上下功夫,为群众上网办事“修好路”。我们要求各窗口单位按照“应简尽简”的要求,对上网事项必须做到“三少”,即群众申请时需提供的资料最少,单位审批时设置的环节最少,窗口人员办理时的用时最少,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网上办事大厅的好处,增大网上大厅的“点击率”。三是在监督监管上下功夫,为网上办事大厅“护好航”。 目前,中心已建立了网上办件情况电子预警纠错机制,对网上申报事项实行全程电子监察和短信告知,及时提醒各相关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网上申报事项的审批,并通过短信及时告知申办人事项办理进度,杜绝事项受理单位推诿不办、拖延办理等违规行为,提高办事群众的“满意度”。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注重实效,持续扩大已上网事项中的网上预审、网上办结比例,用“真为民”的实践行动,减少群众办事的“跑腿率”,增加群众的“获得感”,不断优化提升区域营商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感谢常主任的回答。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
2018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