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渭南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访谈活动(四)
时间:2018-07-19 15:49:30 来源:陕新发布
2018年7月4日上午9时,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渭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渭南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习黎光,就渭南旅游产业如何借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东风”,发挥旅游产业龙头和引擎作用,加快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的情况作一通报。新闻发布会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刘玉陆主持。发布会后,还邀请到长安大学教授、长安大学旅游规划院院长丁华、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西外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孙鹏一起进行了访谈。
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实施“东扩、北跨、西融、南优”战略布局,立足追赶超越定位,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为进一步加大我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热烈的社会氛围,由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拟于2018年6月29日至7月13日,决定开展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访谈活动。今天召开第四场。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渭南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习黎光。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华商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欢迎大家的光临!
接下来有请渭南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习黎光,就渭南旅游产业如何借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东风”,发挥旅游产业龙头和引擎作用,加快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的情况作一通报。
渭南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习黎光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7个跨省域城市群发展规划,2月2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正式印发实施,标志着关中地区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按照《规划》,渭南属于这个区域里的次核心城市,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安排,我就渭南旅游产业如何借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东风”,发挥旅游产业龙头和引擎作用,加快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旅游业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的优势。渭南史称“三秦要道,八省通衢”,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渭南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古代遗迹和文物瑰宝。形成了以汉、唐、宋、元、明、清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宝库。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存点3697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47处。以字之源、诗之源、酒之源、史之源、乐之源而闻名遐迩。三河汇流、岳渎相望、气象万千。旅游资源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厚条件。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行业主动适应新常态,围绕旅游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持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挖掘旅游资源,加快项目建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5%以上,已经成为渭南市经济发展的综合新兴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旅游资源开发成效喜人。全市在建、续建旅游重点项目75个,累计完成投资近160亿元。少华山森林公园、卤阳湖、陶艺村、同州湖、尧头窑、潼关古城等一大批景区建成开放,截至目前,全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63家(其中5A级1家,4A级12家),星级饭店36家,旅行社、分社、网点140余家。基本形成以山水观光、湿地休闲、温泉度假、乡村民宿、东府文化、宗教朝拜、通用航空等为支撑的多元化旅游产品链,为我市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全市旅游行业在深化改革创新、扩大招商引资、培育市场主体、打造线路产品、开展品牌营销、提升服务品质、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扎实工作,接待国内外游客5330万人次,同比增长30.3%;旅游综合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31.9%。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5.6%。旅游经济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二、旅游业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的思路。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构建渭南旅游产业新格局。坚持以《渭南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渭南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关于建设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意见》为引领,建立“多规合一”的旅游规划体系,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特色,避免低端化、同质化发展。做好重大项目规划导则,确保规划一流超前、突出特色,使规划与市场紧密结合、落地实施。二是以《意见》为统揽,开创渭南旅游产业新局面。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研究促进“一核一心四带十区”产业发展的意见,一区一策,实施不同的产业促进政策,市县区一盘棋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研究中省政策,抓好项目储备、项目对接、项目服务和项目招商。促进观光休闲度假并重发展,重视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的现代打造,提高科技水平、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提升旅游业整体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打造渭南旅游产业新动能。坚持党政统筹,发挥县市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把全域旅游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突出示范导向,打造市县(区)全域旅游示范典型,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标杆。落实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指标体系及工作要求、考核办法,把全域旅游创建任务列入目标责任考核。突出融合共享,树立“大资源”观,主动寻找旅游与各行业的契合点和发力点,发挥旅游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的“转换器”、“金扁担”作用,推动形成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抓好12个“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意见落实,打造一批融合发展示范样板。突出旅游富民,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旅游扶贫作为全域旅游、旅游示范县、文化旅游名镇和旅游村镇建设重要内容。四是以华山为龙头,带动渭南旅游产业新发展。加快建设大华山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布局,坚持“依托华山、走出华山”的发展理念,结合大华山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按照线上整合、线下组合、联合营销、景区托管、项目开发的路径,通过与区域内各级旅游主体在各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全力打造大华山区域旅游文化资源的线上智慧平台、线路策划平台、市场推广平台、景区运营平台及项目建设平台,将发展脉络逐步向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延伸。要积极顺应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加快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进大华山旅游目的地建设;要以华山景区为核心,按照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战略布局,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有效加快旅游产业走出“门票经济”范畴,围绕“一带一路”国家顶层战略进行布局,大力弘扬华山知名品牌;华旅集团要围绕“三地一中心”总体部署,做好各县市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工作,充分利用华山品牌,抢抓当前发展机遇,开启渭南旅游发展新时代。
三、旅游业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对项目、厕所革命等工作的督查落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渭华起义纪念园、沿黄公路旅游带、桃花源等特色景区提升,加快蒲城槐院里、潼关古城、合阳莘国水城、白水仓颉中华上古文化园等景区建设。二是推进全域旅游。出台《渭南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督促指导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市编制完成《全域旅游规划》,重点对华阴、华州、潼关等部分县市区进行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督导,召开全市全域旅游推进会,促进全域旅游创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力争华阴年底通过国家旅游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验收。三是发展优质旅游。全面开展“三创三评”活动,编制《渭南服务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开展市对县的服务质量测评工作,完善全市道路及景区的标识系统,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抓好临渭区桃花源、渭华起义红色景区、潼关古城等创建4A级景区工作,力争今年创建1至2个高A景区,5个3A级景区。四是加强宣传营销。组织举办全市讲解员大赛;组织配合电视台进行《我的家乡在陕西》、《走进渭南》、《寻宝》拍摄工作;编制《渭南景区景点简介》;组织接待意大利中小学生文化旅游研学体验夏令营活动及镇江来渭考察活动;与央视合作,策划渭南城市品牌整合营销暨文旅发展产业发展宣传服务项目。通过多渠道、多平台营销推介,提升渭南旅游品牌影响力。五是市场综合整治。开展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培训和规范上线工作,全面加强对旅行社、导游员、星级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的市场监查,重点对景区周边旅游环境、旅行社低价游、景区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旅游市场良好秩序,继续做好游客满意度提升工作。
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积极进取,完全有理由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感谢习局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接下来进行访谈活动,请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
从左至右:主持人刘子华、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西外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孙鹏、渭南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习黎光、长安大学教授、长安大学旅游规划院院长丁华
主持人:
习局长你好,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的目标,将渭南定位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我们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请问习局长,作为市旅游局如何发挥平台作用,为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持续发力?
市文旅局习黎光局长:
旅游业是三产龙头,涉及面广、带动力大、综合性强、开放度高,不仅能拉动交通、餐饮、住宿、零售等传统服务业,还能够有效拓展信息咨询、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进而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发展我市旅游业。特别是2017年市政府出台了《渭南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了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目的是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开展,加快推进渭南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整合全市“山、水、城、陵、红”特色资源,推动“一核一心四带十区”产业空间格局的形成,争取到2020年渭南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陕晋豫黄河金山角核心旅游区地位基本确立。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建设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做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抓手和助推剂。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开展,努力实现旅游产品全覆盖、旅游公共服务全域配套、旅游业态全面融合、旅游品质全面提升、智慧旅游全面推进、旅游市场全域营销、旅游生态全域优化。而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主持人:
习局长刚才你说到,旅游业是三产龙头,那么如何发挥旅游业的强大带动力,促使我市三产经济全面提升?
市文旅局习黎光局长:
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提出构建“一核一心四带十区”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核——体现华夏形象和文化根脉的华山核心旅游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华山核心产品,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精品景区。按照山上扩容,山下留客思路重点发掘未开发资源的文化内涵,在山上山下形成新的经典性旅游景点,将华山的绚丽文化和审美意境推向新的高度,扩大景区的影响力和承载力。大力发展温泉度假旅游,建设温泉度假群,创立华山温泉度假品牌,提高旅游档次和效益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华山与少华山、御温泉、少华湖等旅游景区的联动开发和一体化发展,形成集观光游览、户外运动、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华山”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做好华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力争实现突破。“一心”一一建设渭南综合功能中心旅游区,即临渭区充分利用新建成的城市性文化、体育、旅游、医疗设施,整合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优势,依托高铁、高速公路、旅游专线枢纽,建设辐射全市的综合功能平台。开发、培育体现东府特色文化和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休闲功能街区、生态园区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商业、金融、医疗等产业的融合,强化旅游功能配套,为全市旅游提供高品质服务,重点在火车站,高铁站、客运中心、沈河老街等处建游客散中心。“四带”即秦岭生态旅游带、黄河风情旅游带、渭北人文旅游带、红色旅游及航空旅游带。“十区”指建设渭南宜居宜游生态区、大华山休闲度假区、潼关古关文化区、黄河湿地《诗经》与同州文化区、韩城古城文化区、澄城陶瓷文化区、白水仓颉杜康文化区、蒲城唐陵文化区、富平红色及陶艺文化区、西部航空体验区等十大旅游产业聚集区。相信随着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的开展,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做大做强渭南旅游大发展、带动三产经济全面提升必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刚才,习局长为我们介绍了渭南旅游业为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其中提到全域旅游。下面,我们请问一下丁华教授,您从专家学者的角度谈一下对渭南全域旅游的一些看法。
孙鹏教授:谢谢主持人,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对渭南全域旅游的一些观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全域旅游提出和发展的背景;
其次,我们要明白渭南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意义和紧迫性;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下《渭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情况介绍。
主持人:
刚才,习局长谈到渭南旅游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建设黄河旅游带,我想问一下我们西安外国语大学孙鹏教授,对渭南黄河旅游带建设有什么建议?
丁华教授: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要打造黄河旅游带,首先要建立便利的交普通,那么我就先说说沿黄公路基本概况;
其次,我们要了解到渭南段旅游资源及建设的基本情况,才能更好的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具备渭南特色的黄河旅游带;
最后,我就如何依托沿黄公路促进渭南旅游跨越式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主持人:
作为咱们市文旅局,今后一个时期的在建设关中平原次核心城市工作中具体有哪些做法?
市文旅局习黎光局长:
下一步我们将从五各方面方面发力,全面提速渭南旅游业发展,推动关中平原次核心城市建设工作。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对项目、厕所革命等工作的督查落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渭华起义纪念园、沿黄公路旅游带、桃花源等特色景区提升,加快蒲城槐院里、潼关古城、合阳莘国水城、白水仓颉中华上古文化园等景区建设。二是推进全域旅游。出台《渭南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督促指导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市编制完成《全域旅游规划》,重点对华阴、华州、潼关等部分县市区进行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督导,召开全市全域旅游推进会,促进全域旅游创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力争华阴年底通过国家旅游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验收。三是发展优质旅游。全面开展“三创三评”活动,编制《渭南服务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开展市对县的服务质量测评工作,完善全市道路及景区的标识系统,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抓好临渭区桃花源、渭华起义红色景区、潼关古城等创建4A级景区工作,力争今年创建1至2个高A景区,5个3A级景区。四是加强宣传营销。组织举办全市讲解员大赛;组织配合电视台进行《我的家乡在陕西》、《走进渭南》、《寻宝》拍摄工作;编制《渭南景区景点简介》;组织接待意大利中小学生文化旅游研学体验夏令营活动及镇江来渭考察活动;与央视合作,策划渭南城市品牌整合营销暨文旅发展产业发展宣传服务项目。通过多渠道、多平台营销推介,提升渭南旅游品牌影响力。五是市场综合整治。开展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培训和规范上线工作,全面加强对旅行社、导游员、星级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的市场监查,重点对景区周边旅游环境、旅行社低价游、景区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旅游市场良好秩序,继续做好游客满意度提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