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渭南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访谈活动(六)

时间:2018-08-03 09:53:59 来源:陕新发布

2018年7月9日上午9时,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渭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渭南市住建局副局长原晓军,就近年来渭南中心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协力打造次枢纽的情况作一通报。新闻发布会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刘玉陆主持。发布会后,还邀请到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赵海春,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能源所总工程师闫志江一起进行了访谈。

pic

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实施“东扩、北跨、西融、南优”战略布局,立足追赶超越定位,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为进一步加大我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热烈的社会氛围,由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拟于2018年6月29日至7月13日,决定开展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访谈活动。今天召开第六场。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渭南市住建局副局长原晓军。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华商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欢迎大家的光临!

接下来有请渭南市住建局副局长原晓军,就近年来渭南中心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协力打造次枢纽的情况作一通报。

pic

渭南市住建局副局长  原晓军

各位新闻届的朋友,广大市民们:

大家好!我是市住建局副局长原晓军。首先,我代表市住建局对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市中心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关注、支持和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渭南中心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相关情况给大家做以简要介绍。

一、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可落地、可实施的高水平规划,按照省政府《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若干意见》等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西渭融合发展,始终把中心城市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先后实施了总投资千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改善了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中心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城市框架不断拉大,路网结构日趋完善。我们按照“外成环,内成网,节点畅通”的要求,修建了胜利大街中段、前进路北段、渭河大街中段、车雷大街中段、西岳路中段、金水路中段、杜化路中段、六泉路中段、崇业大道、新区东路、胜利大街西段、工业大道、幸福大街、居易大道等46条道路,总长度达83公里。特别是近三年以来,打通32断头路,逐步形成了主城区九横八纵、高新区六横九纵、经开区五横六纵的主干路网,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南北不通、东西不畅的问题,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为了持续推动城市提质发展,2017年启动实施了中心城区“四纵四横”道路提升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了加快中心城区与华州区深度融合,启动实施了渭东新城、华州大道等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这个区域将成为现代时尚、大气秀丽又具有渭南地域文化风情的又一核心区域。

二是公园景观绿化建设亮点纷呈。我们按照“把城市建设在森林里,让森林生长在城市中”的思路,坚持大片植绿、拆墙透绿、设法增绿的原则,全面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和园林城市。先后实施了渭河综合治理、南塬生态绿化、渭河两岸景观林带、湭河南段景观绿化、渭清路两侧绿化景观长廊、高速公路西入口、东入口绿化改造、滨水东区老河堤景观示范段、高新区敬贤街两侧绿化长廊、经开区渭富桥、渭蒲桥、沙王桥三桥入口景观改造等58项绿化工程,城市“新形象”逐步显现。同时,投资46亿元,开工建设了金水公园、湭河湿地公园、人民公园、南湖公园、西海公园、渭东新城公园、渭清公园、人和公园等8个公园,使渭南主城区公园个数达到了10个,新增绿化面积6353亩。完成了高速西入口、东入口及“四纵四横”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改造面积95万余平方米,完成街头绿化广场30余个。2017年,我们开始实施中心城区水系建设,该工程起始于南塬南湖公园,途经渭清公园、西海公园、人民公园,入东湖公园,形成贯穿城市南北生态水系,建成后中心城区湖水面积达到4000余亩。这些工程的实施大幅度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基本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水成系”的城市风光。目前,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51平方米。

三是民生工程“补短板”成效显著。近年来,共计实施民生类项目70余个,完善了城市雨污排水管网建设,完成排水管道38条,长度约80公里。实施了城市综合管网下地工程,完成了14条路段32公里的强电综合管沟建设;弱电综合管沟已实现主城区全覆盖。110KV的中心变电站投入使用。城市天然气管网已基本形成环状供气网络。北水厂建成投用,经开区实现供水。实施中心城区“煤改气”工程,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5公里,城市供热能力和质量大幅度提升。启动实施的华能热电联产、供热管网及中继泵站、渭河综合廊桥、渭清路综合管廊建设等项目均进展顺利。为了确保市民安全、便捷出行,对中心城区的东风大街、朝阳大街、前进路等43条主次干道进行了人行道升级改造,共完成改造面积65万平方米。建设完成了朝阳大街、前进路、人和公园、瑞泉中学等4座人行天桥。为了加快主城区与老城区的互联互通,去年在沋河上新建了2座车行桥。同时,弱电入地治理走在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已完成朝阳大街、前进路、仓程路、东风大街、民生路、胜利大街等11条道路弱电入地,拆除架空缆线287万余米,清除杆线4890余根,净化了城市空间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为市民、车辆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公共服务类项目稳步推进,城市服务水平明显增强。坚持以学校、医疗卫生、停车场、公厕等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增强群众福祉。学校方面,渭南中学、渭南初级中学、渭河小学、经开区公立幼儿园等10余所学校投入使用。瑞泉中学迁建、高新区第二小学、市政府幼儿园等11所中小学和11所幼儿园即将投入使用。医院方面,渭南中心医院、渭南儿童医院等项目建成投用。渭南中心医院感染病区及内科综合楼、市妇幼急诊综合楼、老城区中医医院、华州区中医医院等项目进展顺利。文化体育养老民生方面,渭南市博物馆、市民综合服务中心、渭南图书馆、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市民公园地下停车场、城区公交充电站等项目建成投运。市区公厕建设、市体育中心配套设施、市殡仪馆搬迁、中心区供水一期深处理、临渭区文化艺术中心、华州区医疗养老院等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同时,我们始终把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作为改善城市形象、服务市民生活的一件大事来抓,以“四纵四横”道路提升改造为契机,对朝阳大街、前进路、仓程路、东风大街等路段老旧路灯进行提升改造,共完成路灯安装598套,景观灯安装278套。并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完成了华山大街、解放路南段、汉马街、渭蓝路、西华街、沙王大桥引线、沋西路等25条无灯路段的改造,安装改造各类路灯2410盏,从根本上解决了市民的夜间出行问题。

二、今后一段时期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今年,国务院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我市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按照《规划》,渭南属于这个区域里的次核心城市,进入了一个更加核心的位置,成为除了大西安以外的一个次枢纽。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规划为引领,指导城乡发展。以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控规覆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组织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涉及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综合交通体系、慢行系统、城市特色与风貌、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等多方面,逐步补齐城市短板。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完成主城区多个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确保各重点区域在整体风貌上保持协调,进一步延续文脉、提升品质、彰显地域特色。积极推进中心城市内外环线建设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完成水系规划、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加快秦东水乡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二)增强中心城市承载力和首位度。中心城市按照“拉大城市框架、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城市” 的总体思路,坚持“北跨、东扩、西融、南优”,加快发展“一河两岸、五大组团”。依托大西安,以西渭融合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系统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规划统筹等工作,整合区域资源,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2018年,中心城市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6亿元实施204个补短板、提品质的民生项目,将极大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市民满意度。同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按照“市区协同、部门联动、分级负责、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重点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通过综合整治彻底解决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市容管理规范、环境美观整洁,扬尘治理措施有效落实,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三)全面推进县域城镇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总结推广富平县“多规合一”试点经验,构建以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内涵的规划体系。提升华阴等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增强人口聚集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蒲城等具备条件的县有序设市。二是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聚焦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生态环境,不断增强重点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各具特色的26个省市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三是结合沿黄沿线各镇不同自然景观、人文沉淀、特色风俗,依托沿黄观光公路,通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民俗文化、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重点培育潼关县秦东镇、合阳洽川镇等特色小镇。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推进“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等各项重点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市所有村庄建成清洁乡村,实现环境干净、整洁;80%以上的村庄建成生态乡村,实现环境优美、绿色生态;30%以上的村庄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实现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

(五)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理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突出问题,努力把渭南市建设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营商环境一流的地级市。二是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深化改革、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为重点,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 “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一个账号”的审批体系,缩短项目审批时间,今年内,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120个工作日内。三是破解融资难题。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各类专项资金,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改革力度,不断探索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的机制。四是重视人才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建设工作要求,积极研究制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有效措施,加大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人才力度,依托各类培训机构,不断提高现有住建系统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各位记者朋友们,渭南市位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是陕西省的东大门,属于关中城市群的东部门户,也是我国中部与西北地区联系的重要节点,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渭南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最后,衷心祝愿广大市民和媒体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感谢原局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接下来进行访谈活动,请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

pic

从左至右:渭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郭影、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赵海春、渭南市住建局副局长原晓军、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能源所总工程师闫志江

主持人提问原局长:

原局长你好,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的目标,将渭南定位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我们城建工作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请问原局长,作为市住建局如何发挥平台作用,为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持续发力?

市住建局原晓军局长回答:

按照《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渭南属于这个区域里的次核心城市,作为我们住建部门,主要是承担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建筑业、住宅与房地产业、城镇建设等行业管理工作。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切实促进渭南发展。

一是贯彻落实“项目为王”理念,提升中心城市承载力和首位度。以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以西渭融合发展为主题,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规划统筹等工作。竭力贯彻落实“项目为王”理念,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发挥项目建设牵头抓总作用,抓协调、保开工、抢进度,确保204个城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306亿元。积极推进城市内外环线建设,重点抓好“断头路”、集中供热、城市亮化、综合环境等一批民生热点问题,让渭南城市更舒畅、更宜居。

二是全面推进县域城镇建设。坚持规划引领,构建以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内涵的规划体系。不断增强重点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省市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结合沿黄沿线各镇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民俗文化、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

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推进“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等各项重点工作。

四是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以深化改革、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为重点,扎实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有效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营商环境一流地级市。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各类专项资金,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同时,为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加大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人才力度,依托各类培训机构,不断提高现有住建系统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为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持续发力。

主持人提问赵海春总工程师:

刚才原局长谈到加快西渭融合发展,系统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规划统筹等工作,我想问下我们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赵海春教授,对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渭南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地位有什么建议?

赵海春总工程师回答

谢谢主持人,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对渭南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规划统筹工作的一些观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相关发展背景;

其次,我们要明白加快西渭融合发展,系统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规划统筹等工作的意义和紧迫性;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下具体的建议。

主持人提问闫志江总工程师:

我市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严重落后于城市发展需求,市民对城市供热发展非常关注,同时又非常期待。下面我们有请一直以来致力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面的专家为我们渭南市城市供热发展出谋划策?

闫志江总工程师回答:

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大家好!在此我就渭南的城市供热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是渭南市目前的供热基本情况。

二是目前供热存在的问题。

三是如何解决渭南市供热市场供需矛盾?

主持人提问:

我想问一个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咱们渭南近些年建设了很多城市道路,但是我发现有一些路没有路灯,夜晚漆黑一片,市住建局针对这一方面是打算如何解决的?

市住建局原晓军局长回答:

我局主要承担主城区35条主次干道、5个城市广场以及渭河三桥(即渭富大桥、沙王大桥、渭蒲大桥)上所有路灯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共管理各类路灯总计3万余盏,路灯控制箱120台,路灯专用变压器46台,照明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亮灯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基本形成主、次干道功能性照明,公园、广场、绿地装饰性照明的城市夜间景观照明格局。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部分路段“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现象任然存在。为此,我们始终把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作为改善城市形象、服务市民生活的一件大事来抓。从2014年开始,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先后解决了宣化路北段、师院东路、沋西路、渭蓝路、汉马街、沙王桥引线等25条路段有路无灯问题,共计安装改造各类路灯2410盏。今年,我们将继续以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大力实施城市照明及景观亮化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全面解决城区有路无灯、照度不足及借用电力杆架设路灯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市民的夜间安全出行。

主持人结束语:

好的谢谢原局长,在今天的节目中,原局长和专家详细为我们解读了我市在住建发展方面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不仅让我们诸多观众朋友对渭南住建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在今后全市上下倾力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中住房和城乡建设将发挥的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

好的谢谢原局长,谢谢我们两位教授。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咱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