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渭南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访谈活动(八)
时间:2018-08-03 10:30:55 来源:陕新发布
渭南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访谈活动(八)
2018年7月11日上午9时,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渭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渭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张雅莉,就如何借势发展,借助区位和交通优势,使产业辐射中国中西部地区,产品远销全国,品牌影响力扩展到一带一路,力争把渭南打造成为中西部乃至整个中国的现代农业先行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优势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物流中心的情况作一通报。新闻发布会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刘玉陆主持。发布会后,还邀请到渭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主任张雪枫,渭南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蔬菜产业化科科长李诗颖一起进行了访谈。
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实施“东扩、北跨、西融、南优”战略布局,立足追赶超越定位,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为进一步加大我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热烈的社会氛围,由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拟于2018年6月29日至7月13日,决定开展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访谈活动。今天召开第八场。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渭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张雅莉。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华商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欢迎大家的光临!
接下来有请渭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张雅莉,就如何借势发展,借助区位和交通优势,使产业辐射中国中西部地区,产品远销全国,品牌影响力扩展到一带一路,力争把渭南打造成为中西部乃至整个中国的现代农业先行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优势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物流中心的情况作一通报。
渭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 张雅莉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渭南农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渭南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远在6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这片热土上耕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祖先的血液和汗水,这里的每一抔黄土都是厚重的史书,这里的每一寸草木都堪称鲜活的文物!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园区与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张,全市瓜菜生产面积达195.6万亩,产量480万吨,产值突破百亿,建成以瓜菜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369个。
在现代农业园区引领带动下,渭南各项农业生产指标稳居全省前列,201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430.55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243亿元,果菜畜三大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20.5、103.1、81.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60元。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58.56万亩,总产量211.5万吨,粮食面积、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水果面积发展到385.12万亩,总产量达到 463.17万吨。水果面积、产量位居全省第二。
全市“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合阳红提”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全部进入“2017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总价值达123.67亿元。全市果业品牌形象店达到125家,全市销售果品38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鲜果自营出口贸易1.3亿美元。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21个,果业龙头企业中取得自营出口权的36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785个;家庭农场发展到2012个。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建成全国、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一村一品示范县、镇、村、点557个。
一、战略定位
农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渭南现代农业将借助自身农业资源禀赋和“三区”叠加区位优势,立足渭南,西融整个关中地区,以农产品有效供给重点,做好大西安乃至关天经济圈的粮仓和厨房;东联金三角三省四市,以区域内西农大等高校高新技术优势,建设中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引领的聚集地;练好内力,加快内部调整优化,积极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增强自身生产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借势发展,借助区位和交通优势,使产业辐射中国中西部地区,产品远销全国,品牌影响力扩展到一带一路,力争把渭南打造成为中西部乃至整个中国的现代农业先行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优势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物流中心。
二、发展目标
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五个扎实”新要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五新”战略新要求,通过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积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挖掘渭南农业优势资源,借助“互联网+”的创新手段,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体系、支撑体系、市场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力争通过规划的实施,使渭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指标迈入全国地级市前列。
三、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主要工作任务
1、以推进整镇连片现代粮食基地建设为重点,不断巩固“陕西大粮仓”地位。以省级粮食主产县建设为主,突出抓好整镇连片现代粮食基地建设,大力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内部结构,压缩粮食面积,减少籽粒玉米种植,扩大豆类、饲草种植,增加优质粮食比例。积极实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旱地小麦绿色增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提高粮食单产,粮食产能稳定在210万吨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5%。
2、以打造陕西现代果业强市为抓手,加快推进果业升级转型,创建品牌强市。以“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为目标,以品牌建设为龙头,继续实施水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工作,加快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渭南水果直销形象店,大力推广矮砧苹果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全面推进现代果业强市建设。通过不断调优结构,提高质量,创立一到两个在全国有影响的果品品牌;把渭南建设成为全国“西果东送”特色果业强市和西北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及集散中心。全市今春共新建果园6.79万亩,其中矮砧苹果2.4万亩,水果总面积达到389.5万亩,截止6月底,全市已销时令水果27.61万吨,收入17.6亿元。
3、以建设现代产业园区为支撑,大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富农。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实现农业工厂化、车间化生产,整合生产要素,实现产业聚集、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激活园区发展动力,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全市每年创建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五年内争创一个国家级产业园。今年截至目前全市瓜菜生产面积164万亩,产量170万吨,产值53亿元,设施蔬菜产业的增收比重占当地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中有50-80%,设施瓜菜园区平均亩产值达2万元。
4、以建设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借助羊乳品牌走向全国。重点建设以大荔、澄城、白水、蒲城、临渭为核心,辐射带动其他县市区,建设千万头生猪产业示范区;以合阳、华阴、大荔为核心,辐射带动临渭、蒲城等县市区,建设二十万头奶牛产业示范区;以“中国羊乳之都”富平为核心,辐射带动临渭、蒲城等县市区,建设百万只奶山羊产业示范区。以蒲城、大荔、潼关为核心,辐射带动富平、华州、临渭等县市区,建设亿只家禽产业示范区,计划建设万只以上奶山羊产业园区3个,千只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35个,100只以上285个,配套建设挤奶站130个(其中机械化挤奶站92个),发展万只以上奶山羊养殖大镇20个、省级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村20个。目前全市建有红星、金牛、圣唐等羊乳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乳制品能力超过10万吨,加工乳制品2.97万吨,实现产值12.27亿元。
5.以农业标准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进程,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明确全市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思路,以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基准,按照“大农检、综合执法”的原则,整合植保、土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建立市级综合性农业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组建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扩大无公害农产品覆盖范围。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品牌,做强企业。强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加大企业标准、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具有渭南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创建品牌龙头企业。力争使全市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打造1-2个在全国叫的响的农产品品牌。
6.以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为抓手,为积极推动涉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推动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重点在打造粮食、油脂、饲料、猪肉制品、乳制品、禽类制品、水产品、林产品、蔬菜加工等九大产业加工链条。引进先进的物流服务技术和管理办法,发展以仓储、运输、包装、涉农服务、涉农销售等为支撑的涉农物流服务体系,建立通畅、复合、高效的农业物流服务网络,实现现代农业加工生产与涉农三产的有效对接。2018年一季度实现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产值7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1.9亿元,农业总产值32亿元,产值比2.33:1。已初步形成以白水为核心的集苹果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以富平为核心的粮食加工产业集群,以经开区为核心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四、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我们当前的主要工作
1.抓好夏收夏种和田间管理。在提高粮食单产的基础上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205万吨。积极研究选育推广优质粮食品种,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2.加大瓜果菜设施化规模。抓住全省打造苹果、羊乳、设施农业三个千亿级产业的机遇,推广设施棚舍、舍饲养殖、组培式育种、工厂化育苗、智能化机具等现代装备,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果菜畜设施化发展。今年新增瓜菜5万亩,改造提升老果园4万亩。
3.推进质量兴农和农业绿色发展。强化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五治一品”工作。开展全市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不断提高监管能力。以农药经营许可为抓手,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继续做大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加快“澄城樱桃”“潼关软籽石榴”区域公用品牌的申请注册。力争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实现“互联网+品牌店+品牌果园”模式精品水果直营店全覆盖。
4.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上寻求新突破,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重点突出新型经营主体提质提档,新增市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各50个,新增培育认定职业农民2000名。今年创建1-2个以上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1-2个以上农村特色产业小镇。鼓励加工企业向粮食、果品、畜产品、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主产区、脱贫攻坚重点区聚集。
5.持续做强农业品牌宣传。积极组织参加2018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商业品牌价值评估和品牌宣传推广评鉴等活动,通过举办特色果品评鉴会、国内外果品推介会等活动,持续强力塑造传播品牌,逐步做大做强终端市场。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农业干部的辛勤努力下,我们制定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一定会实现,渭南现代农业将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和支撑。在此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和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渭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界人士,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感谢张副调研员。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接下来进行访谈活动,请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
从左至右:渭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郭影、渭南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蔬菜产业化科科长李诗颖、渭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张雅莉、渭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主任张雪枫
主持人:
张调研员,关中城市群的发展,现代农业是重要的支撑和组成部分,现代农业的发展,品牌农业是重要抓手,请问渭南五大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现状和下一步的工作。
渭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张雅莉:
我们以生产提品质、以品质树品牌、以品牌带营销、以营销提效益,促进了果业强市建设。以示范园为载体,以项目倾斜扶持水果优生区果农发展高标准果园,全市水果面积发展到385万亩,总产达到463万吨。下发水果区域公用品牌使用推广意见,在全市集中使用“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合阳红提”等水果区域品牌。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全部入围“2017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总价值达123.67亿元;我市被授予“中国优质果品示范基地”和“全国果品品牌创建示范市”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按照生态、绿色、安全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果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益,不断强化水果区域公用品牌核心竞争力,主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突出品牌宣传,提高渭南果品知名度。大力宣传“白水苹果”“大荔冬枣”“蒲城酥梨”“合阳红提”“临渭葡萄”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澄城樱桃”“潼关软籽石榴”区域公用品牌的申请注册。在国内一二线城市覆盖“互联网+品牌店+品牌果园”模式精品水果直营店。二是突出市场开拓,确保果品顺畅销售。围绕陕果“三年百市”促销活动计划,积极组织有关县市区在昆明、重庆等地举办果品推介活动和各类大型展会;加强果品销售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果业营销环境;支持果品电子商务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果品营销模式,促进产销衔接,确保果品顺畅销售。三是突出绿色安全,加快转型升级。在全市果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以苹果矮砧集约栽培为代表的果树省力化栽培模式;坚决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四是突出果业优势,助力产业扶贫。引导贫困县产业扶贫资金大力投入现代特色果业,大力改善果区基础设施,提高全市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推广“党支部+”“果园托管”“村村建园”等产业扶贫模式,实现小农户和现代果业发展有机衔接,让小农户共享果业现代化的成果。五是突出作风转变,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加快我市乡村战略实施和建设陕西现代果业强市贡献力量。
主持人:
李诗颖科长,关中城市群的建设,粮食安全非常重要,如果把保障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请问市农业局这个工作是怎么做的。
渭南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蔬菜产业化科科长李诗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成立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领导小组,农业局为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是做好全市的粮食生产。多年来,我们按照“强基础、提单产、保口粮”的思路,努力提高粮食自给平衡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基础稳面积,做到“藏粮于地”。依托土地确权登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启动粮食功能区划定与建设,有效保障了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启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规范调整耕地质量监测点100个,覆盖全市所有县区及主要的土壤类型,实现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目标;2017年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为抓手,采测土壤样品1280个,化验项目达5710项(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775万亩;制定区域施肥配方48个,推广应用配方肥料20.9万吨、376万亩,安排布设试验示范51个,各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蒲城县、澄城县、白水县三县积极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各县在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建立示范区面积合计2万亩以上,其中核心示范区面积1万亩以上。临渭区、大荔县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以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开展有机肥和配方肥的配合施用技术推广。提升耕地质量,夯实产能基础。
二是依靠科技提单产,做到“藏粮于技”。建设粮食生产示范体系,组建主要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做好日常农业生产指导的同时,创新农技推广工作,发挥科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去年7月25日至26日,全国农技推广效能提升暨星级服务创建工作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充分肯定了我市农技推广效能提升新经验、新模式。
在澄城、合阳、白水、富平、蒲城五县组织实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示范面积18.05万亩,平均亩产554公斤。抓好部省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部级高产创建在大荔、澄城两县实施,幅射带动5万亩,省级高产创建在临渭、大荔两县区实施,辐射带动4万亩,辐射区小麦平均亩产419.9公斤,玉米平均亩产691.8公斤,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在合阳县、澄城县、白水县三县组织实施旱地小麦绿色增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建设5个百亩核心攻关田,集成推广旱地小麦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适于覆盖栽培的播种机械、水肥一体化等综合技术,推广面积5.1万亩,项目区小麦平均亩产301.7公斤,增产95.1公斤,提高了旱地小麦生产水平。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5% ,机播小麦390万亩,机收小麦415万亩;机播玉米354万亩,机收玉米300万亩。农机化率稳步提高。
三是防灾减灾夺丰收,做到保质增效。把防灾减灾贯穿于粮食生产始终,加强农情灾情监测预警,集中开展防灾保粮行动。去年我市气候年景较差,春季多雨、伏期干旱、夏收秋收连阴雨,造成小麦倒伏、秋粮生长期受旱、收获延迟,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难。我们积极应对,加强苗情、墒情和病虫草情监测,组织专家会商研究,准确预判生产发展趋势,制定防灾减灾救灾方案,动员指导机手、统防统治作业队,密切关注秋粮旱情发展变化,加密土壤墒情监测频次,全力扩大灌溉面积,动员群众对已灌溉的地块及时追肥,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对旱地及时喷施叶面肥,降温增湿,提高植株抗旱能力;做好重大病虫的防控。严密监测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全市设立病虫系统监测点63个,指导防治3478万亩次。组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完成防治489万亩次,防治效果达 95%以上。减少了因灾损失,确保了粮食产量质量稳定。积极落实抗旱措施。
2017年粮食生产克服长期高温干旱天气不利影响,稳定生产,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全年粮食面积758.2万亩,总产211.54万吨,完成省考任务197万吨的107.38%。我局被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省唯一。在我们不断努力下,目前我市是全省唯一的粮食调出市,连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10万吨左右,每年调出114万吨,调出品种主要是小麦、玉米;调入48万吨,调入品种主要为大米。去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渭南市农业部分全省第一。
主持人:
张调研员。关中城市群的建设,应该会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将参与城市的建设,留守农村人口的知识层次和年龄会发生改变,接受农技服务的能力也将发生转变,请问市农业局,对于这个状况,我们在针对农技服务方面有什么措施呢。
渭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张雅莉:
(一)充分发挥技术服务110指挥平台作用。我们建立了产业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成立市县两级110指挥中心体系,明确组织机构及承担任务;明确了110指挥中心成员名单及职责,公开县级指挥中心技术服务联系电话,及时接收技术服务需求,指令培训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完成指导任务,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全市110指挥体系共65人,组建技术服务小分队75个。市县两级技术小分队点面结合,有条不紊开展技术服务。
(二)强化帮扶队伍建设。强化专家团队、县级技术小分队、新型经营主体技术服务小分队和持证职业农民四支技术服务团队的传帮带作用,吸纳更多有实招、接地气、群众欢迎的土专家、田秀才进入帮扶队伍,建立技术帮扶师资数据库,定期开展跟踪问效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帮扶能力和水平。
(三)丰富服务内容。结合实际,在对产业以种养殖生产实用技术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民手机应用等内容的技术培训。
(四)转变服务方式。从以接警服务方式为主向接警服务和主动上门服务方式相结合转变,实现双向互通;通过广播、电视、微信、QQ等载体开展学习交流,融入启发式互动式培训,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果。
主持人:
张雪枫主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吃穿住用行,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们比较关心的内容,请问市农业局如何开展这个方面的工作的。
渭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主任张雪枫: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厅每年四次对我市进行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检,从检测结构反馈情况看,合格率稳定在97.2%以上,我市农产品质量总体是安全的。
农产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截止目前,全市在有效期无公害基地75家,涉及农产品品种52种,面积236440亩,大荔县、临渭区、华阴市、蒲城县、富平县通过了无公害整县环评。绿色食品认证35家,有机食品认证43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超过10件。二是是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白水县、临渭区、大荔县、富平县、合阳县、澄城县等六县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76个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追溯管理,涉及面积63.4万亩。三是积极开展“四治”,即农产品生产基地专项整治、以农药为主的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水果滥用膨大剂、保鲜剂专项整治、节假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对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全程监管。四是开展明察暗访,始终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我们采取不发文件、不打招呼、不要陪同,遇到重点问题直接通知当地农业部门现场处理的办法,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市级督办案件,要求所在县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立案限期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