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渭南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访谈活动(九)

时间:2018-08-03 10:37:12 来源:陕新发布

2018年7月11日上午10时,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渭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渭南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樊棣,就如何推进环境保护同保共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的情况作一通报。新闻发布会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刘玉陆主持。发布会后,还邀请到渭南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赵羲,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环保部“环境监测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王国强一起进行了访谈。

pic

中共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实施“东扩、北跨、西融、南优”战略布局,立足追赶超越定位,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为进一步加大我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热烈的社会氛围,由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拟于2018年6月29日至7月13日,决定开展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闻发布+访谈活动。今天召开第九场。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渭南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樊棣。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华商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欢迎大家的光临!

接下来有请渭南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樊棣,就如何推进环境保护同保共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的情况作一通报。

pic

渭南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樊棣

观众朋友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委、市政府立足追赶超越,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做出了实施“东扩、北跨、西融、南优”的战略布局和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重大决定。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群建设的硬任务和大前提,如何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助推渭南发展,给各级党委、政府和生态环保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下面我重点从四个方面向大家做以介绍。

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

坚持向中央基准看齐,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规划上、项目建设上、污染治理上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坚持“三线一单”硬约束,把政策制度落到实处。过去几年,我市制定出台了一些关于生态环保的政策、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必须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硬约束,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完善《渭南市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刚性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持续开展督察巡查工作,建立健全以绿色GDP为基调的绩效考核体系。

二、聚焦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坚持铁腕治霾不放松。按照国务院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安排,紧密结合渭南次核心城市建设的需求,制定我市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空气质量的好转。当前,我市重点企业脱硫脱硝治理已经全面完成,“散乱污”治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逐步提高。截止7月10日,我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最好,但优良天数仅为75天,我们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要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加大对移动源、生活源、农业源的综合治理,加速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建设。

二是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基于流域水质改善的目标,严格控制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强度,督促各县区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污泥、再生水管网建设,大力推进雨污分流和老旧管网改造,促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提升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夯实中小河流环境治理的责任,加强黄河西岸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渭河流域河道疏浚和滩涂整治、洛河水系综合治理,坚决消除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加快完成重点湖泊水库等敏感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涧峪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污染综合防治。

三是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入实施“土十条”,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及分类管理,开展重点工矿区和污灌农田的治理与修复,做好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使用和重点示范项目的实施,持续抓好农村环境综合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继续巩固“绿盾2017”专项行动成果,抓好秦岭北麓和乔山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区监管工作,督促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编制并实施生态治理方案,杜绝无序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自然保护区检查频次,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及时查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违法开展旅游观光、违法违规排污等现象,全面落实“谁破坏、谁付费、谁治理”的生态环境修复模式。

三、严格执纪执法,狠抓环境突出问题

在现有的13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15个饮用水水源监测点的基础上,科学布点,提升自动检测的密度和覆盖面,配齐实时在线执法设备,不断完善网格化监管,促进执法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以零容忍的态度,促进工业污染源大排查大整顿、铁腕治霾专项督查、河流污染排查整治等行动制度化、常态化。对发现的环境突出问题,逐一建立台账,一抓到底。对违法行为,做到立案查处不手软,该查封设备的坚决查封,该按日处罚的坚决处罚,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坚决移送。制止违法行为。

四、实施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以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建设为目标,积极配合好“秦东水乡”建设和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目前,我市已经相继建成渭河生态公园、石川河湿地公园、同州湖等,南湖公园、西海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正在实施。特别是“渭河变清三年行动”以来,完成渭河190平方公里河滩治理,退耕还河还湿地1.8万亩,水质考核稳定达标。渭河沿岸、滩涂已经成为广大群众休闲娱乐的天然公园。千里绿色长廊、黄河渭河洛河沿岸防护型景观林带、道路绿化、河岸绿化、经济林建设、四荒治理、身边增绿等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25.5%。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生态镇、生态村展现在我们面前。

共推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我们环保部门有信心为次核心城市的建设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保障。然而,由于我们渭南历史欠账多,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万元GDP能耗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区域生态状况依然比较脆弱,加之渭南的地形地貌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等因素,生态环境面临的方方面面问题还很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单位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相信渭南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谢谢大家!

渭南市委外宣办副主任 刘玉陆:

感谢樊局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接下来进行访谈活动,请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

pic

从左至右:渭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郭影、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赵羲、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樊棣、

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环保部“环境监测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王国强

主持人:

樊局长你好,我们都知道,雾霾是北方城市发展遇到的一个难题,一个好的城市肯定需要一个好环境,那么我们在治污降霾方面有什么好办法。

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樊棣

2017年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以颗粒物整治为重点,突出压煤减排、提标改造和错峰生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按照省上铁腕治霾“1+9”工作方案要求,制定了我市铁腕治霾“1+10”工作方案,增加了《汽车修理厂(4S)店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冬防工作按照省上“1+5”攻坚行动方案,印发了渭南市冬防攻坚行动“1+6”工作方案,增加了《冬防行动常态化社会面工作督查方案》 ,建立了查企、督政、解剖、问责、联动和宣传有效串联和闭环管理的铁腕治霾机制,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也就是广大市民关心的雾霾频发、高发的时段),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8.81,同比下降13.1%;达标天数40天,同比增加2天;重污染天数27天,同比减少19天。PM10平均浓度为189μg/m3,同比下降5.5%;PM2.5平均浓度为99μg/m3,同比下降22.0%。在2017年政府工作公众满意率电话调查中,我市环保工作由以前的倒数第2进入正数第2。因此,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较之前呈改善趋势。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控煤。建成投用标准化煤炭配送中心7个,城三区禁燃区内散煤销售点全部取缔;抽检煤炭质量77批次,查处不合格23批次;2017年规上工业减煤141万吨,散煤压减205.6万吨,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拆改燃煤锅炉3218台(4340.97蒸吨),占全省拆改任务总数的三分之一,完工余热暖民项目6个,新增天然气用户3.79万户。

二是抑尘。主城区58个涉土工地实行“禁土令”全覆盖,主城区数字化城管平台建成运行,102个城区工地安装视频监控,103辆渣土车加装卫星定位系统;对城区52.6公里重点路段严格落实机扫、除尘、洒水措施;河道非法采砂执法76次,扣留采砂船44艘,切割采砂船65艘、洗砂机42台。

三是控车。提前35天全面完成648台黄标车的淘汰任务,受到省上的通报表扬肯定。常态化开展车辆禁限行、大车绕行主城区等措施。冬防以来,查处低速载货车和高排放车辆违法行为5040起,其中货运车辆闯禁令交通违法行为3796起,渣土车违法行为360起,逾期报废车辆上路行驶14起,驾驶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870起。

四是治源。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设备5640家,规范汽修企业1320家,其中673家已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合同,占总数51%;安装UV光氧废气净化设备的喷烤漆房313家;完成118座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达标率100%;更换新能源公交车324辆,主城区纯电动公交运营率达90%以上。

五是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配合西安市和自主启动应急响应共12次,其中四级4次、三级7次、二级1次。主城区实施限行1次共2天,查处影响空气质量的交通违法行为932起;39家商混站和167个工地实施停工,44家涉气企业落实压产减排措施。

六是落实“错峰”生产。冬防期对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的26户重点工业企业实行“错峰”生产,其中甲醇、焦炭、化肥、水泥、发电等减产33.10万吨、25.43万吨、31.07万吨、261.67万吨、0.76亿度,工业产值减产58亿元。按照省上部署,制定《工业企业采暖季大宗物料错峰运输实施细则》,对涉及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35户重点用车企业实行“错峰”管理。

今后,我市将按照国家环保部对汾渭平原治污降霾工作的新标准、新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战略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工作要点的各项要求,加强市区间、部门间和行业间的联动,紧盯要害、协同配合、点面共动、标本兼治,坚持科学治霾、精准治霾、铁腕治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主持人:

樊局长,进入夏季以来,为什么有时明显蓝天白云的天气,但咱们环保部门仍通报为轻度污染天气?

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樊棣: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造成空气质量轻度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是臭氧污染,臭氧污染往往在风和日丽、天空晴朗、高温酷暑时发生,人们置身于其中,却根本意识不到。3月份以来,我市个别县市已出现臭氧超标情况,截止到7月5日,市区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达到25天,臭氧污染总体呈时间提前,浓度增加的趋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臭氧防控工作,提前部署,科学谋划,扎实开展臭氧整治行动,率先在全省开展夏季臭氧污染削峰减排试点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省委省政府三位省长亲自来渭南实地调研,并在全省推广。在臭氧防控工作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全面部署臭氧削峰工作。在4月1日-9月30日期间内,每天10:00-18:00,以“削峰”生产经营作业和车辆禁限行管理为重点开展臭氧防控工作;

二是制定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方案。安排各县市区对石油化工、煤化工、焦化、水泥行业企业进行摸排,对涉及的8户生产企业实行夏季错峰生产;

三是强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管控。2017年完成了全市44家重点voc排放企业、118家加油站和378家汽修企业的治理;

四是加快污染企业退城入园。年内启动渭化集团搬迁,确保2020年底前迁出主城区。

在这里要告知大家,通过戴口罩、注意饮食是无法防御臭氧污染的,有效的预防就是减少户外活动,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义务,提倡大家一起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大气环境质量一定会不断改善。

主持人:

赵支队你好,现在大家都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我们渭南有很多湿地和森林,在发展中我们怎么样更好的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青山绿水呢?

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赵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如何来保护我们渭南的绿水青山、湿地和森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首先,建立了各类湿地、森林保护区专职机构,专门从事湿地森林的保护管理工作,例如:对于黄河湿地,在林业局下属设立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再次,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和环境保护监督考核体系,各部门职能清晰、分工协作,共同为我市的湿地森林保护提供坚强的保障。我们环保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划定了“渭南市生态保护红线”。将湿地和森林保护区等都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范畴,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通过生态红线管控措施来确保这些宝贵的绿水青山不受破坏。

二是严格执法检查。通过“环保督查”、“绿盾行动”等各类专项行动,加强对各类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的执法检查力度,发现违法行为,按照最新《环保法》规定,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对“破坏环境行为”形成威慑。

三是加强环保宣传。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等,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微信、网络、横幅、标语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绿水青山、保护湿地和森林的环境意识。

主持人:

王高工你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今年开展了全国清水行动,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工程中的“水缸子”问题,也就是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请介绍下我市城市饮水源保护工作情况。

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环保部“环境监测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王国强

先介绍一下专项行动情况,再说说我市饮用水情况。

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要利用两年时间,对县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行全面整治。通过 “划、立、治”,即“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保护区边界标志、整治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实现对水源地“保护”的目标。我市纳入本此整治对象的地表饮用水源地共三个,分别是华州区涧峪水库、临渭区沋河水库、澄城县五一水库。经过排查,存在问题较多的主要是沋河水库,对照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将问题清单一一进行了列举,在网上和渭南日报进行了公示,同时,我们也制定了整治方案,目前正在按方案进行陆续整改,按国家时限要求今年年底要全部整改到位。

全市共有1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市级4个,分别是华州区涧峪水库、沋河水库、市自来水公司东厂、高新区水厂,其它11个为县级水源地。市级水源地的水质每月进行监测,县级每季度进行监测。每季度向社会公布水质情况,包括饮用水水源水质、供水厂出水水质及用户龙头水质等3方面。我市1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为Ⅲ类,全部达标。

主持人:

好的,谢谢樊局长、赵支队、王高工的回答,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了解未来我市在环保上的各项政策,以及群众关心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也让我们对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美丽家园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