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 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四场

时间:2018-10-09 14:34:13 来源:陕新发布

pic

10月9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四场。邀请陕西省文化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顾劲松先生,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李安军先生,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先生,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先生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陕西省发改委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四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陕西省文化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顾劲松先生,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李安军先生,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先生,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先生。他们将向各位介绍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建设情况。

下面,首先请顾先生介绍情况。

陕西省文化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顾劲松: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省文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就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我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是着力搭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2014年9月,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文化和旅游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每年举办一届,永久落户陕西,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是有关“一带一路”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

走过5年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对外文化工作的重要平台,从国家设立的首个丝绸之路的综合性国际艺术节,到写入中央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文化和旅游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重要文件,“文化先行”的工作理念已经开花结果。走过5年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从首届的30个、第二届的62个,第三届的80个,第四届的106个,增长到第五届的118个,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日益提升,国际美誉度不断彰显。走过5年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艺术节的内容更加丰富、组织更加得力、社会反响更加热烈,在弘扬丝路精神,促进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已成为“一带一路”凝聚文化资源、共推文化建设、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平台。今后,我省将坚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办好每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让艺术节持续为国家“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着力构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机制,抓好“今日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和“从长安到罗马文化交流演展工程”。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陕西省文化厅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率先行动,推出“今日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和“从长安到罗马文化交流演展工程”,一批以“一带一路”为题材的文艺精品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向中外观众呈现,受到各界好评。

2013年11月17日,“从长安到罗马——丝绸之路民族音乐会”在意大利成功举办;2016年9月,舞剧《丝绸之路》应邀赴澳门演出;2017年1-2月,陕西与浙江两省联袂的《富春山居-丝路长安》民族音乐会在欧洲七国巡演引起轰动;2017年4-5月,杂技剧《丝路彩虹》在欧洲多国巡演;2017年12月,在沙特成功承办了文化和旅游部近年来在沙特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文化周”大型文化交流活动;2018年2月,《大汉苏武》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成功进行交流演出;2018年2月,陕西省文化厅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共建“丝绸之路国际美术研究中心”。这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关联国家文化交融、思想交流、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着力强化“部省合作”模式,精心打造“国风·秦韵”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2013年以来,陕西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打造“国风·秦韵”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先后在澳大利亚、丹麦、新加坡、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了一系列“国风·秦韵——陕西传统文化周”活动,将中国民乐、陕西皮影、陕西秦腔、陕西剪纸、西安鼓乐、安塞腰鼓等一批优秀非遗精品项目在海外进行宣传推广,为传承和弘扬以陕西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我省年度对外文化交流重点工作,陕西与文化和旅游部以“部省合作”模式,于2017、2018年先后与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开展了全年文化交流合作,在当地多个城市的文化艺术机构开展了交流演出和非遗展览展示等活动,将陕西秦腔、木偶、皮影、剪纸、马勺脸谱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与中国书画展示和体验活动有机结合,为当地群众送去丰盛的文化艺术大餐,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有效提升了陕西文化影响力。

“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今后工作中,陕西省文化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创新思想、开拓思路,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做好“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陕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感谢顾先生的情况介绍。下面,请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李安军先生介绍情况。

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李安军: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陕西外事工作坚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局、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在“五个中心”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根据本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下面,我重点从“元首家乡外交”、国际友好城市、外国在陕机构建设情况等三个方面作一介绍。

 一、“元首家乡外交”方面

元首外交是国家外交的最高形态。“元首家乡外交”使“元首外交”更具亲和力,进一步增进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感情与友谊,推动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2015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接待并亲自陪同印度总理莫迪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元首家乡外交”典型范例,将“元首家乡外交”推向了高潮。“元首家乡外交”已经成为新时代陕西外事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我省作为总书记的家乡,越来越受到各国政要的关注。5年来,柬埔寨国王、几内亚总统、法国总统、中非总统等1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相继访陕,外国使节、媒体、政党、企业家代表团纷至踏来,其中大多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非洲国家。他们来访的关注点已由兵马俑等传统人文景点,逐渐向陕西自贸区、杨凌示范区、西安港务区转移,在古丝绸之路起点感受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行动和成果,在革命圣地——延安,感受中国共产党致胜之道,在梁家河村,探寻“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理念的产生渊源,使“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陕西新形象传播得更深、更远。

元首家乡的唯一性和代表性,给陕西带来弥足珍贵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倍加珍惜总书记家乡的政治荣誉,不断完善、巩固和拓展“元首家乡外交”内涵,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陕西发展的故事。

二、国际友好城市建设方面

国际友好城市是各国地方政府间开展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年来,我们紧扣“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以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为牵引,努力践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理念,紧紧抓住国家双向开放发展机遇,重点发展中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友好关系,友城全球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迎来了我省友城数量快速增长期。我省新增26对友好城市,其中与“一带一路”19个国家建立23对友城关系,实现中亚五国友城全覆盖。截止目前,我省已与36个国家89个城市缔结了友城关系,位居西北五省第一。还与25个国家41个城市签定了发展友好关系意向书。

我们在友城建设中,既重“量”的增加,更重“质”的提升,以项目友城助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高层互访,推动开展了一系列务实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地方领导人对话会、“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首届朱鹮国际论坛。依托友城平台,先后组派能源、环保、文化、体育、妇女、青年公务员、中医药、陕西餐饮等领域代表团访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深了解互信、拓展合作领域、推升合作层次。促成咸阳纺织集团投资哈萨克斯坦20万锭纺织合作项目启动,牵线澳大利亚北领地省与我省30多家企业达成多个合作意向。与西安植物园共建国际友城友谊园。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造福人民的号召,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大力推动国际友好城市建设。

三、外国在陕机构建设方面

外国在地方设立领事机构,对增进双方相互了解、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密切人员往来具有独特促进作用。继泰国、韩国在陕西设领之后,柬埔寨、马来西亚两国分别于2016年1月、11月在陕西设立总领事馆,并派驻领事官员。英国、加拿大、奥地利、柬埔寨、尼日利亚、西班牙等6个国家在陕西设立商务中心或代表处。德国、法国、英国、南非等21个国家在陕设立签证中心。2013年8月,外交部批准我省在西安市浐灞生态区设立西安领事馆区,现已完成领事馆区统建馆建设,柬埔寨总领事馆已顺利入驻。

泰国、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在陕设立总领事馆以来,积极推动双方政府和民间往来。促成韩国三星电子项目落户陕西,柬埔寨(西安)商务中心成立。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先后担任了丝博会暨西洽会主宾国,柬埔寨担任了西安旅博会主宾国,有效推动双方深层次合作。韩国、泰国总领事馆在陕举办美食文化节、服饰文化展、风情艺术节等系列展演推介活动,使我省民众切身了解异国风情,感受多元文化。

目前,许多外国企业和国际组织希望在陕投资兴业、开展业务,多个国家都表达了在陕设立领事机构和办事机构的意愿。今后,我们将积极协调、努力工作,为我省对外开放寻求更多机遇,创造更多便利。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感谢李先生的情况介绍。下面,请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先生介绍情况。

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五年来,我省文物系统联合相关单位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文物交流、考古发掘、科技合作、博物馆建设等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重点汇报主要工作情况。

一、陕西对外文物展览工作

我局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目标,主动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利用陕西“文物名片”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积极作用。5年来,我省组织赴11个“一带一路”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展览24个(其中协办展览5个),引进展览21个,共举办出入境展览45个。

2016年6月我省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陕西文化遗产图片展”,这是我省首次与中亚国家举办展览;2017年6月首次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和访哈的孟加拉国总统哈米德、拉脱维亚总统韦约尼斯等国家元首参观展览;2018年8月我省在斯洛文尼亚举办“明万历皇家金器展”,这是我省由非国有博物馆主办的交换展览;2017年11月,我省联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在香港举办“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成为首次举办“丝路”主题展览,获得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的“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2018年5月,陕西历史博物馆引进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2018年7月,该馆为庆祝中哈建交26周年引进哈萨克斯坦“珍宝艺术展”。2018年5月,大唐西市博物馆引进哈萨克斯坦“欧亚大草原早期游牧民族文化展”,这是哈萨克斯坦珍贵文物首次在陕西展出。

二、陕西对外文物考古工作

2014年6月,我国联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我省的7处遗产点,在此基础上我省梳理编制了《陕西申遗规划》并确定了拓展项目。同时,我省发挥文物保护和考古技术力量赴中亚国家开展考古并推动跨国协作,构建双边和多边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

我省文物系统联合高校积极参与中亚地区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于2016年、2017年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所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天水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对该国拉巴特一号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公元前2-公元1世纪文物1000余件,为古代中亚游牧文化遗存的保护研究提供了实证。

2015年,我省与哈萨克斯坦开展拉哈特古城遗址考古合作,与哈文化体育部签署“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备忘录”。2016年我省与哈签署“联合事务合作备忘录”,对该国拉哈特古城遗址考古研究事项达成共识;2017考古队赴哈调查遗址面积约51万㎡、测绘面积约25万㎡。

2017年10月,省考古研究院考察团赴吉尔吉斯斯坦开展考古合作,与吉方签署考古合作协议,对该国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10座古代城址进行调查,对“丝路”沿线的碎叶城、巴拉沙衮城和新城遗址进行调查;2018年,省考古研究院在该国吉红河古城西侧发掘一处佛寺遗址,首次对整个红河古城遗址进行精确测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在该国的相关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三、陕西对外文物学术交流工作

我省文物系统不断扩大与“丝路”沿线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业务交流,共同推动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等多领域的项目合作。2015年以来,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先后派出四批专家赴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开展文物保护合作项目,参加在塔吉克斯坦举办的“博物馆展品保护修复讨论会”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2016年,我局承办省政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省考古研究院分别与乌、哈、俄等国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2018年5月,我省举办“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发表“国际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共识”,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申遗”促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

2018年9月我局在西安主办“2018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合作论坛暨展览”,为陕西文物事业开阔视野和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另外,在我局倡议下西北五省区文物局建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形成文物保护修复与传统工艺合作长效机制和科学研究传承机制,充分发挥传统工艺对文物保护修复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作用。

2016年9月,在西安召开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通过“友好联盟章程”,出版《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论文集》;2017年9月,在西安举办了第二届友好联盟大会、友好联盟丝路文化精品展和玉雕精品展;目前,大唐西市博物馆与“一带一路”15个国家的21座博物馆建立友好馆关系,会员增至65家、涉及沿线16个国家、举办过出入境展览5个,友好联盟被纳入陕西自贸区西安片区建设。

今后,陕西文物系统将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在合作联盟平台基础上深化与相关国家在文物展览、学术交流、科技保护、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全面合作,展现陕西形象、讲好陕西故事、做亮陕西名片,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陕西文物系统的力量。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感谢周先生的情况介绍。下面,请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先生介绍情况。

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

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改革开放40年以来,陕西旅游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外事活动,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践以来,陕西旅游业进入到黄金发展期,主要指标实现量质跃升,担当起了文化使命,传播了陕西好声音,向世界展示了陕西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新形象,对推动全省新时代追赶超越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前段时间,省旅游发展委会同西安财经学院统计研究院做的陕西省旅游业增加值和综合贡献率研究核算,2017年旅游业直接增加值达到1842.08亿元,旅游业直接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41%;旅游业综合增加值达到3389.55亿元,旅游业综合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48%。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全省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19.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6289.22亿元;2017年接待人数比2013年增长了83.5%,旅游收入增长了125.46%,其中国际旅游收入增长了61.36%。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52354.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965.33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98.5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21.64亿美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旅游系统与兄弟部门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经济”发展部署,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枢纽,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集中体现,凝结着所有人的智慧和汗水。

陕西自古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枢纽,旅游业是一个高能级的开放平台,担当着文化传播、文明互鉴的重要使命,国际化水平是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具体到“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的陕西旅游国际合作,我们突出起点优势、展现旅游担当、注重示范引领,充分发挥旅游综合性产业的带动作用,积极主动作为,主要抓了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顶层谋划。省政府连续5年出台《“一带一路”建设年度行动计划》,都将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文交流和旅游合作作为重点,明确任务要求。我们编制了《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行动纲要》,正在制定《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方案》,确保丝路沿线旅游的合作交流务实有序推进。

二是抓枢纽建设。我们启动了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全球建言,首场研讨会网络参与超过680万人次,正在制定《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建设方案》。联合北京、上海举办了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全球发布会,建立了国内首个入境旅游省际合作机制,实现旅游信息互通、客源互送、市场共建、产品共推。狠抓旅游枢纽的项目建设,全省在建续建“一带一路”旅游项目约120余个,总投资约700亿元;鼓励陕西旅游企业走出去,陕旅集团在意大利威尼斯着手打造旅游演艺《马可•波罗》,白鹿仓等更多旅游企业在丝路沿线布局旅游项目投资,不断提升陕西旅游的区域引领力。坚持国际旅游枢纽和目的地建设两手抓,陕西确定为全国7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之一,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指标体系和工作要求》(试行)和12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意见并推动落实,成立了刘国中省长任组长、梁桂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肩负起引领旅游发展的使命。目前,正在围绕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研究陕西旅游万亿级产业重大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巩固提升陕西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

三是抓平台打造。我们依托古丝绸之路起点优势,积极搭建国际旅游合作交流平台,主要有2015年的“美丽中国—2015丝绸之路旅游年”启动仪式、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暨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2016年的“迈向世界的陕西”旅游推介会、东亚地方政府会议旅游峰会,2017年的“丝绸之路起点·我的第二故乡”千名留学生体验陕西旅游系列交流活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千人游陕西暨仿唐入城仪式盛典活动等。联合丝路沿线省区旅游部门连续举办了五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累计吸引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商参加,在“请一批好的买家、卖品质旅游产品、办国际专业展会、重中国文化传播”方面影响越来越大。在英国、德国、马来西亚、日本、圣彼得堡设立了“陕西旅游之窗”,加强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亚太旅游协会、国际会议协会等机构合作。

四是抓品牌推广。我们主动担当文化使命,以“文化陕西”和“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整体形象为统领,深耕国际旅游市场,精准营销、专业营销,不断扩大“丝绸之路起点、兵马俑的故乡”等标识性品牌的影响力。借助“中美旅游年”“中澳旅游年”“中加旅游年”“中欧旅游年”等旅游外交、国际展会和省上对外经贸活动开展旅游宣传营销。5年来累计在29个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陕西旅游重大推介活动80余次,每年邀请和接待境外旅行商和媒体10多批次,深度体验陕西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拓宽旅游营销宣传渠道,由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发展委、陕西日报社发起主导,百家主流媒体、自媒体携手打造了全国最权威、覆盖量最大、传播力最广的全域旅游全媒体联席会;全面与国内外OTA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携程召开了世界文化旅游大会,永久会址落户西安浐灞,让陕西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形象树起来。

五是抓环境优化。我们推动建立了4个国家在西安设立领事馆、16个国家在西安设立签证中心,西安咸阳机场开通国际航线58条,通达国家24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3个、城市23个。印发了《旅游行业品质提升行动指导意见(2018-2020)》,出台了旅游经营服务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试行办法,实现旅游暗访常态化,旅游投诉结案率100%,每年培训旅游从业人员10万人次左右,举办了“文化陕西、走向世界”陕西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积极培育文明理性的新时代高素质游客和旅游经营者,旅游环境安全有序。加快构建适应大众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以西安为重点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进“厕所革命”新3年行动计划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旅游住宿革命”带动旅游全要素品质提升,加快实现“一网知陕西、一机游三秦”。

下一步,全省旅游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部署要求,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以“旅游+”融合发展为路径,以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四大旅游高地”为支撑,打造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建设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为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贡献旅游力量。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三秦都市报记者:

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从2015年起,丝博会暨“西洽会”开始设立主宾国,取得了显著成效,您能不能介绍一下主宾国开展情况及今后的打算?

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李安军:

谢谢记者的提问。省外办多年来一直牵头负责丝博会暨西洽会邀请接待部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大会的国际化水平,根据省委、省政府和丝博会组委会的要求,从2015年起开始设立大会主宾国,先后有泰国、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韩国、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英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担任了丝博会暨西洽会主宾国。专设了主宾国国家馆,举办了投资贸易、旅游合作、人文交流、友城互动、企业对接等系列主宾国专题活动,较好地展示了主宾国独特的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企业合作重点项目等。实践证明,通过主宾国这个有效平台,使主宾国与陕西省乃至其他省份的交流合作更加深入精准和务实高效。

在选择和确定主宾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为遵循,按照紧扣大会主题、立足优势互补、着眼项目牵引、推动持续合作的原则,科学研判双方交流合作需求,选择符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在“一带一路”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作为主宾国候选对象。按照先期对接、征求意见、综合论证、正式邀请、呈报审批的工作程序最终确定主宾国。

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丝博会暨西洽会主宾国的邀请工作。以2018年主宾国邀请工作为例:我们综合吸纳省发改委、商务厅、文化厅、旅发委和西安市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建议,最终将英国、马来西亚确定为第三届丝博会主宾国。主管外事工作的魏增军副省长带领省文物局、贸促会、会展中心、西安市及相关企业负责同志组团访问英国、马来西亚,就主宾国专题活动进行对接磋商。在第三届丝博会暨西洽会上,英国代表团人数规模达289人,举办了11场专题活动,签约金额12.15亿元人民币;马来西亚代表团人数规模达87人,举办了6场专题活动,签约金额16.47亿元人民币。所签协议涉及科技教育、文物保护及文化交流、旅游合作等领域。特别是英国中部引擎计划和北方地区经济增长极区域代表的参与,对于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辐射带动周边——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助推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秉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努力使丝博会主宾国活动成为我省外事工作的特色品牌。

谢谢大家!

人民日报海外网记者:

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网记者。陕西文物在“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有何做法,取得了哪些成就?

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

五年来,我省文物系统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文物展览、考古发掘以及科技和博物馆建设等工作方面的交流,构建双边和多边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1.在人文交流方面,我省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倡议成立多项交流机制,促成多项多领域的项目合作。2014年,我国联合哈吉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张骞墓、彬县大佛寺石窟等7处文化遗产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我省倡议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会员单位已发展至65家、涉及沿线16个国家,已举办过出入境展览5个,友好联盟被纳入陕西自贸区西安片区建设。2015年以来,我省举办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合作论坛暨展览、“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倡议西北五省区文物局成立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 等,五年省文物系统单位共签署对外合作协议62项,促进我省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文交流的不断深化。

2.在文化交流方面,省文物局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目标,发挥陕西“文物名片”作用,举办各类文物展览、开展国际考古和保护合作。5年来共赴11个“一带一路”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展览24个(其中协办展览5个),引进展览21个,共举办出入境展览45个。其中,2016年6月我省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陕西文化遗产图片展”,这是我省首次与中亚国家举办展览;2017年6月首次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和访哈的孟加拉国总统哈米德、拉脱维亚总统韦约尼斯等国家元首参观展览;2017年我省首次联合哈、吉在香港举办的《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今年3月在香港结束,获得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的“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2018年,我省博物馆引进哈萨克斯坦两个文物展览: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宝艺术展》和大唐西市博物馆《欧亚大草原早期游牧民族文化展》。

同时,省文物局推动省内考古科研机构与中亚国家开展考古合作, 自2013年开始,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就带领团队开始了乌兹别克斯坦的联合考古工作,进行了大规模考古调查,对拉巴特一号墓地进行了发掘,出土公元前2-公元1世纪的文物共1000余件。目前的考古调查和已有发掘资料表明:在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和塔吉克斯坦的西南部,分布着一种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的,有其自身特点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学者推断其应为史书中记载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2017年省考古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合作,对楚河及塔拉斯河流域进行了调查,调查面积51万平方米,测绘面积约25万平方米,特别是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三座古城阿克•贝希姆遗址(碎叶城)、布拉纳遗址(巴拉沙衮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新城)进行了全面详细地调查,为今后两年对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进行相应的考古勘探、发掘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省考古院在哈萨克斯坦拉哈特塞古城遗址的考古工作,根据当地传说遗址区是塞人王族部落的居住遗址,著名的伊塞克金人墓葬就位于该遗址附近,调查确认了拉哈特遗址中心高台形制和文化堆积,推测拉哈特遗址晚期可至蒙元时代(13世纪左右),早期可达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7至3世纪,认为在伊赛克区域东西长约30公里的天山北麓地带内,在面貌、内涵近似的遗址中,拉哈特遗址的面积和规模最大,可能具有中心聚落的地位。

2016年,陕西与布哈拉文物考古合作座谈会在乌兹别克斯坦古城布哈拉举行,双方文物考古专家就文物考古发掘、修复、保护和展示利用等进行交流,时任陕西副省长王莉霞出席会议并致辞。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先后派出四批专家赴哈、塔等开展文物保护合作项目。2016年,省文物局积极组织了省内最优秀的专业技术力量、携带专业设备,赴缅甸蒲甘佛塔参加震后文物受损勘探评估援助工作,我省向中缅两国政府提交的蒲甘震后文物受损情况评估报告体现出的文物保护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得到了缅方的赞扬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

我是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据了解,陕西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请问,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对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陕西文化发展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陕西省文化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顾劲松: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自2014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五年来,国内参与艺术节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越来越多,演展项目质量越来越高。今年就有民族舞剧《英雄·玛纳斯》《兰花花》《唐卡》《驼道》、京剧《大面》、民族交响音乐会《西藏春天》、音乐剧《我是川军》、秦腔《关中晓月》等8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亮相艺术节,这些剧目种类丰富,独具特色,不仅为古城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享受,还促进了陕西乃至中国西部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同时,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艺术节,来自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匈牙利、法国、印度、泰国、巴基斯坦、韩国等118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齐聚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将丝路沿线各国的文艺精品展现在艺术节的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关国家的主流媒体也对艺术节进行了宣传推广,并给予积极评价。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为加强东西方文化艺术传播交流,促进丝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扩大我们“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朋友圈”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陕西省文化厅将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继续办好今后每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不断为共建“一带一路”凝聚文化共识、搭建文化桥梁、汇聚文化力量。

陕西日报记者:

我是陕西日报记者。下一步,陕西将如何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

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孟宝民: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提出,陕西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可以说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这几年来在全省旅游人的共同努力下,在旅游业创新发展方面,在打造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方面,在建设国际旅游枢纽方面,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方面都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仅是满足目前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旅游业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这个问题省旅发委召开了专题会议,就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在这方面进一步提升陕西旅游影响力做了专题研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平台建设,打造陕西旅游品牌。

依托古丝绸之路起点优势,举办或承办大型展会和活动,提升“丝绸之路起点”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是继续办好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打造以丝绸之路为主题、以丝路沿线国家为主要参与者的旅游交易、推广平台。二是打造好全域旅游全媒体联席会、世界文化旅游大会等推广品牌、会展品牌。三是办好“中国-欧盟旅游年”闭幕式等重要旅游高端活动。从旅游业发展角度来说,有一句话叫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我刚才所讲到的关于平台的搭建和品牌的打造实际上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平台搭建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与丝路沿线国家包括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有国内各省市区相互之间有一个更好的交流和合作的平台,陕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也需要这个平台扩展它的影响。

第二,抓好枢纽建设,发挥多个合作机制作用。

抓好重点推动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合作机制建设,打造综合条件最优越、旅游资源最丰富、便利化程度最高、旅游品质最有保障的入境旅游枢纽。作为国内首个以入境旅游为主旨的省际合作机制,将在区域合作开拓入境旅游市场方面做出引领性探索,今年陕西和上海、北京联合在西安成立的一个组织,通过全球建言,影响力非常大。8月份,我在山东曲阜出席由文化旅游部倡导山东承办的研学旅行年会,凡是参与会议的其他省的嘉宾,对陕西国际旅游枢纽建设给予的评价还是非常高。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加强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亚太旅游协会、国际会议协会等机构合作。

第三,抓好市场推广,加强国际旅游合作。

一是创新推广方式,发挥互联网传播效应,注重品牌建设,以“兵马俑的故乡、丝绸之路起点”为主题形象,创新开展脸书、推特等境外社交媒体的线上推广。二是深入抓好各类国际市场推广,在已经在多个国家设立陕西旅游之窗,下一步我们想在有些国家已经建立旅游之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旅游之窗推广规模,以此展示陕西旅游的魅力。三是持续办好海外千名游客游陕西系列活动,持续提升陕西旅游在国际旅游舞台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这是我们目前针对下一步工作所做的研究和设想,以及下一步我们努力的方向。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