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延安市“壮丽70年 圣地展新颜”系列发布会(第四场)

时间:2019-09-19 15:13:23 来源:陕新发布

9月17日上午10时30分,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壮丽70年 圣地展新颜”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子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雷兴平,子长县工业园区主任杜永安,子长县经发局局长闫旭东,子长县卫健局局长谢延军出席,介绍“追赶超越铸辉煌 建设魅力新子长”,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主持。

pic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壮丽70年 圣地展新颜”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是系列发布会的第四场—子长县专场。

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子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雷兴平先生,子长县工业园区主任杜永安先生,子长县经发局局长闫旭东先生,子长县卫健局局长谢延军先生,请他们围绕“追赶超越铸辉煌 建设魅力新子长”这一主题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雷县长介绍情况。

发布人雷兴平.jpg 

子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雷兴平: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参加“壮丽70年、圣地展新颜”子长县新闻发布会。在此,我首先代表中共子长县委、子长县人民政府,向为我们提供发布平台的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子长县改革发展的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追赶超越铸辉煌、建设魅力新子长”。下面,我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子长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子长县位于延安市北部,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素有“将军县”之美誉,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在这里召开。全县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辖8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7.3万人,其中城区11.5万人。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100个重点采煤县之一和全省煤化工基地县。子长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瓦窑堡革命旧址、子长烈士纪念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龙虎山景区创建为国家AAA景区。建于东晋太和年间的钟山石窟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独一无二的历史存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回延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追赶超越定位,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有为的良好态势。201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4.6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2%。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坚持稳农业、强工业、兴三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2:63.5:30.3。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累计发展山地苹果26.3万亩,建成市级标准化示范园27个、精品园4个、万亩苹果产业带3条,坚持“前生产、后整理”并重,陕果集团南家庄、安定两个现代果业物流园区即将建成投用。建成1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7个“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专业村、8个专业镇、10个综合示范村。棚栽、草畜、薯桑、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稳步发展,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按照“扩煤、稳油、增气、兴电、促转化”的思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原煤产量达到1300万吨、原油生产稳定在75万吨、天然气产量今年可达到5亿立方,已建立起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5家,500万吨低阶煤多联产循环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进入工业中试阶段,4×66万千瓦火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300兆瓦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建成全市第一家县级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我县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首批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县。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中省市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积极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达到1.58万家,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3%。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年”“文化旅游提升年”活动,全力打造红色、历史、生态、民俗“四大”文化旅游板块,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城市品位持续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子长撤县设市,建设延安北部副中心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今年7月,子长撤县设市获国务院批准并正式对外发布。城市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城区供水、供气、供热能力逐步提升,覆盖面不断扩大。强化城市执法管理部门职能,建立“以克论净、深度清洁、以分计时、快速保洁”机制,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城市整体形象明显提升,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重点镇建设步伐加快,安定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稳步推进,杨家园则、涧峪岔重点镇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杨家园则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安定镇被授予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项目投资稳定增长,发展后劲持续迸发。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2007年以来,每年安排建设项目近百个,并从中确定十大重点项目和城乡20件惠民实事重点推进。今年确定的96个重点项目开复工78个,开复工率81%,其中26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25个。子长至清涧、子长至姚店2条高速公路进展顺利,明年可建成通车;210国道子长段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红石峁水库开工建设,县城3万方净水厂完成主体工程。县中医院迁建、残疾人康复中心动工修建,县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子长中学新校区建设顺利推进。车村一号井、羊马河煤矿、甄家沟煤矿加快建设;天然气净化厂项目进入设备订购阶段。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积极参加丝博会、农高会等各类招商活动,近三年累计引进大项目65个,概算投资近300亿元。

美丽子长建设有力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1999年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15.87万亩,持续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加大封山禁牧力度,林草覆盖率由32.8%提高到52%。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围绕“七改三清三完善”工作重点,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以中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全面推进河长制暨水污染防治。投资3亿多元,相继完成了县城污水收集管网延伸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及尾水处理工程,启动了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厂二期扩建改造工程,建成镇(社区)污水处理场(站)13处,正在建设3处,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坚持“铁腕治霾”,城区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改”,县供热公司脱硫脱硝和供热主管道改造项目正在实施,从今年9月1日起,在县城规划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气质量综合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民生事业长足发展,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重点用于各项民生事业。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加大投入,综合施策,全面推进“八个一批”工程,2018年圆满完成了68个贫困村退出、2355户7861人脱贫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由4.56%下降到0.77%,实现了全县整体脱贫退出目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顺利通过验收,荣获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称号。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了从夯实基础向提升质量、从重点突破向全面推进、从探索实践向形成制度框架的“三个转变”,“子长模式”的医改经验得到中省市充分肯定,全国、全省医改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公立医院改革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奖”,被国务院授予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县和“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示范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日益完善。

深化改革多点突破,发展活力持续激发。坚持问题导向和为民取向,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有序落实。党政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成效显著。在推进重点改革的同时,主动作为,探索推行了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机制和“一票通”制度,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赢得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全省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社会治理持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突出重点主攻方向,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全方位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县共收集涉黑涉恶犯罪线索464件,已查处376件,办理涉恶案件24案72起,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恶势力犯罪团伙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5人,移送起诉13案51起22人。持续开展“平安子长”“法治子长”创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大接访、大化解、保稳定”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有效防控和化解了公共安全风险,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子长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们党领导下共和国壮丽70年奋斗史诗的缩影,也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体现。一路走来,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挫折带来的困惑,更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埋头苦干、奋勇前行,奏响新时代子长发展的最强音,开创子长更加辉煌的明天。

最后,热诚欢迎新闻媒体界的朋友多来子长走一走、看一看,给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李少婷:

感谢雷县长的情况介绍。

下面,开始提问,在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pic

新浪陕西记者:

我是新浪陕西记者。子长作为国家及省市医改试点县,近年来改革成效如何?你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何打算?谢谢。

pic

子长县卫健局局长谢延军:

我县医改早在2008年6月就已启动。近年来,在中省市的高度重视与精心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构建具有子长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努力健全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等六大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政府保障与监管等六项机制,扎实推进县镇村三个层次的综合改革。

10多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县委、政府三任主要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先后经历“自主探路、试点突破、整体推进、深化综合改革”四个阶段,打造了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子长样本”,得到中省市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2010年纳入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2012年纳入全国300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2014年纳入全省一市十县综合改革试点县、县医院纳入全国500家公立医院能力提升试点医院。原卫生部、陕西省、延安市先后在我县召开了全国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和医改现场会,推广了“子长模式”的医改经验。我县连续六年荣获省、市医改、卫生计生先进县。2016年,我县荣获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示范县,入选全国公立医院改革100个典型案例。2017年,全县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县,卫计系统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2019年,县卫健局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授予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

近年来,通过对“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我县有效实现了门诊住院人次、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职工收入的“四提升”和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医患纠纷、转院转诊率、医院运行成本的“四下降”,初步达到了患者、医务人员、医院和政府的“四满意”目标。

一是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公益性的管理机制、规范化的监管机制、科学合理的政府保障和多渠道补偿机制等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规范了公立医院运行管理,使政府对医院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卫生政策落实更加有效。增强了公立医院综合实力,减少了医疗市场无序竞争,政府主导地位得到加强,三级卫生网络更加稳固。

二是“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与改革前相比,住院平均费用下降37%,门诊平均费用下降40%。药占比从2007年的66%降低到31.4%。其中,县医院药占比26.1%,平均住院天数由9.9天下降到7.4天。

三是“看病难”问题进一步缓解。2018年,县内就诊率90.97%。乡镇卫生院门诊和住院量分别增长21.3%和13.8%,基层首诊率达51.7%。

四是医院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医院收入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医改前,县医院总收入3894.8万元,其中财政补助957.8万元,占总收入的24.6%;医疗收入1178万元,占总收入的30%;药品收入1751万元,占总收入的45.4%。2018年,县医院总收入1.6亿元,其中财政补助仅占总收入的21.4%、而医疗收入占比达78.4%,财政补助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又回到改革初水平,保障了医改的可持续发展,医院由此实现了由“外部输血”向“自身造血”的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卫生大健康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为理念,突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全面推进健康子长建设。把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大力推进健康细胞建设,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策略,实现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二是提升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基础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立完善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管体系。

三是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围绕法人治理结构、绩效薪酬、学科建设等内容,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及院长绩效考核,探索医共体建设。

四是扎实做好健康扶贫。着眼健康扶贫重点任务,聚焦主攻方向,狠抓问题整改和贫困退出,实现“让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

pic

华商报记者:

我是华商报记者。子长县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现在距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只剩一年多时间,下一步还需要重点抓好哪些方面工作?谢谢。

子长县经发局局长闫旭东: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历史使命,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村村过硬、户户过硬”要求,集中人力、财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截止2018年底,实现了8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9403户25766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初的4.56%下降到0.77%,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全县累计扶持发展各类产业贫困户8670户,实现就业扶贫1284人,建成11.7兆瓦光伏电站让1672户兜底保障户年均增收3000元,完成“两房”建设4591户,资助贫困学生8773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按照“四不摘”“五不减”要求,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一是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开展好“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工作,排查全县范围内所有农户在“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安全饮水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摸清后续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措施,提高脱贫质量。持续对返贫风险户、人均纯收入低于4020元脱贫户、非建档立卡边缘户三类重点对象进行监测预警,及时跟进帮扶措施,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同时,要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全面高质量完成今年38户94人的减贫任务。

二是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坚持将问题整改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在抓常抓细抓实上持续用力,强化日常监督和跟踪问效,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通过整改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质量。

三是做强产业就业扶贫。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加快贫困户长效产业培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范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来,享受改革红利。同时,落实好就业创业政策,紧扣产业就业融合发展,综合运用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基地吸纳、公益专岗等措施办法,确保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口稳定就业。

四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坚持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并重,最大限度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pic

一点资讯记者:

我是一点资讯记者。民间素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的说法,请您介绍一下子长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并谈谈你县今后煤炭工业发展的前景。谢谢。

pic

子长县工业园区主任杜永安:

子长县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煤炭开采活动。1996年被原煤炭工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产煤县,2002年被省煤炭工业局确定为陕西省煤化工基地县。我县矿区煤炭地质储量28.94亿吨,探明储量18亿吨,是陕西省三叠纪成煤条件最好的富煤区。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份、高粘结指数等特点,是配焦、气化、液化、燃料动力和化工的优质煤种,被誉为“天然化工精煤”“最佳配焦煤”。长期以来,受勘探程度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影响,矿井规模小,装备落后,安全条件差。2006年6月开始煤炭资源整合后,全县煤矿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小煤窑粗放型开采向现代化大煤矿生产转变、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单一的原煤生产向发展煤化工转变。煤炭行业“多、小、散、低”格局得到彻底改善,煤炭工业走上产业相对集中、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有保障、产销经营秩序好的发展道路。目前,全县共有矿井20处,其中市属4处、县属16处。设计生产能力1655万吨/年。2018年全县产煤1340万吨。

近年来,煤炭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的贡献愈发重要。2019年6月底,全县煤炭行业入库税收收入8.3591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77.19%,同比增长1.3195亿元,增长18.75%。县财政收入的79%来源于煤炭。煤炭工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给全县第三产业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和动力,特别是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中的支撑和主导作用更加凸显。

今后,我县将围绕“稳油、扩煤、增气、兴电、促转化”的能源工业发展思路,科学研判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确立“做大总量、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方向。目前,我县全力加快子长矿区总体规划编制,为煤炭产业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煤矿产能建设,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达产达效,力争“十三五”末,我县煤炭产能达到2000万吨;“十四五”末,产能达到3000万吨。科学谋划煤炭产业转型项目,在建成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示范等项目的基础上,启动低阶煤多联产综合利用项目,同时谋划一批煤炭与煤炭附属产品转化利用项目,让煤炭废弃产品变废为宝,从而延长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互补。

pic

陕西农村报记者:

我是陕西农村报记者。请问你县是如何定位文化旅游发展的?有哪些成效?又是怎样规划下一步工作的?谢谢。

闫旭东:

子长县有丰富旅游文化资源,境内有延安市旅游局推荐的全市唯一一个世界级人文景点钟山石窟、全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之一的安定古城以及保留比较完整的瓦窑堡会议旧址等许多优质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受交通瓶颈等因素制约,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面对存在问题,近年来,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我县决定立足全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县域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之一,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子长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 将全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特别是安定古城、高柏山生态文化园、龙虎山风景区、文昌山景区、水景工程、文化长廊等项目的实施以及“君到子长,幸福绵长”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体验和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丰富了我县的旅游内涵,提升了我县的对外形象。同时,我们积极完善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持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县文化旅游已初步形成了“历史、红色、生态、民俗”文化四大板块布局,2018年全年入境游客突破6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88亿元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历史、红色、生态、民俗”文化四大板块布局,突出“一城(安定古城)一堡(瓦窑堡)一窟(钟山石窟)一山(高柏山)”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子长文化旅游品牌。一是加强规划指导。高质量编制《子长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景点(区)的单体规划,科学指导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二是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区)。结合子长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现代旅游特点,盘活存量景点(区)、扩展增量景点(区),增强文化内涵和文化张力,提升景点(区)核心吸引力。三是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等媒介宣传子长旅游资源的同时,办好“君到子长,幸福绵长”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体验和节庆活动,提升子长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加快开发体现我县地方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旅游文化产品和具有子长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加大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pic

延安教育圈编辑:

我是延安教育圈编辑。请简要介绍下子长县近年来的城市发展变化和下一步城市建设的方向?谢谢。

杜永安:

子长城市建设可以用“三个大”“三个高”和“四组团”来概括。

“三个大”是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05年前,县城建设经过“大问题、大改造、大发展”三个阶段,使瓦窑堡初具城市规模。其中,“大问题、大改造”是指老城改造前,县城又小又乱,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为此,90年代开始老城改造,初步改变了城市面貌。“大发展”是指新世纪之初,随着安定东路的开发,子长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个高”是指从2005年起,子长城市建设迈入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的健康发展轨道,标志就是完成了“一塔一山两河”景区建设。“一塔”是指安定塔景区,“一山”是指龙虎山景区,两河是指秀延河、南河水景工程。这“一塔一山两河”景区建设,大大提升了子长城市形象。

“四组团”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围绕撤县设市工作重点,努力打造延安北部副中心城市,先后3次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完善,完成了中心商务居住区、西部瓦窑堡新区、东部仓储工业区、南部物流工矿区四大组团发展规划,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开辟了清水园、毓秀花园等10多个住宅小区,新建了环城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开通了通平桥、秀延大桥等多处桥梁,建成了迎宾、开元等广场,精心实施了亮化工程,大面积增加了天然气和集中供热量,新建了垃圾填埋场、中转站与污水处理厂,使子长县城真正实现了由“六山两河绿色少、街窄楼矮卫生差”到“天蓝水绿空气爽、景新楼美披新装”的华丽转身。目前,县城建成面积扩大到11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1.5万人,城镇化率67.76%。

今后,我们将牢牢把握撤县设市的良好机遇和建设延安北部副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启动“十四五”规划和城市“双修”规划编制,重点在“促转型、补短板、提水平”等方面发力。促转型就是把工作的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促进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补短板就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交通瓶颈制约、城市供水困难等问题;提水平就是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满足群众关注的上学、看病、文体活动等方面的需求,把子长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李少婷: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