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延安市“以延安精神向贫困宣战”系列发布会(七)

时间:2019-10-23 10:14:00

pic

10月17日上午10时,延安市扶贫开发局、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举办“以延安精神向贫困宣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共甘泉县委新闻发言人、副书记陈东阳,甘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薛德伟,甘泉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韩永生,介绍“壮丽七十年 甘泉换新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主持。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由市扶贫开发局、市政府新闻办共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以延安精神向贫困宣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也是最后一场—甘泉县专场。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中共甘泉县委新闻发言人、副书记陈东阳先生,甘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薛德伟先生,甘泉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韩永生先生,请他们围绕“壮丽七十年 甘泉换新颜”这一主题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陈书记介绍情况。

pic

中共甘泉县委新闻发言人、副书记陈东阳: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甘泉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甘泉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支持甘泉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甘泉县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南37公里,因水得名、因水盛名,素称“美水之乡”,历史文化悠久,自夏商有史,置县已两千余年。地处洛河峡谷地带,辖3镇2乡1个街道办事处,县域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总人口8.9万人。全县共有62个村委会、1个农村社区,建档立卡户3084户8073人,2018年实现了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831户7649人脱贫摘帽,2019年计划脱贫10户15人,2020年计划脱贫243户40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6.9%下降到现在的0.66%,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3618元提高到2018年的9682元,提高了59.2 %。

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后,我们以“抓整改、防返贫、净环境”为抓手,以提升脱贫的质量和效果为核心,不断在夯实责任上下功夫,在资金筹措上下功夫,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强劲的力度,在持续巩固整改成果的基础上,把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脱贫举措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聚焦民生需求,全面改善乡村面貌。我们坚持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增进群众福祉的应有之义,提升标准、强化服务、查补短板、创新管理,集中全县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一是实施住房保障工程。整合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5877.23万元,建成移民安置点3个,全面完成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任务,382户1089人喜迁新居。二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28处,移动基站74处、改造电网160.37公里,纳入养护农村公路378.8公里,全县安全饮水、通村道路、电力入户率全部达到100%。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整合资金8685.82万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村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建成清洁村63个、生态村61个,美丽宜居村8个,今年又启动建设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点7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们以“创建净美家庭,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净美夺旗行动”为抓手,选树“最美家庭”,带动人居环境整体提质增档,全县各乡镇(街道办)开展“净美夺旗行动”10余次,评选出“净美庭院”示范户达180余户,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改善环境的主动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干净整洁的美丽宜居村。

聚焦群众增收,狠抓特色产业培育。我们坚持把特色产业培育作为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根本之策,创新“扶贫资金补偿、经济组织合作、龙头企业带动、旅游开发拉动、消费扶贫助力”五种产业扶贫模式,制定出台《农业产业建设暨脱贫攻坚扶持办法》,在此文件基础上补充完善扶持内容,为强化防返贫措施,制定《甘泉县2019年“促增收、减支出、防返贫”巩固提升脱贫效果扶持办法》,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近年来累计投资产业扶持资金 8683.19万元,覆盖贫困户1501户,全县2582户7378人有劳动能力和502户695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产业全覆盖。一是扶贫资金补偿。大力实施“522”惠农富民工程,积极鼓励扶持212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其中种植大棚645户,养殖奶山羊208户2009只,发展中蜂523户1.07万箱,种植香菇146户45.36万棒,发展畜禽养殖业598户,全县产业覆盖率由2017年的76.7%提高到目前的100%。二是经济组织合作。为全县39个贫困村注入1170万元,通过“折股量化、保底分红”的方式,入股专业合作社,扶持带动贫困户702户,户均每年增收达1500元。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先后引进陕果集团、大陕北果业、荣华集团,创新推出“土地入股、代建代管、保底分红”发展模式,建成山地苹果1.3万亩,流转土地1.1万亩,雇佣贫困户400多人,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以上。四是旅游开发拉动。以“甘泉大峡谷”开发为契机,通过休闲采摘、农家乐、劳务输出等形式,辐射带动102户贫困户发展第三产业,69户贫困户就业创业,125户贫困户享受集体经济分红。五是消费扶贫助力。为了全面展示产业扶贫成果、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真正让群众的特色农产品产的出、卖得好、见效益,我们依托县域“原味甘泉”公用品牌,全面打响以“消费有情、爱心无价”为主题的全县第一书记联盟暨消费扶贫成果展销会,组织举办消费扶贫专场活动3次,在各类社交平台播放销售信息22次,宣传展示农产品37种,对接明德学院、移动公司等帮扶校企,消费农产品13.5吨,价值28.6万元,切实的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培育,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成果向全县人民进行展示,持续深化消费扶贫,真正把消费扶贫打造成为产业扶贫的升力板。

聚焦社会事业,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我们坚持把各项民生事业作为夯实脱贫基础的基本要求,全面做实就业、教育、医疗等各项惠民举措,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群众支出。一是围绕就业创业。全县整合培训资源,培训贫困劳动力188人次,积极组织县内外24家企业,举办了“春风行动暨贫困劳动力”“移民搬迁贫困劳动力”等专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102人,招聘安置小区贫困劳动力9人,协调保洁工作岗位9个。全县10家社区工厂、扶贫基地共吸纳贫困劳动力52人。今年来,开发公益性岗位320个,其中专岗58个(2018年14个),特岗262个(2018年150个),分别较去年增长314%、73%,公益岗位全部上岗,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同时,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就业,对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按照最高不超过500元标准,进行路费报销;对县内就业贫困群众,按照经营实体店在6个月以上,一次性补贴3000元,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就业创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834人,转移就业1350人。二是围绕义务教育。紧紧抓住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机遇,累计投资1.7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28所,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深化与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结对帮扶,合作建成长征干部培训学院甘泉教学基地,累计培训干部8期850余人,捐赠图书861册。扎实推进“一联两帮”,落实1149名教师联系1149名贫困学生,累计为1434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县无一例因贫辍学现象发生。通过不断加大教育资助,发放各类补助金777.3万元,学前家庭困难幼儿生活补助672人共计25.2万元,享受“两免一补”学生10559人(建档立卡家庭学生371人),发放722.1万元,高中教育阶段享受助学金303人(建档立卡家庭学生93人),发放30余万元,做到了建档立卡学生政策资助全覆盖。三是围绕健康扶贫。为全县贫困人口中患病人口1068户1317人,全面落实各项医疗保障政策,组建50支医疗专家团队,定期为患病贫困户进行健康评估,新建标准化卫生室45个,贫困户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在全市率先实现村级门诊报销。全面落实健康、就业创业、教育等扶贫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群众支出。全县配备3辆流动医院服务车,组建了巡回诊疗服务队利用流动医院为偏远乡村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县人民医院、县妇计中心、县中医院分别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延大附院、西安市中医医院建立起对口支援关系。支援单位先后派驻医师122人次,诊疗急诊患者833人次,诊疗住院患者197人次,培训医务人员110人次,开展新适宜技术4个,新建临床专科1个,有力地提升了全县诊疗水平,减少贫困群众外地就医支出花费。截至目前,贫困户住院1283人次,基本医疗报销565.05万元,大病补助91.88万元,补充医疗报销9.6万元。

聚焦问题整改,全面补齐工作短板。我们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有力抓手,较真碰硬、举一反三,全面推进各项整改工作落地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针对中央专项巡视和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梳理”“大整改”。截至目前,全面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17方面28个问题和成效考核反馈9大类26个问题整改,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巡查反馈的1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0项,剩余9项问题正在全面扎实进行整改工作。一是实认实领反馈问题。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逐条逐项研究讨论,及时修改完善《整改方案》,确保了问题认准认全认实。在问题排查中,将问题排查重点放在乡镇、村组、农户,将问题排查的核心放在住房、产业、饮水、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逐村逐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了乡不漏村、村不漏户。二是认真制定整改措施。采取集中议、大家评、开会定的办法,研究制定《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工作要求,整改措施见村见户、见人见事,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三是夯实各级整改责任。在全县问题整改工作中,落实10名县级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紧盯工作任务、明确整改时限,突出上下联动、协调推进,坚持一周一次专题调研,一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围绕整改台账,采取一看台账资料、二看落实情况、三看群众满意度,点对点抓落实,对落实不到位或效果不好的,及时研究解决,确保整改一项、销号一项、提升一项。四是落实分级责任制。为确保问题整改取得实效,实现户、村、镇、行业部门“零问题”,整改台账问题“全清零”,我们建立了脱贫攻坚问题排查和整改工作分级负责制。户级层面由帮扶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负直接责任;乡镇包村领导负领导责任,村级层面由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负直接责任,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负领导责任;镇级层面由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负直接责任,包乡县级领导负领导责任;行业部门层面由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负直接责任,县级分管行业部门领导负领导责任。通过分级责任的明确,为扎实推动问题整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做到存在问题“清仓见底”,问题整改扎实有力。

聚焦扶志扶智,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我们坚持实现扶“技”扶“智”靠科学,立志勤劳靠自己,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造血”能力。深入开展“送理论、送文化、送健康、送法律、送科普”活动,各村学思堂累计授课15场次,惠及群众900余人;印发《2019年扶志扶智工作实施方案》,创新提出“四个一”活动,即“一幅字画”强信心,“一句承诺”见行动,“一件实事”暖人心,“一张清单”保收入。成立四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县6个乡镇(街道办),各行政村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历时15天,累计授课21场次,惠及群众1200余人,发放宣传品900余个,宣传册1000余册,为在册贫困户赠送字画260余副,现场书写200余副。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一约四会”制度的通知》,对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的各项制度建立和后续实施进行明确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在甘泉宣传、微博、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累计发送脱贫攻坚的宣传稿件240余条。中省市媒体也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报道,其中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官方网站发布1篇,陕西日报4篇,省级网媒30篇,延安日报38篇,实现了时时在线政策宣传全覆盖,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全县“爱心超市”总数达到57个,39个贫困村“爱心超市”100%全覆盖。爱心超市总投资达到232.372万元,其中县级财政219万元,包村单位和爱心人士捐赠物品1.35万件,价值8.1万元,43家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捐助物资5.2万元,补充货物45种7.6万余件,今年累计兑换5013次,兑换数量达6900余件,兑换物品种类达60余种,兑现物品金额达24.58万元。

聚焦驻村帮扶,凝心聚力汇聚民心。我们坚持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帮扶力量不减原则,坚持包扶措施到户,组织实施“三个一”扶贫到户工程(一户制定一个包扶计划,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个包扶人员),落实各级包扶责任人1644人,对全县3镇2乡1个街道办的63个村中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联户包扶,实现所有贫困户联户包扶全覆盖。全面开展“支部建设年”工程,建立“县级领导联村、部门单位帮村、乡镇党政正职包村、工作组驻村”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县委书记包抓洛河川3乡镇、县长包抓210国道3乡镇、每位县委常委和一名副县长包抓一个乡镇的工作机制,全县共落实12名县级领导包抓乡镇,32名县级领导包抓101户贫困户,有效推动乡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坚持“动态调整、选优配强”,整合工作力量,机构改革后及时调整更换包村部门单位,重新选派197名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近年来,调整重派第一书记9批次175人。为提升帮扶成效,我们采取“集中授课+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成果展示”的形式,举办第一书记实训班,全面提升“第一书记”工作业务能力,形成了战斗力,坚定了全县第一书记抓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截至目前,全县提拔使用“第一书记”23名,先后选派乡镇党委书记5名、村党支部书记11名、参加省市各类培训第一书记6名,“第一书记”到岗率百分之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我们在脱贫攻坚战中结合县情实际,探索出来了一些甘泉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村户分级,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我们抓住“精准”这一关键,以“村分两档、户分五类”的为抓手,以增收入、减支出为核心,注重分类施策、动态管理、升级晋档,为实现全县贫困退出“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一是精准分类定级。按照“村分两档、户分五类”的思路,对全县63个行政村所有农户、2831户脱贫户进行全面分析研判,根据研判结果,将贫困村划分为巩固放心村、巩固风险村两个档次,贫困户划分为巩固放心户、巩固风险户、脱贫攻坚户、兜底保障户、非贫边缘户五种类别,精准分类定级“村分两档、户分五类”。二是细化研判标准。在研判过程中做到了“六个结合”,同时,建立两本台账、四张清单,开展“两个查找”,依据研判结果,精准抓攻坚、防返贫、固成果。通过细致研判,全县共研判出巩固放心户2779户7528人,巩固风险户52户121人,脱贫攻坚户10户15人,兜底保障户243户409人,39个贫困村全部为巩固放心村,全县无返贫情况发生。三是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贫困退出达标及帮扶措施台账》,实行月报送制度,分类定级,动态监测落实情况,分类落实开发性、保障性帮扶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重点抓好弱项村、弱项户、攻坚村、攻坚户的提升工作,对存在弱项漏项和任务未完成的,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及时跟进督查,确保按时补齐工作短板。

二是产业覆盖,兜底户嵌入产业链。提出产业“522”配方工作思路,将原来主要扶持菜畜果三大主导产业转变为全面扶持,将设施蔬菜、山地苹果、食用菌、奶山羊、中蜂确定为重点产业,每户可以任选两项,扶持资金每户不超过1万元,确保每户2-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产业扶持范围的扩大,给了群众极大的选择权,各村各户由原来的被动接受产业任务,变成自己选择产业品种,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积极性。贫困群众能够根据自己家庭实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业路子。产业范围的扩大,有效解决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问题,我们对兜底户享受扶持政策,不需要自己从事劳动,将土地和政策扶持的资金通过入股集体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亲朋好友托管、代管等多种途径实现增收致富。科学制定分配制度,参与集体经济分红科学分配,托管代管的签订协议,分配比例兼顾各方利益,任何一方利益受损都会影响到合作的顺利进行。通过“522”产业发展模式,甘泉县产业覆盖率达到100%。今年来,新增棚栽业151户,发展山地苹果27户520亩,发展食用菌17户6.95万棒,养殖奶山羊23户240只,养殖中蜂285户5700箱。同时,我们将全县243兜底户全部嵌入到致富产业链中,106户参与村集体分红,88户参与企业分红,49户签订了托管、代管协议。甘泉县产业发展实现了由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由企业、大户独领风骚到贫困户、兜底户遍地开花,真正实现了产业全覆盖。通过产业驱动,甘泉县为有劳动能力者撑起了产业伞、将没有劳动能力者嵌入了产业链,群众的致富“造血功能”不断提升,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再踏征程、再立新功。

三是第一书记联盟,健全机制合力攻坚。我们从有效解决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中能力不足、作风不实、合力不强问题入手,创新第一书记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自主管理、精准服务模式,成立了甘泉县第一书记联盟,注重严管厚爱,切实夯实责任,打通驻村帮扶“最后一米”,确保脱贫攻坚“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和驻村帮扶力量能力素质作风“人人过硬”。围绕“人人过硬”目标,坚持“学、讲、考、做”相结合,采取“集中培训+经验交流+现场观摩+考试检视+成果展示”五位一体的模式,练好内功、实战锻炼,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培训提能,围绕“帮扶谁、帮什么、怎么帮”的问题,多方式“育”,全面熟悉农村工作,交流拓路,安排第一书记联盟部分成员代表参加全县加快农产品后整理暨推广“原味甘泉”公用品牌座谈会,组织全县第一书记赴武功县参观学习农村电商,拓宽消费扶贫思路。考试落责,专门编印了《扶贫政策一口清》《甘泉县干部帮扶工作指南》、印发考试试卷,把《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村户扶贫底数、扶贫政策、县上产业扶持办法、扶贫措施要求纳入试题,进行集中闭卷测试,以考促学、以考促干,倒逼扶贫干部真学实干。坚持“上下联动、分级管理”原则,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全县设立1个总联盟机构,分设6个分联盟,将全县63名第一书记纳入县乡两级管理网络,解决工作合力不强的问题。健全联盟议事运作机构,推选联盟盟主和成员,确定盟规盟旗,建立联盟群,形成第一书记联动、例会、培训等机制,联盟定期召开会议,分享交流工作经验,集中解决问题困难,形成“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的工作格局。同时,第一书记联盟围绕消费扶贫,紧扣产业发展,整合资源禀赋,积极协调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对接,建立“联盟+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线上线下联动,变产品为商品。通过第一书记为本村农特产品代言,将全县各村贫困户出产的蔬菜、时令水果、杂粮、菌类、蜂蜜、奶品等农特产品推荐出来、集中销售,助力群众巩固脱贫、增收致富。

pic

李少婷:

感谢陈书记的情况介绍。

下面,开始提问,在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pic

延安日报记者:

我是延安日报记者,我们都知道甘泉县是农业产业大县,产业扶贫又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甘泉县是如何推动产业扶贫的?谢谢。

pic

甘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薛德伟: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群众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通过产业扶贫,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要,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企业引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先后引进大陕北果业公司、陕果集团等企业,培育出甘泉旅游集团公司、劳山鸡业等新型经营主体11个,组建成立公司23家,合作社173个,家庭农场71个,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5.87万亩,带动贫困人口1740人,将全县502户兜底户全部纳入产业链。二是依托园区带动,扩大农业规模经营。我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强化益贫带贫机制,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全县累计建成省级园区3个,市级园区8个,县级园区27个,蔬菜园区总面积1.2万亩,直接在园区从事生产的贫困户共2800户,户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通过建设现代园区,土地集约化程度更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群众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我们始终把科技作为推动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先后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43个,推广水肥一体化1200余亩,矮化密植山地苹果500余亩,建成4.0智能选果线一条,建成高标准小杂粮试验示范基地33个3100余亩。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组建6个产业扶贫技术小组,选聘62名农业技术人员。截止目前,举办产业技术培训班36场895人次,现场技术培训3568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0人。四是完善营销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我县作为全市农副产品加工核心区,涉农企业、合作社较多,我们积极鼓励企业与贫困户深度合作,企业跑市场、销路,农户学技术、搞生产。八千里豆制品有限公司与189户贫困户签订购销协议,劳山鸡业与164户贫困签订鸡蛋协议。同时,县上组建成立了甘泉县第一书记联盟,多次举办消费扶贫及农产品推介活动,在各类社交平台发送销售信息,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今后,我们将继续将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抓手,带领全县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动员社会各界精锐出击,充分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pic

延安教育圈编辑:

我是延安教育圈编辑,目前甘泉已经实现整体脱贫,我想问一下在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方面,甘泉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pic

甘泉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韩永生:

我们始终紧扣精准二字,在整体退出前,重点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上下功夫。2018年整体退出后,我们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村户分级,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全面扶持;组建联盟,打造尖兵。

一是村户分级,精准施策。我们紧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三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思路。从遍访研判入手,以“村分两档、户分五类”为抓手,对全县63个行政村所有农户、2831户脱贫户,对照贫困退出“57”标准,开展了细致研判。将63个贫困村分为巩固放心村和巩固风险村两个档次,其中巩固放心村30个,巩固风险村9个;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划分为巩固放心户、巩固风险户、脱贫攻坚户、兜底保障户四大类,同时在一般农户中确定非贫边缘户。目前全县共研判出巩固放心户2779 户(绿牌),巩固风险户52 户(黄牌),脱贫攻坚户10 户(橙牌),兜底保障户243 户(橙牌),非贫边缘户75 户(红牌),通过村户分级,实现了分类定级、精准施策。二是因地制宜,全面扶持。我们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扩大产业种类,给贫困户更多选择余地。将设施蔬菜、山地苹果、食用菌、奶山羊、中蜂五大主导产业确定为重点产业,全面实施“522”产业到户惠农富农工程。按照每户任选两项,扶持资金每户不超过1万元,力争3年内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我们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鼓励发展蔬菜、山地苹果、食用菌。针对无技术、无劳动能力户,我们鼓励通过托管、代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的中蜂、奶山羊产业,将无劳力贫困户嵌入产业链,实现无劳力有收入。对长短产业结合不紧密的,如发展棚栽时令水果的,积极引导群众在棚内间作套种西甜瓜、辣椒、叶菜确保群众当年收入不减。对发展食用菌、中蜂产业等产业的,我们通盘考虑,建立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今年以来,全县新增棚栽业171户,发展山地苹果27户520亩,发展食用菌17户6.95万棒,养殖奶山羊23户240只,养殖中蜂352户7043箱,全面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三是组建联盟,打造尖兵。为切实解决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中能力不足、作风不实、合力不强等问题,我县成立了甘泉县第一书记联盟,切实夯实责任,把第一书记作用嵌入产业链上、群众需求中,打通驻村帮扶“最后一米”,确保脱贫攻坚“村村过硬、户户过硬”。通过组建第一联盟,我们的干部队伍得到锤炼,对农村工作、扶贫工作更加熟悉,真正实现了干部在一线锤炼;其次,密切了干群关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主动进村入户,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再次加强了对外联系,第一书记积极参加各类推介会,与各大企业超市加强对接,对我县贫困户农特产品分类定价,在很大程度提升了甘泉农产品知名度。

pic

各界导报记者:

我是各界导报记者,刚才陈书记提到,甘泉县近年来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较好的县,能否谈一下甘泉县是如何夯实各级责任的?谢谢。

陈东阳:

关于夯实各级责任,我前面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做法,这里我就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问题整改排查、问题整改当中实行的分层分级责任制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为确保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效考核、国家巡查反馈问题彻底得到整改,实现户、村、乡镇(街道)、行业层面“零问题”,整改台账问题全部清零,真正达到脱贫成效“村村过硬、户户过硬、人人过硬”,我们决定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实行问题排查和整改分级分层负责制。

按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效考核、国家巡查反馈问题整改相关要求和10月份中央来陕“回头看”的时间安排,对照贫困户、村脱贫退出“57”标准、“两不愁三保障”,对照扶贫“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要求,对照正在开展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及脱贫人口“回头看”工作,今年10月底前限期对全县户、村、乡镇、行业部门脱贫攻坚潜在的问题再进行一次“清仓见底式”大排查,达到问题零遗漏、整改无死角。

农户层面。建档立卡贫困户问题清单和非贫边缘户排查清单分别由联户帮扶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签字负直接责任,乡镇(街 道)包片领导和联户帮扶干部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领导责任。村级层面。村级问题清单由乡镇(街道)包片领导、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签字负直接责任,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主任)和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负领导责任。乡镇(街道)层面。乡镇(街道)问题清单由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主任)签字负直接责任,包乡镇(街道)县级领导负领导责任。县级行业部门层面。县“十二办两组”行业部门问题清单,由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负直接责任,分管该行业部门的县级领导负领导责任。

我们将户、村、乡镇(街道)、行业部门排查出的问题全部纳入中央专项巡视、考核、国家半年巡查问题整改台账,逐户逐村、逐乡镇(街道)、逐行业部门扎扎实实进行整改,确保户、村、乡镇(街道)、行业部门达到“零问题”,确保整改台账所有问题“清零”。对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考核、半年国家巡查来陕“回头看”、11月全省脱贫攻坚2019年成效考核中查出问题、造成严重影响的,将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陕西省脱贫攻坚常态化约谈实施办法》《延安市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对照分级分层承担的责任,严格进行约谈和追责。

李少婷: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