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汉中市2019年度部分领域改革成果

时间:2019-12-23 10:59:05 来源:陕新发布

2019年12月19日,汉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19年度部分领域改革成果新闻发布会。

pic

上午10时,汉中市2019年度部分领域改革成果新闻发布会开始,邀请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吴加录同志,市市场监管局非公党委专职副书记赵涛同志,城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志伟同志,勉县县委副书记、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史邦俭同志介绍各自领域深化改革成果。新闻发布会由汉中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廖丹主持。

2.jpg

主持人:汉中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廖丹

主持词全文 :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汉中市坚决贯彻中省改革部署和要求,坚持目标指向、问题导向、民生取向,统筹谋划改革任务、精准制定改革举措、全力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全年确定的152项改革任务都见到成效或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一批自主创新改革做法和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吴加录先生,市市场监管局非公党工委专职副书记赵涛先生,城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深改委副主任王志伟先生,勉县县委副书记、县委深改委副主任史邦俭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各自领域深化改革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请市人大吴主任介绍我市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改革相关情况。

3.jpg

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吴加录

发布词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向各位新闻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汉中人大工作特别是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下面,我就汉中市人大推进预算联网监督改革情况向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和各位来宾作以简要介绍。

一、建设情况

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改革工作是市委、市人大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要部署的具体举措,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创新发展,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算审查监督制度的有益探索。扎实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实现预算审查监督信息化和网络化,对于提升人大预算监督内容的翔实性和时效性,增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市委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作为全市深化民主与法制领域改革的重点任务,市人大和市政府取得高度共识,形成党委重视、人大主导、部门配合的工作局面。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市级层面已建成汉中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中心,监督系统上线试运行,实现了与汉台区、城固县、西乡县、略阳县等9县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上下贯通。县区层面已全面建成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基本完成了系统软件开发工作,这项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二、主要成效

汉中市预算联网系统共13个模块具有对财政预决算进行资料查询、智能预警、数据分析、动态监督、比对纠错和服务代表等功能,不仅能够对四本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进行全口径审查,而且对国民经济计划指标、重点项目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整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等进行全过程监督。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建成,将为人大审查批准预决算提供智能技术和数据分析支持,达到了“还财政清廉,还老百姓明白”的预期效果。

一是实现了联网监督和数据分析监督。既可以查询任何一项财政资金的来源、用途、结算方式、支出进度,也可以随时查看国库支付系统任何时点的支付流水,实现了总预算、部门预算、项目、资金的四级穿透,为看好人民的“钱袋子”奠定扎实基础。二是实现了信息化和可视化审查监督,提高了人大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由定期报表、账册审查转变为互联网+大数据审查,将大量的财政数据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可视化图形,使人们一目了然,解决以前对预算报告“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的状况。三是注重创新提效能。在原有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智能报告”模块,对总预算、部门预算、专项监督一键生成审查报告。同时,智能预警、动态监督功能又能够轻松获取部门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四是查询范围更广泛。采取集中式授权与分散式授权两种方式进行查阅,使用范围涵盖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成员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并定时向全体市人大代表开放,充分调动了人大代表参与预算监督的积极性,实现了民主理财。五是运行管理更规范。出台《汉中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安全制度》、《汉中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中心管理制度》、《汉中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岗位工作职责》,规范完善联网监督系统使用管理,实现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六是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发挥监督系统作用,对预算部门和单位上半年预算执行、上年度财政决算、部门预算开展智能化、网格化、信息化审查,查出财政决算、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增强了预算执行严肃性和规范性,提高了预算审查翔实性和时效性,促进了政府部门及机关单位严格预算约束,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三、下一步的打算

预算联网监督改革任务的完成,标志着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迈入新的里程碑。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快联网监督系统三期建设,充分发挥预算联网监督的作用,在监督范围上再拓展,在审查分析上再深化,在功能运用上再提升,进一步促使政府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把预算编制好、执行好,把财政资金管理好、使用好,确保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感谢吴主任的介绍。

下面,请市场监管局赵书记介绍商事制度改革相关情况。

4.jpg

市市场监管局非公党工委专职副书记  赵涛

发布词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新闻界的朋友们高度关注并及时跟进报道,为改革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全市工商与市场监管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就我市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有关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商事制度改革。在实施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取消年检实行年报公示、“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实施“多证合一”、放宽企业名称、经营住所限制、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我们聚焦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证照分离”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推出“套餐式”服务“零距离”办事等内容,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了我市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激发了市场活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牵头实施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2018年,出台了《汉中市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协调公安、人行、税务等部门,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间,将新设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将企业注销用时压缩至2个工作日完成。同时,大力推进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创新推出微信办照、口述办照等做法。今年,又会同人社、海关、经合、税务、行政审批六部门建立了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企业在完成清算、无债权债务、无涉税异议的情况下,通过注销服务专区,“一网”即可完成注销全部流程,进一步压缩了办理时间。目前,各类市场主体新设、变更、注销全程可通过网络办理,最多只跑一次路。另外,今年我们还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公安局、财政局落实了新设立企业免费刻制印章服务。

二是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印发了《关于做好“证照分离”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中省统一部署,在市场主体准入中统一执行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新规定:直接取消审批2项;取消审批改为备案1项;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19项;完善措施优化准入服务84项。其中我市涉及的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事项有5项、完善措施优化准入服务事项有42项,其余我市暂不涉及。改革中,相关部门对保留的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分别简化了审批程序和条件,完善措施,优化了流程。其中,按照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26个部门、241项审批和许可证发放进驻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集中办公,减少了办事环节,提高了工作效能,有效解决了“准入容易”“准营难”的问题。

三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印发了《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意见》,召开汉中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了工作机制、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责任部门、进行了工作动员。对市级部门、市场监管系统3个层级业务人员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业务培训。市场监管局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完成了对1525户企业、27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663户个体户和拍卖企业的抽查检查,年内计划27次涉企事项的“双随机”抽查,目前已完成16次。市级其他部门在通过本系统原有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开展工作的同时,已有21个部门开始按照要求在统一使用的“陕西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建立“一单两库”,有计划地推进了“双随机”抽查工作。

四是创新推出“套餐式”服务、“零距离”办理措施。针对商圈、园区、城市综合体、专业市场、超市等商户集中、数量较多的情况,制定出台了《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套餐式”服务“零距离”办理工作方案》,对与市场监管相关的登记注册、餐饮、食品流通许可、特种设备、计量器具监检、广告审查等监管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逐项列出申办所需材料清单和办理流程。以产业园区、综合体、专业市场、超市、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项目、商圈、楼宇为单元,一个单元确定一名领导全权负责,整合市局、县区局、基层所3个层级业务人员组成工作专班,采取项目式管理,提前介入、现场办公、“套餐式”服务、“零距离”办理,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常规情况下因商户散、行业多、事项杂,办事用时长的问题。最近,吾悦广场开业,我们组织工作专班提前跟进,尝试“套餐式”服务、“零距离”办理,238家商户一次性办理了营业执照和餐饮、食品经营许可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电梯的检验检测,确保了商城按期开业。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提升了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我市“双创”。截止今年11月30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8504户,其中新增企业696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69户,个体工商户21074户,其中新增企业同比增长22.3%,表明我市主体主体在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全市累计登记市场主体210148户,其中企业39680户,列全省第5位。

感谢赵书记的介绍。下面,请城固县委城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王志伟介绍城固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

pic

城固县委城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王志伟

发布词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今年城固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2019年,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难题,注重统筹兼顾,从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推进,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

一是高位统筹抓推进。按照县级党政机构改革部署,及时成立县委深改委,县委书记担任深改委主任,下设改革办与县委办合署办公,制定“两规则一细则”,确保改革工作有章可循、深入推进。坚持于法有据原则,制定《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19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建立县级领导领衔重点改革任务制度,形成了县委牵头抓总、专项小组统揽推进、县级领导一线推动、部门单位联动发力的改革推进机制。二是细化责任促落实。担实压紧“一把手”抓改革政治责任,健全完善台帐管理、信息反馈和督查督办等机制,将各部门、镇(办)深化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年度9大领域171项改革任务和15项中省市试点示范工作实行月汇总月通报季考评和年终“双印证”考核,构建起到边见底的责任体系。三是凝聚共识聚合力。加强对上级改革部署和外地经验做法的学习宣传,推出年度自主创新改革66项。广泛深入开展2014年以来“城固县十大创新改革案例”评选,县财政拿出10万元对入选案例予以奖励,激励探索创新,弘扬改革精神。近年来,先后推出20余项受中央国家部委和省市肯定推广的改革举措,改革案例连续两年入选“汉中市十大创新改革”。

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年度规定动作有力有序,自出创新改革亮点纷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健全产业带贫机制,助推高质脱贫摘帽。坚持“集约化、设施化、科技化、工商资本化”发展理念,紧盯“村村有产兴业、户户有业增收”目标,立足县域产业发展基础,创新思路举措,构建起了实施“三入”覆盖、健全“四大体系”、建强“五大平台”、推行“六种模式”的“3456”产业扶贫机制,全县1.43万户产业类贫困户与730多个各类带贫主体建立了稳定利益链接,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经验做法得到省委胡和平书记批示肯定并全省推广。二是多措并举便民利企,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去年我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做法受到省长刘国中的批示肯定。为巩固提升工作成效,我们深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方案》《“十二条禁令”》等制度文件,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县行政许可事项精简率达74%,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407项。制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施意见》,完善政银企联合会商机制,企业融资成本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呈双倍增长。大力推广“不见面”办理和“不打烊”服务,推出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办清单”,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零跑路业务办理”、注销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一网通办”比例达85.29%。创新推出企业纳税“353”管理机制,企业平均办税时间缩短至2分30秒,2019年度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城固县居全省第一。全县新增市场主体2782户,落地招商项目49个,引资到位94.76亿元。三是聚焦聚力党建领航,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在城市,创新推行“1+X”城市党建协调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社区及辖区单位公共资源,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在农村,创新推行抓党建促脱贫“1345”发展模式,有效实现了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双提升、双受益”。实行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济发展绩效挂钩,按村集体年增收的10%且不高于10万元标准兑现村干部奖励工资,村党组织为民服务、引领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创新优化社会治理,社会大局安定和谐。在规范基层干部用权上,探索制定村(社区)“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运行流程图,实现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信访工作中,推行网上信访程序、告知、办理、督办和结果“五公开”机制,网上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100%,群众诉求渠道更加畅通。在淳风化俗上,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为契机,构建县镇村三级组织体系,深入开展“五讲五推”活动,实践做法受到省委宣传部充分肯定。成立全省首家县级乡贤文化促进会,创新推行“贤行桔乡5+6工作法”,入围2019百佳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激发,为“高质摘帽越线、建设陕西强县”汇聚了强大动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省和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保持改革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改革协同,全力推动各领域改革落地见效,奋力开创县域追赶超越发展新局面,为新时代汉中“三市”建设贡献城固力量。

感谢王县长的介绍。

下面,请勉县史书记介绍勉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

pic

勉县县委副书记、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史邦俭

发布词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勉县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也是省市县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改组运行的第一年。勉县认真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目标指向、问题导向、民生取向,全力推动年度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为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个勉县”增添了澎湃动力。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3249m2行政服务中心建成投用,1205项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大厅,128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划转,实现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枚印章管审批,网办量居全市前列,办理时限优化压缩30%。深入实施不动产登记“五最县”创建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落实减税降费2.38亿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新增市场主体3109个,总量达23084家,利用外资1415万美元,同比增长313.8%,居全市之首。

经济体制改革突破障碍。稳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16家国企“三供一业”和办社会职能剥离工作完成,被评为全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先进县。全力推动金融机制创新,针对中小微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续贷困难的问题,成立了全市首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陕南首家以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的中小企业应急转贷服务有限公司,已累计为小微企业办理182笔转贷业务,转贷金额达3.06亿元。在全市创新开发“苏陕协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和支农融资“政融保”试点,为县域内涉农企业提供贷款逾0.31亿元;“惠农e贷”累计发放2.1亿元,存量和增量均居全市第一。全县培育规上企业77家,总产值预计完成279亿元。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顺应民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被评为全市发展循环工业先进县、“散乱污”企业治理整顿工作先进县;编制铁腕制霾三年行动规划,统筹实施“碧水、蓝天、青山、净土”四场保卫战,坚决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推行农村环境网格化监管责任制,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前11个月优良天数达301天,汉江勉县境内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森林城市创建通过国家级验收,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顺利通过技术评估,勉县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优良、人民生活更美好。

农业农村改革迸发活力。瞄准整县脱贫摘帽目标,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激活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在全市率先实施土地股份合作,以“三变改革”为农民实现“一份土地四份收入”,111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6417户贫困户持续增收。搭建沔水摆渡人创客沙龙,受益创客1000余人,勉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劳务协作助力就业扶贫”创新做法被评为全国扶贫优秀案例,勉县四项机制打造创业创新升级版被评为汉中市十大自主创新改革案例。联合党委+扶贫产业园模式在全县推行,互助资金“1+18+N”管理模式被省扶贫办肯定推广,“三社融合”引领消费扶贫“235”工作法打造产供销一体化合作平台,列入汉中市全面深化改革规划(2018—2022),全方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农村8类小型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的问题,按照“明晰产权、分级负责、组建队伍”的原则创立管护机制,民生小事得以根本解决。打造志智双扶新平台——道德积分银行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月评分、季评星、年评模”常态化深入实施,培育身边典型3800余人,贫困户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在全市率先推行“三色分类管理”和“123捆绑机制”层层夯实责任,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再上新水平。《构建“四个体系”激发城市基层党建活力》得到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构建务实高效的指挥体系,发挥街道党委龙头作用,联合驻区单位党组织成立街道大工委,建立兼职委员制和联席会议制,社区大事难事做到共商共建。构建供需对接的服务体系,按照区域共建、活动互联、共创共享模式,建成四大党群服务中心,为城区300余个党组织、6300余名党员、4000余名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构建共驻共建的帮扶体系,深化拓展社区“双报到”制度,创新“六共四联”机制,促进机关和城市基层党建有机融合。构建自治共治的管理体系,在城市小区创建“红色物业”,按照“社区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代表”的方式,吸纳优秀党员成立小区党组织,并在其领导下组建业主委员会,实现城市党建和小区治理互融互促、联动共赢。

感谢史书记的介绍

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

【记者】

王县长,你好!我是三秦都市报的记者请就你县“贤行桔乡5+6”工作法和城市党建“1+x”的具体做法予以简要介绍。

【回答】

1、我们着眼充分发挥乡贤在教育群众、淳风化俗、优化治理中的特殊作用,创新推行“贤行桔乡5+6”工作法,即:通过开展评乡贤树典范、颂乡贤立标杆、学乡贤当先进、用乡贤助发展、当乡贤促和谐“五大行动”,充分发挥乡贤美德传承、政策宣讲、公益服务、文化宣传、致富领航、纠纷调解“六大作用”。全县共成立县、镇、村三级乡贤文化促进组织284个,严格按照七个程序评选乡贤1605名,广泛开展“身边乡贤进讲堂”、“贤行桔乡•德润城固”历史文化百场讲座等活动,着力发挥乡贤“劝、帮、教”作用,提振脱贫致富精气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做法在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简报》《陕西省扶贫扶智工作实例选编》上刊载推广,入围2019百佳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2、针对城市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中政府公共服务不均衡、管理运行体制不健全、社区服务资源不充足、党员融合参与不到位等问题,创新推行以社区党组织为龙头、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为主体的“1+X”城市党建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建组织强队伍、建网格强管理、建机制强服务,有效整合社区及辖区单位公共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构建了“体制顺畅、管理有序、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经验做法在《陕西日报》《当代陕西》宣传推广,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记者】

您好史书记!我是阳光报记者。刚才,听您的介绍,勉县围绕脱贫攻坚开展了很多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和探索,请问“235”消费扶贫工作法是基于什么提出这一思路,具体的做法和成效又是怎样?

【回答】

谢谢您的提问。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消费扶贫是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的稳定器和加速器。勉县坚持“政府引导撬动、市场主导推动、社会参与共赢”原则,创新推行“235”消费扶贫工作法,探索出了一条消费扶贫促产业发展新路子,汇聚起决战脱贫的磅礴合力。

两项制度强支撑。一是出台一揽子鼓励消费扶贫促产业发展政策文件,有效解决产业选育难精准、规范管理难奏效、销售增收难畅通的问题。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县供销社牵头整合17家单位(企业)组建了沔水丽农商贸公司,示范165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6500户贫困群众踏上脱贫致富路。

“三社融合”促发展。为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县供销社提供“菜单式”“保姆式”服务,启动“农超、农企、农社”无缝对接,信用社采取“级差授信”模式,村级互助资金协会探索“放量新增贷款”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撑。“三社”各展其长,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三赢”。

五进五销五促齐步走。“五进”:进定点帮扶单位、进苏陕对口城市、进社会扶贫体系、进重要节点城市、进电商销售平台,实现县域外消费总量增长。“五销”:经营主体代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产品基地订销、帮扶单位助销,实现农畜产品与市场需求方的精准对接。“五促”:宣传推介促销、旅游三产促销、第一书记促销、帮扶干部促销、整合产品促销,逐步建立直销渠道。今年以来,在北京、西安等重要节点城市开展消费扶贫直通车活动14场次,总投资1500万元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勉实施,勉县农特产品走上12306扶贫商城,全县消费扶贫达2655万元,带动11260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85元。

下一步,勉县将着力强化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用好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机产品认证等政策,大力培育知名品牌,积极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实现农产品和买方市场精准对接,推动消费扶贫高质量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如果还有采访需求,会后可与市改革办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