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西安市城乡交通运输发展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0-02-01 10:23:35
2020年1月9日,西安市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组织召开“西安市城乡交通运输发展新闻发布会”,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尤骁先生、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杨党校先生参会并发布相关事宜,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永利主持,中省市媒体30余家参会报道。
主持人陈永利
各位记者:
大家下午好!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充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强力推进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依托、农村公路为脉络和客运枢纽为转接的四网相联、网网相通、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交通运输网络。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市交通运输局有关领导就我市城乡交通运输发展以及春运保障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首先,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尤骁先生就我市城乡交通运输发展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尤骁
各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汇报西安交通运输发展工作情况。在此,我谨代表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对大家地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西安交通事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安市交通运输局认真对照“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以“三个经济”建设为突破,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强力推进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依托、农村公路为脉络和客运枢纽为转接的四网相联、网网相通、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交通运输网络。特别是近期,我们结合全市十项重点工作和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明确任务,认真谋划,高标准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一、协同推进,民航铁路发展成绩斐然。2019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通19条国际客运航线,国内航线通达性位居全国第一,初步形成了“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加快铁路大通道建设,郑西、大西、西宝、西成高铁已建成通车,运营里程177公里,实现了与23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高铁通达,银西、西延、西十、西康等4条高铁项目有序推进。全省首条城际铁路(西安北至机场)已投入运营。
二、提升标准,公路路网结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92.6公里,已基本形成“两环十二辐射”“米”字形高速公路网格局,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之一。全市所有重点街镇实现干线公路联通,平原区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持续推进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先后扩能改造国道108、国道310等干线公路240公里。加快西安至阎良快速路项目前期研究,项目方案已编制完成。省道107西安境南段改扩建工程蓝田段完成年度计划,省道101木岔至灞源公路、国道310西安过境公路正式开放通车。
三、创建品牌,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以公交都市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3个一千”行动。自2014年创建以来,先后完成西安北站南北广场、红旗西路、城南公交枢纽等20个公交场站的建设,改造港湾式站台214个,推广清洁能源公交车7338辆,绿色公交车比率达到100%。目前西安公交日客运量达382万人次,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出租汽车服务品牌,出租车“爱心车厢”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2018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团队)”先进称号,是全国同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集体。
四、协同发力,城市交通治理取得新进展。一年来,我市新开调整公交线路110条,打通断头路30余条,会展中心外围、昆明路、西延路工程顺利推进,“三中心”周边配套快速路项目进入主线桥梁施工阶段;西三环阿房一路立交、经十四路、红旗路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开工建设公共停车位20817个;完成254条城市道路、119处节点路口以及78所中小学周边交通提升改造;完成全市信号灯智能化改造项目设计,改造智能信号灯226处,28条路段实现绿波控制,43处路口实现自适应控制,城市交通组织和治理不断优化。
五、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深化“放管服”改革,行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位居全国36个主要城市前10位。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现了与省级统一平台整合融合。推行“互联网+交通政务”模式,目前全局95%的办理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网上预审率达到96.6%,为实现“一网通办”奠定了良好基础。建立“政府+高校”合作机制,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推进行业服务质量信用考核评价体系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效率和行业信用水平。
六、服务升级,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成西部领先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丝路交通云和交通数据中心。加快建成了行业IC卡信用信息服务系统,道路运输行业综合监管系统,巡游出租车、网约车服务监管平台,服务市民智能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移动支付,主城区公交、地铁二维码支付全覆盖。“西安大交通发布”微信平台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和智慧交通技术,整合公交、出租、公路客运、地铁等各类交通信息,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体化、智能化的全方位出行信息服务。
七、保护生态,绿色交通提升城市品质。全市公交、出租车全部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公共自行车69000辆,日均使用量19万人次,服务区域约500平方公里,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全国十大绿色出行城市,西安位居第一。严格落实公路工地建设扬尘治理规定,干线公路平原段实现“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全覆盖。积极推广应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制定《汽车维修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61/T 1261-2019)》,为全省汽车维修行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权威性、指导性标准规范。
八、以人为本,狠抓春运安全生产工作。始终紧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这根弦,结合百日安全生产整治行动,制定方案预案、成立暗访督导组、召开安全动员会、提前检查设备性能、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全力以赴保障春运安全。春运期间重点围绕“两客一危”运输、国省干线保畅、城市公交和出租车运输、冬春火灾防控等7大重点工作,切实抓好春运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强化铁路运输企业对运输设备特别是新投入设备的检查检测和维修养护,加强行车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航空运输企业运行标准,坚决杜绝超负荷生产,确保飞行安全。
九、文明交通,礼让行人成为新风尚。以公交和出租汽车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市开展“文明跟我行、礼让斑马线”活动,全面打造安全、文明、和谐的交通出行环境。在公交行业推行礼让斑马线“5321”标准,让行率达98%以上。督促和指导企业落实“车让人”主体责任,经营企业与驾驶员签订《车让人责任书》,及时纠正驾驶员不文明行车行为,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目前西安公交、出租行业的示范作用,受到市民群众和中外游客的高度赞许,“车让人”真正成为西安一道文明的风景线。
在此,我还要特别向大家汇报我们近期筹划安排的一项重点工作,那就是充分发挥市交委办统筹、协调和组织职能,加快实施《西安市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构建“安全畅达、绿色低碳、智慧高效、舒适宜人”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保障市民时效性、可靠性、舒适性和个性化的交通出行需求。
该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2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昨天市交委办专门邀请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对全市各部门进行集中培训;今天还在分组讨论,抓紧制定各部门2020年工作任务清单,春节后将召开全市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根据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开展挖潜治堵,整顿秩序;2021年实施提升品质、完善服务;2022年做到智慧交通、绿色共享。特别是重点开展疏解道路拥堵点、有序实施道路系统建设、提升改造地铁和常规公交系统、重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严格停车管理、实现精细化交通管理、加快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构建完善的交通政策体系等十项工作,不断提升城市交通治理工作水平,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再次恳请新闻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西安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接下来进行记者提问,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介绍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问题一:公路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排头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请您介绍一下西安公路路网的发展和规划情况,谢谢。(尤骁副局长)
答:公路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交通运输引领带动城市建设,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公路路网结构,特别是加快“二环十二辐射”国家高速公路枢纽建设,建成西咸北环线等高速公路3条,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92.6公里。扩能改造干线公路240公里,建设农村公路314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一批高效率干线路和高密度农村路建成通车,基本形成了畅接全省、连通周边、辐射全国的路网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实施《西安市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结构,新建城市快速路65公里,切实改善市民交通出行环境。把公路交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推进27.64公里的西户路建设工程、60.31公里的国道210西安过境公路工程和72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京昆线陕西境蒲城至涝峪公路改扩建工程、70.16公里的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等项目建设,形成国道过境及副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为打造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提供强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问题二:去年国家颁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部近期也召开了工作会,请问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今年有什么工作安排和部署?
杨党校总工程师
答:《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建设交通强国的纲领性文件,赋予了交通“先行官”的崇高使命。为此我们认真梳理出12项西安交通运输重点工作,主要包括S107沿山旅游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城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优化提升、创建部省汽修行业治污减霾西安标准、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加快智慧交通综合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新型现代化物流高质量发展、建设和运营交通运输综合安全体系、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服务水平、创建交通运输党建品牌等,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铁路航空方面:构建向西开放的大型国际枢纽、“一带一路”的航空货运枢纽、国家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远期适应1亿人次旅客吞吐量。到2020年底,西安区域内铁路总规模达到709公里,高速铁路达到223公里,基本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和“辐射+环”状城际铁路网,构建3小时到达周边城市群、4至6小时到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快速便捷的高速铁路网,建成“四主站、一辅站”的铁路客运枢纽网络。
公路方面:构建“二环十二辐射”国家高速公路枢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7.2公里(含西咸新区)。构建“二环十六辐射”的干线路网和公路客运枢纽“一核两极”空间结构,优化全市客运枢纽(场站)布局,形成“一心两带”的公路货运空间骨架。同时实施S107沿山旅游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品质路、景观路、智慧路、生态路。通过实施道路改造、绿化景观提升、建设绿道慢行系统及旅游驿站工程、治理水系等5个系统,形成以环山公路为依托的绿色廊道,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推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成功经验和成果,深入探索引领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城市”创建的典范和标准,进一步“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向高质量发展。
群众出行方面:构建“地铁+常规公交+慢行”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完善公交信号优先及信息化设备设施,全面推广电子站牌、手机APP等信息化设施产品。建设城市智慧公交大脑,加强多源交通信息数据的汇聚、共享、分析及利用,推进公交管理向高效、惠民、绿色方向发展。研究出台城市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以巡游车经营权管理、网约车合规化为重点,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推进巡游车网约化,整治出租汽车行业违规行为,收回、吊销一批触碰红线的经营权和驾驶员资质,用三年时间,打造全国一流出租汽车服务品牌。
西咸新区和西安的道路同网方面:大力整合西咸新区现有公路体系和城市道路体系,加强与西安市路网充分对接,构建“六横六纵”的快速路体系,并完善西咸新区内干线公路网,加快西安市与西咸新区的路网融合发展,实现快速对接。
三、2020年春运即将开始,请问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将从哪些方面做好春运服务保障工作?(尤骁副局长)
答:春运工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20年春运从1月10日开始,至2月18日结束,共计40天。初步预测,今年我市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060.91万人次,与上年春运基本持平,略有增长。其中,道路运输743.79万人次,下降6%;铁路运输761.88万人次,增长3.1%,其中高铁运输476.39万人次,增长11%;民航运输旅客吞吐量555.24万人次,增长5.8%。为做好春运服务保障工作,我们提前谋划,全面部署,采取多项措施为春运保驾护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确保春运期间旅客运输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一是抓好春运安全生产(安全春运):始终把安全放在春运工作的首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级抓好责任落实。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到岗位、人员和具体流程,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采取“四不两直”“双随机”“明查暗访”等方式组织开展春运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对重大隐患建立台账,逐级挂牌督办,严格整治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客运企业严格落实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21条铁现”,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0-5时停车休息及接驳运输制度,坚决杜绝“三超一疲劳”“客货混装”等非法营运行为。
二是做好旅客运输保障(顺畅春运):针对铁路车站、机场等大客流站点,我们制定了《2020年春运期间旅客接驳运输方案》,各相关区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牵头负责,铁路、地铁、公交、出租等单位配合,建立接驳运输联动机制。比如遇到夜间大客流情况,针对铁路西安北站,地铁2号线在末班车后再加开列车,或延点发车;公交车在凌晨增加应急运力,保证乘客不滞留,走得了。针对铁路西安南站,加密340路公交班次,解决西康直达特快3个到站列次的旅客疏运问题,延点736路公交车,并在西安南站随时安排应急车辆,及时应对高峰客流。同时积极开展定制公交服务,由西安南站发车,途经地铁4号线航天大道站,到达地铁2号线会展中心站,解决夜晚到站旅客接驳运输问题。针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做好夜间航班机场大巴接驳运输的同时,配备应急车辆20辆,作为旅客高峰期机场城际线和大巴线路的运输补充。如因极端天气导致机场航线大面积延误,机场城际线和地铁4号线将临时加开延点列车,及时疏运旅客。另外我们还在铁路西安站、阿房宫站以及重要旅游景点等也制定了相应的接驳运输方案,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三是完善客运服务保障(便捷春运)。全市客运站增开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增加车辆班次、增设咨询窗口、增派服务人员,节日期间将增开售票窗口(机)169个、日增加车辆班次1042班、增派服务人员285名,做到随调随运,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高效、满意出行。开展第八届“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设立农民工(务工)购票窗口,开展农民工团体购票,提供上门售票服务,在春运首日开展“关爱农民工,温暖回家路”特色服务活动。同时征调1200余辆旅游车辆作为春运储备运力,随时支援缓解我市各大客运站场线路客流剧增带来的压力,确保旅客有序返乡,满意返乡。
四是强化旅客服务和市场整治(温馨春运)。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及时发布天气变化、班次增减、客票余额、道路拥堵、交通管制等各类交通信息,方便旅客合理安排出行。在客流高峰期间增派服务人员,引导旅客购票、乘车,解答旅客咨询,为有困难的旅客提供帮助。组织开展“情满旅途”活动,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举措,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增进人民群众对春运服务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加强重点站点、机场、景区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咨询引导、秩序维护、重点帮扶、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建立健全春运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对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坚决打击“拉客”“宰客”“倒客”等违法行为,实行客运站和检查点全天候值守,严查客运车辆不进站经营、站外上人等违规行为,保障春运期间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查处借春运之机乱涨价、乱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支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到这里,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如果哪位记者还有需要了解的情况,请会后与市交通运输局新闻办联系。再次感谢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