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渭南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0-03-10 13:38:53 来源:陕新发布

pic

3月4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市扶贫办、市发改委、市外经局、市人社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7个单位围绕我市依法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稳就业、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植树造林和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等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就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主持新闻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祖亮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全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级媒体驻渭各记者站、市级各媒体单位、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截止到目前,各级各类媒体累计发稿达63000余篇条,为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向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健委、市扶贫办、市发改委、市外经局、市人社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7个单位负责同志向各位媒体朋友通报我市抓好依法科学精准防控、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稳就业、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植树造林和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工作。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有:

渭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张荣岗

渭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贾向东

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项目建设服务中心

主任  张王俊

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外事办主任

王德强

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董建明

渭南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卢益民

渭南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石党军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渭南日报等20多家媒体。

当前我市防控工作实现了新增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三清零”,已调整为低风险区域,但越到这个时候,越要清醒地认识到,从“静中守”转变为“动中防”的工作量更大、不确定因素更多、防控任务更艰巨。现在请市卫健委副主任张荣岗同志通报结合应急响应调整和复工复产安排,我市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要求,从“静中守”转变为“动中防”采取的新举措。

pic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张荣岗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我先通报一下全市疫情情况和防控策略。截至3月4日8时,全市现有确诊病例2例,在唐都医院隔离治疗。已治愈出院13例,其中在市中心医院隔离治疗的11例全部出院,在唐都医院治愈出院2例。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连续19日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已于2月24日清零,所有县(市、区)均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与前阶段相比,我市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不断拓展,经济社会秩序正在全面恢复。2月28日起,省政府已将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到三级,但是面对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人员陆续返岗、公众出行流动的情况,疫情反弹风险不容忽视,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不可懈怠,毫不松懈地抓紧抓实各项防控措施,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当前,我们必须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要求,以县域为单元,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在防输入上,强化管控。紧盯“一界两站”等重点部位,推行启用陕西健康码,变管控为服务,用好大数据信息推送系统,变“静中守”为“动中防”,对不同风险地区来渭返渭车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落实体温检测、登记等必要的监管措施,做到全程监管、落地查人,确保“提前知、过程控”,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在防输出上,夯实责任。发挥各级进京管理工作专班作用,对去往北京方向的人员,严格排查管控,随时掌握动态,严守社区网底防线、公安维稳防线、交通购票防线、汽车站和火车站入京防线等,凡有健康状况不良的,一律劝返不出行,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北京。在防扩散上,织密网眼。落实社区(村)“片长制”,领导干部划片包干,组织更多力量下沉社区、村组,将辖区所有居民、临时居留人员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并纳入片区管理,扎实做好健康管理工作,做到管控不漏一人一户,健康管理心中有数。在重点部位上,精准施策。对商超、农贸批发市场、餐饮、酒店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进出检”、限流等措施。对监管场所、养老机构、福利院、精卫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开展预防性卫生措施,落实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制度,禁止有可疑症状人员上岗。对所有乘坐公共交通车辆人员,进行测温和身份验证。做好复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复工复产上,科学指导。我们抽调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组成了10个技术指导组,深入各县市区,通过现场指导、技术培训、发放资料等形式,逐企业社区开展防控技术培训指导,使企业熟悉掌握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防控管理、员工健康管理教育、场所消毒等,做好异常情况应对处置与报告。同时,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环境卫生整治、防病知识普及,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张主任的通报。

2月27日,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我市的白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确保我市剩余2.89万贫困群众顺利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意义重大。现在请市扶贫办副主任贾向东同志通报今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举措、目标。

pic

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贾向东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关注贫困、关心贫困人口、关爱扶贫事业,借此机会,我一并向各界友人、各位朋友表示诚挚地谢意!希望大家今后能一如继往地关心关爱渭南,讲好渭南脱贫攻坚故事, 宣传好渭南突出案例和先进典型, 共同为决战决胜渭南脱贫攻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央的战略部署,是党和政府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突出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脱贫节奏,动摇了已有的安排部署,抑制了紧迫的攻坚步伐,这给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了严峻挑战,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所剩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矛盾突出,多重贫困因素复杂,“深中之深”、“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等难题更是犬牙交错,交织交集,这都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也是难啃的“硬骨头”。习总书记讲: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正由于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响鼓重锤、尽锐出战,各方协力、克难攻坚。但是,突发的疫情,使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责任,按照中省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学习重要讲话,研究并印发了我市《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确定目标任务的工作方案》和《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先后召开2次视频会,安排工作,推进落实。目前,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项目建设有序开工、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就业创业稳步开展、联村帮扶逐一展开、其他“八个一批”也分步实施,摸底子、定举措、补短板、强弱项,已成为疫情防控期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特点。为了便于各位朋友全面了解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举措,下面根据安排,我就有关脱贫攻坚工作向各位做以简要介绍。

一、基本概况

渭南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大市,现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革命老区县4个、省定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县6个,秦岭北麓4县区被纳入省扶贫搬迁优惠政策扶持范围,渭北旱塬列入省脱贫攻坚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覆盖全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等区域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之一。几年来,经过上下艰苦奋战、矢志努力,我市24.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解除贫困、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退出、5个国定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由7.5%降至为现在的0.84%,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辉煌的战果。

二、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2.8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贫清零任务,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效。

三、工作重点和举措

根据中省有关精神,结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渭南市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的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和保障措施。

1.发展主导产业,实现有劳动力、有发展条件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至少有1个稳定增收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每个贫困县打造1-2个特色产业集群。主要措施有:一是市县农业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对贫困户个人发展产业的,予以政策支持。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四是加大扶贫产业销售力度。

2.实现充分就业,确保有劳动力、有发展条件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主要措施有:一是增设更多公益性岗位。二是发展扶贫车间、社区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三是推进“春风行动”线上招聘,加大用工企业与贫困户的对接力度,提高贫困户签约率。四是推动贫困县与发达地区的劳务协作,扩大劳务对口协作覆盖面。

3.加快项目建设,包括产业扶贫项目、就业扶贫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公益岗位项目、教育扶贫项目、健康扶贫项目、危房改造项目、金融扶贫项目、生活条件改善项目、综合保障性扶贫项目、村基础设施项目、村公共服务项目等,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主要措施有:一是将有利于尽快恢复生产、有利于疫情防控的项目优先列入年度脱贫攻坚项目库。二是适当简化入库程序和公告公示流程。三是落实财政直补到户、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互助资金等政策,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四是采取以工代赈、“一事一议”等方式尽快开工建设。

4.加快补齐短板,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八个一批”政策要求,开展全面普查,查找短板弱项,制定解决措施。主要措施有:一是全面对标《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确定目标任务的工作方案》,推进剩余工作任务扫尾清零。二是对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安全饮水、参合参保、兜底保障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为后期工作开展打好基础。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常态化查摆问题、整改提升。

5.巩固脱贫成果,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攻坚期内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摘帽县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主要措施有:一是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二是落实四级书记抓脱贫责任和市县领导包联包抓责任。三是各级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全部到岗到位,坚守一线开展帮扶。四是推行季度任务清单、调度推进、季度督查等三项机制。

  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强化联村包户帮扶,加大扶志扶智力度,着力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注重绩效效益,切实筑牢监管防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水平。总之,我们将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勇挑重担,争创一流,向党、向人民递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贾主任的通报。

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为“项目建设提升年”,确定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超千亿元的工作目标。下面请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王俊同志通报今年我市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确保420个重点项目完成千亿元投资的工作举措。

pic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王俊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王俊。下面,我就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以介绍。

一、年度重点项目安排

为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项目建设在追赶超越和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提升年”,全市计划实施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420个,年度计划投资突破1000亿元。另外还安排市级重点前期项目230个,县市区还安排县级重点建设项目600个以上。

总的来看,今年的省市级重点项目数量、质量均有新的突破。一是项目数量和规模实现突破。项目数量420个,比上年增加60个。年度计划投资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二是产业项目投资实现突破。产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占比达到54%,比上年增长近10%。三是省级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列入省级重点项目39个(不含韩城),年度计划投资299亿元,项目数量和年度投资均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四是项目类型和投资结构趋于优化。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分别占总量的54%、34%、11.6%。五是列入市级重点前期项目数量比上年增加30个,后续项目储备更加充实。

二、当前项目开复工情况

疫情发生后,市发改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项目策划储备、论证审批和有序开复工。一是迅速研判,积极应对。及时开展项目开复工情况调查,提出应对疫情的意见建议,制定了有序组织重点项目开复工工作方案,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及抓项目促投资工作视频调度会,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及抓项目促投资工作。二是建立台账,加强调度。结合疫情防控,对一季度项目推进计划进行调整,实行项目开复工清单管理。对省、市级重点项目进行日调度,及时掌握和协调解决人员到位、防护用品短缺等困难和问题。组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调研,督促县市区分区有序组织项目开复工。三是硬件未到,软件先行。充分利用各类在线审批平台,采取灵活方式,努力加快新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收集整理疫情发生后中省市支持性政策文件50余个,编印和发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省市支持性政策汇编》800余本,助力企业对接争取各项支持政策。联合陕西移动渭南分公司制定印发《防控疫情信息服务产品名录》,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免费信息化服务。四是加强策划,弥补短板。针对疫情暴露出的产业短板和空白,迅速展开项目策划储备。全市新策划弥补疫情暴露短板项目97个,估算总投资132亿元。其中,医药及防护用品类12个、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类31个、大健康产业类17个、农副产品深加工类37个。

截至3月3日,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95个,开复工率22.6%(续建项目复工率27%、新建项目开工率18%)。省级重点项目开复工23个,开复工率45%(续建项目复工率83.3%、新建项目开工率48.1%)。3月3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澄城县举行了今年第一次项目集中开工动员,预计3月底前还有122个项目陆续开复工。

三、“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安排

  全市“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主要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着眼解决当前项目建设中协同难、推进慢,以及项目建设质量效益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调服务,努力实现“八个提升”。一是项目认识再提升,持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稳增长、扩投资、增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项目速度再提升,把稳增长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提升年度重点项目建设速度。三是项目质量再提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四是项目招引再提升,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推进全市产业招商引资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五是项目策划再提升,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发挥项目谋划专家作用,不断提升项目策划质量和水平。六是项目论证再提升,加强建设项目前期论证、评估,提高投资效益和综合效果。七是项目服务再提升,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项目顺利达产达效。八是项目管理再提升,认真贯彻和落实《政府投资条例》,规范投资行为。总之,通过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确保实现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和招商引资项目年度到位资金两个超千亿目标,不断提升全市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

  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张主任的通报。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稳投资”是提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近期,市委、市政府确定招商引资项目年度到位资金超千亿的目标。现在请市外经局局长王德强同志通报我市立足“五大百亿、五大千亿”产业布局,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确保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千亿元的工作安排。

pic

市外经局党组书记、局长、外事办主任 王德强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市委外事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各项工作部署,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2020年,全市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和投资促进会议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主题,立足我市“三个短板、一个不明晰、一个不明显”实际,围绕“三优化三提升”行动,紧扣“五大百亿、五大千亿”产业布局,以拼争的锐气积极招商引资,以务实的举措开展合作交流,确保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取得双胜利。全年总体目标是:全市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千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千万美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家,新签署国际友城1个。

围绕这一总体要求,重点做好5项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促内资。加强产业研究。围绕“五大百亿、五大千亿”产业布局,规划“十四五”招商工作路径,整合市域资源,发挥比较优势,补齐产业短板,科学精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现招商引资向“选商引智”转变,推动配套产业落地。拓展工作渠道。依托商协会、驻外经贸代表机构、重点对接企业,拓展和加强与境内外重点企业、中介组织合作,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驻外经贸代表机构向外广高频次、高精度、大范围推广发布,确保疫情期间渭南紧缺物资调度和投资项目关注度不减。及早筹划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和策划投资项目,积极筹备已安排的境内外招商活动,精心谋划第五届丝博会、第七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等重点投资促进活动。认真做好活动前期策划,细化实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筑牢各项工作基础。狠抓项目招引热点。密切关注国家投资政策动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积极与央企、国企、500强企业跟踪对接,推动氢能产业、装备制造、中医药产业、文旅康养产业、农业深加工产业、民用航空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等产业领域项目招引。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疫情结束后主动外出跟踪对接,积极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力争招引一批“高精尖”项目落户我市。

二是精准施策稳外资。发挥境外经贸代表处作用。指导驻外经贸代表发挥前沿触角作用,提出精准招商引资及项目合作意向,积极主动开展境外招商工作,力争引进一批外资企业。广泛调动涉外资源。在前期组织企业加大进口防护物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重点外经贸企业、外资企业、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境外友好城市的资源优势,扩大防疫紧缺物资进口。重点支持在疫情期间为渭南做出突出贡献的进口企业和机构。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密切跟踪韩国圆益半导体、华润风电、光大环保等重点外资项目,加快涉外金融服务业的引进,梳理有意向投资的外资项目,保持密切对接,完善相关外资报备前期手续,抓紧落实好新签订的一系列投资框架协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落地实施。

三是持续发力跟项目。加大重点项目推动力度。统筹招商项目洽谈工作,对重大项目、重点问题专门研究,提前谋划土地、资源、政策等要素,利用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加强对接,根据问题导向制定每个项目推进计划,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落实任务责任,明确工作时限,为项目落地提供各类要素保障。抓紧建设大数据平台招商。积极开辟大数据招商模式,解决当前全市招商资源配置不合理、线索发掘不全面、目标企业不精准、信息资源不共享、工作反应不灵敏,招商成本难控制、区域招商同质化等问题。“引资”与“引智”结合。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围绕项目招引人才,补齐智力短板。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一批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通过吸引高端要素,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实现增长动力转换。加强督查落实。实行“每月通报、定期点评、年终奖惩”工作机制,用时间倒逼任务,用任务倒逼责任。用好项目动态管理“四项清单”制度,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激励全市招商系统“晒亮点、比贡献、拼干劲、超先进”,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

四是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充分发挥外事和友协职能作用。外事搭台,经济唱戏。以国际友城为纽带,加强与现有国际友城的互访交流,突破与新加坡、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友城交往,力争新签署一1个友城。推动境外项目合作。以驻外经贸代表处为抓手,推进境外招商引资、产业对接、项目合作等实质性互动进一步深化。以科技教育、农业农技为突破口,积极与友好学校、教育机构合作,建立国际教育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深化人员培训和项目合作。加强对外推广宣传。以各个驻外经贸代表处、海外商协会为平台,充分利用好每次外事活动和外出交流机会,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渠道,让世界第一时间听到渭南好声音、看到渭南好形象、参与渭南大建设,打造成东西互济、内外共荣的内陆开放城市新形象。

五是持之以恒优服务。加大企业服务力度。积极协助企业、项目解决复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向外商投资企业传递疫情防控信息,协助外商投资企业做好与各方的沟通,争取外方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政策指导宣传。及时宣传中省市各类援企稳岗政策,指导企业妥善化解合同纠纷,对因疫情影响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的,指导企业规避风险降低损失,千方百计破解土地瓶颈,积极争取土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特大项目用地需求。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开办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以项目策划和产业研究等薄弱环节为重点,对全市招商引资骨干进行集中轮训,提升招商干部高质量发展的视野和综合业务水平,在大战大考中不忘初心,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王局长的通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是“六稳”之首,是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全局和实现稳增长目标的重要前提。下面请市人社局副局长董建明同志通报全市稳就业相关举措、目标,当前疫情防控时期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举措和成效。

pic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董建明

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自觉围绕中、省、市决策部署,将保障农民工返岗和企业开复工作为当前就业创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下面,我就全市农民工返岗复工和稳就业工作推进情况向大家简要做一报告。

一、总体情况

截止3月2日,围绕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工作,全市共动员组织转移农民工返岗复工4.3万人,开展“点对点”组织农民工返岗就业89批(次),集中安排专车567车次输送务工人员4585人,其中:省内1874人,省外2711人。提供购票服务和配合企业接回等其它方式帮助外出转移3.8万人,其中:省内2.1万人,省外1.7万人。支持全市重点企业复工35家,帮助解决复工就业1839人。总体来看,我市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比例不断增大,跨省转移呈持续递减态势。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上要求,我们迅速成立了局应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和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建立了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制度,为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的重点行业企业协调解决用工困难。

(二)强化政策支持。集中发力,打出政策服务保障“组合拳”。一是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协作机制,实施农民工复工“返岗护航”行动。二是发挥工业企业专项奖补资金、就业补助资金、职业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等三项稳就业专项资金作用,为农民工就业创业、企业复开工提供政策助力。三是支持企业开展职业能力提升行动线上培训,稳定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全市共组织培训35班次,参训企业员工达3783人。

(三)优化服务模式。疫情发生后,我们及时将全市所有现场“春风行动”招聘会调整为网络线上招聘会,围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开展线上“春风行动”,为用工双方搭建便捷平台,解决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全市已组织开展线上招聘活动76场次,组织用工企业854家,达成就业意见5400余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做好人员定制服务。据摸排统计,全市湖北返乡滞留农民工共7117人,这部分人短期内无法返岗。我们将围绕这部分重点群体的就业保障,制定就近就地就业计划,通过企业吸纳、扶持创业、公岗兜底等措施,确保最大限度安置就业。

(二)科学研判就业态势,加强重点企业用工保障。立足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一手抓农民工返岗转移就业工作;一手抓企业开复工的用工保障。目前,我市企业正在逐步复工生产,各行业用工紧缺问题将集中显现,需要持续加强用工保障。

(三)优化落实稳就业举措,发挥人社服务功能。积极优化政策举措,持续落实就业促进、创业扶持、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社会保险费减免、技能提升培训等各项稳就业、促创业政策,推动实现政策落实全覆盖,进一步助力企业复产复工和农民工转移就业创业。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下,当春暖花开时,渭南必将迎来更加和谐安康的繁华景象!谢谢!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董局长的通报。

市林业局在做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同时,不失时节积极推动春季造林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现在请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卢益民同志通报去年全市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造林工作成效和今年工作安排。

pic

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卢益民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一、2019年野生动物保护、植树造林工作成效

201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局扎实推进植树造林绿化工作,严格野生动物资源管护,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

(一)野生动物资源管护形成新常态

2019年,全市上下按照中省决策部署,以空前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营造了声势,形成了震慑,有效遏制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工作有:一是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市民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2019年我局通过网络、电视、进社区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435场次,信息宣传10条,悬挂横幅200余条,印制发放《致全体市民倡议书》等各类宣传通告10万余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片5万份,营造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野生动物养殖调查,切实履行野生动物保护监管职能。19年我局对人工驯养繁殖场开展专项调查,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野生动物人工养殖场58户,从业人员达274人,专业兽医师47人。主要养殖种类有林麝、果子狸、豪猪、蓝孔雀、大雁、珍珠鸡和王锦蛇等。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林麝养殖场7处,共计存栏508头。通过摸清底数,进一步强化了野生动物养殖管控力度。三是强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区管理。编制印发了《渭南市湿地保护规划》,制定了《渭南市重要湿地认定办法》,出台了《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野生动物保护地管理。设立各类保护地,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目前全市共建立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湿地公园11个。四是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先后开展了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绿卫2019等专项行动,各级森林公安、林政管理、林政稽查部门加强巡护,扩大范围,加大频次,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2019年以来,我市共立案侦办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案件15起,查获救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5只,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9只,收缴作案工具125个(套、只)。查处行政案件17起,行政处罚18人,极大地震慑了犯罪。

(二)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实现新突破

2019年,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坚持以“建设生态美丽渭南”为目标,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以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普遍采用工程造林和义务植树相结合的方法,持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区域绿化,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全年共完成营造林66.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9万亩,飞播造林5.5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退化林修复10万亩,森林抚育21.9万亩。占省林业局下达我市三年营造林滚动计划年度64亩任务的103.6%,其中完成造林绿化50.09万亩,占市委市政府年度45万亩任务的111.3%。

义务植树活动参与广泛。全市市、县、镇、村各级广泛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清明节前开展“植树缅怀、文明祭祖”活动,向社会免费发放纪念柏,全市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314.4万人(次),栽植各类苗木1015.8万株。重点区域绿化效果明显。加快道路、村庄绿化,完成道路绿化和提升改造1765.3公里,绿化面积2.96万亩,完成村庄绿化554个,绿化面积5.71万亩,其中绿色家园示范村121个。科学开展秦岭北麓和北部桥山黄龙山余脉植被恢复,加快南北两山生态恢复,完成南北山地造林11.37万亩,工矿区绿化4000亩。继续搞好河流沿岸绿化,在黄、渭、洛三河及其支流、水库积极营建护岸林带及滩涂片林,完成河流沿岸绿化2.33万亩。着力营造南北台塬及沙区以干杂果和侧柏、油松为主的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完成南北台塬和沙区绿化23.44万亩,其中新建花椒、柿子、红枣、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17万亩。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造林绿化进展迅速,完成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30.7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8万亩,重点防护林工程7.9万亩(人工造林2.3万亩,封山育林5.5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9.74(人工造林1.74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飞播造林5.5万亩),森林抚育11.33万亩。育苗生产稳步发展。优化育苗树种结构,加大乡土树种培育,推广应用先进繁育技术,提高林木种苗质量,全年完成育苗3.09万亩。认真实施中心城市生态绿廊建设。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作业设计编制、施工和监理单位,7个标段全面开工,共栽植杨树、国槐、侧柏、五角枫、山桃、山杏等各类苗木37.6万株,占计划任务的62.1%。

2019年,我市华州区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大荔、合阳、潼关3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全市10个县(市、区)51个镇(办)的67个村庄被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市林业局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中省野生动物保护各项决策部署,以创建森林城市为抓手,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管护,扎实推进生态修复行动,全年完成造林35万亩,森林抚育20万亩,育苗3万亩,义务植树1000万株。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管护。一是继续做好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加强宣传和日常巡护、退耕还湿项目实施、保护区勘界立标后续等工作。二是制定出台全市野生动物保护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三是完成全市人工驯养繁殖场所摸底调查,实现网络系统管理。四是指导县市区做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和计划申请验收指导工作。五是继续加强退化湿地恢复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和全市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人员培训。

持续推进植树造林绿化工程。一是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以3.12植树节为契机,采用义务植树周、植树月活动和多地块分散植树的办法,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认真策划运作网上义务植树项目,积极推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大力开展网上义务植树活动,拓宽尽责渠道,丰富植树内涵,提高公民尽责率。二是持续推进全市重点区域绿化。围绕关中森林城市群规划战略和省林业局生态重建“两区两带”布局,坚持科学造林,大力开展交通道路、村庄社区、河流堤坝、破损山体和四荒地等重点区域绿化,完成全市县乡道路和537个行政村绿化提升,大力营建黄河、渭河、洛河流域护岸林带及滩涂片林,积极开展秦岭北麓和北部桥山采石关停区、建筑拆除区、矿山堆积区、破损山体的植被恢复工作,持续推进南北两山两塬、沙苑沙区等荒山荒沟荒坡荒沙生态治理。三是精心组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严格按照各林业工程管理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建设、中央财政造林补贴等林业工程,年底前完成所有林业工程建设计划任务。加强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兑现管理,按照兑现时限和政策要求,依法依规足额将补助资金兑现到位。四是全力助推生态脱贫。坚持林业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优先将项目资金向贫困镇村安排和倾斜,加快贫困地区生态治理;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和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的造林专业合作社参与造林绿化,增加贫困户收入;继续免费向贫困户发放经济林苗木,帮助和引导其发展干杂果经济林、林下种植及苗木花卉种植,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助推贫困户生态脱贫。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卢总工程师的通报。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强化金融支撑,助推高质量发展。现在请市金融办副主任石党军同志通报今年金融支持全市高质量发展相关举措、目标。

pic

市金融办副主任 石党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对渭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心关注和鼎力支持。

按照发布会安排,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市金融系统所做工作及后续强化发展要素保障,金融支持全市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

一、全市金融系统工作紧张有序,运行平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要求,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市金融办会同人民银行渭南中心支行、渭南银保监分局,成立了我市金融系统防控疫情、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协调小组。一方面是监督指导辖内各金融机构做好全系统人员、办公及营业场所疫情防控工作,保障队伍稳定、各项金融服务不间断。另一方面是监督指导落实好中省市关于抗击疫情出台的系列金融支持政策,为防控一线的医疗卫生机构、抗疫物资生产、物流企业及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为受疫情影响的旅游、餐饮、住宿、商场等商贸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生产提供优质优惠的金融服务,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截止目前,全市金融系统已全面复工、工作紧张有序、保持着良好平稳的运行状态。疫情期间,办理疫情防控资金拨付168笔5519万元,开通疫情防控期间企业信贷绿色通道,对接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相关企事业单位440余家,为其提供新增授信支持12亿元,已成功发放贷款8亿元。全市金融系统为疫情防控捐款183.74万元;捐赠物资10500多件,价值44万元。

二、强化发展要素保障,金融支持渭南高质量发展

2020年,市金融办将通过强化“合作保障、增信保障、要素保障、渠道保障”四个保障,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促使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机构种类不断扩大,产品不断丰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破除银企信息壁垒,打造合作平台。信息不对称是横亘在银行与企业间的一道壁垒,无形中提高了小微企业借贷的门槛和信贷成本。为降低企业信用信息成本、提升融资便利性,市金融办将强化合作保障,着力完善渭南市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构建银行、企业之间平等、透明的合作基础,助力企业良性发展。

二是增强融资担保机构实力,提供增信支持。针对民营小微企业自身因素导致其信用风险较高,而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又普遍存在收益低、风险高、成本高的特点。今年,市金融办将结合我市实际,加强增信保障,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按照“减量增质”“做精做强”的目标和原则,支持市本级政府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鼓励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担保信贷业务规模,适当放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倍数,创新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各类担保形式,切实发挥担保增信作用,在帮助企业维护银行信用并能成功续贷的同时,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提供增信支持。

三是大力汇聚金融要素,增强服务质效。为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市金融办将加大招引金融机构力度、积极培育市内机构增户扩面,重点引进银行、保险、证券、产业基金进驻渭南,不断壮大金融要素集聚规模,更好地服务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组建由国有资本主导设立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经纪等各类类金融组织,创新金融服务领域,提升我市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四是大力拓展融资渠道,打出本地品牌。充分发挥市企业上市领导小组作用,完善企业上市相关激励政策,不断更新企业上市后备库,重点抓好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的上市工作。积极组织交易所、券商等机构,通过上门服务、集中培训等形式,开展企业家资本市场专题培训,激发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和直接融资的积极性,以提高企业规范管理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意识,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五是维护金融稳定,净化金融生态环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快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化解,确保在全市各项贷款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双降”态势。全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非法集资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违规业务排查力度,保护群众财产安全。扎实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实现防风险与稳增长的有机统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市金融办将坚持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扎实做好“稳金融”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地方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推动新时代渭南高质量发展、加快追赶超越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石主任的通报。

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陕西日报武丹:

市卫健委张主任,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请问面对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疫情防控与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荣岗:

答: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

一是坚持发热门诊统一管理。继续关停小诊所,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急诊坚持24小时正常接诊,所有发热患者及呼吸道感染患者必须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坚决落实“四早”原则。同时,在前五次督查的基础上,继续对各县市区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指导,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确保统一管理,规范运行。

二是坚持对出院患者健康监测管理”。坚持“四集中”,落实“一人一案一团队”,我市医疗救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人,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期间指定专人,做好健康监测管理、心理疏导等人文关怀。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2次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发现异常症状,及时由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收治。

三是坚持院感防控多措并举。按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坚决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多次召开全市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培训会,制定完善院感风险防控预案。各级医疗机构也通过培训考核、增加院感人员力量、设置院感监督员等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监测,及时评估、预警院感风险,坚决杜绝院内感染事件发生。

四是坚持有序恢复医疗秩序。各级医疗机构在做好预检分诊的基础上,采取实名制就诊、身份信息核验、体温筛查、发热病人专人引导和限制陪护人员等院内管控措施,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坚决不允许以疫情防控等为借口推诿或拒收病人。同时组织市级专家组下沉县市区,不间断加强督导培训,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三秦都市报杨晶:

市人社局董局长,您好,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在您的发言中,我们了解到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工作,咱们人社部门出台实施了很多优惠政策,请您给大家简要介绍政策的具体内容?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建明:

答: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开工和农民工转移就业,我市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们简称为“防疫促就业政策10条”,政策是这么规定的:

1.职业培训补贴。疫情期间,各类企业或就业群体按规定组织或参加免费线上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的,均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2.一次性就业补贴。疫情防控期间,各类企业新吸纳就业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照吸纳人数给予每人最高不超过2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

3.职业介绍补贴。各类人力资源社会服务机构向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可按实际介绍成功就业人数给予每人500元标准的职业介绍补贴。

4.交通费补贴。在疫情防控集中转移就业期间,对有组织集中开展点对点保障农民工返岗和外出就业的,按每人最高500元标准给予交通费补贴。

5.临时生活补贴。疫情防控期间,对复工企业返岗员工因疫情企业无法正常开工或个人被隔离观察等原因无法正常上岗的,按每人每日不高于80元标准给予临时生活补贴。

6.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返还政策。疫情防控期间,对暂时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由上年度实际缴纳的50%提高到60%。

7.标准化创业中心服务补贴。为支持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近就地创业就业。按照20万元、10万元标准分别给予县级、镇级创业中心资金支持,用于补贴创业人员的房租、水电、物业等费用。

8.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免。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为今年2至6月;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等其他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单位缴费部分,减征期限为今年2至4月。

9.个人社会保险补贴。今年2至6月,对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企业按规定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的,给予上述社会保险费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全额补贴;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实现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给予个人缴纳上述社会保险费总额的2/3补贴。

10.临时公益性岗位。面向发生和存在新冠疑似病例的社区设置防疫临时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置因疫情暂时无法返岗的农民工。岗位设置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

陕西广播电视台杜鹏:

市发改委张主任,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当前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还存在哪些主要困难和瓶颈?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王俊:

答:当前全市项目建设存在困难和瓶颈主要有:一是项目建设人员到位不足。目前大部分地区正在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部分项目建设人员仍未到位,部分已经开复工项目人员到位不足。据统计,开复工的省级重点项目人员到位率仅为38%左右。二是项目保障不够到位。因前期项目建设原材料企业不能按时复工生产,项目建设所用物料难以保障开复工需求。三是部分项目准备不充分。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213个省市级重点新建项目中手续全部办结项目仅占30%,四项以上手续办结项目不足50%。这将严重制约疫情结束后项目的全面快速推进。四是当前全市开复工进展不平衡,部分县市区开复工率较低。

华商报唐保虎:

市扶贫办贾主任,您好,我是华商报记者,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此次疫情是否会影响原有脱贫计划的完成呢?

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贾向东:

答:不会有影响。首先,疫情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国办、省办先后出台文件、召开会议,对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全市上下也在共同努力,及时将落下的步子补回来,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影响。其次,前面提到,我们全市以及各县都特别成立了应对紧急重大任务工作专班,随后将充分发挥作用,认真负责地作好疫情分析、数据统计,每周报告疫情分析应对情况,每月报送分析报告,我们会通过对疫情影响的分析,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最后,全市剩余贫困人口2.89万,虽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难度相对较大,一些边缘户、返贫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但是,近几年的克难攻坚,也为我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方法经验,我们有一支能打仗、会打仗、善打仗的扶贫干部队伍,只要我们保持力度不减、方向不偏、方法到位,我们必定会打赢打好这场持久战、攻坚战!

陕西农村报刘晓林:

市林业局卢总工程师,您好,我是陕西农村报记者,我在网上看到好多地方新闻报道开展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对此不是很了解,请您介绍一下“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有关情况。

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卢益民:

答: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是全国绿化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多途径增加绿色资源”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拓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丰富义务植树内涵,提高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的具体行动。主要依靠互联网义务植树平台,通过选定和策划包装项目并在义务植树网络平台运行,公民可在网上选择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其他形式等8类尽责形式,通过网上报名实体参与或网上募捐的方式履行植树义务。网上报名实体参与方式是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结合城乡建设,精心设计具有特色的公益性项目义务植树基地,借助全民义务植树网络省级平台,发布符合当地实际、富有特色、群众认可的义务植树项目,公民通过网络报名参与,林业部门统一组织进行义务植树。网上募捐是公民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中心平台进行募捐资金,所募捐资金全部进入中国绿化基金会账户,按照“谁募集,谁使用”、“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管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单位义务植树的宣传推广、组织实施和项目检查验收,每一笔捐款都实时在网站上滚动显示,并且可以便捷查询,各地方募集资金也可在后台随时统计。

目前,我市已有华阴市的“美丽林业•生态华阴”和蒲城县的“家乡有我绿更浓”两个义务植树项目在“全民义务植树网”上运行,已募集绿化资金50余万元。其它县(市、区)也正在积极策划运作网上义务植树项目,以方便广大群众参与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拓宽全市义务植树尽责渠道,丰富植树内涵,提高公民尽责率。

国际在线刘嘉宸:

市外经局王局长,您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请问疫情期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方式,采取了“不见面线上招商”,您能谈一谈“不见面线上招商”在具体工作中是怎么实施的?目前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市外经局党组书记、局长、外事办主任王德强:

  答:面对疫情,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有针对性地出台了18项工作措施,并向全市招商系统发出倡议,全面实施“不见面线上招商”,全力促内资、稳外资、跟合约、推项目,确保疫情期间项目招引不断档、不掉线。我们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大数据招商平台向外广高频次、高精度、大范围推广发布我市包装策划的优质招商引资项目,对于有签约意向的项目,加强网上对接、治谈力度,采取电话、定向邮件、网络视频等方式与意向企业深入沟通,推动项目尽快签约;对于成熟的项目做好项目初审、项目合同起草等基础工作;对于急需签约的项目,通过邮寄项目文本的形式进行签约,始终确保了疫情期间我市项目招引的热度不减,关注度不降。截止2月26日,我市共完成招商项目71个,总投资额467.22亿元。其中,签约合同项目I6个,投资额66.5亿元;协议类项目13个,投资额81.48亿元;准备签约项目17个,投资额77.85亿元;意向类项目25个,投资额241.38亿元。

阳光报杨月锋:

市金融办石主任,您好,我是阳光报记者,抗击疫情以来,中省提出一手抓抗击疫情阻击战、总体战,一手抓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持经济平稳,在这方面市金融办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市金融办副主任石党军:

答:抗击疫情以来,市金融办班子及各科室负责同志放弃休息,一直坚守工作一线。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迅速启动金融系统微信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第一时间将中省市抗击疫情工作部署和要求,传达到金融管理部门、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按战时状态,保障政令和信息畅通。

二是献计献策,参与制定市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除要求各金融机构落实好中省支持政策外,提出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开辟快速受理审批通道,简化放宽或免除不动产抵押反担保手续,并实行不高于1%的优惠担保费率。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融资项目,执行不高于1.5%的担保费率,支持民营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三是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联合市发改委筛选统计了第一批医用物资生产、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物流和生活物资等不同类别共计60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企业信贷资金需求,并将信息及时推介给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对接企业需求,保障落实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为第一批疫情重点保障企业发放贷款6000万元,13家企业正在完善相关手续,近期将再新增授信贷款1.4亿元。后续我们还将筛选第二批、第三批,继续提供给银行机构,保持金融业向我市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持续“输血”。

四是强化保险服务,发挥政府救助综合责任保险作用。疫情发生后,市金融办第一时间督促人保财险渭南分公司加强与市县两级卫生防疫部门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对接,充分发挥政府救助综合责任保险作用,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市民和因防控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参与执法执勤值守的公务人员分别按传染病救助、救灾人员伤亡、见义勇为相关条款提供保险保障,做到应赔尽赔,对本次在我市收治的新冠感染病人医疗费用,按照保险条款增项对治疗费用确认后进行赔付。

渭南日报吕佳:

市扶贫办贾主任,我是渭南日报记者,请问疫情当前,扶贫部门就解决贫困群众难题方面有哪些好的应对举措呢?

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贾向东:

答:面对疫情,首先,我们组织第一书记牵头,认真摸排疫情对当前脱贫攻坚造成的影响,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患病、农产品滞销、生产资料供应不足、无法外出务工、当前农业生产影响、项目无法实施等情况进行排查,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来讲,针对贫困群众外出务工难问题,我们要求各县(市、区)通过发动本地企业、合作社开发就业渠道,加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和人才回引力度,巩固提升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发展成果,结合规范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针对生产发展和产品积压问题,我们要求抓紧组织好种子、化肥、饲料等生产资料供应,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对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到期应还款情况进行统计,充分考虑春季生产需要和后期恢复生产资金需求,保障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及时享受展期、续贷等政策,做好逾期风险的防范。鼓励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灵活运用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对具备农业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帮扶计划。积极在各类农产品电商平台、APP帮助贫困户对积极农产品开展产品推介销售,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宽流通和销售渠道。同时,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微信群、公众号等载体向外发布消息,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公职人员,积极购买贫困户产品。针对扶贫项目开工复工问题,我们要求各县(市、区)迅速完善、调整项目库,重点对一些短平快的产业项目、带贫益贫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等,加快项目论证、项目编报及备案、招投标等进度,全力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实施见效。

华商网杨李军:

市发改委张主任,您好,我是华商网记者,请问“项目建设提升年”有哪些具体安排和举措?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王俊:

答:首先是切实加快推进项目开复工。要按照“一季度抓开工、二季度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的劲头,抢时间、抓进度,力促更多的项目早开工、快建设,确保60%的市级重点项目于3月底前开复工,把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是切实加快项目审批速度,要进一步提高服务项目意识,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压时限、缩环节、减前置、优流程,为项目早日开工争取时间,力争疫情过后一批新建项目能立即开工和形成有效投资。三是加强项目要素保障。要紧盯中省资金投向,积极策划储备项目,积极争取中省投资强基础补短板项目。同时积极帮助项目企业对接各项支持政策,解决融资需求。前期,我委已按照省发改委安排,筛选上报144个在建项目235亿元融资需求,建立了市内各大银行负责人项目融资工作交流群,正在加紧进行多方衔接。四是切实加强项目服务。在坚持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计划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千名党员干部包抓千项重点工程”活动,着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把“因疫而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因疫而滞”的进度补上去。五是切实加快项目推进。在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的领导下,统筹做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在坚持既往好的推进机制的基础上,开展“晒亮点、比贡献、拼干劲、超先进”项目建设竞赛,每两月进行一次讲评推进。六是持续加强项目监测调度。建立市级重点项目指挥调度平台,运用大数据精准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实现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有序接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陕西日报武丹:

市金融办党主任,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对我市企业的生产经营很大程度上都产生了一些影响,目前,企业已逐步有序开始了复工复产,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辖内各银行金融机构都有哪些措施?

市金融办副主任石党军:

答:按照市县区政府关于企业复工复产的安排,我市金融管理部门一方面夯实金融机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好机构自身防疫工作;一方面,积极引领银行保险机构强化金融服务,着力发挥金融服务保障作用,支持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促进渭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全力满足疫情防控金融需求。疫情发生后,辖内银行机构均能够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要求,积极主动对接了解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医疗机构等领域的紧急资金需求,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开辟快速审批通道,保证信贷额度,给予利率优惠,为疫情防控企业提供有力信贷支持。其中,农业银行渭南分行为渭南市第三医院发放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购买医疗器材及药品。同时,创新采用视频核实担保方式,为地方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白水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发放4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有效保障企业生产。

二是全面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对于受疫情影响企业,各银行机构提早谋划、及时掌握企业信息,优化信贷流程,合理延长贷款期限,有效减费降息,支持受影响企业有序高效恢复生产经营。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各银行金融机构承诺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但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通过调整还款付息安排、完善展期续贷衔接、适度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进行纾困帮扶。

同时,针对渭南农业大市疫情防控特点,各银行机构积极主动与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小微企业主对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有效满足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全力保障农副产品生产和春耕春种农资供应的信贷资金需求。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提问。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您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以便我们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新闻界的朋友们,疫情防控战役还在持续,全市今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希望省级各驻渭媒体和市级媒体继续保持昂扬斗志,发扬优良作风,积极践行“四力”要求。一方面,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通过宣传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同时要做好国务院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宣传工作,采用多种形式精准推送到千家万户,不断增强群众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全市春季农业生产、企业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稳投资、项目建设、保障民生等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让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以赴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推动新时代渭南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