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渭南市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0-07-24 10:10:45 来源:陕新发布

pic

7月22日上午,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卞正坤通报了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主持。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祖亮

pic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卞正坤同志。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省、市20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不利情况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实施“三优化三提升”行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现在请卞局长围绕2020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发布。

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卞正坤

尊敬的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今年以来,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回暖态势。

根据市(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上半年我市生产总值为807.46亿元,同比下降3.5%,较一季度收窄5.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不含杨凌,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3.24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5.94亿元,下降4.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08.29亿元,下降4.1%。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今年以来,全面统筹抓好田间管理、蔬菜瓜果生产、畜牧业补栏等工作,粮食、蔬菜、瓜果持续增长,畜牧业形势稳步向好,全市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上半年,全市小麦产量较上年增加,实现“十六连丰”;蔬菜产量108.1万吨,增长3.9%,瓜类产量达22.5万吨,增长9.5%,水果产量12.5万吨,增长17.6%;肉产量下降9.6%,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1.3%、12.3%。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1.9%,较一季度回升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二、工业生产持续向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36.29亿元,下降5.1%,降幅较上月收窄了1.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8.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6%,降幅较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7.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位次与上月持平。

六大主导行业“两增四降”。上半年,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7%的六大主导行业完成产值886.71亿元,下降5.0%,较上月收窄6.7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工业,分别增长6.0%、3.0%,有色冶金工业、化工工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分别下降0.9%、1.7%、5.7%和16.8%。

工业企业效益逐步向好。截至5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的有159户,亏损面为26.5%,亏损面较一季度降低4个百分点。1-5月,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为653.6亿元,下降8.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8.7亿元,下降41.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2.6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降幅大幅收窄。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9%,降幅较上月收窄10.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24.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7位,位次较上月前移1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0.6%,民间投资增长2.8%,房地产投资增长62.2%。

分行业看,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3.1%,降幅较上月收窄7.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2%,较上月回升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0%,降幅较上月收窄12.2个百分点。

四、市场消费有所升温。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市场整体回暖较慢,但随着我市促消费政策的不断实施,上半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向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9.92亿元,下降23.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9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3.03亿元,下降28.5%,降幅较上月收窄7.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15.8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6.09亿元,下降23.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84亿元,下降24.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4.51亿元,下降39.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235.41亿元,下降21.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2个百分点。

五、金融存贷款稳定增加。截止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23.9亿元,较年初增加234.25亿元,增长9.0%,各项贷款余额1398.67亿元,较年初增加158.84亿元,增长12.8%。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较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9.2%,衣着类上涨0.8%,居住类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5%。

总体来看,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逐步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步复苏态势。但也要看到,不利因素依然较多,全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下半年,全市要紧盯决胜小康的目标,继续落实好中省稳增长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发展服务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实现全市经济“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卞局长的通报。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群众新闻网洪英:

卞局长,您好,我是群众新闻网记者,从发布情况看,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较一季度明显好转,具体都有哪些亮点?

pic

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卞正坤:

答: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经济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面对严峻的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市经济稳步复苏、亮点纷呈。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一是粮食丰收维护稳定。上半年,全市小麦产量实现“十六连丰”。粮食生产平稳对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今年发生疫情的特殊时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蔬菜、瓜果产量稳定增长。全市瓜果蔬菜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三是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增长1.7%;牛存栏增长3.4%;羊存栏增长2.9%;家禽存栏增长4.7%。蛋类总产量增长11.3%;奶类总产量增长12.3%。

建筑业逐步好转。从产值情况看,上半年全市建筑业完成产值90.35亿元,同比下降15.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1.8个百分点。从签订合同额看,截止二季度末,全市建筑业企业共签订合同额337.48亿元,下降25.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7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14.54亿元,同比增长4.8%。企业新签合同额出现正增长,说明在经历了疫情所带来的低迷后,全市建筑业企业经营状况正在逐渐好转。

规上服务业经营向好。1-5月份,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76亿元,同比下降10.4%,降幅较上月收窄1.8个百分点,较1-2月收窄2.4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回升。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降幅较一季度收窄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4.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1.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5.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降幅收窄。

先行指标发展趋好。一是工业用电量回升。今年以来,全市规上工业用电量增速逐月回升,从5月开始呈现正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用电量为57.01亿度,同比增长1.9%,增速较1-5月提高1.7个百分点。二是货运周转量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市货运周转量下降1.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三是就业形势稳定。截止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3%以内,低于控制指标0.87个百分点。

三秦都市报任瑞:

卞局长,您好,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我们看到虽然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持续收窄,但仍未摆脱负增长局面,请问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您如何评价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卞正坤:

答: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9%,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投资连续多年高位运行,基数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受地方债务收紧、政府投资条例实施等因素影响,我市国有投资下降,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短板。上半年,全市国有投资下降25.6%,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3.6个百分点。虽然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但是也有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一是工业投资止跌回升。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0.6%,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较上月回升8.9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投资增长206.1%,拉动工业投资增长7.6个百分点,是拉动工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项目看,本年新开工工业项目124个,同比增加9个,增长7.8%。

二是民间投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在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光伏领跑基地等大项目带动下,我市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回升态势。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2.8%,增速较1-5月回升12.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29.6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

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今年以来,渭南万科城、宝能华府、保利锦悦和府、宏帆海悦等大型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129.03亿元,增长62.2%,拉动投资增长8.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4.7个百分点,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市统计局,及时回应媒体关注和社会关切。

新闻界的朋友们,在上半年经济增速负增长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压,确定了全年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的目标。当前我市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晒比拼超”的劲头,全面落实“五项要求”,大力实施“三优化三提升”行动,奋力谱写渭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省级媒体驻渭各记者站和市级各新闻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感,精心策划统筹,综合运用多种平台载体,着力推出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并不断引向深入,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营造强大舆论氛围。

今天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