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铜川市招商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

时间:2020-08-20 10:23:58

pic

8月19日上午10时,铜川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招商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铜川市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井越、铜川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贾鹏、铜川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寿旬,介绍全市招商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王乐平主持。

市政府新闻办王乐平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加速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的第四场,我们邀请到铜川市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井越、铜川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贾鹏、铜川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寿旬,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我市招商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井主任做介绍。

铜川市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井越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十分感谢大家对铜川招商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关注以及大力支持。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铜川市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招商引资新领域,赢得了社会各层面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为铜川的转型发展引进了更多的生产要素。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为大家介绍铜川招商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情况。

一、全国台联支持陕西铜川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7月16日至17日,全国台联党组书记、会长黄志贤一行深入我市考察调研。全国台联台胞部部长高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台盟主委王二虎,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白慧芳一同考察。

调研结束后,铜川市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就落实黄会长和市委领导指示要求,高质量筹备好签约活动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

在全国台联的鼎力支持下,7月31日,全国台联支持陕西铜川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台联党组书记、会长黄志贤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杨毅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台盟陕西省委会主委、陕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名誉会长王二虎,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白慧芳以及全国台联、陕西省台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宝健集团总裁李道、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行政长徐涛、北京侨福芳草地副总经理林鑫宏、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政传等近20家台商企业家参加了签约仪式。富士康科技集团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郭俊宏,宝岛眼镜执行董事陈文錧,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马思中,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赵俊陶,捷豹路虎(JLR)执行副总裁李洁等30余家外资、台资企业代表参加了答谢宴会。

此次会议,我市与全国台联成功签订了《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支持陕西铜川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将从建立对接联络机制、推动铜台融合发展、举办两岸交流活动、建立爱国教育基地、制定台商投资政策、推动两岸产业合作等方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助推铜川市扩大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与此同时,铜川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分别与天福茗茶北京分公司、星巴克、香港恒丰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宇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初步与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金采国际电信集团公司、中投中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华文教经济合作促进会等达成合作事项。台塑集团、捷安特(中国)公司、富士康(北京)分公司、西门子(中国)公司、爱立信(中国)公司、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等大企业大集团表示,将到铜川考察,进一步洽谈交流。会上,铜川市政府向宝健集团总裁李道、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行政长徐涛、香港恒丰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江蓝颁发了铜川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聘书。

签约仪式结束后,8月1日上午,铜川市政府立即召开会议,就如何贯彻落实全国台联支持陕西铜川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力争将此次会议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

全国台联支持陕西铜川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是铜川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辐射圈,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成果和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此次签约,既是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响应,更是成功为铜台两岸合作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拓宽了铜川与台资台企在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方面的渠道,提升了铜川对外开放的水平,有力推动铜川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8月13-14日,黄志贤会长率领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天福集团、中投中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台企来铜,深入区县、园区开展商务考察和项目对接。

二、铜川市招商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果

2020年上半年,铜川化危为机,灵活招商方式,深化产学研合作,补足产业链、开拓创新链,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做强六大产业集群,持续为铜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补充新动能。

(一)策划推介,“疫”外有机。紧贴全市产业集群和区域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网上招商,消除疫情影响。1-7月份,全市新策划征集项目112个、涉及金额1225.71亿元;市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及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铜川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耀州区政府先后组织或参加“云签约”“云推介”活动6场次,累计签约项目37个、涉及金额181.45亿元,其中王益区的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年产10万吨铝合金型材氧化挤压生产线项目、铜川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吉晟沅生物制药项目等一批产业集群类项目成功签约。以电子书信传递关心问候,通过风直播、抖音等新媒体,推介精品项目,直播“云推介”“云签约”,参会浏览人数过百万,扩大了铜川影响。

(二)全员参与,精准招商。“一把手”招商和全员招商成为常态,“面对面”结合“线对线”“屏对屏”成为招商新形式,1-7月份,全市累计对接项目信息569个,各区县、园区、景区及市级部门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外出招商158次、在铜洽谈377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点燃了全市上下招商热情,7月份各级部门“一把手”开展招商活动439场次,市外86场次,省外36场次。目前,全市累计自主洽谈签约项目237个、涉及金额641.52亿元,其中印台区的山西汤荣汽车零部件加工项目、宜君县的本草堂黄芩苷粉提取生产加工建设项目、铜川新区的纳米陶瓷新材料及节水技术研产项目、铜川新材料产业园的年产8万吨钢结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耀州窑文化基地的铝基陶瓷复合材料轮毂项目、照金景区的照金精品酒店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相继签约。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航空发动机项目等一批与我市产业契合度高、带动力强的项目正在积极对接。

(三)要素保障,项目推进。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开复工、签约项目落地实施以及年度目标任务,组织督查调研,加大跟进服务,实行签约项目“五位一体”责任全覆盖,落实项目“6A”要素管理(立项、用地、环评、规划、资金、施工许可),采取周汇总、月通报推进机制。1-7月份,全市当年签约项目累计开工171个,其中合同项目开工148个、合同项目开工率90.24%;建成项目131个;其中耀州区的尧柏新型环保建材产业园项目和金隅冀东集团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汽车铝合金车轮项目和年产1000万片制动摩擦片项目、王益区的专用车生产线建设项目相继投产。

(四)招才引智,创新发展。深化校地合作、院地合作,积极引进人才、技术,改造产业“基因”,提升创新能力。谢赫特曼诺贝尔奖新材料(铜川)研究院、铜川卫星应用产业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市政府与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成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铜川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后,139位高层次专家入住;引进高层次人才36人;为产业集群招聘引进高层次及特殊紧缺专业人才工作,已完成报名和资格审核;具有科研型、基础型的软件开发应用项目、教育培训实践中心项目,双创基地室外配套项目、机器人生产装配车间项目、芯片封测项目等一批双创型项目陆续签约实施。

三、下一步举措及打算

2020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困难和挑战不断,机遇和突破并存,铜川市招商引资项目“云上”签约仪式、铜川市扶贫产品专场“云上”推介会、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引资“线上”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等活动反响热烈,助推铜川捕获“疫外之机”,“另辟蹊径”在全省率先实现“云”招商。下一步,铜川将以全国台联支持陕西铜川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创新方式,多措并举,不断筑牢招商引资发展基础,助推铜川高质量发展。

一是跟进落实签约成果。加强与全国台联的联系,建立对接联络机制,进一步发挥全国台联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开展与台企台商的对接交流;重点针对台企台商关注的土地、电费、水费、工业用气、人力成本等生产成本要素,认真分析铜川的优势和主要短板,精准对接产业和企业;研究制定支持台资企业在铜投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结合我市实际,高标准谋划建设台资企业产业园区;采取市级部门与台企对口对接方式,提供精准服务,为台企在铜发展营造专业、高效、舒心的发展环境。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按照市政府要求,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六大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紧盯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区域中心建设这一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持续加强项目引进,为实现工业经济、城市经济、服务业经济、镇域经济、产业扶贫等领域提供项目支撑。

三是强化招商推介。通过组织策划台商专题招商活动、参加中省重点招商活动等方式,把握好陕西—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活动、进博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重点招商活动平台,围绕我市六大产业集群、五大中心建设相关产业,捕捉投资信息,推介宣传铜川,引进关联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链延链、补链强链,积累发展后劲。

四是优化项目要素保障。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原则,坚持签约项目“五位一体”责任机制、签约项目6A管理机制、项目常态督查跟进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会商制度,扎实有效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精细管理,加快项目落地,确保项目实施。

朋友们,铜川市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工作如火如荼,有序开展,铜川高质量发展正乘风而上,请让我们一起共同见证铜川的这一次“蝶变”。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朋友对铜川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也期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给予关注和支持。

王乐平:

感谢井主任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报一下所在新闻单位名称。

陕西广播电视台:

我是记者郭刚华,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除了要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还需要找准企业痛点提供精准服务。请问发改委贾主任,今年以来铜川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谢谢!

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贾鹏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积极落实中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先后出台弘扬企业家精神、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等145条政策措施,聚焦企业关切,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6方面。一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了领导干部与企业常态化联系机制,开展“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活动,定点联系、定期走访,为企业经营和项目落地解决问题,排忧解难;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废止7件含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内容文件。二是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建立了行政审批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持续优流程、减环节、压材料、免费用;创新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通过“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使原来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审批事项,压缩到一个月左右。上半年受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420件,办结2339件,办结率97%。实现了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8%,比承诺时限平均压缩64%。三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上半年发放中小企业补贴4660.71万元。严格落实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各项政策,取消多个收费项目,做到目录清单之外一律不再收费。上半年,减免各项税费1.44亿元。四是加大优化企业融资力度。打造金融供应链服务新模式,“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为500余户企业提供金融服务8.2亿元;采取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不收取中间业务手续费等手段,有效压减企业贷款成本,上半年银行业机构为企业达产达效新增贷款9.24亿元,支持市场主体2573户。五是持续提高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化。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内办结。优化清算组备案流程,精简注销登记材料,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压缩至1个工作日。六是促进纳税服务提质增效。首创办税“实体+自助”一站式服务,所有实体办税服务厅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一窗通办”全覆盖;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全面推行无纸化退税申报,审核办理退税平均时间达到3天。

铜川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已经形成,有力促进了企业家来铜投资兴业、民众创业就业。今年1-7月,新登记市场主体15389户,同比增长5.88%;新登记企业4075户,同比增长102.53%。上半年企业增速位居全省第1。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中省对营商环境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关键环节,切实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堵点难点问题,持续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环境保障。

西部网:

我是记者侯建,在全国台联的支持下,铜川近期与多家台企签订合作协议。请问,在此之前,铜川有多少台资企业,发展情况如何?谢谢!

铜川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肖寿旬

园区目前拥有台资企业2家(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瑞麦食品有限公司)。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是台湾旺旺集团投资设立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47亿元,总投资2亿元,共有8条生产线,主要生产旺仔牛奶、碎冰冰,日产能100多吨。瑞麦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旺旺集团下属的一家生产工厂,是铜川地区首家以大米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生产雪饼、仙贝、小小酥、大米饼、小馒头、黑白配、泡芙等产品,产品主要销往甘肃、新疆、山西、内蒙等地区,而且市场稳定,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019年两个公司产值已达2亿元。而旺旺集团也致力将铜川总厂打造成为西北地区生产中心,我们对铜川旺旺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目前园区计划安排500到1000亩地,借助台联支持铜川高质量发展的东风,结合园区现有的重点发展产业,寻求合作机遇,以科技引领发展,打造园区台商产业园,引进更多的台资企业落户园区,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高速度增长,为我市发展再添动力。

铜川日报:

我是记者彭冰,今年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年,这将为市场主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铜川将怎样使《条例》落到实处?谢谢!

铜川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贾鹏:

《条例》的出台,从制度层面上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保障和支持,对于稳增长、保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就市场主体而言,《条例》规定中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公正监管,做到简政便民,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信心。

近期,我们深入调研、系统研究,制定了《铜川市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工作方案》。《方案》以3年内达到全省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提出了努力打造“五最”营商环境。重点从以下5个方面贯彻落实:

一是保护市场主体,打造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受到法律保护,着力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二是优化市场经营,打造便捷度最高的营商环境。围绕破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痛点堵点,着力净化市场环境,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更多活力。三是优化政务服务,打造办事效能最优的营商环境。围绕打造公平、公开、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提供惠企便民的高效服务。四是强化监管执法,打造公开透明度最大的营商环境。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为促进公平公正监管、更好实现公平竞争提供基本遵循。五是加强法制保障,打造公平公正度最好的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涉企法规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强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围绕这5方面,我们将《条例》精神分解成40项任务,明确了路径、夯实了责任,确保《条例》在铜川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落实。

王乐平:

感谢几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