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打赢脱贫攻坚战 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发布会(第四场)

时间:2020-09-10 16:37:01 来源:陕新发布

pic

9月10日10时,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共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先生,中共渭南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王琳先生出席,介绍"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高品质共圆全面小康梦"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主持。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陕西省"打赢脱贫攻坚战 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中共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先生,中共渭南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王琳先生,请他们围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高品质共圆全面小康梦"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魏建锋先生作介绍。

中共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渭南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首先,我谨代表渭南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为讲好渭南故事、传播渭南声音、展示渭南形象的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是陕西的东大门。全市共有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蒲城、合阳、白水、澄城、富平),其他6个县(市、区)均有扶贫任务。2017年,共有501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7.7万户、24.8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7.5%。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举全市之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截止去年底,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减少到2.8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4%,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可以用"七个有效"作以概括。

一、组织保障与责任体系有效强化。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市县抓落实"要求,建立了目标、政策、责任、作战指挥、社会扶贫和督查考核六大工作体系和目标管理、任务清单、责任落实、统筹协作、逐级报告、督查考核、奖惩激励七大工作机制,形成了"四级书记"齐抓、中省市县1357家单位包联、1028名第一书记和2881名驻村队员下沉一线、4.2万名干部结对帮扶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我们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中省市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4.05亿元,整合涉农资金77.37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产业帮扶与增收致富有效提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依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我们以种养业为基础,大力发展"3+X"特色产业,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28万亩,果园面积达397万亩,存栏生猪151.3万头、家禽1723万只,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共带动贫困户11.4万户39.7万人。我们创新带贫益贫模式,探索形成了"村村建园"、"果园托管" 、"村党组织+"等模式,建成扶贫产业园1059个,带动贫困户5.9万户14.2万人;托管果园面积6.1万亩;建成"村党组织+"产业点1260个,带动贫困群众52922户。我们着眼村集体的发展后劲,实现了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参股、就地务工、集体参股等多种形式,发展特色产业。连续三年,我市产业扶贫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041元增长为2019年的8439元。

三、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有效改善。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薄弱环节,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回头看和百日攻坚行动。聚焦让贫困群众喝上"优质水",我们组织水务系统千余名干部下沉一线,对1930个行政村(社区)、19万贫困户饮水安全开展拉网式大排查。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828处,落实资金9.7亿元,276万农村群众饮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饮水安全达标率达到100%。聚焦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全房",累计实施危房改造11404户,安全住房率达到100%。针对"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安置搬迁群众4859户1.8万人,建成社区工厂93个,就业扶贫基地84个,带动就业近3000人。同时,完成通村公路"油返砂"项目700.3公里,501个贫困村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123个镇(办)、1915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1915个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客车;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改厕46.96万座,其中今年完成农村改厕4.47万座、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5万余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四、社会力量与内生动力有效激发。我们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着力激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主动性,全市821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1007个村,实施项目1687个,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4亿元。我们持续加强苏陕扶贫协作,累计使用苏陕扶贫协作资金 4.2亿元,实施项目268个,带动贫困户10余万人,陕西圣唐乳业、扬子江药业等16家企业落地渭南,投资金额达到10.5亿元。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拓展了苏陕扶贫协作新渠道,与镇江携手打造"五个一"平台(在镇江新建一个展示馆、一个批发交易中心、一个电商平台、一批直营店和专柜,在渭南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直采基地),目前,我市特色农产品在镇江销售额达到1亿元。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贫困群众实现了"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我们注重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用身边典型激发内生动力,评选脱贫攻坚创业之星100名、脱贫致富典型2000余人,乡村医生刘永生荣获"三秦楷模"荣誉称号。

五、民生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促进。我们牢记"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全面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现零辍学,11县(市、区)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织密医疗保障网,严格落实贫困人口住院报销和大病保险各项政策,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结算率和参合参保率均达到100%。围绕每个贫困家庭有一人稳定就业目标,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34.8万人。其中,转移就业15.6万人,灵活就业5.2万人,农业就业13.8万人,自主创业1300人。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开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优化三提升"行动(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优化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率),搭建12345快速响应机制,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工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快速响应机制,着力构建以村民小组长为基础信息员,纵向到户、覆盖全市的网格化信息监测体系,每半月开展一次数据比对分析,重点对劳动力变化、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的家庭进行筛选预警,切实防范化解脱贫攻坚风险。坚持把稳定脱贫与长远发展统一起来,科学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推动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持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七、党的建设和工作作风有效巩固。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留心护根"行动,为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派出1028名第一书记,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各方面,极大激发了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基层群众的活力和内生动力。我们聚焦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建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督战、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督导、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督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考评的"三督一考"工作机制。我们组建了南北两大片区督导团,抽调119名督战队员,下沉县镇村,遍访贫困户,采取"一周一报告一交办、一月一通报一点评"的形式,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我们以"晒比拼超"行动为抓手,鼓干劲、抓落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克服"庸懒散慢虚粗"不良倾向,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

各位朋友,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即将消除,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有效落实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倾力支持的结果,是渭南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结果。

现在,距离"交卷"只有100多天,战斗还没有全胜,我们既有胜利可期的坚定信心,更有时不待我的现实紧迫。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渭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最后,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渭南发展!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谢谢魏书记。

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介绍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中国新闻社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新闻社记者。请问渭南市是怎样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稳定贫困群众收入的?

中共渭南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王琳:

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渭南的关心支持。今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按照中省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第一时间组织贫困村第一书记与村干部,认真摸排疫情对脱贫攻坚造成的影响,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农产品滞销、生产资料供应不足、无法外出务工等情况进行排查,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1.生活保障方面。一是对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急难型"予以临时救助,全市对110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发放救助金884万元;对缺乏监护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低保和特困人员,实行台账式管理、专人化保障,累计提供照料服务1295人次,支出资金97万元。二是加大医疗保障力度,强化乡村卫生院药品供应,引导开展合理有序就医,对一次性定额医疗救助和重特大医疗救助,做到随时办理。至7月31日,累计实施医疗救助3.52万人次、报销1347万元。三是开展住房安全排查,对前期工作进行认真全面"回头看"和对安全住房进行校验,对前期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贫困户出现安全隐患住房,及时实施危房改造。四是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跟踪指导,创造居家线上学习条件,严格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保障基本生活,满足学习需求。累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7318万元、受助学生10.77万人次。五是强化饮水安全保障,做到一周一报,确保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累计解决14户38人安全饮水问题。加强水源保护、净化消毒、水质检测和安全巡查,确保饮水安全。目前,全市"三保障"全面达标,无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落实了兜底保障政策。

2.复工复产方面。一是逐户制定产业计划。通过前期对疫情的分析,建立了疫情应急反馈机制,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运用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对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3396户8971名贫困户,因户因人制定生产发展计划,确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产业项目。二是充分创造复工复产条件。渭南是农业大市,我们及时组织好种子、化肥、饲料、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供应,不误农时抓好农业生产。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展期、续贷等政策,做好逾期风险防范。新增贷款1.5亿元,涉及3815户。三是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对纳入县级项目库的扶贫项目,全力保障、加快实施。未纳入项目库的,简化入库程序和公示流程,及时纳入、优先安排资金支持。今年,先后安排扶贫项目2495个,已开工2491个,开工率达99.84%;项目总投资20.85亿元,已安排资金19.61亿元,支出14.3亿元,支出进度73%。

3.稳岗就业方面。一是加强沟通衔接,拓宽就业渠道。开展"零就业"贫困户清零行动,精准对接用工需求,及时发布用工信息,通过线上招聘、开通外出务工专线、点对点劳务输出等方式,5477名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二是用好现有资源,拓展开发岗位。发挥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重大项目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作用,挖掘开发就业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全市353家扶贫龙头企业、89家扶贫车间,共吸纳贫困人口2.47万人。三是增设公益岗位,确保兜底安置。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对文化程度低、缺少专业技能的贫困人口,结合公路养护、林木管护等需求,加大定向开发,科学设置公益性岗位,帮助实现家门口脱贫。累计设置公益岗位17915个。(其中护林员2595个、光伏公岗4013个、护路员898个、保洁员6719个、护水员284个、护理员79个、村管理员1144个、其他岗位2183个)四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针对性开展就业技能培训5865人,实现市场和培训的精准对接,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五是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创业就业。对组织劳务输出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等,按输出贫困劳动力数量给予奖补。目前,全市外出务工33.25万人。(其中,省外务工4.51万人,省内县外务工6.86万人,县内务工21.88万人,跨省点对点输送571人)

4.消费扶贫方面。一是加快扶贫产品认定。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审核确定拟认定的扶贫产品名单。以各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着力打造扶贫优质品牌。二是畅通销售流通渠道。做优传统销售,推动扶贫产品进商超、进学校、进社区,积极拓展线上销售,开设消费扶贫专柜,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搭建网络交易平台。昨天在镇江专门开设了扶贫产品平台,推动苏陕合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三是促进全社会消费。要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发放福利时,采购不低于会费30%的扶贫产品。鼓励各类院校、医疗卫生机构、驻渭企业单位等,带头采购扶贫产品。依托苏陕扶贫协作平台,让更多扶贫产品进入江苏消费扶贫专柜、"消费扶贫联盟"采购范围、东西部消费扶贫交易中心。目前,全市共认定扶贫产品215个、供应商128个,总产值约21.9亿元,销售总额约6.6亿元。江苏镇江购买和销售扶贫产品近5000万元。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请继续提问。

新华社记者:

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我们知道,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受疫情影响,攻坚任务之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据了解,为推动攻坚工作,渭南市建立了"三督一考"工作机制,能否请魏书记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中共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面对脱贫攻坚这一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建立"三督一考"工作机制,整合力量、靶向施策。

一是强化领导聚合力。"三督一考"工作机制是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督战,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督导,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督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考评的工作机制。同时,我们还组建南北两大片区督导团,由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团长。从市级部门抽调119名督战队员,第一时间下沉县镇,驻镇进村入户找问题、补短板。四大班子齐上手,党员领导干部冲在前,以上率下凝聚各方合力,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

二是优化方法求实效。做到"三个结合",坚持全面督导与重点督导相结合,每县派一支督战总队全面督,向问题较多的重点乡镇派督战队,深挖细查存在问题;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常态化督导,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电视台每月进行一次暗访回访,对发现问题在全市范围进行曝光;坚持督事与督人相结合,既督工作落实,也督尽锐出战,倒逼干部在状态、在一线。突出"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直接入村,直接入户,精准掌握脱贫开展情况。强化跟踪问效,对重点问题发督办提醒函,限时办结,建立台账,跟踪问效。目前,各县(市、区)督战队发现的491个问题已基本整改完成。

三是狠抓落实促提升。严格实行通报点评制度,一周一报告、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对发现的问题短板,现场交办,限时整改,并按照责任分工,逐级追溯,严肃问责。加大考评运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督战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优先提拔使用,不断增强各级干部抓脱贫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目前,"三督一考"工作机制运行顺畅,全市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等核心指标达标率全部达到100%,产业扶贫全员覆盖率达到97.19%,就业扶贫全员覆盖率达到96.45%,群众满意度在99%以上。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请继续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经济日报记者。王市长您好!您在《2020 年渭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将为全市人民办好"十件实事",请您介绍一下这"十件实事"目前的进展情况?

中共渭南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王琳:

谢谢你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市人代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部署,对近年来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群众呼声最高、诉求最为强烈的事项进行了系统整理,确定了今年要办的十件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目前总体进展比较顺利。

一是增加中心城区供热面积44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30%以上。目前主管网已经铺设25公里,支线管网5公里,集中供热覆盖率已达到30%,工程预计10月底完工,完工后,将新增热电联产供热面积约460万平方米。二是开工建设引黄入渭北湾调蓄池,建成桥涧峪水库输水管线,实施城区供水管网平差工程,用2年时间解决中心城区居民用水难题。目前,北湾调蓄池工程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60%,计划明年建成开闸蓄水;桥涧峪水库引水入城工程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70%,预计年底完成输水管线铺设;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平差工程取得可研报告批复,正在进行项目招标备案工作。三是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50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目前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855万元,占年度任务的98.5%,建成项目121处,已改善提升48.3万农村群众饮水条件,年底完成全部任务。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3500个,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以上。目前开发公益性岗位2615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8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74.7%和67.5%;城镇新增就业3.4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71.9%。年底完成全部任务。五是建成县城以上中小学、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1.18万个,提升改造65所乡村学校生活设施。目前16所县城以上中小学、幼儿园已全部开工建设,建成后全年可新增学位1.18万个。完成73所乡村学校生活设施改造,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六是改造棚户区15个、老旧小区113个。目前1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12个,3个正在进行前期手续办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开工71个,面积67.4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6209万元,预计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七是打通六泉路、车雷大街等10条"断头路",新建中心城区停车位3500个。目前六泉路、杜化路北段等5条"断头路"已开工建设,西华街、车雷大街等5条"断头路"已完成前期手续,正在进行招投标,即将开工;3500个中心城区新建停车位项目,已完成2200个停车位审批、建设工作,完成进度任务的62.9%。八是开展房地产和物业服务领域乱象综合整治,实行"黑白榜"制度,着力解决房产证办理、延迟交房等突出问题,清退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物业服务企业。目前,我们已制定出台《渭南市中心城市房地产(物业服务)乱象清零工作方案》,排查出中心城区房地产问题72个、小区物业乱象问题27个。建立房地产企业、物业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企业信用信息、信用等级。对物业企业分类实施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类差异化标注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九是建成社会足球场地44块,村级以上体育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目前44块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村级以上体育惠民工程,社区和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已实现全覆盖,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已达90%,预计9月底实现体育惠民工程全覆盖。十是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所、养老服务中心26所,农村幸福院220所。目前,7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106所农村互助幸福院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请继续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您好,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有一个问题想请问一下魏书记。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即将迎来全面小康,然而这一时期更多群众关心的是,全面小康之后农村会有什么新的变化?渭南市针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方面有什么样考虑和谋划呢?

中共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全面脱贫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和硬任务,重点在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乡村振兴则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两者之间是以点扩面、接续递进的关系。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上,我们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工作的延续性。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让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有支点、致富可持续。借鉴总结脱贫攻坚中形成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评价机制,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中,一抓到底、协同推进。

二是突出工作的针对性。产业兴旺方面。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市县乡村各级产业振兴规划,在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指引下,发挥各地特色,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区域主导型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产品增加值。坚持把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继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带贫益贫机制落实落细,实现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有效衔接。

生态宜居方面。以六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村容村貌。

乡风文明方面。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营造"增收致富是干出来的"浓厚氛围,提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实现"被动扶"到"主动兴"的转变。通过持续开办农民夜校、打造"家训长廊"、完善"一约四会" (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治理有效方面。做好"四级书记抓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总结经验、提炼做法。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等人员,打造一支懂农村、会扶贫、作风硬的驻村干部队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借鉴吸收脱贫攻坚治理精华的同时,重点抓好法治建设,让乡村治理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生活富裕方面。实施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十百千万工程,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投身到乡村振兴大舞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富民产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小农户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组建合伙农场,把小农户嵌入到产业链上来,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深化农村创新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

三是突出工作的长远性。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奠定乡村振兴基础,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效。围绕"十四五"规划,将脱贫攻坚项目提升、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纳入规划,在规划思路、政策支持、督查考核等方面,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着力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最后一个问题。

陕西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近期,我们注意到渭南市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发展,开展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行动,请问王市长,渭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行动主要有哪些内容?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阶段主要工作又有哪些?

中共渭南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王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要求,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市委、市政府经过实地调研、反复论证,决定利用三年左右时间,结合渭南实际,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全面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工作,切实解决民生实事,补齐城市短板,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和谐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体系,不断提升城市舒适感和美誉度。

quot;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行动涵盖了城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计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理顺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三覆盖",包括新一轮空间规划全覆盖、城市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和建成区城市设计全覆盖,建立"多规合一,多规统一"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四清零",包括断头路清零,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打通中心城市31条断头路,今年先期打通群众反映强烈的六泉路、胜利大街一期等10条断头路;城市内涝点清零,利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中心城市24个内涝点;房地产(物业)乱象清零,利用三年时间逐步解决中心城市72处房地产乱象和所有物业服务乱象;违法建设清零,利用一年时间彻底清理115处违法建设。"五提升",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改造提升,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91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63个棚户区项目改造力度;市容市貌改造提升,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283条背街小巷残垣断壁、破损路面等陈旧设施更新改造,"一街一景",提升主次干道面貌,营造良好市容环境;公共设施改造提升,推进"优质饮水"工程建设,规范用水行为。推进"气化渭南"建设,加快华能热电联产等供热项目建设,到2022年底,城区集中供暖率达到60%以上。加大停车建设力度,每年增加停车位不少于3500个。推进"厕所革命",新建环卫公厕46个,保证市区每平方公里公厕数量不少于4.2座。垃圾分类处置提升,到2022年底,中心城区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升,加快中心城市5处公园、22处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建设,加快渭河沿岸和南塬坡面绿化,力争到2022年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

一个月来,我们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立足渭南城市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更新理念、理清思路、科学规划,列出时间表,画好路线图,全面推进城市规建管"三四五"工作。一是认真梳理行业管理乱象。按照"职能明确,夯实任务"的原则,全面梳理房地产(物业)、违法建设等行业管理乱象,排查出房地产问题72个、物业乱象问题27个、违法建设115处。二是加快基础设施改造修复。维修改造沥青路面2.5万㎡,改造升级人行道花砖2万余㎡,更新路缘石4500多米。清理废旧电杆47根,维修路灯118盏。三是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拆除各类违法户外广告牌1132个、规范门头牌匾184个、清理野广告8000余处,取缔违规占道经营760处、规范设置流动商贩集中经营点32处1675个;规范整治非机动车2.8万辆(次),推行环卫工人共同监管模式,整治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四是推进公共设施改造提升。采取"新建停车场"和"公共区域能划则划、合理规划"的办法,新增停车位2799处,有效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供水、供气、供热、内涝点治理、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城市痛点、堵点、难点,紧盯矛盾问题,集中精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挖潜力、增后劲,大幅提高渭南城市的首位度和美誉度。一是抓好城市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支撑渭南建设发展的规划体系,确保规划的系统性、超前性、科学性。二是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化美化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实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推进城市精细管理。问计问需于民,借鉴先进经验,树立精品意识,下足绣花功夫,创新管理理念,全力打造宜居渭南、魅力渭南、文明渭南。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

感谢魏书记、王市长的发布,也感谢与会的各位记者。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