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西安市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 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0-09-15 10:34:00 来源:陕新发布
2020年8月21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组织召开“西安市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工作”新闻发布会。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统筹规划,落实任务,加强保障,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工信局、临潼区、经开区相关负责同志到会,介绍我市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工作总体情况及特色亮点。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人: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参加。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发布会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
首先,请李初管局长介绍全市工业园区总体情况。
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对西安工业园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情况作以简要介绍:
一、发展情况
(一)工业园区建设已具规模。目前,全市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累计发展到17个,其中有3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除城区外,平均每个区县、开发区都至少拥有一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全市工业集中区总规划面积245.16平方公里,其中工业规划面积162.77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集中区拥有工业规划用地9.57平方公里,现已建成65.87平方公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累计发展到29个,其中有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3个,成为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新高地。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的协同发展,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二)工业园区运行情况良好。2019年,全市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69亿元;2020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700亿元,聚集企业225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1户,吸纳从业人员12.8万人。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67.94亿元,聚集企业242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9户,吸纳从业人员7.66万人。
(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2010年以来,我市园区累计安排财政资金6.44亿元,投入项目56个,建设标准厂房达600余万平方米。2020年计划开工和在建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预计年内建成10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运营的有装备制造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园、航空航天制造园、生物制药园、新能源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区,囊括了我市先进制造业的主要产业领域,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要阵地。疫情期间,全市工业园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其中24个园区(基地)为入驻园区中小微企业减免房屋租金、物业费988万元,涉及厂房和办公面积100万平方米。
二、主要政策
按照全市先进制造强市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有效提升园区承载力,2020年3月10日,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市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其中支持政策作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一个主要措施。政策共有9条,含金量大、覆盖面全和操作性强,市财政计划每年拿出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发展。
一是引导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等建设;二是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承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项目,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助;三是对投资新建或改造标准厂房的投资主体给予补助;四是对工业园区引进的先进制造业“园中园”“孵化园”等新建项目给予招商奖励;五是对先进制造业配套企业租赁标准厂房用于生产的,给予房租“三免两减”的补助政策;六是对符合园区主导产业的搬迁企业给予标准厂房租赁补贴;七是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给予一次性奖励。另外2条在保障工业用地、厂房配套设施和工业标准厂房产权分割方面给出了政策性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统筹协调,抓好规划制定。工业园区是我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统筹协调好园区建设发展工作,组织各区县、开发区按照各自规划的主导产业,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工业园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
(二)落实支持政策,推进园区建设。为了确保《实施意见》中的各项支持政策落到实处,我们下发了《工业园区发展资金申报指南》,使园区和企业能够充分享受政策。下一阶段,我们将联合市级相关部门,争取年内完成《工业园区产权分割转让的实施意见》制定发布工作。
(三)培育特色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建立特色产业园区培育梯队,根据园区主导与特色产业,引导企业“退城入园”和园区间转移,逐步实现“一园一主业”,打造专业化、特色化产业集群。
(四)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园区质量。系统性搭建园区招商、技术、融资、创业辅导等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园区精准招商综合服务平台,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实现园区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
谢谢李局长,下面请黄可区长介绍临潼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及配套产业集群情况;
媒体朋友们:
临潼作为西安市3个重要工业发展区之一,全区拥有临潼现代工业新城、旅游商贸开发区、代新工业园、新丰工业园等工业园区,拥有工业企业68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家。拥有陕鼓集团、邦淇制油、银桥乳业、伊利泰普克和宏兴乳业等10亿元以上知名企业5家。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7.48亿元,增长12%,全市排名第一。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制定“一企一册、两个清单”企业服务制度,点对点精准施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取得良好效果。上半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在全市13个区县中排名第一;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75%,在全市13个区县中排名第一。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临潼现代工业新城建设发展情况。
临潼现代工业新城是2012年按照国家级开发区标准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远期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其中51.03平方公里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临潼现代工业新城打造成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6+5+6+1”产业布局,按照“产业强、企业强、创新强、品牌强、融合强”的发展方向,强化招商引资,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基本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食品工业为主导的3+X产业发展体系。
园区共注册登记企业133家,已入驻企业102家,建成投产企业62家,规模以上企业19家。201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8亿元。今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84亿元。
一是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基本完善。构建了以渭水一路、渭水六路、秦王一路和秦王二路为主体的井字型路网格局,110kv变电站、西区雨水泵站、燃气门站竣工并投入运行,新城第一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文化、教育、医疗、居住、商业等城市公共配套逐步完善,汽车职业大学、陕师大渭北中学建成投用,交大二附院渭北综合医院项目门诊楼、急诊楼将于年底建成运营。
二是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强劲。园区现有伊思灵华泰、依必安派特、西安伏尔特、美泰汽车装饰、恒翔电子、益中普泰等众多先进制造业企业,德资企业依必安派特计划将国际最先进、技术水平最高的生产线从德国、东欧及上海等地搬迁入园;标缝搬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年底完成搬迁入园,年产值近百亿元的陕鼓集团拟在园区建设陕鼓产业园。
三是绿色食品加工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投资30亿元的青岛啤酒项目落户园区,年底将建成投产。按照我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计划,乳制品龙头企业银桥乳业将搬迁入园。邦淇制油、伊利泰普克、宏兴乳业等食品加工企业聚集度高,享誉全国。
新时代孕育新机遇。我们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的目标,着力建设西安先进制造业临潼渭北核心区。
一是进一步推动合作共建。为更好发挥临潼区域空间资源优势,按照“开放办区”“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动与西安经开区深度合作,在空间、招商、平台、政策、人才、体制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打造西安先进制造业最强增长极。
二是进一步强化工业招商。突出先进制造业在招商中的优先地位,按照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瞄准风机、汽车零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精准招商,补齐产业链、强化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5G技术、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达到4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形成2个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
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布局,依托海尔虚实网产业园西北总部项目、易商西安汽车后市场电商产业园、新丰泰(临潼)汽车配件物流产业园等项目,积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多角度、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一企一册、两个清单”服务制度,全力实施“一门、一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办事效率,解决好住房、教育、医疗以及水电路气等外围环境保障问题,在全社会形成支持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勇立潮头、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务实担当,在大西安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上,体现临潼担当,贡献临潼力量。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临潼工业发展的关心和帮助,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临潼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谢谢大家!
谢谢黄区长,下面请蔺建文副主任介绍经开区承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以及下一步举措。
媒体朋友们:
西安经开区自1993年建区以来,始终坚持产业立区、工业强区、做强工业、做优产业,是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超千亿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在2019年商务部对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排名中位列第11位,蝉联西部第一。
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聚集了以陕汽集团、隆基乐叶、中车捷力、中交西筑、陕西建机、西部材料、西部超导等为代表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19年,全区存量规上工业企业有250家,占全市全市15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3亿元,占全市的30%,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8.2亿元,占全市的21.5%。
2020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恢复较慢、增长趋缓,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1-7月,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其中完成先进制造业总产值673.26亿元,同比增长16.7%。商用车生产量达到13.82万辆,同比增长12%,日均产量提升至950辆,创历史新高;1-6月实现整车产品出口额9.9亿元,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完成工业总产值417.8亿元,同比增长5.9%。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8.2亿元,同比增长17.6%;1-6月实现光伏组件产品出口额38.7亿元,同比增长21.48%。
二是与疫情防控、自主可控等紧密相关的行业创新型工业企业成长较快。2020年1-7月,以大医集团、天隆科技、高通医疗等为代表的医疗设备行业,以西部材料、西部超导等为代表的特种材料行业,以华羿微电子、龙腾半导体等为代表的半导体器件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呈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
三是吉利新能源、博世力士乐二期、5GW光伏电池、众邦电缆等重大工业项目相继投产试产,工业经济增长后劲十足。特别是隆基乐叶5GW光伏电池项目投产试产达产周期短,支撑拉动作用显著,1-7月隆基乐叶光伏电池组件累计出货量达到5.99GW,同比增长30%。
四是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两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全区新增各类研发机构8家(累计达到251家),实现技术交易额102亿元,申请专利超过9000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75家。截止2020年7月底,全区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4家(累计达到265家),实现技术交易额70亿元(预计全年超过110亿元),申请各类知识产权6157件(预计全年超过10000件);全年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累计超过375家;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金融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新时代面临新机遇,新机遇助推新发展。经开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新时代“追赶超越”五项要求,着力做强汽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4大支柱产业,突破发展增材制造与再制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分布式能源与储能、大数据与云计算4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软件与信息服务4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动能,推动先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经开区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实施“四大行动”,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供应链和生态链,形成以关键技术、高端产品和知名品牌为核心的新优势,打造规模大、结构优、创新强、质量高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一是实施“精准招商”行动。围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瞄准产业链关键项目及上下游延伸配套项目,实施“补链、强链、延链”的“精准招商”行动,提升本地配套率。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增材制造与再制造、分布式能源与储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和平台招商,力争再引进一批龙头和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各类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助力存量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构建以产业链和供应链为支撑的上下游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到2022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5%以上,形成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个500亿级产业集群。
二是实施“智慧融合”行动。支持企业与人工智能、5G应用、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智能车间、智慧工厂,制造智能产品;建设油气服务、风力发电、再制造与增材制造、商用汽车、稀贵金属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先进制造业重塑技术体系、产业模式和价值链。实施“服务融合”计划,支持企业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集成化创新发展能力,加速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通过不断完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以生态链和服务链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到2022年,新增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0户,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户,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10个。
三是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加快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特别是围绕超导材料、高温合金材料、再制造与增材制造、特种商用车、智能网联汽车、高效单晶光伏等领域,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深度合作,开展基础理论、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一批核心工艺,研制一批“卡脖子”、自主可控、填补空白和补短板的产品,构建以人才链和创新链为支撑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创新资源“洼地”。到2022年,新增各类融合创新型研发机构30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200个,聚集创新团队50个,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10个,聚集科技创新人才3000人。
四是实施“领头羊”行动。整合各类发展要素与资源,支持陕汽集团、隆基乐叶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立足国内市场,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市场,成为支撑经开区发展的主力军,“经开智造”的金字品牌;支持天隆科技、大医集团、华羿微电子、凯立新材料、盾安电气等中小企业做专做精,成为引领经开区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支撑、产业联盟上下游企业抱团取势、抱团发展、抱团“出海”和抱团取暖的竞争新优势。到2022年,年工业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到4家、超50亿元企业达到8家,新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100家。
经开区还将进一步强化金融创新服务、企业定制服务、人才支撑服务、要素保障服务、政策支持体系等,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企业成长保驾护航,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和做大做强全市“6+5+6+1”产业体系贡献经开力量。
感谢社会各界对经开区发展的关心和关注,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经开区的发展与建设。
谢谢大家!
谢谢蔺主任,介绍情况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
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请提问:
问题一:我是中国报道记者,请问李局长,能不能简要介绍下《西安市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内容以及下一步如何抓好落实?
答:感谢您的提问。《西安市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共分为四个方面:
(一)发展目标。我们的预期是,到2022年,形成以开发区为主的支柱产业聚集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辅的配套产业承载区,打造1个“千亿级”和5个“百亿级”县域工业集中区,创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33个以上。
(二)重点任务。共有五项:一是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各开发区重点发展3个主导产业、各县域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1个主导产业。二是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丰富招商引资模式。针对行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鼓励采取龙头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活动招商等多样化招商模式。四是加快“双创”基地建设。加强创新平台、创新空间、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动细分行业领域孵化培育中小微企业。五是增强园区服务能力。搭建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园区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能力。
(三)支持政策。刚才我已经对9条政策进行了介绍,这里不再复述。
(四)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抓好规划制定。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四是保障工业用地。五是重视人才培养。
为了确保《实施意见》各项政策和任务落到实处,推进园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坚持抓好“四个导向”:
(一)坚持目标导向。一是分解目标,将确定的三年行动目标分解到年度、月度,制定月度实施计划。二是层层落实。对每项目标明确牵头单位、实施单位、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三是督导考核。实行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督导、每年一考核。
(二)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部分工业园区规模偏小、布局不优、集聚度不高、主导产业不明晰等情况,通过实施“一区一主业”“一区一龙头”“一区一集群”“一区一专班”等措施,促进工业园区集群化、高端化、错位化发展。
(三)坚持市场导向。按照“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政策支持、要素保障、激励龙头企业释放市场配套份额,吸引外地产业链合作企业落户建厂,就近开展合作,不断壮大工业园区的规模和实力。
(四)坚持服务导向。一是专班服务。成立由市、区两级组成的园区工作专班,主要解决园区在项目建设、布局调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助企服务。发挥智能助企服务平台作用,按照联系园区企业一一对应、反映问题双通道、解决问题三层级、结果标准四要求的“1234”工作法,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及时解决园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将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常态化推动政银企合作,支持园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请继续提问:
问题二:我是陕西日报记者, 请问黄区长,临潼渭北现代工业新城除产业优势以外,还有什么优势?
答:临潼现代工业新城除有良好产业发展优势外,还有三大优势:
一是空间区位优势。临潼渭北现代工业新城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势平坦,空间资源广阔,建设用地规模为110平方公里,其中51.03平方公里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拥有陇海线、大西高铁、郑西高铁等10条铁路,京昆线、西临高速、西咸北环线等3条高速,高速出入口6个;G310、G108国道穿境而过,双向八车道的秦汉大道和年底通车的临潼地铁等交通大动脉直通西安主城区,融入了大西安半小时交通圈。园区周边有渭南高新区、航空基地、国际港务区,居于全省重要产业布局的核心区域。可以说,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运输快捷,基础扎实,配套完善,发展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产城融合优势。临潼渭北现代工业新城是定位于国家级开发区的高度规划建设的,以渭水四路为界,向北为产业聚集区,入驻工业企业已过百家;向南为城市配套区,渭北幼儿园、马陵冢公园已建成,秦御佳苑安置区已启动回迁,陕师大学渭北中学已建成招生,交大二附院渭北医院、渭北邻里中心等城市功能建设日臻完善,能够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和生活环境。
三是人才科技优势。我区依托区内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等高校,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招引工作,为我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我区还拥有陕鼓动力、新天地草业两个院士工作站。在8月5日举行的西安市“市长特别奖”典礼上,我区陕鼓集团李宏安董事长、银桥乳业董事长刘华国、长恨歌姚新垣团队荣获了“市长特别奖”。陕鼓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AV140轴流压缩机已于9月1日成功试车。在创新方面,我区两所高校(科技大学、工程大学)相继举办了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大学的“德州仪器杯”第十八届电子设计竞赛也已经进入选拔阶段。这些都将为园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
请继续提问:
问题三:我是西安日报记者,请问蔺主任,经开区在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特别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方面有哪些好的、具体的做法?
答:我从两个具体事例上简要说明一下经开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特别是在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围绕“两链”布局重大项目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
第一个例子是,在积极推动西安市政府与陕汽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后,我们与陕汽集团迅速、深入的开展后续对接落实工作,克服产业用地不足等诸多困难,从6月6日签约到7月1日开工建设,仅用24天完成了1000亩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七通一平、土地报批等工作,再次刷新汽车项目落地的“西安速度”和“经开效率”。同时,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汽车产业本地配套率低、产业链不强的局面,我们汲取经验、转变集群建设方式,同步开展产业链招商工作,围绕陕汽、吉利专门制定了招商引资计划,进而引进了康明斯发动机扩能、恒辉瑞泰汽车零部件、商用汽车离合器等项目,打造产业集群的方式由过去的碎片化转向系统化。
第二个例子是,多措并举助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投产,为隆基乐叶总投资65亿元的5GW单晶光伏电池项目提供厂房代建服务,我们总共投入建设资金16亿元,为项目申请到6亿元国家专项债补贴,使得项目大幅缩短了建设工期, 7月1日提前交付投产,也提前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