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汉中市“打赢脱贫攻坚战 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时间:2020-10-13 17:30:00 来源:陕新发布

pic

10月12日10时,汉中市委宣传部、汉中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打赢脱贫攻坚战 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汉台专场,邀请汉台区委副书记、区长郑清春先生,汉台区副区长陈刚先生,汉台区扶贫办主任付志明先生出席,围绕“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国强主持。

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国强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由汉中市委宣传部、汉中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尽锐出战、攻坚克难,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减贫49.7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区域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之年,我们即将迎来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为全面展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唱响“伟大祖国、全面小康”的动人旋律,从今天起,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举行“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亮点和相关情况。

今天是系列主题发布的首场新闻发布会——汉台区专场。近年来汉台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最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三级书记攻坚、四大班子共管、五级责任主抓,实现了整体脱贫,谱写了新时代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高质量建设“五区”新篇章。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汉台区委副书记、区长郑清春先生,汉台区副区长陈刚先生,汉台区扶贫办主任付志明先生,请他们围绕“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请郑清春区长介绍相关情况。

汉台区委副书记、区长郑清春: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市的中心区。全区总面积556平方公里,辖7镇8个街道办事处,147个村、75个社区,总人口61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是陕甘川毗邻地区最大的商贸旅游中心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层层立下军令状、三级书记深度抓,尽锐出战、攻坚克难,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汉台区作为陕南三市28个县区中唯一的非贫困县,享受不了中省市关于支持贫困县发展的若干政策。但全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666户35164人,贫困村55个。截止2019年底,累计脱贫11175户34466人,5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5.29%下降到2019年的0.3%,剩余491户698人计划今年全部脱贫退出。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汉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一、注重顶层设计,创新脱贫体制机制

在高质量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结合区情实际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批具有汉台特色的扶贫模式和经验做法,得到省市肯定推广。一是设定五大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设定“基础设施大加强、人居环境大改善、生活水平大提高、矛盾纠纷大化解、幸福指数大提升”五大目标,通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多元脱贫产业、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成广大农村居民可触摸、可衡量、可共享的新农村,在更高水平上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区级领导驻镇,片区包抓常态化。对汉王等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5个镇,实行区级领导常态化驻镇帮扶。34名区级领导分组进驻5个镇,保证每周有1名区级领导驻镇办公,协调解决问题;5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镇,每晚有一名主要领导、三分之一的班子成员和干部驻镇开展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力量保障。三是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干群战斗力。抓强带头人队伍,建立444名村级后备人才库,开展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培训1200余人次,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占比达100%;抓严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标准化建设示范村48个,整顿提升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12个。四是狠抓基层减负,改进作风添动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基层减负”相关要求,制定减负“二十条”措施,通过“四不两直”的调研检查方式,直奔现场查实情、看实效,保证基层有更多精力抓脱贫攻坚。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累计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7件,党纪政务处分130人,查处形式主义等问题49件72人,确保了脱贫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二、全面提升硬件,夯实稳定脱贫基础

我们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脱贫的重要“引擎”,统筹各方资源,持续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入2.9亿元,实施交通、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50个。50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标,所有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自然村实现水泥路入户,电力入户率达到100%。二是住房安全全面解决。累计投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410万元,鉴定改造C、D级危房519户,搬迁68户190人,旧宅基地全部腾退,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全面解决。三是安全饮水全部入户。累计投入水利基础设施资金8929万元,新建和改造提升饮水安全工程110处,巩固提升12.7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新建、维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75处,提升2.8万亩农田的基本灌溉能力。四是农村环境大幅改善。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配备农村环卫保洁员近千名,投放垃圾收集箱2万余个,配备垃圾清运转运车600余辆,建成垃圾中转站6个、压缩站4个、填埋场1座,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处,改厕6.13万户,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区。

三、精准落实政策,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坚持把因病致贫、因学致贫作为攻坚难点,帮助困难群众轻装上阵、解除后顾之忧,树立致富意识、建设美好家园。一是紧抓医疗救助,织密健康保障网。推行“八三五”工作法,从深化八项服务、实施三级诊疗、构建五重保障三个方面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不敢看病”“看不起病”的难题。二是强化教育脱贫,创新模式受肯定。推行“双核查、双跟踪、一条线”工作法和“一二三三”教育脱贫模式,从建好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库,严守控辍保学和精准资助两条底线,落实思想、组织、宣传三大保障,建立结对帮扶、通力合作、督导评价三项机制入手,有效解决了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等问题,全区控辍保学率为100%。三是坚持智志双扶,提升群众精气神。采取“一二三四五”扶贫扶志工作法,建设一所夜校,培育明政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两面榜单,设置善行义举榜、红黄榜,营造致富光荣的浓厚氛围;巩固三类创评,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镇村创评,唤醒困难群众荣誉感和上进心;精选四项载体,做实道德评议、用好爱心超市、丰富农村文化、优化志愿服务;发挥“五会”作用,在道德评议会等“四会”基础上,新增“两委+乡贤”乡村治理委员会,持续做好政策宣传,强化正面引导,排查化解扶贫领域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问题不出区。

四、紧盯群众增收,多措并举强村富民

稳定就业、发展产业是最有效的脱贫方式,我们采取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产业发展等举措,打好了富民增收“组合拳”,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412元增加到2019年的7978元,年均增幅27.02%。一是提升自身技能。创新实施“6+N”农业科技签约服务,50个农业专家团与50个贫困村、156名专家与贫困户逐村逐户逐人签订服务协议。让更多贫困村、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二是突出就业扶贫。因户因人落实公益岗位安置等“七个一批”就业扶贫措施,扶持1.89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全区“零就业”贫困劳动力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疫情期间,制定加强疫情防控引导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复工十条措施等政策,“点对点”免费输送16批566名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实现了贫困群众就业有门路、能挣钱、真脱贫。三是壮大特色产业。采取“产业发展户直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模式,所有贫困村全部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围绕“3+X”脱贫产业,新发展柑橘1.1万亩、猕猴桃1.1万亩、设施蔬菜3000亩、食用菌180万袋,培育各类带贫经营主体108个,带动5715户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增收。

五、调动各方力量,全民参与脱贫攻坚

坚持内外联动,统筹各方力量,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一是派驻队伍驻村帮扶。出台《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办法》,严格执行“321”帮扶机制,落实包扶单位142个,派出50个驻村工作队、447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二是高校对口合作帮扶。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打造1个产学研示范基地,建立武乡瑞泰大樱桃、益辉猕猴桃和汉王嘉运柑桔合作社3个产业培训基地及宗营镇幼儿园学前教育专家工作站,开展教师、家庭签约医生、贫困劳动力等培训累计8000余人次。三是社会力量精准帮扶。持续推进“万企帮万村”“工会、妇联、个体工商、共青团”等助力脱贫活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538万元;大力推广“互联网+社会扶贫”,发布物品和资金需求8847条、对接率达94.6%。四是城乡社村结对帮扶。创新推行“城乡结对·社区帮村”,发动5个城区办事处51社区“一对一”结对帮扶50个贫困村,帮扶涵盖党建、产业等各个领域,走出了一条城市经济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脱贫新路子。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牢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起点”的重要指示,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继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抓好“六稳”“六保”,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五区”新篇章。

谢谢!

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国强

谢谢郑区长。

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介绍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汉台区作为非贫困县,从去年以来整体工作已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那么是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

汉台区副区长陈刚:

谢谢你的提问。巩固提升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我们立足区情实际,严格执行“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原则,统筹谋划巩固提升工作。

在工作推动上,制定了《汉台区脱贫攻坚后续帮扶计划及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和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移交后续管护、产业就业、智志双扶、基层组织建设等“1+4”个巩固提升方案,从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发展模式、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落实护路、管水、保洁等管护队伍共计405人,设立150万元农村饮水工程管护基金和185万元道路养护资金,全面完成2016-2019年1129个扶贫项目3.66余亿元资产确权移交登记工作,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管护有保障、长期发挥效益。

在责任落实上,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区委常委管块、区长管条、人大政协抓点”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区级领导常态化驻镇工作机制,指挥党委和各贫困村“四支力量”、帮扶部门单位、帮扶企业开展工作,扎在镇村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

在风险预警上,建立了脱贫监测机制,制定《汉台区“防返贫”监测预警处置办法》,加强产业扶贫风险防范、就业扶贫防返贫监测预警、安全住房动态管理、医保扶贫防范等一系列行业部门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对11175户34466人和131户“边缘户”重点围绕“一条收入线、两不愁三保障”进行常态化监测,分“红黄蓝”三色预警予以处置,落实帮扶责任,制定帮扶措施,有效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发生。

谢谢!

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国强

请继续提问。

汉中广播电视台记者:

您好,我是汉中广播电视台记者。据了解,汉台区在2018年底整体脱贫退出后,在全市率先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体化工作,请问在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上,汉台区是怎么做的?

汉台区副区长陈刚:

感谢你的提问。

只有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一体推动,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在2018年底整体脱贫退出后,乘势启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市率先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体化推进行动“133”计划,在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后续管护、集体经济壮大等方面持续用力、重点突破,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按下脱贫振兴一体推进“快进键”。抓好“一个直通”,以实现脱贫退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每年选定20个村,开展脱贫振兴一体化“直通车”试点,全面整合落实脱贫政策,加速“3+X”高效产业培育,实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专项行动,探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路径措施,确保群众收入稳定增长、产业稳步发展、乡村面貌持续改完善。同时,按照村庄规划分类,选定一批镇级示范村,由镇办重点打造,梯次晋级推进,通过点上示范、面上开发,有效发挥示范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向整体推进、全域提升扩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突出“三个提升”,加快打造以北部丘陵柑桔、猕猴桃为主的优质林果产业带,以中部平川虾(蟹)稻为主的高效连作产业带,以南部沿江蔬菜和食用菌为主的设施蔬菜产业带,和以杂果、畜禽、水产、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3+X”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质效提升,到2021年全区形成10万亩优质果品、3万亩设施蔬菜、2万亩稻渔连作产业;实施“八清一改”行动,实现人居环境提升,到2021年底,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实施党建“整村夯实、整镇推进、整区提升”三年行动,实现乡村治理提升,打造具有汉台特色的“三治融合”新模式。

紧扣“三个突破”,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益贫带贫、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实现壮大集体经济突破;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和培育,出台《汉台区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团制度的实施方案(试行)》,盘活本地优秀党政人才资源、拓宽优秀人才选育视野,首批为20个试点村量身打造一支从产业规划到生产销售的复合式高端人才指导团队,着力打造一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引育突破;加强集镇精细化管理,引导城市居民回乡养老、开办企业、发展产业,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突破。

谢谢!

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国强

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华商报记者:

您好,我是华商报记者。今年以来,消费扶贫这个新名词“火遍全网”,消费扶贫既促消费又促脱贫,是助力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举措,那么请问汉台区是如何抓好消费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

汉台区扶贫办主任付志明:

谢谢你的提问。

今年以来,汉台区贯彻落实中省市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有关要求,结合区情实际及时出台《汉台区消费扶贫实施方案》,制定多项过硬措施,用以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难问题,实现贫困户、贫困村和带贫益贫市场主体双赢,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就业扶贫的影响,助力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区上成立了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全区消费扶贫工作。组建了消费扶贫协会,发动带贫益贫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消费扶贫行动。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区消费扶贫工作推进会,每月召开一次消费扶贫专班会,及时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安排任务,确保全区消费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大力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活动。线上利用“汉台农货优选”小程序、直播带货帮销大力推广汉台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推出扶贫套餐和满减折扣等活动,引导带动社会各界采取“以销促产”、“以购代捐”的方式参与消费扶贫,销售扶贫产品135万元;线下各帮扶单位动员帮扶干部现场购买、微信朋友圈推荐宣传等方式带头消费贫困村、贫困户产品,购买农特产品359万元;组织开展举行消费扶贫对接签约活动11场,签订消费扶贫协议70份,销售扶贫产品379万元。一是做好带贫益贫市场主体扶贫产品认定申报。全区共认定31家供应商48个扶贫产品(10家供应商22个产品通过国家扶贫产品认定),销售额达6163万元。二是加快专区专柜专馆建设。通过认定设立的农特产品销售专区、专柜、专馆开展农副产品展销、代金券发放和爱心让利特价促销活动,大力促进农特产品进城销售。目前,区级认定线下专区2家、线下专馆3家、线上专馆1家,共销售农特产品约867万元。同时计划在中心城区布设专柜420台,搭建更多消费扶贫载体,畅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利用工会福利购买。发动各级各单位工会组织采购扶贫产品,采购金额不低于全年职工福利费总额的30%,即人均消费不低于660元,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扩大农特产品销路。目前,全区152家各级工会利用职工福利费购买扶贫产品373万元。四是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从9月上旬至10月中下旬,全区开展消费扶贫月暨扶贫产品集中展销、“农民丰收节”、线上消费扶贫主题、“三专一平台”(专区专馆专柜、扶贫832”销售平台)专项推进等一系列活动,营造消费扶贫“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的良好氛围。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消费扶贫8276万元,取得了较好成效。

谢谢!

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国强

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汉台区联系作进一步采访。

感谢郑清春区长的发布,也感谢陈刚副区长、付志明主任的回答,还要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