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10月27日铜川市政府新闻办举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发布会(八)

时间:2020-10-27 16:59:22 来源:陕新发布

pic

10月27日上午10:00,铜川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共铜川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樊蕴华,介绍铜川市教育脱贫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王乐平主持。

pic
铜川市政府新闻办王乐平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中共铜川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樊蕴华,请他向大家介绍铜川市教育脱贫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樊书记做介绍。

pic
中共铜川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樊蕴华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对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关心和支持铜川教育事业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市教育脱贫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脱贫攻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视察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目标,不断加大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各类教育,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铜川教育脱贫工作先后两次被教育部予以报道,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局在省市考核中多次获优秀格次。

一、强化控辍保学,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达标。我市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作为教育脱贫的首要工作任务,坚持“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控辍方针,认真落实控辍保学 “七长责任制”(县长、局长、校长、师长、镇长、村长、家长), 建立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的控辍保学联席会议制度,将控辍保学工作成效纳入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指标,不断健全控辍保学责任、动态监测、家校协同、关爱扶助和考核问责等五项长效机制,实施控辍保学市县校“三包”制度,针对贫困户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精准实行“一教一帮”和送教上门,做到“不漏一户 不漏一人”,确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目前,全市6-15周岁适龄儿童61205人,其中,现有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008名,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少年96人,全市无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贫困退出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达标。

二、实施精准资助,保障贫困学生不失学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学前一年到大学直至就业的全程全部资助,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优先顶格享受各类资助,让贫困家庭学生“学前教育无障碍、义务教育不花钱、中职教育没负担、普通高中不发愁、考上大学不担心”。脱贫攻坚以来,全市累计拨付各类学生资助资金9997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6万人次。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7976人次1.86亿元。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得到全面精准落实,资助资金按标准足额及时发放到位每一个贫困学生手中,做到了应助尽助,不漏一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改善薄弱学校,提高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7亿元,先后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普通高中建设、学校直饮水及浴室建设、校园旱厕改造、学校清洁取暖改造等项目,着力改善提升办学条件,实现了永久保留学校教师周转房全覆盖、直饮水及浴室建设全覆盖、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安全校车全覆盖、校园卫生厕所全覆盖、校园清洁取暖全覆盖。2020年,计划投资9.6亿,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7所,切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同时,按照“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规划、高效率实施”思路,编制完成《2020-2025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 进一步改善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促进全市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形成城乡均衡完善的教育体系。

四、加强职业教育,助力贫困家庭顺利脱贫。坚持职普比不低于4:6底线,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招生计划,通过中职教育,将贫困家庭学生培养成德技兼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全市中职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方面的优势,加大对初高中毕业未继续就学学生的免费职业教育,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本领和创业能力,努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脱贫攻坚以来,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培训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同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优先享受技术支持和职业培训,全面提升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培养更多人才。

五、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贫困地区办学水平。全面落实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将招收的特岗教师全部用于贫困地区,保障并落实国家贫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面向“两区”派遣支教教师,交流轮岗骨干校长教师1286人。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级培训向贫困区县倾斜,贫困区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人数占全市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将所有贫困区县申报为国培计划项目县,整区县推进,教师全员参与,全员提升。近年来,共先后补充教师1981名,完成教师培训20000余人次。针对农村学校体音美教师短缺难题,通过事业单位招聘、特岗计划招考、交流轮岗、转岗培训等形式,为偏远农村学校配备体音美专业教师288名,解决了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六、强化教育协作,苏陕扶贫帮扶深入开展。2017年以来,坚持把教育协作对口帮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与盐城市教育局齐心协力,紧盯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全面开展盐铜教育协作帮扶“双十百千”工程(即开展10所学校结对共建、10名优秀青年校长到盐城挂职学习;100名骨干教师培训、100名志愿者到铜川支教;1000名建档立卡户子女读书资助、1000万教育扶贫资金投入),通过学校结对、校长教师交流培训、帮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赠送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开通名师网络交互课堂、开展职教合作等项目,实现两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脱贫工作和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截止目前,我市宜君县、耀州区、印台区和盐城市大丰区、东台市、亭湖区分别对口结对帮扶,结对帮扶学校、幼儿园、职业院校22所,市、区赴盐城对接工作80余次,校(园)长挂职12名,培训学习140人,交流学习410余人次。盐城教育系统先后选派150余名优秀骨干教师赴铜川交流支教。三年来,共落实各类盐铜帮扶资金1100余万元,涉及学校基础建设、教育技术装备、薄弱学校设施配备等项目26个。盐城市各行业来铜开展捐助活动17场次,共投入各类捐赠资金372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700余名,超额完成 “双十百千”工程帮扶目标任务。

七、深化高校帮扶,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强化推进校地“双百工程”,明确高校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确立以八大帮扶为基本路径,发挥高校在人才、科技、智力、信息、产业等方面优势,把高校特长和地方实际相结合,推动高校帮扶落实落细落小,为帮扶区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培训等支撑。市、区、县召开帮扶高校联席会议11场次,对接工作40余次,落实了56个帮扶项目,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5个,开展各类培训20场次,培训人员2000余人,签订农产品采购协议4个,采购农产品300余万元。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目前,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目标任务接近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也到了最后冲刺时刻。下一步,我们定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继续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中心任务,对标补短,开展“巩固优化提升”,坚持不懈抓好教育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责任、任务落实。以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失学辍学;做精学生资助,确保全市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进一步加大职教帮扶力度,确保实现就业并稳步脱贫;继续深入开展盐铜教育协作对口帮扶和高校结对帮扶,确保帮扶助力脱贫效果显著,用实际行动谱写教育扶贫工作壮丽篇章,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铜川教育力量。

王乐平:

感谢樊书记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报一下所在新闻单位名称。

各界导报

我是记者孟星辰。从您的介绍中了解到,针对贫困户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你们精准实行“一教一帮”和送教上门,请问,你们是如何确保这一办法落实到位的?

中共铜川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樊蕴华:

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定权利,送教上门是保障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我市各区县、中小学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送教上门五项机制,保障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每月2次、每次2学时的送教上门。一是建立送教机构机制。加强市、区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配备相应的人员、场所、装备和经费,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每学期对送教学校至少开展一次集中的指导督评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过程管理机制。送教上门前要制定方案、送教过程要如实记录,送教质量要有保证,送教完成要有审核。三是建立和完善学生准确认定机制。秋季开学前,对新学年不能到校就读、年龄在6-15周岁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由区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其接受教育能力进行评估,提出送教意见。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学生96名,做到了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不漏一人。四是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我市要求送教教师要保持相对固定,每年都由市、区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集中开展一次培训活动,确保送教教师掌握送教上门的政策要求、档案填写要求、特殊教育基本知识等,不断提高送教教师的能力素质和送教的有效性、针对性。五是建立和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每年对各区县特殊教育发展、残疾学生入学安置和送教上门工作进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人民日报人民数字

我是记者张盼盼。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具体有哪些?申请程序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才能申请?

中共铜川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樊蕴华:

目前,我市有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5类27项,分别涉及本专科学生12项、中职学生7项、普通高中学生3项、义务教育学生3项、学前教育阶段学生2项。通过不断建立健全资助体系,精准实施各项政策,确保了所有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程全部,并落实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顶格享受各类资助政策,实现精准资助、重点资助、应助尽助、应扶尽扶,不漏一人。

学生的资助申请办法是:每年秋季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学校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由学生申请并提交《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如低保证、残疾证、烈士证明、疾病诊断证明和就医结算票据等能够证明家庭经济困难的资料,学校通过家访、个别访谈、大数据分析、信函索证、量化评估、民主评议等方式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学校将困难学生名单及认定等级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即可发放补助资金。

学生资助政策有涉及全体学生的国家普惠性政策,也有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别资助政策,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不用进行申报,可通过精准资助系统确认后直接顶格享受资助。

西安发布

我是记者裴明。请问脱贫攻坚以来,铜川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哪些进展?

中共铜川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樊蕴华:

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长成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乡村教育的发展重在公平和质量,而教育的质量核心又在教师。近年来,我们面向乡村,多措并举,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乡村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提高,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

一是全面落实乡村教师补充机制。脱贫攻坚以来,坚持每年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招聘特岗教师,5年来共计招聘450名,用于支持贫困区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乡村学校师资数量、结构、层次。同时,加大对特岗教师的关心与培养,及时落实好特岗教师工资待遇,为其专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确保他们工作安心舒心,服务期满后继续留任。

二是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重点推进教师从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的交流,确保县域内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5年来,交流教师1141名,交流校长145名,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实施乡村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坚持把国培、省培计划向乡村教师全方位倾斜,近五年已经实现乡村教师两轮全员培训,4个区县全部完成国培计划项目县培训。2020年全市培训教师突破万人。另外,我市近三年有12名教师获得了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

四是加大乡村体音美紧缺学科教师配备。2020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补充体音美教师63人,通过特岗招聘补充27人,通过转岗培训198人,基本满足了乡村学校体音美教师需求。

五是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我们落实了全体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政策,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400元,且根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

王乐平:

感谢樊书记,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关心的其他问题,欢迎会后与市教育局联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