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 (第六场)
时间:2020-11-19 12:25:00 来源:陕新发布
介绍全力推动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有关情况
11月19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史高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峰,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总经理魏征出席,介绍全力推动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的第六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史高领先生,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峰先生,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总经理魏征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全力推动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史高领副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史高领: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与媒体的记者朋友见面。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陕西省科技厅,向长期以来支持关心陕西科技工作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追赶超越”的总体目标和“五个扎实”要求,强调:陕西是科教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要把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总体目标和五项要求,强调:陕西是科教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创新综合实力雄厚。要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牵引,以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两次讲话精神既一以贯之又拓展深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厚爱,既肯定了陕西科技发展的优势,也为新时期陕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是陕西未来科技创新工作的总纲领。
一、近五年来取得成绩
“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至2019年,我省作为全国唯一省份,连续四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
2019年,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7.04%,居全国第9位,较2017年的65.66%增长了近1.5个百分点,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75.42%,居全国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较2016年的57.5%增长了1.7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84.58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27%,创十年来新高,居全国第7位,较2016年的419.56亿元、2.16%大幅提升,年均增速超过10%;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371家,净增1233家,创历史最大增量,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预定目标值;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67.83亿元,居全国第5位,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预定目标值;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04件,居全国第7位,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预定目标值。
(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创新生态大幅优化提升。
聚焦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促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推进科技机构改革。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重要指示,深入谋划科技部门的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将原科学技术厅、原外国专家局职责整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厅。与科技部各司局职能衔接,注重体现陕西地方特点,调整设立一批新的职能处室,进一步优化内设机构设置。统筹机关与下属单位业务一体化布局,改进和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完善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创新试点示范建设。出台《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42项科技创新政策,“四主体一联合”“一院一所”模式等14项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优化调整省级科技计划分类,启动实施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建立完善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的项目指南形成机制、以成果和市场为导向的科研组织模式,试行“里程碑”式管理模式、下放联合项目立项权、科研经费“包干制”和“目标契约、合同管理”领衔专家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出台“三评”改革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四唯”清理专项行动,开展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情况专项督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探索以市场为标准的科技评价机制。建立“智汇秦科技——PDS管服平台”,着力提升科技评价和服务水平。
(三)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健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围绕陕西技术优势领域和产业创新需求实际,筹建陕西实验室,加快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转化医学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测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探索预研,培育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设,支持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相继获批。截止目前,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6家、省重点实验室172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180家,应用研究体系进一步优化;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家、分中心6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4家、分中心130家,网络协同中心150家,基本覆盖陕西所辖区县,省市县三级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4家、省级109家,国家引才引智基地6家、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3家,省级引智示范基地48家、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10家,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体系更加健全。启动实施“1155”创新工程,聚焦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依托转制科研院所等重构和新建了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空天动力研究院、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半导体先导技术研究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围绕我省重点产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联合高校建设“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44家。建设运行省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实现企业需求在线征集、线上智能供需撮合,为中小企业研发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的科技支撑服务,目前已注册研发机构430家、企业6507家,促成技术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478家,孵化企业数量质量得到双提升。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目前,全省建有1家省级中心、15家市县分中心、2家专业化园区分中心,以“建平台、强服务”为抓手,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科技创新服务。陕西科技管理服务一体化云平台(陕西科技云),收集科技资源数据9大类1.8亿条,成为陕西“秦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10865台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依托陕西省农业科技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农科114),打造我省“农业知乎”,提供线上农业科技服务。以实施区域创新能力引导计划为牵引,深化厅市科技会商机制,制定“一市一策”科技行动方案,支持每个设区市建立一个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一个“政产学研用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一支省市联合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建立10个市级分中心、7个市级平台和5支子基金。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建设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26个、科技示范镇9个、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6个,将科技的旗帜插到县乡村。科技人才团队体系不断优化。全省现有两院院士66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研发人员14.13万人;培育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22家,青年科技新星923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92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46名、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3家;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4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6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8个。突出“高精尖缺”,大力引进外国高端人才,近五年平均每年引进各类外国人才及专家3500人次,我省11名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名外国专家获三秦友谊奖。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的一大批原创成果彰显了陕西创新实力。
出台《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超过10%,2019年,全省基础研究经费达36.06亿元,占全省研发经费的6.2%(全国6%);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94项、资金11.9亿元,继续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加大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推行经费“包干制”、专家“领衔制”,鼓励自由探索,努力催生更多原创性成果。2015年以来累计获国家科技奖168项,省科技奖表彰3名省最高科学技术奖、4名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2名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和1282项获奖成果。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团队自主研制我国首台1500mm非球面超精密车磨复合加工机床,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设备禁运,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西部超导材料科技公司研制的ITER用高性能多芯复合超导线材制备成套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高性能低温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技术空白,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生产线;陕煤集团开发的“煤气热载体分段多层低阶煤热解成套工业化技术(SM-GF)”,建成了单炉规模达50万吨/年的混煤热解工业示范装置,实现了满负荷稳定运行,成果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建国70周年阅兵式上,陕西研制的飞机、战车等装备在天安门前亮相。在国产大飞机、嫦娥系列工程、中国天眼(FAST)、北斗导航系统、特高压输配电设备关键技术等重大工程中,均有陕西科技创新的贡献。在这场影响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陕西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多项诊疗措施被纳入全国诊疗方案,彰显了陕西科技的力量。
(五)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推行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了从法律规定、配套细则到具体部署的切合我省实际的成果转化“三部曲”。截至目前,建设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1家、省级99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和科技成果转移与推广计划,促进100余项科技成果签约转化,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每年增长约百亿元,2019年达到1467.83亿元,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5位。科技金融不断深化融合,以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科技金融结合主线,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运行、投融资产品设计、科技银行等方面不断推进工作,初步形成了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环境。截至目前,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出资运行子基金20支,子基金认缴规模44.32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11.37倍,被评为“2019中国最佳政府引导基金TOP50”。与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推出面向科技型企业的专属化金融产品,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疫情期间,省科技厅联合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对省内科技型企业推出了总体规划5年共200亿元的科技型企业专项信贷规模。
(六)科技型企业群体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质量稳步提升。
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优化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布局,提高市场化、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服务能力,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孵化链条。聚焦解决企业技术需求和孵化科技型企业,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活动,通过“以赛代评”支持获奖企业科技创新。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承办7年来,62家企业获中央财政支持达1970万元,参赛企业累计获得投融资近29亿元。梯度培育科技型创新企业。落实高企奖补、以赛代评、瞪羚企业补贴等政策,完善各类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载体企业培育补贴机制,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梯队。201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36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371家、净增1233家、创历史最大增量,瞪羚企业达169家,独角兽企业达4家。实施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计划,西部超导、铂力特、三达膜、瑞联新材4家企业先后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数量居西部首位。实施高新区“引擎加速”行动计划。坚持“高新”定位,严格审批,优化布局;成立高新区创新联盟,推广“托管”“飞地”模式,推动全省一盘棋协同联动发展;完善动态考核评价制度,实行评价监测结果与奖惩措施挂钩制度。有效发挥高新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19年,全省21个高新区(不含2019年底新建的3家省级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7139.71亿元,占全省GDP的27.68%,成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七)加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
支撑疫情防控。紧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防治”专项,为前方应用救治提供科研攻关与技术支撑,新建感染性疾病等4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制定实施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项便利化措施,发放补助556万元、减免租金5799万元、发放科技创新券358.43万元。组织开展“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百城百园’”行动,陕西三城(西安、宝鸡、汉中)四园(杨凌、安康、榆林、渭南高新区)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700万。遴选“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争取国家资金3000万。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将我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科研需求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关中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获国家立项,支持金额2914万元。制定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科技工作三年实施方案,发布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加强水、土、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固废资源化技术攻关,提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科技需求和文物保护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上报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助力打赢青山、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助力脱贫攻坚。出台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行动计划、科技扶贫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科技扶贫政策文件,系统落实科技扶贫各项工作任务。2018年以来,针对深度贫困县启动科技扶贫项目绿色通道,安排资金3460万元。制定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组建了18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实现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服务带动4.7万农户,服务企业或合作社2000多个。4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和2个单位受到科技部通报表彰。强化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支撑。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制定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工作措施。支持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出台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反向科技特派员工作,构筑“各市特色需求—科特派小组—西安科技成果供给”的供需深度合作模式,推动西安富集的科技资源向周边辐射,积极探索实践科技资源匮乏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路径。
二、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规划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目标,我们要以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为统领,坚持“四个面向”,聚焦“走在前列”和“迈出更大步伐”目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以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在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上体现陕西使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展现陕西作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上彰显陕西担当,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全上贡献陕西智慧。
(一)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打造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在深化体制改革、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等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得到全面激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研发,新布局建设一批省级研发平台。加大对各类研发平台的赋能及评估考核奖惩力度,引导各类平台为国家、陕西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出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强化高新区引擎作用。努力争取延安、商洛高新区升级获批,尽快启动铜川、汉中高新区升级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国家高新区地市全覆盖。
(二)加强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聚焦我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继续部署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提升产业链价值。加强前瞻性、先导性、引领性技术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努力衍生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引领的未来产业,提升创新链价值。
(三)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继续统筹布局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持企业牵头组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打通创新型科学家、传统型企业家转化为创新型企业家的通道,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良性互动,促进科技成果在陕西转化。推进高校众创、院所自创、企业内创,支持和引导各类孵化载体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发展。
(四)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持续创新发展根基。
落实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扩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范围。加强专业化、品牌化科技智库和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培育更多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推行离岸创新及远程合作等柔性引才新模式。
(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坚持高定位高起点高标准,谋深谋准谋实我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积极推进科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完善“智汇秦科技——PDS管服系统”功能,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水平。完善面向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的项目形成机制,探索建立以市场为标准的科技评价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组织模式、以市场为需求的成果转化机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省科技界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劲头和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李惠:
谢谢史厅长的介绍。
下面,请李建峰副院长作介绍。
李建峰: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我国有色行业最大的民口配套单位,陕西省“一院一所”模式示范推广典型,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试点单位。
西北有色院主要从事稀有金属材料以及其它高性能材料研究,涵盖了稀有金属材料基础研究、材料研究以及工艺技术研究,形成超导材料、钛合金、难熔金属、核材料、生物工程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等20余个特色领域,产品在核工业、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国防、民用工业以及生活日用品方面广泛应用。
西北有色院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全链条、分类施策、协调推进、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现有研究所及中心14个、国家和省级平台45个、高新技术产业公司38个,其中上市公司4个,院控股的西部超导公司于2019年作为全国首批、西部首家企业登陆科创板。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行业、省级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20余名,硕士、博士科研人员1200余名,拥有“重点领域钛合金研制创新团队”等3个国家级创新团队。2019年综合收入132亿元,其中,科技收入5亿多元,净利润近5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转制院所前列,有色行业科研院所首位。
2020年西北有色院克服疫情和国内外形势的不利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全院实现综合收入98.07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到位科研经费2.19亿元,同比增长27.1%;产值95.88亿元,同比增长8%;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利润(不含西部材料、西部超导等上市公司)同比增长56%。项目获批立项161项,立项经费1.45亿元,同比增长72.4%;获授权专利150件(发明专利107件);运行各类课题617项,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科研产业发展的“双胜利”。
一、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航空、航天、核工业、海洋工程和生物医疗等稀有金属新材料领域,解决了一系列国家“卡脖子”的重大技术问题。2016年至今,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成功申请国家、省市项目59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3项,国家级奖项2项,授权专利741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C919大型客机、超导磁共振器械等多项重大科技成就,都有研究院的贡献。
2020年,西北有色院多项关键技术再获新突破。采用IMD方法(中心镁扩散法)制备的二硼化镁超导线材取得突破,长度和临界电流密度均居国际领先水平。攻克了先进核能领域急需多元难熔金属合金单晶的生长关键技术,制备出的单晶达国际先进水平。突破了钛合金管材短流程制备斜轧穿孔受力不均匀难题,使大口径钛合金管材制造成本降低40%。
二、强化中试验证作用,提高成果转化成功率
加强中试平台建设,面向社会服务公众,解决行业共性问题,使创新链向产业链的转化更加顺畅。建成14个国家级平台、31个省级平台。2015年建成的全国首个“多品种、小批量”稀有金属材料科研生产基地,总投资3亿多元,建成以来为140个型号任务配套研制了200多种产品。
2020年西北有色院积极筹划申报省级及国家级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已获批省级创新中心2个。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省科技厅的领导下,积极筹备建设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提高中试验证能力。
三、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核心技术为依托,在稀有金属领域布局38家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用高性能低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项目,填补我国高性能低温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技术的空白,作为国内唯一企业向国际大科学工程“ITER”提供超导线材。 “金属纤维及其制品的制备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打破国外垄断,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金属纤维及毡生产企业。联合中核集团成立西部新锆,自主研发生产的N36锆合金包壳材料,打破国外垄断,向国家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提供关键材料保障。“十三五”期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技改项目近50项,推动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提升。目前形成集熔炼、锻造、轧制、复合、装备制造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发展成为国内门类最全、应用最广、规模最大的稀有金属材料产业集群。
2020年,西北有色院突破了TB6合金4吨级铸锭制备关键技术,高品质钛材表面处理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低含量钯炭催化剂实现工业替代,自主设计的双面离线磨床成功试车。积极推进控股的西安凯立公司科创版上市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计划用5-10年的时间,打造十家上市公司,形成千亿新材料产业规模。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和国内多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交流、项目攻关、平台申报等方面保持密切合作。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金属所等高校院所成立材料学术联盟,连续10年举办“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该学术会议已发展成为国内材料界综合性强、水平高、影响大的材料领域学术盛会。联合北京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难熔金属废料高效回收与清洁提取技术及装备”。联合西安交大等10所高校,牵头成立陕西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我国市场需求和制造业发展推广新材料技术。联合西工大建立“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联合研究院”,双方共建、共享资源和成果。
2020年,西北有色院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300余人,正在申报“新材料双创示范基地”,拟建设一个面积3.5万平米的新材料产学研专业化基地,为研究院所和高校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培育、投资、人才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计划在“十四五”末,形成一支有千名博士,以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为代表的创新人才队伍,为陕西省全力推动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作出新的贡献。
李惠:
谢谢李院长。
下面,请魏征总经理作介绍。
魏征: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建设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是陕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由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第四研究院、第六研究院等5家单位共同发起,经省政府批准,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区共同出资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为协调推进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建设工作,省政府成立了发展推进领导小组。
空天院充分发挥陕西科教资源优势和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链聚集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项目为支撑、技术为引领、产业发展为目标,注重同在陕央企的战略合作和错位发展,重点布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经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空天院在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资本对接等方面成效初显,探索形成了依托空天院平台、建设八大创新中心、孵化若干项目及公司的“1+8+X”创新运行模式,目前参控股企业十余家。
二、工作成效
(一)聚焦产业需求,强化平台建设
坚持以产业配套需求为导向,打造协同创新研发支撑平台、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高水平人才汇聚平台和产业引导基金投融资平台,实现人才、产业、资本和技术创新的有机集成、相互支撑和体系化发展。一是建成了航天、航空、材料等8个创新中心;二是联合航天三院31所和西北工业大学共建新型组合动力创新中心,组合动力相关成果荣获2019年陕西科技发明一等奖;三是组建成立的陕西省空天动力创新中心被陕西省工信厅认定为第三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四是取得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国际合作基地、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硬科技示范单位等资质和荣誉。
(二)谋划优质项目,推进产业布局
立足空天动力及其延伸产业领域,积极推动省内外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一是组建成立陕西海澜翱翔航空有限公司,提供无人机通航支线物流与末端物流运输投送业务,完成首轮融资80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无人运输机“鸿鹄1代”研制生产。二是孵化重组西安真空钎焊技术有限公司,为多型发动机、商业火箭等生产组件50余个、配件500多个,被省科技厅列入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培育库,已进入上市前辅导阶段。三是推进超高温热障涂层稀土碳酸盐项目,项目成果可在1600℃以上、最高可达3000℃进行工作,在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四是立足解决空天动力工业仿真软件“卡脖子”和“国产替代”问题,孵化成立陕西空天超算中心有限公司,已投资2亿元,对标国际主流工业仿真软件,现已完成两款软件开发。五是发挥西工大硬科技优势,孵化了高精度滚柱丝杠(完成天使轮投资2000万元)、无人机用涡喷发动机、核泄漏测试设备、5G通信设备及公共检测平台等项目。同时面对疫情,快速成功研制了超高效杀毒仪并投入市场。
(三)汇聚高端人才,提升产业服务
吸引和汇聚海内外高水平科技人才,组建和培育空天动力领域院士和行业顶级专家为核心的高技术人才团队,人才聚集效应正在加速形成。一是做好人才智库建设,组建钱学森空天动力(西安)创新中心,为陕西空天动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战略规划、系统论证、管理咨询等决策支持服务,入库空天动力领域技术专家、经济学家等100余人。二是加大创新人才和团队引进力度,成立三个院士工作室,吸引“青年千人”、西工大、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大、航天六院等多名专家、教授加入项目团队。孵化企业在岗博士20余人、高级职称60余人。三是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
(四)发挥金融功能,加速产业发展
组建了陕西空天动力投资有限公司、陕西空天宏远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实现项目孵化直投、基金投资、基金管理、项目管理等。空天院和专业投资团队共同组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运营三支基金,其中陕西空天云海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2.5亿元,已投资西安兴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嘉兴雅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具备IPO潜力,服务于我国国产商用大飞机等优质项目。正在联合陕西财金等筹建30亿元规模陕西无人系统产业基金,推动无人系统产业快速发展;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和省内外多个地市联合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推动地市经济发展。同时与惠华基金、上海融玺、招商证券、建投华科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助推我省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
未来3-5年,空天院将聚焦国家长远目标、重大需求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整合在陕顶尖科研力量,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开展技术创新,筹建国家实验室。同时,紧盯5G技术、智能制造、工业仿真软件、新材料等领域优质成果,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组建成立15个以上混合所有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3-5家孵化公司上市目标。
李惠:
谢谢魏总。
情况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介绍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请提问。
科技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科技日报记者。2019年3月省科技厅等几家单位印发了《陕西省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启动实施“1155工程”。请问史厅长,“1155工程”目前进展如何?
史高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落实党的十九大要求,破解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瓶颈、薄弱环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近年来,省科技厅着力实施“1155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服务和小微企业孵化培育等需求,打造了四类平台,激励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夯实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1.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聚焦陕西重点产业“卡脖子”问题,科技厅通过摸底调研,绘制了产业创新能力清单,按照骨干创新平台的要求,统筹优势科技资源,建设了若干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包括“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目前,正在积极与科技部协调推进“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筹建工作。
2.建设“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龙头企业是引领产业链或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我省龙头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的问题,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需求主体作用,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共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打通成果转化路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截至目前,省科技厅陆续批复新型研发平台44个。2020年,科技厅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领域、规上企业与科创板企业培育,将接续布局建设20家以上“四主体一联合”校企合作平台。
3.推动省级创新平台开放共享。我省中小企业体量较小、自身科研能力匮乏,省内科教资源富集,为快速找到合适的研发机构、精准匹配企业研发需求,省科技厅开发了“陕西省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对通过服务平台成功匹配,签订科技服务合同的创新平台和企业,将给予双向补贴及项目支持。2019年7月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已有430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481家科技型企业在线注册,征集技术需求619条,发布科技服务订单138项,签订科技服务合同128项,合同金额已突破1亿元(10897万元)。
4.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省不断优化双创生态环境,加大小微企业孵化和培育力度。截至2020年9月,全省已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21家、国家备案90家,科技企业省级孵化器95家、国家级35家,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5家。各类创新平台吸纳的从业人员达到16万人。下一步,科技厅将继续认真落实《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促进“双创”孵化载体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小微孵化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1155工程”是我省深化产学研融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我厅将继续与发改委、工信厅、教育厅等相关部门配合,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共同推进“1155工程”实施,构建和完善陕西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新时代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科技支撑。
李惠:
请继续提问。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控股了38个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去年研究院控股的西部超导公司作为全国首批25家、西部第一家登陆科创板。请问李院长,你们在科创板上市方面有什么经验做法?后续在推动更多优质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方面还有什么计划?
李建峰:
西部超导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西部超导公司从递交申请到审核通过,历时66天,创下了上科创板最快的纪录。西部超导公司成功登陆科创版,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资本市场改革要求的直接成果,在上市过程中得到了省科技厅、财政厅、省政府办公厅、省证监局、省融办、省金融局、经开区管委会等18个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一是西部超导公司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国际先进、国内空白、解决急需”为产品定位,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公司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出多种航空、舰船用新型钛合金,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航空、舰船关键钛合金材料的技术封锁。公司还有多项产品在生物医疗、汽车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二是西部超导公司的产品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领域,在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等多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广阔,市场认可度高。
三是超导公司保持业务的成长性,有坚定的规范意识。西部超导业务增长的可预期性、内控的规范性,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等都是成功登陆科创板的关键。
四是在上市过程中,西部超导公司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对各类重点、难点问题准确把握,及时处理。
西北有色院在汲取了西部超导的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积极推进控股的西安凯立公司科创版上市工作,目前进展顺利。西北有色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陕西省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布局,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计划用5-10年的时间,打造十家上市公司,形成千亿新材料产业规模,为陕西省全力推动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作出新的贡献。
李惠:
请继续提问。
西北信息报记者:
您好,我是西北信息报记者。请问魏总,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作为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新型研发机构,在创新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魏征:
感谢大家对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发展的关心与关注。空天动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核心技术,是大国实力的重要标志。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组建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省委融办、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省级部门和西安市、西安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在创新体制机制、科研项目攻关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一方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不断激发内在活力。
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坚持“政府主导、依托高校、协同创新、企业运作”基本原则,注重同军工企业的战略合作和错位发展,探索形成了依托空天院平台、建设八大创新中心、孵化若干产业化公司的“1+8+X”创新运行模式,采取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扁平化管理模式、“矩阵式”项目管理机制,实现产业、人才、资本和技术创新的有机集成、相互支撑和体系化发展。组建的陕西省空天动力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等资质,被西安高新区授予“2019年度硬科技示范单位”。
另一方面,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一是推进新型组合动力研发项目,联合航天科工三院与西北工业大学重点开展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技术基础研究、试制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一体化设计工程难题,提升我国在临近空间及空天飞行器方面的综合装备实力;二是实施无人机微型发动机研发项目,旨在通过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及产品禁运,为多个领域高速无人飞行器提供强劲的动力装置。目前,已掌握总体设计等关键技术,具备完善的检测、装配、调试、整机试车等能力,完成5kgf至80kgf推力级别八型微型涡喷发动机研制工作。三是开展空天动力工业仿真软件研制项目,解决空天动力领域工业仿真软件“卡脖子”难题,整合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优势资源,对标国际主流工业仿真软件,建设国内领先的以空天动力技术背景为特色的工业工程仿真和工业云服务平台,现已完成飞发一体化仿真、燃气涡轮机整机多学科仿真分析等软件开发,推动空天动力领域工业仿真软件国产化。同时,我们牵头论证陕西省空天动力重大专项并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在超高温稀土钽酸盐热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行星滚柱丝杠、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新冠疫情消杀设备研制等方面进行研发并积极推进其产业化。
李惠: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西安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西安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提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请问省科技厅近年来在“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史高领:
省科技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思路,统筹我省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推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催生新引擎,支撑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梳理高新技术领域能力清单和卡脖子技术清单。对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梳理我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新型显示及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能力清单。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先后梳理出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能源化工、航空航天动力、3D打印等5个领域科技资源优势及特色清单,以及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4大领域61项卡脖子关键技术清单,为部署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依据。
二是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产业创新链。为解决和突破制约我省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按照“成熟一项,论证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2018年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能化资源清洁转化利用、智能制造、先进金属材料、高端集成电路与先进半导体器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5个高新技术领域省科技重大专项。持续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推动补短板、强弱项、稳优势,鼓励大型骨干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申报,2017年以来,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5G通信、互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区块链)等领域,凝练部署创新链52条,支持重点项目432项。
三是优化高新领域科研平台布局。围绕陕西技术优势领域和产业创新需求实际,筹建陕西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转化医学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筹建先进阿秒激光、百太瓦Z箍缩、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测试、鄂尔多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一期建设,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相继获批。实施“1155”创新工程,支持建立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等共性技术平台和“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44家。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7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7家。
四是高新技术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2630.9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8%,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8%。近年来,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西安交大自主研制我国首台1500mm非球面超精密车磨复合加工机床,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设备禁运,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西北工业大学在长寿命耐高温氧化/烧蚀涂层防护机理与应用研究取得突破,成果已成功用于多型跨代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定型与研制,解决了国家重大战略亟需的多项关键超高温材料应用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以下方面: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各领域专项战略研究。二是聚焦我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部署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加强前瞻性先导性引领性技术创新,支持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建设,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1155”创新工程,统筹布局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李惠:
再次感谢史厅长、李院长和魏总,也感谢今天与会的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