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渭南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九)

时间:2020-11-20 10:25:03 来源:陕新发布

11月16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第九场新闻发布会,邀请渭南市华州区委副书记周家斌同志就华州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工作成效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举措和成效进行通报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雷景荣主持发布会。

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雷景荣: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委宣传部召开的“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华州专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

中共渭南市华州区委副书记    周家斌同志

渭南市华州区政府副区长      张新峰同志

渭南市华州区扶贫办主任      江  正同志

现在请周书记就华州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通报发布。

中共渭南市华州区委副书记周家斌: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华州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今天,由我向大家介绍华州区脱贫攻坚整体工作情况。在此,我向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海峰书记也让我代表他向大家表示亲切的问候!

华州,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南依秦岭,北邻渭河,总面积1139平方公里,耕地41万亩,总人口37万,辖9镇1办122个村、14个农村社区、14个城市社区,贫困村33个,贫困户17845户56800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全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战必胜的信念,严格落实“六个精准”、强力推进“八个一批”,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对标补短等专项行动,确保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取得决定性成果。截止2018年底,3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1623户240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020年10月全区剩余贫困人口均已达到退出标准。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全员上阵,夯实攻坚责任

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着力完善“上下齐抓、任务明晰、督查有力、问责精准”的责任体系,不断凝聚全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一是健全责任体系。坚持“三级书记”抓扶贫,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挂帅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八办八组”,推行“双联双包”,形成了10名区委常委包镇、31名区级领导包村、16个市直部门和55个区级部门联村包户、136名第一书记和130名驻村队员下沉一线、3200名干部结对帮扶的全员扶贫格局。二是明确扶贫任务。通过编制《脱贫攻坚工作资料汇编》《脱贫攻坚应知应会100问》《八办八组政策读本》等书籍,举办现场授课、讲座研讨、网络培训等活动,各镇、各部门严格按照全区总体方案和“六个精准”要求,立足区情实际,细化任务书、制定作战图、明确时间表,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各包联领导和广大扶贫干部弄清了自己该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效果。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组建专项督导组,紧盯每一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销号制度。同时举办了脱贫攻坚电视问政活动,“八个一批”部门接受“两代表一委员”面对面问询,接受社会监督,以督导切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落细。四是肃执纪问责。对扶贫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懒政怠政、扶贫资金违规使用等问题,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执纪问责,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18年以来,先后开展明察暗访170余次,立案查处问题线索97件,党政纪处分98人,全力保障打赢脱贫攻坚这一场决胜之战。

二、坚持为民情怀,着力改善民生

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薄弱环节,以上率下抓整治,尽锐出战攻难关,贫困村安全住房率、安全饮水率、道路通达率、义务教育和标准化卫生室达标率等多项指标均达到100%,贫困群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让群众住得安心。通过全面排查甄别,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485户,异地扶贫搬迁835户2882人,从根本上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使所有贫困户住上了安全房。水质提升让群众吃得放心。在人居饮水工程全覆盖的基础上,设立了镇级农村饮水工作管理办公室,聘任175名农村饮水安全专职水管员,实施了44个村组供水系统改造提升工程,使家家户户喝上放心水。村道改造让群众出行称心。以贫困村为重点,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先后修建通村道路23.3公里,整治“油返沙”道路220公里,打通了群众出行的“必经路”、村地之间的“断头路”、村村之间的“连接路”,村级道路已经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小康路”。教育扶贫让群众感到暖心。2016年以来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86万人次,发放资助金2974 万元;为贫困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6439份,贷款金额4834.7万元,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健康扶贫让群众生活舒心。“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等医保政策全面落实;136个村卫生室均已达标,配备基本医疗药品80种以上;建立了820余人的区镇村三级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做到贫困人口“应签尽签”、定期服务,有力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兜底保障让群众笑得开心。按照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的原则,全区纳入低保贫困人口10421人,五保贫困人口1190人。针对缺乏劳动力的老弱病残贫困户,在实施产业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户逐人办理残疾等级鉴定,全区持证残疾人13736人,实现扶残政策上门、康复器具上门,康复知识上门。今年金堆“8·6”暴雨洪灾之后,我们通过仔细摸排,及时将金堆镇3个村30户99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临时救助90户,无因灾致贫返贫现象发生。

三、坚持产业带动,拓宽增收渠道

“两不愁”的根本在于群众持续增收。我们着力发展长效产业,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全力打好脱贫致富“组合拳”。

产业扶贫“多点开花”。围绕市场需求,立足华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依靠双手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以来,累计落实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中药材、苗木花卉、干杂果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162个,建成社区工厂6个,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瓜坡君朝、赤水小涨、高塘渭华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辐射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迦德诚鞋业、金太阳电热电器等社区工厂解决了一批贫困搬迁人员的就业问题。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援助高塘柿村,通过光伏发电、清水莲菜、双拥柿子林等扶贫产业项目,群众年人均纯收入2019年达到1.2万元,由原来的后进村、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区的明星村、示范村。产权改革走在前列, 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0个试点县之一,我们紧抓试点机遇,全力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地生效。全区共核清资源性资产126.77万亩,经营性资产9006万元,非经营性资产98182万元,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7.18万人;累计收回集体土地21607.7亩,完善承包合同5942份,收回承包款568.96万元。136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认定以及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工作,并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探索总结出多种带贫益贫模式,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表彰。生态扶贫增绿增收,通过做大生态效益补偿蛋糕、 选聘生态护林员等方式, 大力开展生态扶贫。 先后为2158户贫困户兑付生态效益补偿金180万余元,为470户贫困户兑付退耕还林补偿金58余万元,实现了45名在岗护林员工资足额按时发放,完成生态搬迁134户750人。消费扶贫走出新路,成立了消费扶贫工作专班,坚持区内区外协同、线上线下联动,一体推进消费扶贫。先后认定了33家企业(合作社)57个扶贫产品,在“扶贫832平台”完成机关事业单位注册68家,举办了消费扶贫产品购销会,建成了规范运营的专区1个、专馆3个。同时,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优先采购扶贫产品,围绕全域旅游重点推介扶贫产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为扶贫产品直播带货,助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金融扶贫激发活力,针对贫困群众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健全了金融扶贫政策保障体系、完善了风险补偿机制,形成了机制优、投入大、覆盖广、 保障实的金融扶贫格局。截止11月15日,累计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4553户,获贷率达到31%。

四、坚持扶智扶志,增强造血功能

我们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强化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

一方面,千方百计在“扶志”上下功夫。扶贫先扶志,扶贫干部既是政策宣传员,也是技术推广员,更是心理辅导员,通过经常性地与贫困群众“拉家常”,隔三差五“走亲戚”,不断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气鼓劲。瓜坡镇君朝村62岁的熊新科老人,由于年纪较大,外出打工岗位少、收入薄,家中妻儿常年患病,在扶贫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硬气和勤劳钻研的劲头,种起了大棚蔬菜,探索创新出西红柿拉蔓再培育的新技术,实现了脱贫增收,成为了村里人人称赞的致富能手,2018年5月9日被人民日报宣传报道。另一方面,精准施在“扶智”上下功夫。针对一些贫困群众发展缺知识、缺技术的实际问题,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通过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创业助推等扶持活动,全区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20637人。柳枝镇南关村张永强,身残志不残,依靠青皮核桃脱皮新技术,建起了厂房,购买了设备,当起了老板,成功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同时,积极组建各级各类宣讲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农户,开展精准扶贫主题宣讲活动,大力宣传脱贫攻坚重大意义、政策举措、先进典型,广泛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好项目、好经验、好做法,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进一步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贫困户“造血”能动性得到了提升。

五、坚持常态长效,巩固脱贫成果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的指示精神,立足更高水平脱贫、更高质量发展,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果。

一方面,紧盯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对象,着力构建起了以村民小组长为基础信息员,“四支队伍”实时监测,各镇(街道)和重点行业部门“双线”监测,横向协同、纵向到户、覆盖全区的网格化信息监测体系。同时,区镇村三级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动态帮扶机制、稳定增收带贫益贫机制、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运营管护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机制等相关机制,也已经按照要求全部健全完善。另一方面,坚持将“有效衔接”贯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过程,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全力做好帮扶责任、帮扶队伍、扶持政策和纪律监管等方面的衔接工作,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和决心,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确保脱贫成果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六、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强基固本

我们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渭华起义红色文化精神,抓班子、强队伍,树导向、增活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先后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16个,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党组织2个,实现了6个移民安置点党的工作全覆盖。积极实施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双带工程”,高质量完成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83名致富带头人成为村党支部书记,111名致富带头人成为村党支部委员,有效夯实了战斗堡垒,打造了脱贫攻坚的“火车头”。累计投资1800万元用于农村党组织活动阵地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村19个。努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以打造“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帮扶干部队伍为目标,通过现场培训集中学、网络培训推动学、组织测试倒逼学、网络平台自主学等方式对“四支队伍”进行了全面培训。利用华州大讲堂等有效平台,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农产品、实用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讲座培训。采取互动式教学、观摩式教学等形式,先后赴大荔、合阳等地参观学习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电商平台、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培训,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提拔重用9名优秀第一书记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对2名长期坚守脱贫攻坚一线的优秀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优先晋升职级,对1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表现特别突出的镇长平级转任镇党委书记。深入开展“留心护根”行动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年龄老化、知识点欠缺的现实,积极实施人才强村战略。近年来,累计招录大学生村官45名,配备村级专职工作人员136名。围绕“街镇吹哨 部门报到”,组织开展了农技推广、畜牧养殖、病虫害防治、果树栽培、节水灌溉、水产养殖等多项实用技能培训活动。深入开展乡村治理领域专项整治活动,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完善了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高质量推进平安乡村和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优化乡村环境,增强人才吸引力。

各位媒体朋友,华州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华州区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结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奋力谱写新时代华州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进全面小康。

最后,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华州的发展!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雷景荣:

谢谢周书记的通报。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中国网记者雷阳:

您好,我是中国网记者。近年来,华州区围绕抓好产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全覆盖”“长短结合”的模式。请问华州区在产业扶贫方面具体采取哪些做法,取得哪些积极成效?

华州区政府副区长张新峰:

答: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自2016年以来,累计落实产业扶贫项目162个,通过“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全覆盖”“长短结合”等形式,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其中:2020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2个,带动贫困户8059户)。通过发展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以及中药材、苗木花卉、干杂果等扶贫产业,贫困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产业扶贫带来的红利。特别是围绕花椒产业扩面提质增效,以高塘、大明等7镇69个村为重点,鼓励引导群众在空闲地、撂荒地栽椒建园,全区花椒栽植面积达到10.1万亩。在大明镇建成集花椒色选、烘干和生物肥发酵于一体的深加工厂,配套建设全区花椒技术服务中心、花椒销售市场。组织召开了华州花椒产地销售推介会、促消费暨消费扶贫产品购销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拓宽扶贫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二是金融支持,助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各项金融扶贫政策。截至11月15日,累计为45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5亿元,贴息1340.07万元。

三是园区带动,促进群众增收。不断探索“党委+龙头企业+贫困户”“支部+公司+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引导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等参与脱贫攻坚,密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措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君朝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柳枝莲峰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宏达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荣鑫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渭滨江南农业产业园等龙头企业(公司),已成为推动产业扶贫的主力军。

四是优化服务,提升技术培训。深入开展技术人员结对帮扶,实施“双联双包”机制,全区共计聘任产业指导员175名,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为贫困户提供高效、快速、便捷的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产业扶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作用,扎实开展“百名农业专业技术干部包百村入万户”包联活动,每村落实一名专业技术干部,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项目规划指导、产业技术服务等工作,实现产业指导服务全覆盖。

五是健全机制,巩固脱贫成效。以实现“村村有扶贫项目,户户有扶贫产业”为目标,紧密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关于加强项目资金资产监管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产业扶贫资产运营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发展自主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长效机制,确保扶贫产业建得成、管得好、可持续,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国际在线记者刘嘉宸:

您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2017年6月,华州区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请问华州区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方面有什么经验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华州区政府副区长张新峰: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华州区紧抓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机遇,精心部署,扎实推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全区136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认定以及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工作,共核清资源性资产126.77万亩,经营性资产9006万元,非经营性资产98182万元,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7.18万人,各村(社区)均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组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凝聚合力。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要事来抓,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29个部门参与的领导机构,设立综合协调宣传、业务指导、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违纪违法督查组等8个专题工作组,多次召开改革动员会、培训会、推进会、观摩会,统筹推进全区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二是宣传引导。抽调懂政策、业务精的农经干部组建宣讲团,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广泛收集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给群众吃上“定心丸”。累计发放宣传单5万余份,组织培训500余场次,培训4万多人,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三是财政支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均衡发展。按照贫困村50万元,已脱贫村20万元,非贫困村10万元的标准,下拨资金253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门列支400万元保障区镇两级改革经费。

四是示范带动。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思路,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首批选择产业基础好、群众意愿强的杏林镇和27个村试点推进,探索出了城中村、农业村、贫困村等不同类型村组改革经验。坚持把紧密利益联结、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和社会持久稳定作为改革的终极目标,采取股份合作、订单发展、保底分红、利益返还、保障就业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先后涌现出华州街道马北组、杏林镇新民小镇、柳枝镇毕新社区、瓜坡镇君沙村、金堆镇东西坪村等示范村。

五是专项治理。全力做好产改“后半篇文章”,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防止农村资源和集体资产流失,切实维护村集体、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合法权益。集中开展了打击垄断农村资源和侵吞集体资产专项行动,共核查集体预留地34687.91亩,收归集体21607.7亩。完善土地承包合同5942份,收回土地承包款568.96万元,机井799眼,旧校舍33个,旧大队部50个,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陕西日报记者刘荔建:

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大家都知道,“两不愁三保障”是检验脱贫成效的硬指标,也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保底任务。那么请问江主任,在落实好这项工作中华州区是如何来做的?

华州区扶贫办主任江正:

答:谢谢您的提问。“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华州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集中人、财、物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具体讲,就是做到“五抓”:

抓产业就业,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累计落实产业扶贫项目162个,带动贫困户22769户次;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20637人。通过产业、就业扶持,真正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不愁吃不愁穿”的后顾之忧。

抓教育扶贫,惠及贫困家庭学生。一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2016年以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86万人次,发放资助金2974万元。为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6439份,做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建立了“渭南市华州区教育爱心基金”,累计发放救助金13万余元,先后让23名身患重病、突发意外的师生重返校园。二是努力提升办学条件。配齐配足教学仪器设备、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美化亮化校园环境,全区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互联网接入、直饮机供水、供暖设施”四个全覆盖。三是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制定印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逐镇逐村逐校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控辍保学目标任务,合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深入开展,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双百”目标。

抓健康扶贫,减轻贫困患者负担。一是强化重点工作推进。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华州区全力做好大病集中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等各项重点工作,切实满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强化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按照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区内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有1所政府办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有1个标准化卫生室。三是强化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全区136个行政村共有262名有资质在岗的乡村医生,其中执业医师13人、执业助理医师39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51人、乡村医生证149人、乡村执业助理10人,达到医务人员“三合格”要求。四是强化大病专项救治。对全区摸排出的大病患者,实行了“四定”,即:定临床路径、定救治医院、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和救助比例。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农村贫困人口30种大病患者共计548人,全部得到救治,救治率100%。五是强化慢病签约服务。组建了区、镇、村820余名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做到应签尽签、签约一人、履约一人。

抓两房建设,确保群众住房安全。在危房改造方面,一是扎实开展危房鉴定。对80名业务骨干进行了房屋安全等级鉴定业务培训,培训合格后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了房屋安全等级鉴定工作和“回头看”行动,逐户鉴定如实录入贫困户房屋实际情况,建立了“四清一责任”台账。二是严把工程建设质量。邀请专家对全区96名农村建筑工匠进行集中培训,由取得市级资质认证的农村建筑工匠实施危房改造,对自建房屋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实行统建房屋回访制度,由建档立卡贫困户自己对统建房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并反馈意见,确保农村贫困群众建得起、住得好。三是全力推进危房改造。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修缮加固和新建方案,扎实推进危房改造,累计完成14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全区共搬迁安置835户2882人。我们持续做好就业产业后续扶持,健全完善水电台账和整户外出台账,做到“分类建档、逐户甄别、一户一策”,建立健全实际入住动态管理机制,促其尽快融入新社区。争取群众理解支持,依法依规研判解决特殊疑难问题,全面完成易地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复绿工作。持续开发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和自主择业,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抓改造提升,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累计实施单村供水和改造提升施项目103处(其中,2020年实施了44个村组供水系统改造提升),切实解决了群众在饮水安全方面的后顾之忧。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管理基金使用办法》等文件,严格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建立健全四级回访制,公布运行单位、监督单位电话,在10个镇(街道)设立了镇级农村饮水工作管理办公室,聘任175名农村饮水安全专职水管员,形成“渠道畅通、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雷景荣: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华州区委宣传部,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