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时间:2020-11-25 10:40:40 来源:陕新发布

11月24日9:00,延安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举行“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扫黑办主任、新闻发言人鲁志华,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杨翔翔,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威评,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赵军政,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延慧,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贺国彪,介绍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最新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提问。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主持。

pic
pic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少婷: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为了持续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舆论氛围,充分展示我市扫黑除恶工作成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由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举行“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系列发布会的首场,我们邀请来了: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扫黑办主任、新闻发言人鲁志华先生,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杨翔翔女士,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威评先生,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军政先生,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延慧女士,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贺国彪先生,请他们介绍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最新进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鲁志华先生介绍情况。

pic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扫黑办主任、新闻发言人鲁志华:

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向一直以来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给予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的新闻媒体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照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要求,我们将在本周举办四场新闻发布会,集中通报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体情况和重点行业部门乱象治理工作成效。现在进行第一场,由我向大家通报全市扫黑除恶最新战果和今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一会儿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中院、市检察院5个部门,分别就各自领域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一、全市扫黑除恶最新战果

截止2020年11月18日,全市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42个、涉恶类犯罪团伙64个,破获刑事案件1245起,刑拘犯罪嫌疑人1281人,扣押涉案资产及借据折款4.32亿元。批捕98件322人,审查起诉89件454人,依法提起公诉89件449人。一审受理81件478人,判决78件455人,二审判决49件316人。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292件、处理393人。清理不合格、不胜任村“两委”干部152人,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506个。八类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4%,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成效。

二、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扣扫黑除恶“六清”行动,深入开展行业治理,积极推进长效常治,奋力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一)扎实推进“六清”行动。一是强力推进线索清仓。公安机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线索核查专班,对282条存量线索和45条全国扫黑办批转线索市级兜底、直查直办;市检察院成立质量审核专班,对线索核查质量审核把关;市扫黑办组织对31条重点线索和重复举报线索开展质量评查。7月份以来,全市涉黑涉恶线索始终保持动态清零。二是强力推进逃犯清零。对追逃滞后的县区公安局长进行约谈,签订追逃“军令状”,夯实“3+2包一”(即:“县区主要领导、公安局分管领导、刑警队长加上两名追逃专干包抓一名逃犯)工作责任,落实“五个一”(即:一个基础档案、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追逃专班、一个缉捕方案、一笔专项经费)工作措施,全市抓获涉黑涉恶目标逃犯16名。三是强力推进案件清结。公安机关抽调侦查骨干,成立工作专班,对黑恶案件实行领导包案、提级侦办;市县法院成立审理专班,对涉黑恶案件优先审判,专案专办。截至目前,全市涉黑涉恶案件在法定时限范围内侦查、起诉、审判均已全部办结。四是强力推进伞网清除。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有黑无伞”“大黑小伞”问题逐案“回头看”、大起底,严格落实签字背书、“双向移送”等机制,全市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立案292件,查结292件,处理393人(其中政法干警132人),党纪政务处分320人,组织处理73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五是强力推进黑财清底。对“见黑见恶不见财”案件逐案翻查,全链条核查涉案财产,深入开展财产刑执行专项行动,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犯罪经济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4.32亿元,判处财产刑3639.08万元。六是强力推进行业清源。针对涉黑恶案件逐案查找行业监管漏洞,累计向行业部门发出“三书一函”231份,督促整改问题412个,指导建立长效机制166项,源头预防水平不断提升。

(二)深入开展行业治理。一是聚焦重点行业抓整治。在文化旅游、住建交通等18个行业领域部署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防疫药品质量安全、农村集体土地领域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直播、房地产市场行业乱象和违规代收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各行业领域乱点乱象1700余个(处)。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抓整治。针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深化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混乱地区摸排整治,检查各类行业场所1900余次,发现安全隐患并限期整改97处,查处不按规定登记企业104家,查处未经公安机关许可经营企业20家,取缔封停25家,停业整顿12家,责令整改87家,行政拘留32人。三是聚焦基层基础抓整治。对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管理混乱、矛盾问题突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存在黑恶、宗族势力干扰侵蚀的5类村进行重点整治,清理不合格、不胜任村“两委”干部152人,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506个。

(三)着力构建长效常治。一是围绕总体推进健全长效机制。制定《延安市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建设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围绕源头预防、依法严惩、深挖彻查、行业整治、人民满意、综合治理6大板块,建立健全37类制度机制,形成市级抓统筹、县级负主责、部门强执行的一盘棋格局,推动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围绕依法严惩健全长效机制。各政法机关深入研究涉黑涉恶犯罪新动向,出台一系列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制度机制,固化异地用警、异地羁押、提级办理、双向移交等制度,完善黑恶案件研判会商、“打财断血”协作配合、案件办理“三同”等机制,健全政法机关之间、政法与纪检监察机关协作机制,最大限度压实责任、破除阻力、协同联动,有力提升打击质效。三是围绕铲除土壤健全长效机制。针对各部门“高风险”领域和岗位,健全源头监管机制,强化风险防控预警,各部门先后制定出台《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办法》《近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意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等监管制度,源头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四是围绕人民满意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开展知晓率满意率测评,听取群众对乱象治理的意见建议。分批组织交通、文旅、城管等重点行业部门召开电视问政,面对面回应群众诉求。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深入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暗访调查活动,掌握行业治理第一手资料。通过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评估等办法,建立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同黑恶势力的斗争是一项长期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决心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谋划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着力营造“黑不生、恶不出”的长治久安环境。

一是继续深化“六清”行动。按照“清彻底、清干净”的目标,我们将持续加大攻坚力度,强化工作力量,坚持分类施策,对已完成的再次翻查起底、确保质量,对新增加的动态清零、确保成效,对未完成的倒排日期、挂图作战,确保拿出六张合格的成绩单。

二是谋划开展“六建”工作。谋划建立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智能公开的举报奖励机制、打早打小的依法惩处机制、精准有效的督导督办机制、激励约束的考核评价机制、持续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巩固深化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

三是深入推进“无黑无恶”创建活动。落实《关于深化“无黑无恶”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挖掘典型打造亮点,持续夯实基层根基,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平安延安建设迈上新台阶。

最后,希望新闻媒体界各位朋友,对扫黑除恶工作继续予以关注和支持!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李少婷:

谢谢鲁书记。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单位名称。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记者:

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市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请问纪检监察机关有哪些有效的做法?谢谢!

pic

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杨翔翔:

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对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关键在打掉背后的“保护伞”“关系网”。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纪委市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纪委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结合起来,每年在市纪委全会上进行专门安排,聚焦打伞破网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深挖彻查,铲除了一批黑恶案件背后的“保护伞”“关系网”。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党员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292件,处理393人,处分320人,移送检察机关16人,有力释放了不管“保护伞”潜伏多久、隐藏多深,终究会受到严肃惩处的强烈信号。

一是紧盯问题线索,加快核查处置。我们坚持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从严从实从快查处。今年,我们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目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和疫情防控形势,及时作出具体安排,统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派驻机构的力量,集中时间加快核查涉腐涉伞问题线索,基本完成了“线索清仓”各项任务。

二是突出打伞破网,逐案深挖细查。我们紧盯涉黑涉恶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工作推动不力等三类问题,坚持有腐必反、有伞必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今年,我们深入推进“伞网清除”,严格领导包案、定期督办,对没有打出“伞”或打“伞”不彻底的回溯核查、扩线深挖,抓重点、找疑点,持续攻坚克难,确保打深打透。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63件,处理89人,处分73人(其中县处级3人、乡科级57人),移送检察机关8人,严肃查处了一批“官伞”“警伞”“庸伞”。

三是从严追责问责,有效传导压力。我们坚持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对上级部署要求不重视,贯彻落实不认真、不坚决,消极对待、敷衍应付的,严肃进行追责问责,不断把“打伞破网”向基层延伸。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追究失职失责问题36件,问责75人,处分31人,有力有效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积极探索长治长效机制,着力提升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质效,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陕西网记者: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在夯实基层基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谢谢

pic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威评: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各级组织部门在夯实基层基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对标市委扫黑除恶工作要求,聚焦职责职能,狠抓落地落实,三年来共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506个,清理不合格不胜任村“两委”干部152人,全市1758个村实现“一肩挑”,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62个,将村“两委”换届“回头看”、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等扫黑除恶重点任务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推动组织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深化理论武装,强化政治担当。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论述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重要指示要求中蕴含的高瞻远瞩战略眼光、真挚深厚为民情怀、除恶务尽坚定决心,深刻理解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不断提升推进专项斗争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二是坚持把专项斗争作为组织工作特别是基层党建的重点任务,着眼实战实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等开展培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对扫黑除恶政策理论、法规制度、措施要求的掌握,2020年培训第一书记2717人次,培训村党组织书记2431人次。三是印发了《县(市、区)、管委会和市直部门2020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把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动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强化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等纳入县(市、区)和管委会2020年度共性考核指标。

二、聚焦重点任务,夯实基层基础。一是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今年,以黑恶势力干扰侵蚀、宗教势力蔓延渗透等“五类村”为重点,详细摸排、应整尽整,同时对主题教育期间集中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情况进行“回头看”,今年共摸排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28个,严格按照“四个一”措施、“一村一策”集中整顿。二是对照“六清”行动要求,认真做好中央督导组移交问题线索的调查处理,移交的22条线索中涉及组织领域的问题已经全部查结并作出相应处置,完成线索清仓任务。三是从严管理监督村干部。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全面建成全市农村党支部书记人事档案和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坚持“事前报备”“凡动必备”和资格联审制度,坚决防止有前科劣迹人员混进村干部队伍。加强“一肩挑”人员后续管理,注重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健全完善村级党组织工作规范,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抓好日常运行监督,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问题。四是大力实施“领头羊”培育工程,注重从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优秀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培养村级后备力量,探索推行宜川县云岩镇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考村级后备力量“带薪”培养机制和黄龙县选派乡村振兴专员做法。会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优秀退役军人村“两委”后备力量培养使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优秀退役军人村级后备力量的教育培训、岗位见习、选拔任用、待遇保障等方面进一步规范。

三、持续传导压力,确保落地见效。一是压实整改责任。针对中央督导考核、巡视反馈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从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查找原因、剖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限要求,持续抓、深入抓、长期抓。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整治各种“重形不重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巩固拓展“基层减负年”成果,坚决根治以开会发文代替工作落实,始终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是强化督促检查。采取专项检查、暗访抽查等方式,组织力量不定期深入基层一线查核工作实绩,对工作滞后、敷衍应付的及时批评纠改,情节严重的严肃问责追究,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

华商报记者:

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力军,公安机关打击成效很大程度决定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请介绍一下专项斗争以来,公安机关取得成效如何,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pic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军政:

首先感谢您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以来,在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有关部署要求,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为抓手,周密安排,细化措施,强力攻坚,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42个,恶势力团伙64个,破获9类涉恶刑事案件1245起,刑拘1281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4.32亿元。

线索清仓行动中:全市公安机关严格落实省公安厅“一条线索、一个专班、一套措施、一查到底”的工作要求,启动了战时工作机制,做到应查尽查。截止目前,中央、部、省、市级5116条线索已全部查结,实现了“线索清仓”的工作目标。

逃犯清零行动中按照省公安厅总体部署,全市公安机关严格落实“3+2包一”的追逃工作责任,以最高等级的布控、最强措施的查缉,夯实了工作责任,采取国际合作、红色通缉、信息研判、施压劝投等各项措施,积极开展追捕工作。专项斗争以来,共督捕涉黑涉恶逃犯274名,其中督促71名逃犯投案。

案件清结行动中:专项斗争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省、市“扫黑办”的领导下,在检法机关的大力配合下,攻坚克难,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重拳出击、精确打击。截止目前,我市直接侦办的109起涉黑涉恶案件已全部侦查终结,实现了“案件清结”的工作目标。

伞网清除行动中:全市公安机关对案件线索中涉及的腐败问题和“保护伞”线索进行全面梳理,确保不漏一案、不漏一人、不漏一罪,对发现涉伞涉腐问题线索全部移交纪委监委部门查处。

黑财清底行动中:公安机关积极与检法机关和国有资产部门对接配合,完善了涉黑案件涉案资产的判决没收执行程序,全面回溯核查涉案财产流转轨迹,确保对显性“浮财”、隐形“暗财”一网打尽,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专项斗争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涉黑涉恶案件办理中共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4.32亿余元,其中扣押资金4886.85万元;扣押、查封动产和不动产1.025亿元;扣押条据折款2.8亿余元。

行业清源行动中:全市公安机关严格落实 “一案一整治”工作机制,对在案件侦办和线索核查中发现的行业领域问题,逐一发送公安提示函。截止目前,已向交通运输、金融监管、文化旅游、住房城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发送公安提示函190份,推动了相关行业部门主动履职、强化监管。

下一阶段全市公安机关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次推进会议精神,以更加坚强的政治意志,更加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深刻分析研究本地区黑恶犯罪形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采取有力措施,深化“六清”行动,强力开展“六建”工作,

组建机制建设专班,着眼于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压倒性态势。结合在专项斗争中形成的工作经验,对全市公安机关目前在线索核查、案件侦办、组织保障、行业整治等方面形成的机制框架再总结,再论证,再完善,着力建立和完善打早打小的依法惩处机制、规范的案件侦办工作机制、高效的侦办协作机制、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持续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精准有效的督导督办机制,持续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我市平安建设迈上新台阶。

电子政务办编辑:

延安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下一步延安法院扫黑除恶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pic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延慧: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聚焦“六清行动”,突出“案件清结”和“黑财清底”两个重点,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案件清结。全市法院紧紧围绕“案件清结”目标,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同时,加快办案进度。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大案、办难案,康天军院长带头办理了涉案人数最多、涉案金额最大的杨建华等37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该案于9月18日二审终审宣判,雷钧副院长办理了艾延梅等22人涉黑案。截至目前,全市法院院领导办理涉黑涉恶案件41件,其中各院院长带头办理案件36件,切实发挥院领导办案示范作用,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截至11月23日,全市法院一审受理涉黑涉恶案件81件478人,已审结78件455人,结案率96.3%。中院受理二审涉黑涉恶案件52件341人,审结49件316人,结案率94.2%。由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洛川杨建华等37人、宝塔区艾延梅等22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子长市张建平等13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一审均已审结,目前张建平等13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处于二审阶段,其余两案二审均已审结。

二是加大黑财清底力度。全市法院坚持“抓前端、强中端、重末端”工作要求,促进黑恶案件“立审执”衔接,全过程发力。加大涉案财产甄别力度,明晰涉案财产来源、性质、权属、用途,依法没收非法所得,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利益。严格掌握黑恶罪犯减刑、假释标准,与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履行民事赔偿责任及执行财产刑紧密挂钩,倒逼犯罪分子主动履行涉财产刑判决内容。扎实开展执行专项行动,确保涉案财产有效执结,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截至目前,全市法院涉黑涉恶案件判处财产刑共3639.08万元,其中已生效1588.04万元,已执行到位1314.18.万元,执结率为83%。判处追缴及没收违法所得362.8万元,已执行319.7万元,执结率为88%。

三是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围绕“一案一整治”工作要求,积极参与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强化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有效衔接。全市法院针对涉黑涉恶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共发出司法建议128份,收到回复87份。坚持“两问”机制和“一案三查”制度,对审理的涉黑涉恶案件逐一筛查,注重在案件审理阶段发现涉黑涉恶及“保护伞”线索。目前,全市法院共受理涉黑涉恶线索483条,已查结470条,查结率97.3%。对接收到的举报线索和批办线索,及时由线索研判小组甄别筛查,提高线索核查质效。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持续巩固和发展专项斗争成果,深化“六清”行动,谋划好“六建”工作,一是紧紧围绕“常效长治”工作重点,认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功经验,切实抓好建章立制,促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切实提升司法建议作用,强化跟踪问效,坚持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三是深化财产刑执行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加大对涉黑涉恶案件执行力度,做到“应执尽执”,进一步提升执行到位率。四是准确把握社会关切和群众需求,加大以案释法力度,积极配合行业部门开展法制宣讲,坚持打击、宣传、普法同频共振,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西部法制报记者:

请问检察机关办理涉黑涉恶案件能否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如果可以适用,检察机关是如何推进落实的?谢谢。

pic

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贺国彪:

非常感谢大家对检察机关在黑恶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注。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均可以适用认罪认罚制度。所以,检察机关在办理黑恶犯罪案件时,原则上也是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

2020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提高诉讼效率、准确及时惩罚犯罪、瓦解黑恶势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136人。在制度落实方面,一是加强平时督导。要求市人民检察院扫黑办的案件督导组,负责认罪认罚制度在日常办案中落地生效,推动各基层检察院形成行动自觉,确保黑恶案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二是主抓大要案。针对案件性质敏感、案情复杂、涉案人员众多、涉嫌罪名广泛的黑恶案件,调动全市力量,优化办案团队,如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办理杨建华等37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时,由检察长牵头,抽调5名业务骨干组成专案组,全面审查,细化量刑,当庭认罪认罚35人。三是坚持依法办案,黑恶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过程中,始终坚持过程依法、程序规范,重点是严格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真实性、合法性,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特别是针对被告人普遍存在的对认罪认罚制度不了解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多种方式释法说理,促其认罪认罚,真诚悔罪。四是做到宽严相济。对黑恶势力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等,依法严厉打击;对自愿如实供述、真诚悔罪、愿意接受处罚的黑恶势力犯罪中初犯、偶犯、从犯,依法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仅有力打击了犯罪,对黑恶势力形成震慑效应,而且分化瓦解了黑恶犯罪组织,减少了社会对抗,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如子长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张建平等13人恶势力集团犯罪一案,办案检察官积极开展释法说理工作,耐心讲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意义,消除被告人的抵触情绪和侥幸心理,最终除主犯及其妻子外的11名被告人全部自愿认罪认罚并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促进了该案在疫情期间依法、快速、优质办理。

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扫黑除恶的决策部署,紧扣“六清”“六建”,为平安延安建设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李少婷:

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