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西安市“办民生实事 向市民报告” 系列新闻发布会实录

时间:2021-02-25 17:26:33 来源:陕新发布

2021年2月25日下午,西安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西安市“办民生实事 向市民报告”系列新闻发布会。

pic
发布会现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我市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在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今天,我们邀请市卫生健康委,雁塔区、高陵区、高新区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到会,介绍卫生健康工作相关情况。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人: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荣亮;

雁塔区副区长张君;

高陵区副区长王小玲;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海若。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参加。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发布会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

首先,请荣亮副主任介绍我市卫生健康工作总体情况及下一步工作举措;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前提,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全力推进健康西安建设,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加速聚积,健康扶贫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一是筑牢疫情防线,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爆发后,全市1.3万名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停止休假,全力投入救治防控一线。10天建成市公共卫生中心,621名业务骨干入驻工作。24个市级流调小组开展追踪和调查,历时64天实现本地确诊病例“清零”,连续370天无新增本土病例。期间,我市共9批971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石家庄,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西安贡献。一年来,我们坚持“人物同防”,建立全市疫情防控综合管理系统,累计核查人员226.6万人,管理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41.2万人。落实对进口冷冻食品、冷链及市场环境核酸检测15.5万份。西安口岸累计承接入境航班495架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8.4万人。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我们不断加强救治体系,提升应急能力。全市共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80家、定点收治医院17家、核酸检测机构112家,实现了采集和检测全覆盖,核酸检测每日单检能力达到46.5万份,为筑牢疫情防线奠定了基础。

二是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深层次解决群众“看病难”。2020年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卫生健康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健康西安、打造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抓总,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此次13个市级重点项目共计落实医疗卫生用地约2111.8亩、建设医疗卫生用房约320.5万平方米,新增医疗卫生床位1.6万余张,约为西安市直属医院现有床位总数的1.5倍。此外,区县级疾控机构21个建设项目已动工6个、完成选址10个,完成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16个。26个区县级医院项目,已开工9个、立项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完成新迁建项目52个、改扩建项目47个。这些项目的建成必将推动我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让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三是健康西安建设步伐加快,市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围绕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环境等领域,开展17项重大行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等活动。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4家,省级示范区2家。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11.98/十万和1.45 ‰。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6.2岁提高到2019年的80.3岁。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7.74%,比2017年提升3.7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最前列。

四是综合医改成效显著,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全部实现网上集中采购,医用耗材实行“零差率”销售,确保患者在就医时得到更多实惠。建成城市医疗集团8个,16家牵头医院与124个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县域医共体,66所上级医院与基层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患者看病就医变得更加方便。市儿童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西北首家。全市2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完成中医馆建设,174个预防接种门诊推广使用网上预约系统。6所市属三级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服务,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降低了患者医疗成本。

五是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妇幼健康促进项目,适龄妇女两癌筛查8.3万人,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86.38万人;加大出生缺陷防治,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16万人、孕产优生健康检查7.2万人,免费产前筛查23.1万人次,新生儿疾病筛查31.2万人次。60.2万名老年人享受免费健康体检;推进医养结合,培养国家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单位2个,全省医养结合明星企业1家,累计培养各级各类试点74个。实施尘肺病防治攻坚和尘毒危害专项治理行动,全市202家企业纳入治理范围,劳动者职业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六是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健康扶贫工作精准有效。全力打造“43210”健康扶贫模式,120个涉贫镇街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1631个涉贫行政村的村卫生室全部达标,19个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25万名建档立卡人口应签尽签,4.7万名慢性病患者重点管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25种增加到30种,救治管理患者7249人,救治率稳定在95%以上。全市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全部脱贫。

2021年我们将着力从疫情防控、重点项目推进、健康西安建设、深化医改、重点人群保障等方面入手,统筹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实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坚持落实“人物同防”,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疫情防控能力、卫生应急规范化和专家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同时,加强传染病防控机构建设和相关设备配备,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完善各类卫生应急预案,形成平疫结合、职责清晰、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

二是全面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强化县级医院“龙头”作用,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着重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内,17个区县级医疗机构项目力争全部开工建设,43所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新迁建和改扩建;加快推进骨科、呼吸、精神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基础工作。以中医优势专科专病为重点,培育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2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6个省级示范中医馆,让群众看得了病、看得好病。

三是全面深化综合医改,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丰富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合理优化使用。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加快家庭医生签约、综合监管、统一支付等系统平台建设,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支撑体系。支持鼓励实体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在三级医院全面提供预约挂号、检查检验、取药、问诊、支付等快捷高效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四是全面加强重点人群保障,持续推动健康西安建设。扎实实施“双筛工程”、妇女健康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等公共卫生妇幼健康项目,维护母婴安全,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发展;全面展开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健康西安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全市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清理、大扫除”活动,对十四运场馆周边、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老旧小区及病媒生物滋生地等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整治。加大重大疾病防治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努力在“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上下功夫。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者将秉持伟大抗疫精神,担当有为、真抓实干,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追赶超越,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保障“十四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我就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谢谢荣主任,下面请张君副区长介绍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雁塔区人民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雁塔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雁塔现有医疗卫生机构869家(截至2月20日),服务人口270余万人。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曾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特别是2020年,我们以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聚焦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全力促进区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构建体系。结合雁塔实际,创新构建“2+8+100”卫生服务体系,2即:选址迁建区疾控中心和区中医医院,8即:8个街道各设置1个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即:设置10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正按计划建设。

二是优化服务。全市首创网格化监管模式,对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疫情期间服务流程,4—5月全市率先特设“夜间预防接种”服务,依托区妇计中心增设周六孕前健康体检,9月期间开通周末办理健康证服务。关爱老年群体,发放高龄补贴5000余万元,惠及70岁以上老人近25万人,为5万65岁以上老人提供社区健康体检。

三是打造特色。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立9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社区设置24家“家庭医生工作室”,提供定时坐诊、入户访视、健康指导等服务,为群众提供“家门口”服务。

四是筑牢防线。组织万余名党员干部坚守防控一线,派出19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展现雁塔担当。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开展区、街道、社区三级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核酸检测12万人,接种疫苗4.3万针次,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奋力谱写雁塔卫生健康优先发展、跨越发展新篇章。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三份答卷”:

一是提高服务能力。深入推进“2+8+100”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迁建区中医医院和区疾控中心,新建、整合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一个社区一个站”的就医格局。

二是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检验检测、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职能,构建科学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疾控人才引进,提升区域公共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开展数字化接种门诊、分时预约诊疗、电子健康档案查询等“互联网+”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三是打造服务品牌。发挥交大一附院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整合全区中医药优质资源,推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医疗机构”发展模式,打造一体化中医药服务板块。建立“基层社区保健服务、二级助产机构技术支撑、三甲危重症救治”联动机制,打通妇幼专科优质医疗服务链条。培育医学美容产业提质扩容,推进区域特色医疗卫生产业协同发展。

媒体朋友们!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我们将坚决扛起全民健康的政治责任,举全区之力,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流医疗服务示范区。也请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雁塔卫生健康事业,监督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当好全民健康“守门人”!

谢谢张区长,下面请王小玲副区长介绍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

下面,我就高陵区卫生健康有关工作向大家作以介绍。

高陵区目前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27家,其中区级医疗机构4家、街道卫生院10家、社会办和民营医疗机构86家、村卫生室127家,形成了区、街道、村三级联动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健康高陵工作稳步推进。

2020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一条主线。我们深刻认识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当前加快推进健康高陵建设的首要任务。实际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条主线,以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为抓手,以提升区域服务能力为重点,坚持“区域一体、资源统筹、协调发展”,实现辖区紧密型医共体全覆盖。目前,已与省市17家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区医院、区中医医院分别牵头托管辖区10个街道卫生院。通过医共体建设,街道卫生院已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余项。近年来,高陵先后被评为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进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工作先进县。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建成投用三级标准区医院,实施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完成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同时,改造6家街道卫生院,建成5家农村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规范122个村卫生室,打通了村级医疗服务 “最后一公里”的通道。

第二,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区医院、区中医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接入互联网医疗云平台,实现了医疗机构之间影像资料云端共享。区医院与4家街道卫生院启动远程会诊项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区医院实施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 建设,并实行“一站式”服务,在门诊大厅一次性完成各项手续办理,平均耗时7分钟,较此前平均节省20分钟,大幅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

第三,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引进、招聘、交流、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近三年,全区招聘引进医疗卫生人才160余名,其中C类医学专家4名、D类人才25人、E类人才131人;累计选派68名学科带头人及骨干赴省内外进修学习。目前,已开展介入、腔镜等新技术30余项,承担市级科研项目3项,荣获“ 西安市名中医”1人、“最美医师团队”2个,“最美医生”11人。

第四,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扎实推进消除地方病攻坚行动, 2020年完成115例氟骨症患者家庭医生访视。免疫规划“十二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访视率99.13%,儿童健康管理率98.6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2.08%,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100%。在2020年疫情防控最为紧张的时刻,我们克服春节、疫情等影响,仅用1天半时间完成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用地征迁交付,为全市、全省疫情防控作出了高陵贡献。

2021年,我们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市公卫中心和市中心医院渭北院区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区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区医院120急救中心、应急灾害急救指挥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投资1.6亿元为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配套设施设备,确保10月具备搬迁条件、年底建成投用。

二是抓好医技水平提升。完成8个区级重点专科建设,建设2个市级重点专科,建成5个基层特色专科。实施百名人才招聘培养计划,招聘35名医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培养引进20名以上高层次医疗人才,选派60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赴省内外进修学习、定向培养。

三是抓好智慧医疗建设。积极规划实施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建成融合基本医疗、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为一体的卫生健康信息平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健康服务“一张网、一卡通”。同时,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切实降低群众看病购药成本。

我就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谢谢王区长,下面请王海若副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近年来,高新区牢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手抓医疗卫生短板的补齐,一手抓基层服务的水平提升,奋力谱写了新时代高新卫生健康事业的崭新篇章。

近年来,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建设品牌医院,引进优质资源,着力破解市民“看病难”。

我们制定了医疗卫生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发布了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先行示范区的《三年行动方案》及《实施意见》,统筹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布局基层医疗体系。积极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大型医疗综合体、品牌专科医院等一批优质医疗资源落地,2.3万张床位的国际医学中心一期已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市第一医院迁建暨高新区公共卫生中心项目等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全力解决“一床难求”难题。

我们实施“十个一”工程,完善配套体系,着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我们加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改造、设备更新,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十个一”工程,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完成了21座基层机构提标改造。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等指标逐年下降,已超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标要求。

我们始终秉持“便捷服务,温暖到家”理念,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着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我们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基本医疗服务网络,以及“1个中心2个分站3个点”的区域急救网络。高新医院完成“互联网医院”建设备案,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隆卫生院完成智能健康管理中心试点建设,“智慧医疗”建设成效初显。持续开展大型巡回义诊50余次,组建79个家庭医师团队进村入户送医药、送政策,开展贫困人口区内“一站式”结算,报销560余万元。

2020年,我们坚持生命至上,严格落实“三个一切,五个所有”,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2021年,高新区将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实施“1356”计划,加快建成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先行示范区,我们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项目建设,在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上出实招。竣工2个三级医院和1个二级医院,2个三级医院主体封顶,开工3个三级医院,增设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4个镇卫生院改造提升,推进行政村卫生室用房公有化建设,加快构建以高水平三甲医院为依托,标准化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撑,全域性村卫生室(站)为基底,各类专科医院为补充的全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机制探索,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上求突破。发挥三甲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和资源优势,实现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上下联动,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形成“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分级诊疗服务格局。

三是发挥产业优势,在生物医药和康养旅游发展上见实效。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到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企业达到5000家。依托优质医疗资源优势,探索开发大康养旅游路线,大力推广体检、医疗、康养+旅游服务。

四是依托科技资源,在智慧医疗行动推广上下真功。推动远程医疗应用和慢性病随防、健康管理等在线服务。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社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门诊预约诊疗和智能化健康管理全覆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论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全面建设健康西安,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高新贡献!

谢谢王主任,介绍情况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

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请提问:

我是国际在线报记者,请问张区长,雁塔区在强化公共卫生、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方面还有什么具体措施?

张君感谢您的提问。按照《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雁塔将着力构建“2+8+100”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即:选址迁建区疾控中心和区中医医院,项目占地103亩,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目前正在设计方案,计划2022年底建成。

“8”即:按照“社区医院”标准新建杜城、小寨、大雁塔、漳浒寨街道4家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正在选址,计划2022年底建成;确保辖区8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为政府举办。同时,大力提升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环境和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

“100”即:设置10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形成“一个社区一个站”的就医格局,全力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请继续提问:

我是西安日报记者,请问王区长,高陵区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完善方面还有哪些打算?

王小玲结合高陵实际,我区将按照《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逐步建立区域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街”的分级诊疗格局。为此,我们将通过五个方面开展上述工作:

一是全力保障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推进市公卫中心、市八院、市疾控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带动辖区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是大力提升区级医疗服务能力。对区医院、区中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3家区级医院进行扩建提升;同步实施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全力推动3家区级医院创建三级医院。

三是致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完成10个街道卫生院改造提升,培育脑病科、骨伤科等5个特色专科,建成4个示范中医馆。推动崇皇、张卜中心卫生院建成二级医院标准。其它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本标准,街道卫生院能够满足辖区群众常见病住院治疗需求。

四是着力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社区“15分钟就医圈”,让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服务群众常见病、多发病。

五是聚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新建包括医药物资、医疗器材、防护物资、消毒器械和药品储备为一体的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同时,新建12000平方米,包括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