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2021年陕西蓝皮书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04-12 13:14:13 来源:陕新发布

4月8日10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白宽犁先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女士,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王长寿先生,金融研究所所长谷孟宾先生,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春华女士,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罗丞先生出席,介绍2021年陕西蓝皮书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主持。

pic
发布会现场

 

4.jpg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 王建康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

媒体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陕西蓝皮书2021》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的莅临。

下面,首先请白宽犁副院长介绍有关情况。

pic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 白宽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白宽犁: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我是省社科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白宽犁。欢迎各位参加2021年陕西蓝皮书新闻发布会。

《陕西蓝皮书》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连续性年度智库产品,主要是反映专家团队对每一年度陕西各领域发展态势与未来趋势的深入分析和科学预测。从1998年至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已累计推出了71部《陕西蓝皮书》,决策影响力不断提升,服务陕西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决策参考、政策先声、投资指南、新闻来源和数据资料库等功能日益凸显。

本次发布的《2021年陕西蓝皮书》包括5本,分别是:《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21)》《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21)》《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21)》《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21)》和《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21)》,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日前正式出版。

一、《陕西蓝皮书•经济发展报告(2021)》

《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十四五’专题篇”“综合篇”“区域篇”“产业篇”六部分内容。“总报告”对2020年陕西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分析,并对2021年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分报告”对2020年陕西农村经济、工业运行、对外贸易进行分析,并对2021年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十四五’专题篇”重点从“十四五”规划战略、提高经济增速、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对外贸易以及提升居民消费等视角,对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综合篇”主要对陕西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及加快追赶超越、通过“双创”稳定扩大就业、构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问题进行研究。“区域篇”主要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发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产业篇”主要对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文旅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

《报告》认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陕西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年呈现结构优化、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产业结构转变为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消费市场加速恢复,网络消费持续发力,对外贸易增长加快,财政收入降幅收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恢复。总体来看,陕西经济运行持续恢复,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还需进一步夯实经济增长基础、巩固经济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2021年陕西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速。

《报告》建议:2021年,陕西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聚焦“十四五”规划建议,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五项要求”,继续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推进经济绿色化发展等工作,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二、《陕西蓝皮书•社会发展报告(2021)》

《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建设篇”“治理篇”“调查篇”“区域篇”六大内容板块。《报告》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五项要求”的总体部署,夯实陕西“六稳”“六保”基础,全力以赴保民生、稳预期,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和新发展,并以系统性、前瞻性、整体性、持续性、专业性的眼光提出并阐述应对的策略和举措。

“总报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2020年陕西社会发展基本状况及其主要问题,面对受疫情冲击等复杂严峻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陕西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战“疫”战贫的阶段性成果,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社会安全形势平稳。展望了2021年陕西社会发展总趋势并提出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陕西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根据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制订陕西“十四五”发展系列规划,全面部署陕西社会建设各领域发展目标任务,推进陕西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分报告”聚焦一系列社会焦点、热点事件的公众态度,反映出公众高度关注这些重要事件。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全省网络舆情和民生舆情,获取公众对经济社会生活中诸多议题的看法和认知,多面向反映公众对当前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态度与回应。“建设篇”侧重对扶贫搬迁长效机制、智慧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追赶超越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乡村人才振兴等进行研究。“治理篇”涵盖了陕西政府治理现代化、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县乡人大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调查篇”围绕公众对“延安精神”的认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以及陕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专业发展评价等内容展开调查研究。“区域篇”深入分析了西安城市精神、西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汉中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等地域城市发展主题。

三、《陕西蓝皮书•文化发展报告(2021)》

《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主要包括“总报告”“宏观视野”“行业报告”“公共文化”“区域报告”五部分内容。《报告》紧密围绕陕西文化领域各项工作,着重对文化保护传承、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总报告”全面总结了2020年陕西文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与成就,系统梳理了陕西主要文化行业及各地市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指出2020年陕西文化发展成效显著,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并针对陕西文化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宏观视野”围绕关中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现状、数字化时代陕西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大遗址保护与文旅融合、陕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与阐发。“行业报告”就陕西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陕西商帮县域文化资源禀赋、陕西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陕西革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陕西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阐释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公共文化”着重对陕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陕西段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陕西扶持文艺创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调查和研究。“区域报告”对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延安市文旅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实的考察研究。

《报告》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陕西文化领域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将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力量。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21)》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盘点记录了202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项具体进展,并结合最新的形势来分析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总报告”,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线建设,全面跟踪和反映年度“五通”建设的现状和进展,并分析预测了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为“分报告”,主要围绕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领域的建设深入展开,汇集了关于丝路经济带产业合作、贸易合作、电子商务、开发性金融、农业合作、科技合作、税收合作等专题报告。第三部分为“国内合作篇”,主要围绕西北五省区进行跟踪研究,具体包括国内西北段总体情况以及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分省区建设情况。第四部分为“国际合作篇”,以“凸显西北”为特色,继续跟踪研究了中国-中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以及中国与阿联酋经济贸易合作的进展情况。

《报告》认为:2020年,中国有效应对和化解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一带一路”走向高质量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主要表现在:“云外交”推动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欧班列发挥了更加积极有力的作用、欧亚贸易在逆境中保持增长、欧亚金融互联互通继续深化、民心相通以特殊方式持续开展。

《报告》建议:以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为重点促进丝路设施联通建设,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为重点,联合各方务实高效地开展金融合作;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合作,共同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文化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促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旅游人文交流合作,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五、《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21)》

《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包括“总报告”“分报告”“案例篇”“专题篇”四部分内容。“总报告”系统总结了脱贫攻坚以来陕西取得的成效、主要做法和重要启示。“分报告”从教育脱贫、兜底保障、移民搬迁、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个维度深入研究具有陕西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并对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案例篇”以陕西部分地区的微观调查为主题,从陕西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治理、县域产业发展壮大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多视角深入剖析区域样本,为陕西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的实践之路展开探讨。“专题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基层组织治理、农村电商发展、内生动力培育等陕西脱贫攻坚中的热点和难点等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报告》指出:经过全省5年脱贫攻坚的艰辛努力,陕西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8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产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高,历史性地解决了陕西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十三五”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报告》认为:“十三五”时期,陕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责任落实,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坚持夯基固本,坚持突破重点区域和人群,坚持强化资金投入,坚持广泛动员,坚持各类问题整改落实,坚持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持狠抓脱贫攻坚队伍作风建设等主要做法,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

《报告》指出,党的坚强领导、人民主体地位、全方位压实责任、贯彻精准方略、锻造严实作风是陕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启示。

谢谢大家!谢谢各位媒体在百忙之中来参加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会,对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就媒体所关心的问题向我们的专家提问,哪位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香港商报记者:

 

大家好,我是香港商报记者。我的问题是:2020年以来全球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什么影响?能否谈谈后疫情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趋势。谢谢!

 

3.jpg
金融研究所所长 谷孟宾

金融研究所所长谷孟宾: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2020年以来,全球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造成了新挑战。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沿线主要经济体2020年经济基本为负增长;二是各国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对跨境人员往来、商务谈判、设备材料供应等有多重限制;三是疫情触发的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策沟通带来新挑战;四是疫情后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了丝路建设的资金困境。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2020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同有关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萎靡的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逆势增长。2020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7%。在各国交通频繁停运的情况下,中欧班列成为疫情期间国际运输新动脉,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超过1.2万列,同比上升50%,通达境外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比2019年底增加了37个。

目前,全球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世界经济进入后疫情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后疫情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前景更加广阔。在全球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平台,可以持续推进产能合作、投资合作,为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二是设施联通将进一步彰显中国制造的品牌力量,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推进的高品质设施联通项目在全球范围赢得了广泛赞誉,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基建的品牌效应。三是公共卫生合作成为丝路经济带合作新亮点。2020年,中国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抗疫合作、分享经验、提供援助等方面显示了大国的担当,树立了团结抗疫的典范。后疫情时代,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必然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推动健康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四是文化交流与互鉴仍是新时代民心相通的主题。后疫情时代,中国将继续推动文明对话、加强民心相通,展现文明古国的历史担当,携手应对当前全球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谢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

 

还有哪位记者提问?

中国社科报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社科报的记者。2020年陕西公共文化服务取得哪些成果?2021年陕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有什么可行的对策建议?

pic
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 王长寿

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王长寿:

好,谢谢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陕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实现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基本完成,《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立法工作稳步推进,各项文化惠民活动有序展开;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全面加强线上服务能力,多措并举保障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出台《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公布首批52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成效凸显;圆满完成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任务,至此陕西共有宝鸡、渭南、铜川、安康等4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及韩城市“欢乐送基层”等8个示范项目。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的关键之年。未来一年陕西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除完成常规工作外,建议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紧紧围绕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陕西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目标要求,明确未来陕西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指标,为今后一个时期陕西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二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宣传教育的特色优势,探索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基地,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三是加快推进《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立法工作,完成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制度框架建设,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保证《公共图书馆法》的可操作性和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

四是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大题材和重要节点,推出一批具有陕西标识的新时代文艺精品。以讴歌新时代为主题,办好文艺汇演、丝绸之路艺术节等各类艺术活动。办好十四运和残(特)奥会开闭幕式。回答完毕,谢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

请继续提问。

华商报记者:

 

大家好,我是华商报记者,我想问一下:2020年是陕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环境和各种挑战,陕西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pic
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张春华

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春华:

好,谢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和影响,陕西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夯实“六稳”“六保”基础,全力以赴保民生,稳预期,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民收入水平保持持续增长。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持续好转,经济增长稳定恢复,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陕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6元,同比名义增长6.3%,增速快于全国1.6个百分点;

二是,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20年,陕西不断强化政策供给,分类帮扶、因人施策,稳住就业基本盘。就业重点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上年基本持平,200多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

三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18.34万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同时还完善了返贫风险人群保障机制,对建档立卡户、边缘户和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困难农户,分收入型、保障型和发展型三类,进行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防范返贫风险。四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向纵深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四是,2020年,陕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40条意见逐步落实,新型农业主体得到发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在教育领域,陕西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得到均衡发展,高职学校建设步伐加快。在医疗领域,陕西的医疗服务水平、医疗体系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建立了村级排查、乡镇防控、县级救治等有序的一体化防治格局,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在养老领域:陕西正式发布实施《陕西省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20-2024年)》,加快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六是,社会治理和安全形势良好。2020年,陕西加强省级社会组织管理综合执法,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和规范了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红线清单和认定标准。全力打赢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战,治安满意率达到96.6%。从以上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2020年我们陕西社会建设领域不仅经受住了各种风险和挑战,实际上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

还有哪位记者提问?

西部网记者:

 

各位好,我是西部网记者。我的问题是:“十四五”时期,陕西如何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追赶超越呢?

pic
经济研究所所长 裴成荣

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

好,非常感谢您关注的这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的时候指出,开放不足是制约陕西发展的突出短板,因此,“十四五”时期,陕西应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同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的具体要求,深入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吸收各项改革经验,通过扩大开放来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的转化为治理效能。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重大改革。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各领域法规的立改废释,加快推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不断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战略性改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及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二是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完善改革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形成包括主体改革、配套改革、关联改革在内的完整“图谱”,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改革举措有机衔接、融会贯通。抓好系统集成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提炼系统集成改革试点经验、基层创新举措,在全省范围推广。

三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以更高目标、更有力举措推动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四是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主要目标,全面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优化创新环境。

五是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治理新局面。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六是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龙头,促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形成优势互补、竞合有序、协同发展新格局。构建区域协作长效机制,促进苏陕扶贫协作向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拓展,迈向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序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七是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环境美丽。谢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

好。还有没有记者提问?

 

环球网记者:

 

大家好,我是环球网记者。我想问一下:下一步,关于如何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报告》有哪些建议?

pic
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罗丞

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罗丞:

 

好,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我们知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既是当前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问题的现实所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21》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深入研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是从工作机制入手,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包括规划和项目衔接、组织领导衔接以及考核评价衔接;

二是从贫困治理入手,做好帮扶衔接,建立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有效帮扶长效机制、风险应对机制;

三是从产业入手,统筹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从普惠性民生工程入手,在体制机制上实现社会公平,全面推进民生领域城乡一体化建设;

五是从扶智引智入手,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人才衔接,鼓励专职人员继续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鼓励和吸引新乡贤、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从乡风文明入手,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文化衔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抓好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改善,抓好乡村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社会新风尚。谢谢!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建康:

我们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媒体对我们蓝皮书的关心,以及对我们院的支持。最后,大家可以就各自所关心的问题和我们的专家进行深入的采访和交流。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