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西安市“办民生实事 向市民报告”系列 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05-10 09:13:11 来源:陕新发布

pic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西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开展全域治水,全面做好城乡供水保障,积极推进民生水利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水务局、周至县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到会,介绍全市民生水利工作相关情况。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人:

市水务局副局长王谷石

周至县县长曹宝利。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参加。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发布会将继续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

下面请王谷石副局长通报全市民生水利工作有关情况;

pic
市水务局副局长 王谷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建设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民生息息相关。下面我将去年以来全市民生水利建设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做以简单介绍。

一、2020年以来全市民生水利建设情况

一是全域治水成效显著。截止目前,近期实施的232个全域治水重点项目已完工133个,新增生态水面1.24万亩,长安公园、沣河金湾、灞河左岸综合治理等一批全域治水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总长14.6公里的护城河全线贯通, 实现了“一池碧水绕古城”。以水质提升、河道治理、路网联通、城市增绿、生态修复、文化保护为重点,按照“环城、沿山、顺水、连景”的设计理念,依托治水成果,启动沿河绿道建设。截止目前,205公里主游径全线贯通,其中74公里核心段实现无障碍通行。

二是农村饮水全面提升。2020年巩固提升农村供水工程195处,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排查三清零”整治饮水安全问题248个。对照农村饮水安全“四项标准”,全市1个贫困县、291个贫困村、7.38万贫困户、25.1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标。“十三五”期间,改造和提升1631个涉贫村饮水安全工程1015处,农村集中供水比例达到99%。

三是城市供水提质增效。加快实施引汉济渭输配水、李家河引水、引蓝济李等重要城市供水工程,城市(含县城)日供水能力达到262.9万立方米。完成126个老旧小区、5.8万户自来水提升改造任务,有效解决了区域水质不好、水量不足、水压不够等用水难题。

四是治污能力不断提升。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8座、提标改造27座,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43万吨,处理标准由一级A提升至准Ⅳ类;新建、改建雨污管道508公里,整改雨污管道混接点2049处;主要河流基本消除了劣Ⅴ类,3个国考断面全年水质均优于考核要求。

五是节约用水成绩斐然。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20.66亿立方米以内,浅层地下水位上升0.34米,超采区承压水位上升2.3米,再生水利用量达到2.34亿立方米,全市40家企业、138家单位、71家小区被评为省级节水型单位,西安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六是全市河库安全度汛。成功应对8轮强降雨过程,有效防御渭河干流“2020年1号洪峰”(8月20日咸阳水文站洪峰流量3210m³/s,临潼水文站洪峰流量3880m³/s),全年未发生堤防决口、水库垮坝,实现了人员零伤亡目标,确保了全市防洪安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年,是全运年,也是全域治水、碧水兴城决胜年。全市水务系统将聚焦8个重点,实现8个突破,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聚焦重点项目兴水,在水发展谋划上求突破。加快完成《西安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西安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规划》、《西安市城市供水“十四五”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西安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全运盛会供水,在水质量保障上求突破。突出“供水、生态”两个重点,抓实抓牢迎十四运12项涉水重点任务,全力确保“十四运”供水安全。

(三)聚焦控源截污治水,在水环境改善上求突破。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十三污、雁塔齐王、草滩二期等12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西咸新区、阎良区、长安区、西安水务集团等6座污泥处置厂新建项目,持续提升我市污水、污泥处置能力。

(四)聚焦集约节约用水,在水资源管理上求突破。科学编制《2021年西安市区及县城集中供水调度方案》,积极推进二次供水设施及老旧小区户表改造,完成城市饮用水原水供应7.2亿立方米。巩固提升农村供水工程120处,确保水量水质和供水安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落实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制度。2021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0.87亿立方米以内。

(五)聚焦一河一策保水,在水安全治理上求突破。全面完成全域治水三年行动547公里堤防、2.1万亩护堤林建设任务。

(六)聚焦河湖连通引水,在水循环补给上求突破。完成引汉济渭西安输配水及调蓄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启动红旗水库溢洪道改造和下游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完善供水引水工程保障,新增日引水能力40万吨。加大生态引水系统连通,完成石砭峪向马场水库引水工程,完善引太济新等五大生态引水工程。

(七)聚焦河湖长制管水,在水管理能力上求突破。持续优化河湖长工作制度,扎实推进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建立权责分明、制度完善的河湖长效管控体系。

(八)聚焦深化改革优水,在水行业监管上求突破。深入推进涉水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规范行业招标管理。全面推行“3110”用水报装,持续完善“互联网+”供水服务平台建设。大力简政放权,全力推进“一网通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扬帆奋进正当时。下一步,市水务局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水务工作的获得感、满意度!也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西安水务发展。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谢谢王局长,下面请曹宝利县长介绍有关情况;

pic
周至县县长 曹宝利

记者朋友们:

下面,我将周至县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情况做以简要介绍。

一、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县把农村安全饮水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在省、市水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县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一是饮水安全有效保障。“十三五”期间,我县在初步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县负总责、部门推动、乡镇包干”的工作机制,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97个,对177个村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惠及近30万农村居民。目前,全县264个行政村,共有安全饮水工程294处,农村供水普及率达到99.9%,群众用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是供水体系日益完备。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上持续用力,建立起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互为补充的供水体系。在北部平原,实施集中供水工程255个;在南部山区,建立分散供水设施23处,对一些不具备集中供水条件的农户,通过分散供水保证了饮水安全。

三是运行管护更加到位。建立起了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完善了5项运行管理制度,发放农村饮水安全《明白卡》14万份,建立起以量计征的水费收缴机制;全面落实供水工程管护责任,全县有村级水管员376名,具体负责供水设施的日常巡查维护,开展节水宣传,解决群众反映的用水问题。

四是供水质量稳步提升。我县作为全市最大的供水基地,按照水源地保护要求,积极整合各方力量,保护水资源,严防水污染。大力推进农村集中连片供水,加强水质管控,配备饮水消毒设备267套,实现了平原村饮用水消毒全覆盖,保证供水水质。

五是监管措施不断加强。脱贫攻坚期以来,我县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对群众用水状况开展了多轮实地调查。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饮水安全监测,每年对各村饮用水进行取样检测,保证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二、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一是全面摸底调查。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和“回头看回头帮回头补”工作,对全县所有农户安全饮水、村级饮水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确保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达标。

二是持续巩固提升。今年我县计划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15个,覆盖全县8个镇17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达8.2万人,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保障水平。

三是强化运营管护。由县农村供水总公司牵头,年内对 14个集中供水工程实施统管,覆盖人口达13.6万人。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制度,继续推进计量收费,实现以水养水。加强供水工程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以管理提效益,以服务促提升。

四是加强供水监测。持续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常态化开展水质监测,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及时处置群众反映的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饮水安全无忧、稳定可靠。

百姓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总关情。周至县人民政府将始终把群众饮水安全、饮水保障,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大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群众用上干净水、放心水!

我的介绍完毕,再次向各位记者朋友们表示感谢。

谢谢曹县长,介绍情况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请提问:请问去年全域治水工作主要取得哪些成效?

王谷石:去年,我市全域治水工作快速推进、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年度任务。

一是重点项目全面完成。107个年度重点项目6月底前全面开工,112个2021年及远期项目提前开工,年底前107个重点项目顺利完工,累计完成年度投资182.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54%,是往年水利投资的3倍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河湖治理全面加快。全年新建堤防318.9公里、栽植护堤林9047亩、新增生态水面1.24万亩,护城河、沣河、灞河、氵皂河等河湖综合治理效果初显,全省示范河湖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治理经验全省推广。

三是治污能力全面提升。新建污水处理厂8座,完成污水处理厂准四类提标改造27座、新建改建雨污管道508公里、主城区雨污混接点改造2049处,主要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3个国考断面全年水质分别达到Ⅲ类、Ⅲ类和Ⅱ类,均优于考核要求,水质改善位居全省第一。

四是水资源保护全面加强。完成全市5.56万个取用水检查登记,浅、深层地下水位分别上升0.34米、2.3米,位列全国第二,再生水利用率提升到26.5%,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请继续提问:请问周至县如何保障饮水安全工程的良好运行?

曹宝利:在保障饮水安全工程良好运行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加强动态化监管。明确镇政府、县水务部门和供水单位的三级饮水安全责任。在每个供水设施上,悬挂公示牌,公布责任人,夯实管理责任,并向群众发放用水《明白卡》,确保及时发现、处置饮水安全工程运行问题。

二是做到制度化管理。我们制定了《周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周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办法》,一方面加强管理,保证工程管护有章可循、规范操作;一方面注重养护,促进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是实行公司化运营。成立了周至县农村供水总公司,对原有的14 个集中供水工程进行统管,建立起责任明确、管理有效、人员稳定、供水可靠的管理机制,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四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组建了农村供水抢修服务队伍,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抢修能力。同时,我们还配备了应急供水车4辆,储备了抢修物资和设备,增强农村供水应急能力,确保群众供水稳定可靠。

以上就是我们的主要做法,谢谢!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接下来,媒体朋友还需要了解相关信息,新闻办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发布人的回答!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