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介绍“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时间:2021-05-11 13:48:00 来源:陕新发布

5月11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水利厅厅长魏稳柱出席,介绍“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pic

李惠: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水利厅厅长魏稳柱先生,请他介绍“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魏厅长作介绍。

 魏稳柱: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就全省水利系统步履坚实、迈向高质量发展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省水利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治水重要论述,统筹疫情防控和水利改革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突出重点水利工程补短板、紧盯行业薄弱环节强监管,2020年完成水利投资354亿元,今年一季度完成水利投资56亿元,水利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

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前期加快推进。集中力量建设关系全局、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完成秦岭输水隧洞掘进95.8公里、占比97.5%,三河口水利枢纽正常蓄水,黄金峡水利枢纽右岸截流,二期工程可研报告2020年获批,初步设计2021年4月获批。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全断面贯通,大坝左右岸岸坡上部土石方开挖125万立方米。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大坝、溢洪道土石方开挖等工作。斗门水库工程,北池围坝形成6.7公里,南池形成工作面约4440亩。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8.38万亩。同时,统筹推动规划前期工作,编制“十四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引汉济渭二期、延安王瑶水库扩容、榆林蒋家窑则水库、古贤水利枢纽、白龙江引水、黄河粗泥沙来源区拦沙一期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后续加快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名录。秦岭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已印发、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已通过省政府审查。加强省际协作,与沿黄8省区等召开水利合作圆桌会达成协作意见,共同呼吁促进加快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力落实。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管住用水,合理分水。汉江、嘉陵江省内水量分配方案今年2月省政府同意印发执行,渭河、北洛河、伊洛河、无定河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完成,制订了秃尾河、灞河、褒河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实施方案。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全省用水总量90.56亿立方米,低于红线目标19.8%,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8.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37.2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73立方米,相比2015年分别下降25%和32%。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完成14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建设,建成220个节水示范单元。

三、水生态修复成效明显。保护和修复同时进行,一批河道综治、截污治污、生态补水、水土保持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治理目标。开展水系生态修复和河湖综合治理,渭河滩区整治、水生态修复3.14万亩,泾河综合整治河道21公里,延河、汉丹江、无定河综合治理进展顺利,石川河生态补水工程于今年3月26日开工建设,红碱淖持续跨省补水,清姜河获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称号。绿色版图持续向北延伸,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62平方公里,开展高标准新工艺新型淤地坝试点,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有序开展了小水电整治,生态流量持续泄放。

四、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实施。强化责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省级河湖长巡河湖48人次,市级河湖长巡河湖524人次,县级河湖长巡河湖13967人次。与四川省、甘肃省签署合作协议,构建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清理整治“四乱”问题968个、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173公里。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各级累计巡查河道33.6万公里,查处违法违规采砂问题180起,取缔秦岭6市非法砂场48个。河湖和水利工程管护范围划界进度加快,完成规模以下(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1千平方公里以下)河流划界1147条,完成水库工程图纸划界418座。4月27日,召开全省河湖长视频会议,下达2021年总河湖长令,全面部署河湖长制工作,着力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五、水旱灾害防御有力有效。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平稳运行。水利部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坚持防御在先,加强预报预警,牢守第一道防线。扎实做好“测、报、防”工作,主动衔接“抗、救、援”要求,分级落实江河、水库、城市防洪“三个责任人”,积极应对汛期我省出现的15轮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适时启动渭河、汉江、嘉陵江水旱灾害防御IV级、Ⅲ级应急响应,会商调度大中型水库削峰错峰,落实与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建立的协作机制,协调陕西省河务局推进黄河禹潼段治理工程建设,全省库坝设施安全度汛,主要江河堤防无一决口,最大程度减轻了洪涝干旱灾害损失。累计拦蓄洪水98次,抗旱灌溉1460万亩次,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控制在0.8%和0.87%以内。

六、治水红利惠及群众。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成农村饮水工程2658处,受益人口250万人,36万人的饮水型氟超标问题基本解决,22万人的苦咸水改水任务全面完成,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97%。今年统筹规模化和城乡一体化工程建设推动农村供水等高质量发展,安排下达了2021年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中央资金1亿元,督促市县完成了年度拟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开工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1处。引红济石、延安引黄等工程发挥效益,全省新增供水能力6亿立方米。保障粮食安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6,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05万亩,年增产粮食10.19万吨。建成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85家。2020年12月,“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继郑国渠、“汉中三堰”之后陕西省第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十四五”是我省水利改革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促进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效能治理,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高品质生活,谋深谋细发展思路和任务,融合发展落实节水优先,优化配置实现空间均衡,突出重点实施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促进两手发力,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利信息化体系为重点的“五大工程体系”、强化水行政执法体系、水工程管控体系、江河湖库监管体系、机制体制创新体系、行业能力提升体系为主体的“五大支撑体系”,完善陕北关中陕南水资源统筹、区域协调的水利发展布局,加快构建“陕西水网”。

欢迎媒体朋友们和各界公众持续关注、大力支持水利改革发展,谢谢大家!

 李惠:

感谢魏厅长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介绍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请提问。

陕西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淤地坝”。请问我省是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淤地坝的重要指示精神,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魏稳柱: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省份之一,全省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50,但土壤流失总量占到全国的1/5。黄河中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有90%来自陕西,陕西是黄河水土保持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

淤地坝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水保措施。目前,全省累计建成淤地坝3.4万座,占全国的58%,累计拦泥58亿吨,形成坝地86万亩,每年可产粮3亿多公斤,年均入黄泥沙由过去的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根据《陕西省黄河流域淤地坝需求分析》和《陕西省高标准淤地坝规划》,2020-2035年新建淤地坝7200座,现有淤地坝除险加固1990座,提质增效2921座,主要在多沙粗沙区实施。

2020年7月,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一期项目列入了国家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十四五”期间,我省拟建设拦沙工程1900座,拟新建淤地坝420座,完成1.2万座中型以上淤地坝风险隐患排查,确保全省淤地坝安全运用。

 李惠:

请继续提问。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魏厅长,根据你的介绍,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我们在加快推进重大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的同时,计划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改造提升,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魏稳柱:

水库在防洪减灾、供水保障、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省共有水库1108余座,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其中大中型水库94座,小型水库1014座。许多水库接近或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因超标洪水、地震等原因,工程老化毁损,严重影响到工程安全和功能发挥。自1998年以来,先后对700余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

我省“十四五”时期将重点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消除存量隐患,建立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提升运行管护能力和水平。目标任务是:到2022年年底前,完成已到安全鉴定期限的水库安全鉴定任务;对乡镇村组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到2025年年底前,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每年安全鉴定后新增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落实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各级政府对本辖区所属水库的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负总责,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体系。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障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做好宣传引导,增强水库安全忧患意识,引导全社会重视水库安全,确保更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李惠:

请继续提问。

西北信息报记者:

您好,我是西北信息报记者。请问魏厅长,您刚才在发布辞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快构建“陕西水网”,请您介绍一下“陕西水网”的具体建设思路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思路。

魏稳柱:

全面推进陕西水网建设,即着眼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升级、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统筹区域流域,目标是形成五纵十横陕西水网构架。

五纵,即黄河、嘉陵江、泾河、洛河四条天然河流和引汉济渭工程总干线;十横,即无定河、延河、渭河、汉江四条天然河流和盐环定扬黄定边供水扩建——榆林东线黄河引水、延安白龙江引水——延安黄河引水、宝鸡峡总干渠——引汉济渭北干线——泾惠渠总干渠——古贤黄河引水、石头河供水工程——黑河水库供水工程——引汉济渭南干线、秦岭北麓水生态走廊、引嘉入汉。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从区域分布上讲:

关中地区围绕推动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制造大走廊和优质高效农业大粮仓,构建以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跨流域调水及黄河引水、区内外水源优化配置、秦岭北麓及渭河水生态保护为主的水利发展格局,全力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陕北地区围绕高端能源化工基地、能化装备制造基地、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构建以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黄河引水及跨流域调水、水源优化配置、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无定河及沿黄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旱灾害防御为主的水利发展格局。

陕南地区围绕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战略和秦岭中央水塔生态保护,构建以水源涵养和水资源保护、防洪减灾、汉丹江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为主的水利发展格局。

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加快“五引十库”(引汉济渭、榆林东线黄河引水、延安白龙江引水、引嘉入汉、盐环定扬黄定边供水扩建等五项引调水工程;东庄、斗门、蒋家窑则、王瑶扩容、龙安、普化、恒河、通关河、古贤及富平地下水库等十座水库工程)工程建设,持续完善水资源配置、供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保护治理、水旱灾害防御、水利信息化等五大工程体系,逐步构建一个集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智慧化调控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工程网。

 李惠: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陕西网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网记者。魏厅长,渭河已经成为陕西生态治理的一张名片。请问,去年以来,我省在渭河生态区建设方面有哪些进展,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魏稳柱:

近年来我省在总结渭河综合治理一期建设经验基础上,设立了渭河生态区,按照巩固、提升、综合的治理要求,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保护,渭河河道环境持续向好。

去年以来,我们重点抓了四件事情。一是强力推动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投资15.37亿元,完成滩面整治和水生态修复3.14万亩,提升了沿渭城市品质和市民的幸福指数。二是系统谋划流域治理。编制完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水生态修复规划》,将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水生态环境提升、河湖生态治理提升、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水文化保护传承和重要支流生态综合整治等工作纳入其中。三是修订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目前已顺利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和省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四是统筹谋划生态补水。大力推进渭河干流生态补水水源通关河水库工程前期工作,项目可研报告已在审查当中。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陕西省渭河流域水生态修复规划》,启动一批渭河流域治理保护项目,为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提供水生态文明的支撑。二是进一步加强渭河生态区管理,深入推进渭河“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做好岸线管控和已成工程的管理维护。三是加快推进渭河干流生态补水水源通关河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工作基本完成,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四是加强与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渭河水沙关系、流域生态治理等相关基础性课题进行研究,把渭河生态区打造成为水生态文明的示范样板。

李惠:

再次感谢魏厅长,也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的参与。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