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渭南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十三)
时间:2021-06-01 16:49:04 来源:陕新发布
5月31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工信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聚力工业倍增,吹响奋进号角”主题进行通报发布,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由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13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苏 鑫同志
现在请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鑫同志围绕“聚力工业倍增,吹响奋进号角”主题进行通报发布。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鑫: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渭南工业的关心和支持,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的启动之年,市工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讲话重要精神,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部署、抓落实,坚持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融入日常、贯穿始终,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事来抓,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强力推进工业倍增的实际行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充分发挥工业倍增计划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深入县市区和重点企业进行调研,聚焦土地、资金、环境等企业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坚持一月一主题,开展“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发展环境、工业稳增长、工业促投资、产业链延伸、绿色转型、提质增效”等十大“攻坚行动”,集中协调解决工业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工业倍增计划重点项目推进周报制度,协调相关部门要素保障,为项目顺利投产保驾护航。
发展氛围日益浓厚。新年伊始,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胜利召开,确保了“工业倍增计划”高点起步和良好开局。3月21日,全市首届“智趋华山 才聚渭南”人才发展大会——工业倍增圆桌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5月17日,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的召开,为推动工业倍增计划取得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建立规上企业培育库,目前在库企业100户,今年拟新增入规企业80户。通过深入调研和仔细筛选,63户经营状况良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被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库。通过持续的监测服务,对经济运行中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应对,企业产能有效释放。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731.1亿元,同比增长32.5%。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高于去年同期28.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9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二。
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制定印发了《全市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整改实施方案》,先后8次深入13个县市区工业园区,现场协调园区和企业在要素保障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统筹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园区优化整合工作。全市21家开发区、工业园区列入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其中10家被列为省级示范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澄城县、合阳县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省级及以上各类开发区达到11家。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对165个工业倍增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目前已开复工项目121个,开工率73.3%,年计划完成投资362.5亿元。南京金龙等50个年内拟竣工投产项目加快推进,正威新材料纳米谷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蒲城县德昌环保有限公司—关中固废处置利用中心、迪威电力变压器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保障有力、进展迅速。
发展动能加速集聚。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助力工业倍增的最强引擎,围绕我市“353”重点产业的发展和新动能的培育优化,加大项目对接,今年来,多次与中国船舶集团、陕煤集团、锋源氢能等企业对接氢能项目,与珠海格力、佛山美的、青岛海尔等企业对接家电制造、家电产业园等项目,与中国有色集团对接有色产业及铜、铝加工等项目,力争更多产业项目落地我市。近期,总投资20亿的陕西国维淀粉年加工15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项目、总投资40亿的年加工大豆180万吨中粮油脂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渭南饲料蛋白加工项目、总投资5.5亿的酵素项目等已陆续签约,高质量发展动能正加速集聚。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将工作实绩作为衡量初心、使命的准绳。韩城市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取得突破性进展,龙钢公司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富平生态水泥公司荣获全国利废新材料“示范企业”称号,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水泥生产企业。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羊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落户富平,全省羊乳制品产业检测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深圳双盈电子渭南物联网系统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弥补了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空白。
对企服务逐步深化。以企业所需所盼为导向,积极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向域内银行金融机构推送71户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涉及金额7.48亿元;加快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监测服务平台”建设,推行“一企一码”,截止目前,全市已有4631户企业扫码入库。向企业梳理推送工具包、政策包124项,热点关注144条,快速响应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开通线上申报服务功能,23大类项目已实现线上申报,为105户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创新创业更加便利、项目推进更加高效、企业办事更加舒心。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学党史、办实事、解民忧”活动,坚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工业经济发展“两促进、两不误”,找准实现工业倍增的突破点和着力点,理清思路、明确路径、坚定信心,扎实做好“五个一”工作。即:明确一个发展方向。根据各县市区产业特征、优势、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一个主导产业或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并设计相应发展和规划的方向和内容。打造一个发展平台。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交通、电力、燃气、供热、供水、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体系,全力推进园区平台建设,大幅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夯实县市区工业发展平台,推动县域工业经济持续发展。聚集一批生产要素。结合各县市区工业发展环境和需求,鼓励其探索创新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支持工业发展新方法、新路径,形成、聚焦一批既结合当地特色,又对工业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的生产要素,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配套一批支持政策。指导各县市区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县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企业创新、做大做强等政策,保障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一支抓工业干部队伍。立足全市工信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举办“工信大讲堂”,有效提升全体干部职工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为我市工业倍增计划的实施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补足发展后劲。
朋友们,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根基,是支撑经济快速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渭南工业发展,市工信局将聚力工业倍增,紧盯既定目标,全力攻坚克难,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企服务的实际行动,助推“十四五”工业发展开新局、夺首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苏局长的通报发布。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刚才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群众新闻网唐兰可:
苏局长您好,刚才您提到了“工业倍增计划”,您能介绍下“工业倍增计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吗?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鑫:
答: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等五项要求,“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共动。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也将“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作为全省“十四五”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认真谋划、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非常之策、举全市之力,对未来5年渭南工业发展进行系统谋划,明确了发展定位,部署了重点任务。可以说,我市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省决策部署要求的有力举措,更是破解我市发展短板,谋划推动渭南“十四五”工业发展的关键一招。另外要补充的是,工业倍增计划的行动方案也已经于5月9日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的审议,随后将正式印发实施。方案包括了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创新能力、做大工业总量、强化招商引资、提升质量效益、深化产业融合、做强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保障资金土地、优化发展环境等10大专题28项任务内容,明确了将“倍增计划”落实为具体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
西北信息报乔刚:
苏局长,你好,我是西北信息报记者,刚才您提到了“以非常之策、举全市之力”,您能介绍下这些“非常之策”吗?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鑫:
答:为了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助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在资金投入方面,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亿元的工业发展资金,目前发展资金已经筹措到位,重点用于支持企业开展创业创新、产业配套、以企招商、上市融资、标准厂房建设等,为实现工业倍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土地保障方面,实行“3个30%”,具体来说就是,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用于工业不低于30% ,各县市区新增建设用地用于工业不低于30%,各县市区每年工业用地增长不低于30%,市域内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优先保障工业项目用地。可以说,“工业倍增计划”的出台,为大家奉上了真金白银、诚意满满的政策“礼包”。配套行动方案的编制完成,更是明确了“计划”落实为“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在此,希望各位企业家朋友坚定渭南发展信心,我们将严格兑现文件中对企业的各项承诺,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以一流环境和优质服务,举市一致、凝心聚力,把蓝图变成现实。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市工信局,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