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渭南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十四)
时间:2021-06-01 16:58:52 来源:陕新发布
5月31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文旅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加快文旅融合 建设华彩渭南”主题进行通报发布,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由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14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郭雅文同志
现在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雅文同志围绕“加快文旅融合 建设华彩渭南”主题进行通报发布。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雅文: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市文化和旅游局,向长期以来关注、关心和支持渭南文旅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项重点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对标中省要求,立足渭南现状,构架“十四五”规划的四梁八柱,“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的文旅融合专项工作则是渭南追赶超越的重要承载,更是放大渭南潜能优势、在全省作示范、树标杆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加快文旅融合、建设华彩渭南”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渭南560多万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市级领导包抓重大文旅项目机制,实施“周调度、月推进、季考核”,高质量推进文旅融合,华彩渭南华丽绽放、出新出彩。
一、工作亮点
一是文旅融合异彩纷呈。发布“华彩渭南·文旅四季”渭南市文旅主题系列活动,蒲城梨花节、富平中华郡花朝节、临渭桃花源桃花节、潼关风筝节多点开花;韩城策划“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工业旅游线路,合阳牡丹花海游线路入选陕西省“春游赏花去”春季乡村游精品线路;“5.19”中国旅游日推出了八大主题系列活动,启动“dou出渭南范”渭南文旅抖音挑战赛;举办“秦岭风景•华山论剑”2021秦岭旅游(华山)合作大会,首次揭幕《中国秦岭旅游图》,推出“中华秦岭100景”“大秦岭边际线上的最美风景”名单,成立大秦岭文化旅游合作联盟,发表了《携手促进秦岭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华山)宣言》,向全社会发出了保护秦岭、共建秦岭生命共同体、共建秦岭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倡议。市县两级文旅部门走进福州、西安、西宁等省会城市,走进咸阳、运城、三门峡等周边城市,广泛推介渭南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唱响华彩渭南品牌,让更多的人关注渭南、了解渭南、走进渭南。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吸引域外游客12万人次,增加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
二是文艺精品出新出彩。潼关创排秦腔现代剧《黄河湾纪事》成功首演;白水县拍摄大型原创国际动漫《跟着仓颉学汉字》;大荔县开拍剧情文艺电影《粮票》;富平县大型革命题材现代戏《红梢林》在青海演出8场次;我市成为唯一个2部作品(《张富清1948》《赵五娘吃糠》)入选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展的地级市。秦腔现代戏《张富清1948》《根据地》、皮影戏《惩恶扬善小哪吒》3部剧目参加2021年度全省资助项目答辩。
三是建党百年精品迭出。集中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大类137项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发布了“秦东革命星火之旅、红色初心之旅、民族信仰追寻之旅、红色革命精神追寻之旅、重走华山路之旅、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旅”6条红色主题旅游线路,拍摄短视频《唱支山歌给党听》在文旅部公众平台全国展演,澄城县推出党史学习教育剧场党课《走进“张富清1948”》,改变了传统的党课教育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亲身体悟革命先辈矢志奋斗的坚强信念。开展百场红色电影下基层42场、百场红色文艺行29场、“重温经典故事 净化政治灵魂”廉政电影78场。
四是假日游客人数和综合收入双创新高,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46.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27亿元,与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11%。其中,华山景区接待游客10.44万人次、门票收入1345.19万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5%和182%。文艺进景区、小红帽渭南文旅文化志愿者服务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亮点,华山景区上榜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景区第三位。
五是华彩渭南多媒呈现。纪录片《中国年味·渭南篇》、市博物馆元宵节系列活动、短视频《黄河岸边过大年》《吼老腔·迎牛年》、五一假期华山景区、“家在黄河太华之间”渭南印记篆刻艺术展等先后登录人民日报、央视、移动网、黄河流域九省十地市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等中省媒体和海外媒体平台,渭南广播电视台推出《渭南文旅》专栏,每周1期,充分展示华彩渭南工作亮点,集中曝光突出问题,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传递渭南文旅好声音,彰显渭南新时代新形象。
二、主要做法
一是市级领导包抓推进。充分发挥市级领导统筹协调作用,确定由“四大班子”10名领导包抓15项文旅融合重点项目。目前,各领导针对包抓的重点项目实地调研,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目前,谷雨公祭仓颉活动成功举办;大荔县17个全域旅游综合体主标识系统已全部安装完成;渭南市文物数字体验馆完成《清风弥万世、廉韵润秦东——渭南廉政文化主题展》线上展览制作;尧头窑黑瓷烧制技艺体验馆完成实施方案;渭南市戏曲博物馆完成选址;华山景区“一票通”已完成华旅集团经营平台建设、华管委监管平台开发移交、门票系统与太华索道票务系统对接测试等工作,实现门车一体化销售,预计6月25日前全面投入营运;旧310国道华山景区段改造项目已完成环评、稳评、用地预审等审批备案手续。
二是主管领导稳步推进。市政府副市长杨武民、副秘书长李晓京多次召开全市“十项重点工作”文旅融合专题工作调度电视电话会,要求充分发挥“周调度、月推进、季考核”机制作用,以文旅重点项目为支撑,将重点任务分解到月到周,实施清单化部署、台账式管理、节点化推进,补齐差距短板,创新特色亮点,强化全媒宣传,营造人人关注文旅融合、共建共享华彩渭南的良好氛围。
三是文旅专班调研指导。市文旅融合工作专班将15个县市区分为两组,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前半周实地调研,周五召开周调度视频会,月末召开月推进会,季度末进行现场观摩考核,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高质量推进文旅融合。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按照“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标准,出台渭南市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惠民惠企奖补政策,发挥华山旅游业龙头作用,做强文旅企业,做亮文创产品,做优文旅服务,做活文旅市场,让游客乐游渭南、悦享渭南。
二是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理念,梯次推进大荔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临渭区和合阳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断提升渭南美誉度、影响力,打造华夏山水文脉汇聚传承地。
三是按照“多主题、多区域、多群体”需求层次,加强西渭文旅融合,出台“高校学生免费、家长半价”的学子家庭研学游优惠政策,开拓寒暑假旅游市场;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同镇江签订“党史教育双城互惠游”协议,双方互送党史教育研学团队,推进“双城万人游”。
四是按照“一事一议”要求,聚焦市级领导包抓重点文旅项目,由市级领导召集,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主持,市文旅局具体筹备,召开专题研判会,“一对一”集中会诊解决难点问题。
五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召开“十项重点工作”文旅融合专项工作考核观摩现场会,对标对表二季度工作任务,现场观摩示范点,县市区现场实名打分,专班现场统计考核结果。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郭局长的通报发布。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刚才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文化艺术报宋光:
郭局长,你好,我是文化艺术报记者,请问今年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有哪些,进度怎么样?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雅文:
答:2021年,全市新建、续建重点文旅项目共13个,计划投资17.2亿元,完成投资5.9亿元,占年度总投资34%。富平县老城(堑城)改造项目正在改造建筑内外部装饰装修、场地内的给排水、电力、消防工程和周边的局部绿化,预计9月底完工;合阳县诗经苑已完成一层主体混凝土浇筑、二层部分满堂架搭设和钢筋绑扎;卤阳湖湿地科普馆主体结构完成;蒲城县国家时间博物馆基础工程都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布展;蒲城县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续建项目已完成房屋征收、部分房屋拆除、电影院博物馆工程、井泉茶餐厅、烧尾宴会馆及部分综合管网工程;华阴市古柏行景观恢复工程(南段)建设古柏行文化长廊景观恢复及商业综合体,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潼关县古城EPC项目已完成投资2亿元,占比33.3%;合阳县洽川自驾游房车营地已完成投资4100万元,占比33.1%;澄城县中心文化旅游仿古商业体验街区已完成投资7788万元,占比38.9%;华阴市陕西华山军事小镇现进入土地勘察、方案讨论阶段;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索道增容(南线索道)项目已完成清表及场地平整,正在进行配套电力改造施工;合阳县少年宫及设施设备购置项目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占比60%;大荔县沙苑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占比72.7%。
渭南日报左超君:
郭局长,你好,我是渭南日报记者,请问市文旅局将采取哪些措施办法叫响华彩渭南?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雅文:
答:市委、市政府对“十项重点工作”文旅融合专项工作寄予厚望,要求在全省树标杆、做示范。市文旅局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文旅融合专项工作:一是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聚焦“双城万人游”“主题研学游”“西渭融合游”等,出台一揽子惠民惠企政策,引客入渭。二是办好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6月12日,我市将承办“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会场活动,充分展示近年来全省各地市红色革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最新成果,广泛交流创新利用的最优举措,不断提升渭南的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7月份,办好首届渭南黄河文化旅游节,通过文艺展演、主题论坛、旅游推介等活动,向大家呈现一个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文旅融合丰饶的华彩渭南。三是开拓一批客源市场。以渭南为中心,按照近、中、远不同距离,辐射黄河金三角城市群、丝绸之路沿线节点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依次加强文旅推介活动,广泛开拓国内旅游客源地城市。四是创新一批特色亮点。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业与文化、农业、工业、商贸、体育、研学、康养、休闲度假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壮大多元业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让文物“活”起来,文化“融”进来,旅游“火”起来。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市文旅局,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