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渭南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十八)

时间:2021-06-10 12:33:37 来源:陕新发布

6月9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创新驱动提升飞地孵化服务效能,科技引领助推渭南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通报发布,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由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18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胜康同志   

   市科技局农村科技服务科科长  卢青锋同志

   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科技金融部部长  于婷同志

现在请张局长围绕“创新驱动提升飞地孵化服务效能,科技引领助推渭南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通报发布。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胜康: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本次发布会,我看到,今天在场的有长期与我们合作的老朋友,也有一些新的媒体朋友,不管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我代表市科技局,对你们长期对渭南科技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你们对渭南科技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给予持续的关注、宣传和报道。同时也衷心感谢市委宣传部、市电视台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发布平台和机会。

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市科技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动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的具体行动。市科技局党组在市委、市政府统一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渭南科技工作实际和“十项重点工作”的部署安排,我们于4月23日印发了《市科技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着力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提升基层党组织三个方面,通过大走访、大宣讲、大落地、大服务、大统筹等系列活动,最终梳理确定——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提升计划、解决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问题、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外国专家服务计划、建设标准化酥梨示范园、共筑城市治理“第一道防线”等,办实事项目7项,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个多月以来,各个办实事项目工作,进展平稳有序、推进有力、成效初显。

尤其是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工作,该工作不仅是我们确定的本次办实事项目之一,而且也是市科技局今年的亮点工作之首,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包抓,孵化器的工作效能逐年稳增、成绩显著。在确定办实事项目之初,市科技局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渭南经济发展迫切需求和飞地孵化运营实际,坚持“实事实办”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提升计划”这一办实事工作思路,最终确定为办实事项目之一。下来我将此项办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一下。

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孵化器的运营由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负责,委派两名同志常年常驻孵化器,具体负责孵化器运营工作,在我旁边的于婷同志就是其中一位。两名同志虽然常驻西安,但工作开展直接受市科技局、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指导和管理,本次党史学习教育,两名同志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市科技局党员干部一同学习、一同体会交流。并结合孵化器运营实际,开展了“学党史传承精神 办实事为企服务”活动,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开展科技招商活动3次,引进科技型企业7家,组织新申报各类科技项目8项,申报专利14件,组织开展管家式贴心服务百余次,在孵企业数量达到37家,创两年多年来最好成绩。

二是深入企业开展大调研巡诊排查。孵化器运营团队逐家走访在孵企业,帮助企业对接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解决企业闹心难题。在孵企业陕西睿行智动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基于单一丝杆驱动的多级电动缸,实现了缸体重量和成本“双下降”,在军转民市场推广上蹚出新路。针对个别企业人员业务增长、办公场地不足等问题,主动为渭南双盈公司、渭南臻城科技等公司筹措、调换增加新的办公场地1000余平方米。

三是助力企业开展精准增值服务。由于在孵企业大多为初创型、科技型小微企业,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报意识不强、后续研发投入不足、市场开拓困难等问题,孵化器邀请西高新专业团队积极为企业开展精准服务。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民法典时代的企业用工管理》、《中小企业政策大讲堂》、《人力资源高校招聘与精准面试招聘会》、《商业计划书的撰写》等培训活动14场次,有效提升在孵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是对接企业开展线上政策宣讲。针对企业对科技部门各项扶持政策不够了解的实际,我们主动安排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利用视频形式,通过线上讲解的方式,向在孵企业作了详细的项目申报政策说明。今年,在孵企业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同时,邀请市委网信办、经开区酵素办等部门,针对数字经济示范企业申报及植物提取企业投资落地工作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对接,帮助在孵企业了解相关补助政策和落地投资建厂优惠政策,提高在孵企业的毕业率。

五是精准对接企业落地投产。运营团队先后带领陕西和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春光塑料有限公司、西安润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多次赴渭南高新区、经开区、临渭区、富平高新区及蒲城高新区查看企业落地场地,对接各承载地优惠政策,目前西安润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已参加蒲城高新区投资落地评审会,相关落地工作正在进一步衔接。

六是对接投融资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服务。为切实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孵化器面向园区以及各县市区企业,广泛征集优秀项目,于5月18日开展了“孵化器定制式金融第四期投融资路演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企业与投资机构之间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实现了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对接融合,也有效提升了渭南飞地孵化器的对外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入驻孵化器,落户渭南,服务渭南。

通过长期以来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渭南飞地孵化器自2019年1月运营两年多以来,通过不断考察学习、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赢得了各个企业的认可肯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效。累计引进智慧农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多领域企业57家,目前在孵企业渭南双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落户渭南高新区,自去年十月投资建厂以来,已建成了研发大楼一栋,预计上半年新增产值3000余万元。另有6家在孵企业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名次奖。陕西华元实业公司成功举办全国智慧停车产业高峰论坛,开发的智慧停车系统成为陕西行业中的佼佼者。

各位媒体朋友,我们在统筹推进飞地孵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也会正视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不足,不断推进飞地孵化工作行稳致远。

各位媒体朋友,科技向善,紧跟时代潮流,感党恩,听党话,帮人民丰富生活;创新崇革,协同与时俱进,办实事,惠民生,助渭南开新局。下一步我们将狠抓党史学习教育这个龙头,认真领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统筹开展“学史悟思想强根铸魂 奋进新时代追赶超越”主题活动,稳步推进市科技局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落实落地,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自觉践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教育引导科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承者,立足岗位,忠诚履职,为渭南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部门力量,以崭新的形象姿态和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张局长的通报发布。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刚才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渭南日报吕洁:

你好,我是渭南日报记者,我了解到市科技局共梳理确定了7项办实事项目,刚才着重介绍了飞地孵化工作,请问其他几项办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何?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胜康:

答:我们目前确定的办实事项目的确是7项,刚才我着重说了飞地孵化工作,我再介绍一下其他几项办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

一是解决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问题。4月15日下午,我市召开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暨高新技术企业培训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注意事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注意事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涉税风险点进行了培训。5月10日,市科技局印发了《转发<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摸底调查工作的函》,积极组织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10余家企业已在系统中填报。5月31日,赴渭南3D打印产业培训基地等重点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指导,现场解疑答惑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解决企业技术需求。市科技局与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技术转移分支机构,派驻专业技术经理人开展工作。截至目前,我们已先后组织了24名专家教授,深入富平、蒲城、高新区和经开区等县市区调研,与企业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切实解决企业碰到的生产、研发过程中的难题,促进校地校企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现已征集全市范围内企业技术需求130项,其中31项已经组织专家教授与企业进行了初步对接。

三是外国专家服务计划。我们积极采取一对一指导,点对点帮带,面对面服务的方式,通过宣传动员、解读政策、现场指导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有申报意向的高新区、富平县等7个县市区推荐的14个引智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帮带指导。目前,已推荐7个引智示范基地申报了2021年度第一批省级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

四是建设标准化酥梨示范园。市科技局包联蒲城县党睦镇孝东村,该村支柱产业以酥梨为主,截止2020年底,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500余亩,其中酥梨面积占3000余亩。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引进先进适应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机制,以改造提升绿色无公害高品质果品为目标,建设酥梨标准化试验园100亩。通过 100 亩酥梨标准科技示范基地的建成,可带动农户 50 户,基地年增加净收入累计 40 余万元。截至目前,已成立了示范园管理机构,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对示范园开展了酥梨授粉技术、施肥技术、喷洒农药等技术指导。对30亩新品种引进试验试种园进行前期管理指导,完成了施肥、拉枝、除草等前期管理。

五是共筑城市治理“第一道防线”。这项工作主要是党组织共驻共建,我们共驻共建的社区是国贸社区,4月13日与国贸社区召开了第一季度党建工作联合会,对接社区资源需求,签订了党建共驻共建协议书。4月6日完成了党组织报到工作。4月23日和5月7日,邀请国贸社区负责同志参加我局举办的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期、第二期读书班。下一步将与社区进一步加强互联互动,参与基层治理,开展服务活动,充实社区服务力量,有效提升社区工作效能。

各位媒体朋友,刚才我回答了5个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关于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刚好,今天我们农村科技服务科卢青锋科长也在现场,科技特派员这项工作正是他们科室的重要业务工作之一,请卢科长就科技特派员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作一回答。

卢青锋:好的,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科技特派员是“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近年来,市科技局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支持广大农技人员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具体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出台政策。市科技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不断壮大市本级科技特派员队伍,规范科技特派员管理,出台了《渭南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二具体指导。市科技局继续支持由45名专家组成的设施瓜菜、苹果梨、葡萄猕猴桃、大宗作物、经济林果和畜牧等6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开展服务工作。今年来,先后开展了花椒、果园、葡萄、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春季管理培训,以及奶山羊生猪春季重大疫病防止等技术培训活动20余场次。其中,特技特派员井赵斌在华州区开展了省内首次“无人机液体辅助授粉技术示范推广”现场会,受到了当地群众一致好评。三创新方式。市科技局创新服务方式,鼓励科技特派员灵活采用网络直播和微信短视频等方式,进行科学技术知识讲解,并在线上答疑解惑。比如,科技特派员王录俊开展网络直播,讲授葡萄种植关键技术,据统计在线关注的人数达到了6.3万余人次,让更多农民群众得到指尖上的零距离指导,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下一步,市科技局还将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积极响应全省“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乡村振兴行动”,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回答完毕。

陕西科技报王瑞:

你好,我是陕西科技报记者,飞地孵化工作近年来一直是市科技局的亮点工作,“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模式被多次写进省市政府工作报告,这项工作在全省也走在了前列,孵化器运营两年多来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经验和成就,请问市科技局在“十四五”期间,是如何规划部署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运营工作的?

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科技金融部部长于婷:

答:我简要介绍一下孵化器“十四五”的发展规划,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做大做强做精”。

1.做大。一方面物理空间做大,根据我市发展需要增加实体孵化面积,能够让更多科技型企业入驻孵化器,特别是与人工智能、5G应用、区块链等战略新兴产业能够在此孵化,增强渭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做好虚拟孵化,吸引一些具有总部经济特征的企业入驻孵化器,在孵化器注册,将业务拓展到全国各地,孵化器给予一定的线上科技服务,增大服务容量。

2.做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产业链创新链双链深度融合,加强科技与金融对接,加快在孵企业投资落地,成果转化步伐,推进产业化实施进程,支撑引领我市科技发展。

3.做精。突出“精准”二字,科技招商上更加精准,更加符合渭南和各个园区的功能定位,选择市场前景好、符合本园区适宜发展的企业和产业。孵化服务上更加精准,用心搭好“沟通桥梁”,用情建好“渭南特色”,用力做好“管家服务”。我们将进一步统筹人才、科技、资本、服务等创新资源,开展定制式、市场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精准服务,让推出的服务更加符合各个企业的实际,引领全市孵化器打造西北地区一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021年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3年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让“西安研发、渭南制造”孵化模式进一步示范推广,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回答完毕。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市科技局,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