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渭南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十九)

时间:2021-06-10 16:10:13 来源:陕新发布

6月9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十九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践行生态为民理念,增进普惠民生福祉”主题进行通报发布,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由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19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樊棣同志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    李季同志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环境信访投诉科负责人 雷波同志

现在请樊局长围绕“践行生态为民理念,增进普惠民生福祉”主题进行通报发布。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樊棣: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就市生态环境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作以介绍。

一、聚焦群众关切,践行生态为民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污染防治攻坚战、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保障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用心用情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基层群众切身感受到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部署、抓落实,结合工作实际,谋划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共涉及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类项目14个。各分管领导发挥表率作用,加强工作协调,抓好各自承担任务的指导、督办。

二是积极推进实施。针对重点任务,各承办科室、单位主动认领,认真谋划,积极作为,全力推进项目落实落地。首先,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重点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出台《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实施意见》,制定了三年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积极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次,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行动。结合业务职能,深入基层县局,开展法律培训、技术指导,提升监测监管执法水平。组织环保专家深入蒲城工业园区,为有关企业“把脉会诊”,解决企业污染治理难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先后组织了监测技能大比武、环评管理知识培训班、环境网格化监管及排污许可证管理培训、大气污染治理业务培训、环境执法大练兵等活动,培训基层监测、执法人员800余人;组织辐射管理培训,培训基层管理人员30人;开展《固废法》培训,培训企业100家200人,在服务群众、提升技能中强化学习教育效果。第三,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活动,对2020年以来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信访案件梳理排查,重点关注重复投诉问题21件,案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做好12345转办信访件的办理,接到12345转来投诉案件30件,已办结28件,正在办理2件。积极衔接协调,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黄金行业氰化尾渣试点工作,为中金冶炼转运处置氰化尾渣9.97万吨,有效消除企业及当地群众关心的环境风险。第四,深化“留心护根”,践行环保为民。组织志愿服务进社区,开展义务为市民检测甲醛活动,近期共检测34户。深入包联路段、社区,开展巩固国卫、创文宣传等活动,制作宣传标语、展板13块。制定包联村产业扶持计划,为7户群众提供慈善捐款7000元支持。细化“三线一单”管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等项目正有序实施。

三是加强宣传宣讲。面向各县市区、市级牵头部门,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全面解读绿色发展美丽渭南,学习人数约2400人,让绿色发展理念在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中生根发芽。邀请有关专家,讲解党的一大到十九大历史、渭北革命史等主题党课,组织重走“智取华山路”,感悟党的光辉历史。启动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参与单位80余家近1000人,组织专家深入县市区向群众宣讲,不断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二、聚焦绿色发展,推进美丽渭南建设

作为美丽渭南建设的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七化”原则,高效推进绿色发展美丽渭南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是任务指标“精细化”。按照市上“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和“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的要求,借鉴“生态西安建设”经验,确定100项任务,分解到14个县市区和18个市级牵头部门,逐一夯实责任。

二是领导包联“长效化”。局党委先后2次听取绿色发展美丽渭南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任务落实,健全领导包抓责任制,各分管领导定期组织分管科室研判任务进展,开展调度检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三是安排部署“精准化”。召开桥山工作现场会、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提升会、生态环境工作调度会以及工作专班联络员视频会等10余次专题会,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大力实施扬尘管控、臭氧防控、督察整改三大攻坚行动,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四是进展调度“差异化”。按照考核要求,制定精准高效的差异化调度办法,针对不同任务和项目,分别实行周、月调度,以日常调度为主、现场督办为辅,对进展滞后的,实行预警提醒、电话督办,减轻基层负担。

五是比拼通报“常态化”。充分发挥工作群“宣传政策信息、发布工作动态,展示亮点典型,交流工作经验”作用。各联络员及时分享工作动态信息,通过晒亮点、比进展、找差距、学经验,助推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

六是工作队伍“专业化”。从全系统抽调5名骨干组建工作专班,专职负责该项工作。先后举办理论大学习、监测大比武、执法大练兵等活动,不断促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能力提升。

七是跟踪督办“制度化”。将市上重要会议确定和市级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纳入考核范畴。4月份以来先后对第7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调度会确定的重要事项逐一进行查核,涉及10个市级部门、14个县市区18项重点任务。

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美丽渭南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重点任务有序推进,二季度共考核27项任务。其中“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加强潼关、华州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和风险管控”“全面落实环境网格化监管”“完善桥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等4项任务已提前完成,其余23项均达到时序进度要求。目标指标持续改善,截至5月30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9天,同比增加3天;综合指数5.72,同比下降2.9%;PM2.5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3%。渭河潼关吊桥、北洛河三眼桥等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考核要求。重点项目推进有力,拟定的五大类88个项目,已完成5个(大荔垃圾焚烧热电联产、蒲城煤场扬尘治理一二期和三期、蒲城清洁能源烟气除尘、富平水泥脱硝超低排放)、在建55个,完成投资25亿余元,其余正在抓紧完善前期手续。督察保障高效畅通,组建综合协调等5个工作组,全力配合保障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渭督察工作。组建10个交叉核查小组进驻各县,现场核查、督办群众环境信访问题查处情况,推动信访案件立行立改,彻底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持续加压奋进,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生态环境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办实事的成效凝聚民心,以解难题的成果汇聚民力,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力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是提高站位,在督察整改上再发力。聚焦督察反馈问题,完善生态环境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督察整改快速反应机制,创新热点难点问题协同推进机制,在边督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举一反三上下功夫、见实效。

二是突出重点,在工作措施上再精准。大气环境方面:重点加强扬尘管控、臭氧防治、机动车污染整治等专项行动;水环境方面:聚焦9个国考断面达标,加快污水处理厂扩容和提标改造,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全面推进石川河、北洛河综合整治。

三是强化指导,在有序推动上再谋划。紧盯美丽渭南季度目标指标,按月细化工作任务,加强调度,分类指导。有序推进重点项目,未开工的督促尽快开工,已建成的规范运营,确保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效益。

四是加强督导,在工作推动上再发力。坚持全市“一盘棋”,督导市级各部门加强对县市区的检查督办,采取差异化调度方式,对进展缓慢的任务实行预警提醒、通报批评,开展现场督查,进行精准督办。

五是营造氛围,在凝聚共识上再强化。全方位宣传美丽渭南建设工作,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社会各界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清洁生活环境、节约家庭资源、践行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出行、开展垃圾分类,让人人成为美丽渭南的参与者、建设者、守护者,营造美丽渭南建设的良好氛围。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樊局长的通报发布。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刚才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三秦都市报杨晶:

你好,我是三秦都市报记者,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渭开展督察以来,请问对群众反映的环境信访投诉案件是如何处理的,目前情况如何?

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环境信访投诉科负责人雷波:

答:自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渭南开展督察以来,我市积极配合,高效保障。一是规范办理流程。接到督察组交办的信访投诉案件后,第一时间转交相关部门或县市区党委限时调查处理。各县市区对接办的每个信访投诉认真审核和反馈,限期上报办理结果。二是开展现场督办。组成10个现场核查组,扎实开展交叉核查、督办工作,切实提高群众信访投诉办理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高位推动整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深入实地查看环境信访投诉案件办理情况,要求对照标准、强化措施、加快整改进度,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四是主动接受监督。及时对信访投诉案件基本情况、调查核实情况、处理处罚和问责情况等按照规定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截止6月6日,接到督察组转办信访案件307件,办结264件,属实210件,不属实54件。责令整改214家,处罚14家,罚款14.71万元。约谈219人,问责10人。查封扣押1起。限产停产1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信访投诉案件办理,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各界导报宋磊:

你好,我是各界导报记者,大气环境质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请问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上今年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李季:

答:在大气环境治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推进精细化管控,强化工作落实落细。一是开展联防联控,综合施治。建立研判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先后9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协调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开展,二是扎实开展臭氧污染管控专项攻坚行动,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深入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和泄露检测与修复,强化油品储运销监管;三是严控露天焚烧。开展露天焚烧遥感监测,建立起露天焚烧快速响应、快查快办工作机制。四是切实提升扬尘管控水平。开展建筑工地扬尘管控专项攻坚行动,立案查处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不达标建筑工地23处。持续开展道路扬尘污染走航监测,建立了“日调度、周通报”工作机制,强化督查整改,长效落实各项保洁措施;五是加强烟花爆竹燃放管控。突出春节、元宵节等时间段,准确研判,靠前指挥,多措并举,协同作战,全方位营造宣传声势,组建巡查队150个,出动人员三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0万份,悬挂横幅2300条,发送短信50万条,查处违规燃放烟花爆竹问题112件。同时,实施“4+1”县市区优良天数率先突破300天“创亮点”工作。通过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有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工业炉窑深度治理等,全面推进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市生态环境局,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