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渭南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二十一)

时间:2021-06-11 15:45:19 来源:陕新发布

6月9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二十一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通报发布,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由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21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健同志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协调科科长  惠筱筠同志

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产品质量执法科科长  任荣亚同志

现在请王局长围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通报发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健: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渭南市市场监管局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多年以来对我市市场监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渭南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系统全面开展了“市场主体提标升级”行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实施精准帮扶,促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升企”“企升规”,切实服务企业,助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796户,同比增长33.04%,位列全省第二,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数量总计达到265834户。

一、党组挂帅,部署扎实,推动有力。市局党组挂帅,成立了以党组书记王文学、局长王志斌为组长、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市场主体提标升级”行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市场主体提标升级行动”的实施方案》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十一条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先后在富平县召开“市场主体提标升级”行动动员会,在大荔县召开推进会,多次召开局党组扩大会,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全面推进该行动走向深入。一是持续用力,在量的增长上下苦功。坚持领导包抓,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和督导,确保下达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继续坚持全员动员,开展“千人进万企”活动,坚持精准施测,实施一对一帮扶,确保总量持续增长。二是锐意进取,在质的提升上求突破。积极推进“小升企、企升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优特色产业、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抓手,加快技术攻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是尽职尽责,在帮的深度上添新措。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支持企业家合法经营、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发挥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以及知识产权等职能优势,帮助企业提质升档、做强品牌,高质量发展。

二、多管齐下,全面开展技术帮扶。针对中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质量管理水平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不强、质量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我局党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局领导包联到县,党员干部包联到企,市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共落实260户包联帮扶企业任务,实现一对一帮扶,聚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送知识、送技术、送服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提质升档。

三、优化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一是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明确领导包抓责任,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实施方案》《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企业创新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出台惠企政策“十一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二是全面落实“减免降缓补”惠企帮扶政策。开展转供电加价治理,2020年共清退电费总金额874.96万元,减免计量器具检定费用586万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用512.5万元,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

四、创新驱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创新带动市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我局主要做了五项工作:一是知识产权贯标工作规范化。目前,已有5家企业全部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取得证书。二是知识产权创造资助质量化。先后出台了渭南市人民政府《贯彻省政府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实施意见》和渭南市《2020年度知识产权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三是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拓展化。帮助多家企业申请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四是知识产权示范试点成效化。大荔县获批省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合阳县获批省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获批省级2020年度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20年共立项省级各类知识产权及奖补项目12项,争取项目资金105.5万元。大荔冬枣、富平羊奶粉、华州皮影三个项目获得省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立项,争取资助资金60万元。五是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化。先后开展了抗疫防护用品、食品、母婴用品等重点流通领域联合各县(市、区)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和专利代理行业“蓝天”行动和非正常申请商标的专项整治行动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全市“十项重点工作”要求,将“市场主体提标升级”行动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全市“作风建设年”和我局“工作落实年”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切实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助力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媒体朋友们,再次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关注、支持和监督我们市场监管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市场监管系统工作人员也会全力以赴抓监管、强服务,努力捍卫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渭南新时代追赶超越发挥积极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王局长的通报发布。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刚才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阳光报吴盟:

你好,我是阳光报记者,目前“十四运”的筹备情况是备受群众关注的,请问市场监管局有哪些措施保障“十四运”期间食品安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科科长惠筱筠:

答:一是抓实组织领导。市县两级均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印发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渭南赛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总体方案》《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测试赛期间渭南赛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组织召开了保障工作推进会,明确任务分工,周密安排部署大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二是抓好食品抽检监测。印发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指导意见》和《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方案》,明确了检验监测品种和项目。截至目前,共完成农药残留检测648批次,亚硝酸盐检测112次,瘦肉精检测252批次,二氧化硫检测53批次,ATP荧光洁净度243批次,紫外线灯强度125个,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三是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印发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渭南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先后两次开展了桌面推演,重点对赛事期间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进行演练,提升监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我市将开展全市三级食品安全应急演练,确保对赛事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应对、处置。

四是提升专供企业监管等级。将大荔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蒲城好邦食品有限公司、蒲城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列入一级监管单位,签订专供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专场专供、专圈饲养、专人监管、专线屠宰、专库存放、专车配送”制度,确保专供畜禽食品全链条安全无风险。实行专人24小时监管制度。强化专供畜禽产品养殖和屠宰环节的生产、防疫、监测、检疫、质量管控等技术服务和巡查检查,坚决把风险隐患消灭在生产一线。

我们多次深入到12家接待酒店及测试赛和赛事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和反复督查,集中约谈了12家接待酒店负责人,并严格对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规范操作手册》相关规定和要求,重点对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配备、经营场所内外环境、“三防设施”、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落实、食材留样保存、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加工以及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设施设备、材质是否符合食品安全保障要求等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1745户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46份,下发停业整改通知31份,责令现场整改476家,强制关停或自行停业37户。对强制关停的21户给予一定时间进行整改,指定专人负责跟进,定时回访,确保关停到位、整改到位。

华商报马转转:

你好,我是华商报记者,“3·15”晚会曝光了“瘦身钢筋”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那些措施来保障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产品质量执法科科长任荣亚:

答:今年3月15日,市局机关及各直属单位分别组织观看了央视“3.15”晚会,针对晚会曝光的“瘦身钢筋”问题,市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专题研究部署,并由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迅速展开执法行动。

一是主动出击,拉网式检查做到全覆盖。支队成立3个行动小组,兵分三路,同时对高新区、经开区、临渭区钢材销售市场、建筑施工单位在用钢筋进行突击检查。执法人员查看了市场主体的从业资格、进销货台账、材质单、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钢材采购管理及质保资料等,现场检查企业库房存货、工地在用钢筋,着重检查了Φ12、Φ14规格螺纹钢,检查是否存在生产、销售、使用“瘦身钢筋”情况,全面了解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产品流向、产品采购程序、产品入场检验情况等,督促企业严守安全底线,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此次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99人次,执法车辆35车次,检查钢材销售企业32家,生产企业1家,建筑施工单位16家,未发现有生产、销售、使用“瘦身钢筋”的违法行为。

二是突出重点,聚焦民生领域违法出“铁拳”。近期,支队按照中省市统一部署,全面展开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专项行动。生产销售“瘦身钢筋”是“铁拳”行动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之一。我们将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以及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行为;严厉查处未依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申请取得生产许可证而擅自生产列入目录产品;严厉查处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行为。

三是畅通渠道,发动人民群众打赢主动仗。日前,我们公布了举报受理电话,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领域案件线索,让违法行为无处藏身。我们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依法查办一批群众身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副科长张红红: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