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西安市交通优化提升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06-11 16:11:44 来源:陕新发布

pic

6月9日下午3时,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市轨道集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到会,介绍2020年以来我市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工作成效。发布会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新锋主持。

刘新锋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市轨道集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到会,介绍2020年以来我市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工作成效。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人:

市交通局副局长李斌科;

市住建局副局长翟金海;

市城管局副局长杨卫华;

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谭建华;

市轨道集团副总经理王超。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参加。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发布会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

下面,请李斌科副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交通局副局长李斌科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按照工作安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工作总体情况。

一、优化提升,惠及民生,城市交通日益通畅

自我市全运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阶段转至赛事运行保障阶段后,全市道路通行水平显著提升,下面,我汇报一组数据和几段网评,大家就可以体会出来。

2021年全国拥堵前15个城市最新排名,我市从2月第4名、3月第2名、4月第3名,到5月的第13名,全市核心区5月份高峰拥堵指数仅为4.95,属于轻度拥堵级别。

统计显示,目前我市公交平均运行速度达24.62公里/小时,较2019年提高了16.3%;出租车5月平均营运速度在近3个月最高,达到25.88公里/小时,车速提高了5%。

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3年任务,全市上下加快推进仅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80%,城市路网毛细血管畅通了微循环,市民出行更通畅、更便捷、更高效。

二、紧盯痛点,下势攻坚,全面提升出行环境

紧盯畅通“微循环”,持续提升城市路网密度。打通59条“断头路”,完成599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建成次支路26条、在建36条,持续疏通城市毛细血管;打开封闭大院45个,对外开放小区道路;去年12月底同时开通地铁5号线、6号线、9号线,交通出行更便捷,路网密度再提升。

紧盯打通“肠梗阻”,完成54处拥堵点治理。采取工程改造、标线施划、加强疏导等举措,完成54处重点交通拥堵点段治理,通过对治理前后通行能力、拥堵指数、行车速度、延误时间、服务水平等指标进行分析,39处拥堵点指标优化幅度达20%,15处拥堵点指标优化幅度达10%,拥堵缓解效果明显。

紧盯缓解“停车难”,多举措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大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每年建成5025个停车泊位,2020年建成8082个,今年已开工3780个;充分利用拆违腾退空间、代征绿地等闲置用地,建成临时停车位19413个;缓解地铁重要站点周边停车压力,建成P+R停车场15处;全面推广错时共享停车,盘活既有停车设施资源,累计提供停车位68334个。

紧盯提升“低效率”,切实加强慢行系统建设。2020年以来全市新建绿道668.08公里;建成13.8公里的曲江至高新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通勤示范段;持续完善公共交通与“三河一山”绿道接驳,目前接驳公交达190条,逐步构建“全局优先、全网连续、全程舒适、全龄友好”的高品质慢行系统。

紧盯解决“出行难”,全面推广打造“两路工程”。完成以高新一小、陕师大实验小学为试点的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整治;完成以唐都医院、交大一附院为试点的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整治。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广试点经验,目前已完成71所学校和8所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整治,安全上学路和畅达就医路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紧盯出行“便捷性”,持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加快构建“15分钟便民交通服务圈”,一年来,我市新建成公交场站12个、占地155.9亩,公交车进场率达72.87%,进一步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累计新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72条,常规公交与地铁153座车站接驳线路达333条,接驳距离仅100-150米,基本实现地铁与公交无缝换乘。

三、深耕创新,聚沙成塔,持续积累治理经验

创新“围挡变围栏”占道管理。全面推行占道施工“围挡变围栏”,从“遮丑”变为“揭丑”,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倒逼加快施工进度。制定占道施工围栏相关标准,实行开工备案、竣工提前预警和完工销号等制度,确保及早还路于民,还畅通于民。

创新提升交通科技化水平。建成“交通TOCC”“城市交通大脑”等交通运行监测分析平台,每月发布西安交通优化提升监测月报,通报各区交通拥堵点位和路段,实现精准治堵;“西安交警”、“西安大交通发布”微信平台累计用户达300多万,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信息来源;全市300余条公交线路实现智能化调度,通过手机向乘客提供实时公交出行信息。

创新因地制宜施策治拥堵。深入剖析不同拥堵点位成因,创新“小改造”举措,达到“大疏通”效果。如根据交通流量不同时段变化情况,灵活设置可变车道、潮汐车道;根据特殊路段车辆通行特性,将公交车道、左转车道中置,有效改善道路交通拥堵,提升车辆通行效率。

创新路口标准化改造提升。以五路口十字、小寨十字标准化示范路口为标杆,在全市开展大中型十字路口标准化综合提升改造工作,通过增设安全岛、施划标线明晰路权、增加右转车道等举措,大幅提升人车通行效率,目前已累计完成改造提升34处。

创新打造“完整街道”示范区。综合考虑街道商业性、生活性、交通性,配套完善交通设施、道路绿化和城市家具等,健全城市功能,改善街道环境,引领城市风尚,展示文化风采,大幅提升街道活力和居民生活品质。目前,中心城区累计完成打造“完整街道”试点16条。

为确保全运会交通运输顺畅有序,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工作,同时将出台部分赛事交通政策,可能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敬请广大市民多理解、多支持!

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在全运会期间,尽量选择公交出行、绿色出行或拼车出行,将路权空间礼让给全运宾朋,真正展现西安市民文明、热情、礼让的精神风貌,为全运会精彩圆满召开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谢谢李局长。下面请翟金海副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住建局副局长翟金海

各位媒体朋友: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全市城市快速路建设、断头路打通和公共停车场建设有关情况。

城市快速路建设方面。围绕“迎十四运•建幸福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17条城市快速路及重要节点市政道路建设,构建城市地面快速路网体系。

一是着眼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以西安咸阳机场、高铁北客站、西安火车站等大型枢纽为基点,实施的朱宏路、北三环太华路立交、西铜快速路城市段建成通车,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畅通地面交通网。构建地面快速路网体系,联通西咸新区、绕城高速、三环路、二环路,昆明路及西南二环立交、西延路、新兴南路、西三环阿房一路立交建成通车,城市快速路网骨架初具规模。

三是全力服务十四运。实施体育中心外围提升改善道路一标段、二标段,以及会展中心外围提升改善道路等3个项目。北辰大道、广安路、东三环世博大道已建成通车,建材北路灞河元朔大桥于6月底前通车,全力服务体育盛会畅行无忧。

断头路打通方面。提前完成58+1条断头路打通任务,全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阶段性清零,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

一是构建指挥体系。建立健全市区两级断头路打通作战指挥部,实施挂图作战、三级督查和周协调例会制度,坚持“一线工作法”,全力推进断头路打通,尽量缩短工期、提早还路于民。2020年-2021年5月底前,提前通车24条。

二是立足人民需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出真招、办实事,打通测绘西路、沣经四路、草阳巷、老二环规划路、秦皇大道、广运潭西路、凤城十一路、航天北路、金桥二路、科技三路等48条不足1公里的难点路、堵点路。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长安区学府大道中段绕行260岁皂荚树。

三是全力攻坚克难。市区两级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努力克服穿越铁路线、跨绕城高速,以及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电力迁移等多项难题。经九路下穿陇海铁路段,首次采用的“大断面双向对顶和架空现浇结合工艺工法”,创造西北地区最大箱涵顶进纪录。红庙坡路全长760米,从进场施工到建成通车仅用84天,展现断头路打通“西安速度”。

公共停车场建设方面。按照“政府扶持引导、社会投资建设”工作思路,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泊位供给格局。

一是建章立制。重点围绕吸引投资、简化审批和加快建设步伐,相继出台1231政策体系,即“1个办法”(《西安市停车场管理办法》)、“2个方案”(《西安市关于推进有偿错时共享停车工作的实施方案》《西安市新建停车位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3个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西安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安市关于推进停车资源有偿错时共享的指导意见》)、“1项政策”(《西安市公共停车场建设优惠政策》

),调动和激发市场参与活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

二是挖潜资源。重点围绕学校、医院、办公、商圈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深挖各类土地资源,鼓励单位自有用地增建、平改立,临时边角地块插建等方式进行建设。2020年以来,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停车位2.04万个。

三是计划引领。科学编制年度建设计划,下达分解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属地责任。今年,全市计划开工建设公共停车位不低于1.5万个,中心城区建成公共停车位5000个。目前,已开工建设9671个,中心城区建成3780个。其余7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各位媒体朋友,市住建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立足城市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迎难而上,点对点衔接、面对面协调,不断健全完善快速路网体系,保持断头路打通动态清零、有效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全力破解“出行难”和“停车难”,真正让市民群众感到出行的便利、生活的幸福。

在此,也恳请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多一些理解和支持,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服务十四运•奉献我的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谢谢翟局长。下面请杨卫华副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城管局副局长杨卫华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全市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和城市绿道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西安市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全市计划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主城区599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一年多来,在8个市级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和密切配合下,12个承担任务的区、开发区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施工,截止5月底,已圆满完成了包括莲湖区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37条街巷在内的599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任务。为了确保提升改造效果,我们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做法: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完善街巷功能。提升改造前期工作中,注重以民生为导向,从排水、路面、路灯、绿化、线缆落地等涉及市民切身利益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由城市规划设计院统一审核各区县、开发区设计方案,不搞过分装饰和过多设置。通过重新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位和交通标线,设置道路标识牌,人行道安装阻车石等措施,努力保障道路畅通,全方位完善背街小巷城市功能。

二是坚持拆违先行,凝聚民智民力。把拆除违法建设和乱搭乱建作为背街小巷提升改造的先决条件,逐户上门宣讲政策,劝说自行拆除,最大限度争取理解与配合。对未自行拆除的违法建设,多部门联合发布公告,依法坚决予以拆除。

三是坚持精心设计,彰显品质特色。在设计理念上,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造了以新城区皇城西路、雁塔区兴善寺南街、未央区永祥路、碑林区信义巷、高新区科技一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独具特色、富有品位的美丽街巷,实现了背街不背、小巷汇萃。

四是广泛征求民意,确保群众满意。始终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提升改造工作的重要标准,广泛收集社区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将群众对背街小巷存在的不满意的、闹心的一些问题,率先列入改造清单。提升改造过程中,主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提升改造工作进展和亮点做法,广泛接受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在统筹做好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的同时,我们按照《西安市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城市绿道建设,共同优化主城区步行和自行车系统。

2021年以来,市、区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坚持“设施嵌入、功能融入”的理念,利用我市全面开展“三河一山”绿道建设之机,将城市绿道与公共交通、消费商圈、幸福社区建设有机融合,已新建城市绿道301公里,其中社区绿道131公里。工作推进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实施。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市级统筹、属地实施”的原则,年初统一下达绿道建设指标任务,明确了各区县、开发区的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提升绿化品质。印发了《西安市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大西安绿道体系规划》,严格审查把关各区县、开发区绿道建设项目设计方案,针对性提出修改意见140余条,促进了绿道建设标准和品质的提升。

三是定期调度进展,掌握全面情况。每周调度各单位城市绿道建设项目信息,每月收集汇总进展情况、工作亮点及成果照片。及时组织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和通报,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确保了年度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是常态检查督导,把好进度质量。局领导不定期带队现场督导调研,实地了解项目进展,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精准做好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在全系统抽调18名业务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骨干,组成3个技术指导小组,每半月对各个项目工程进展、施工质量、现场管理、工地安全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促进了绿道建设质量的提高和进度的加快。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迎十四运城市管理和交通优化工作总体安排,会同各区县、开发区及相关市级部门,进一步加强背街小巷和城市绿道的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巩固来之不易的提升改造和建设工作成果,为缓解道路拥堵、优化慢行系统、提升便民服务感知度和绿道系统可达性,做出城管部门应有的贡献,努力营造干净、整洁、靓丽、有序、安全、畅通的城市环境。

谢谢大家!

谢谢杨局长。

下面请谭建华副支队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谭建华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就交警部门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及交通精细化管理工作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截止5月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20万辆,位居全国第七,驾驶人突破500万人。今年以来,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服务保障“十四运”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凝心聚力,全警动员,努力打造“利民、为民、惠民”的全方位城市交通管理新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利民出行更有“精度”。一是聚焦交通组织“精细化”。下足绣花功夫,完成五路口十字、西华门十字等9个标准化路口建设。升级打造“三纵三横”3.0版城市公交专用道系统,试点铺设全运会专用车道8.4公里,增设引导标志1108面,施划彩色路面5.4万余平米,实现了效率、安全双提升。全力做好幸福林带、西安火车站改扩建、经九路下穿陇海线等市政工程通车运行交通组织,保障了复杂道路通行安全有序。二是聚焦设施提升“标准化”。集中开展十四运“17+25”迎宾涉赛道路交通设施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完成太华路、太白路等166条道路设施的优化提升,累计施划交通标线34万余平米,新增交通指路标志1752面,路名确认标志595面,十四运场馆引导标志182面,让市民游客清楚自己在哪里,可以往哪里去。三是聚焦信号调优“智能化”。完成了主城区1341处信号灯智能化改造,组建西安交警信控中心,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点段,开展常态化信号调优行动,目前已建成常态绿波带114条,自适应控制220余处,初步实现了“路口健康感知、信号自动优化、交通监测反馈”闭环管理模式,路网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二、为民执法更有“温度”。一是整治执法突出问题,站好“执法岗”。厚植执法为民理念,扎实开展监控设备非现场执法专项整治,更新限速、禁货、违法抓拍提示等管理型标志1803面,公示执法取证设备128个点位264套设备,充分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实现阳光执法。出台《机动车违法停车执法取证》等指导意见,对轻微违法,坚持教育为主,对严重违法,坚持严管严处,在法律框架内做到少罚重教,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二是护航城市建设发展,打好“创新牌”。持续优化“水电气暖”等民生工程占道施工审批流程,打通网上预约受理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受理。坚持“一校一策”精准治理,完成陕师大附小等21所中小学、幼儿园周边交通环境整治,全力打造安全畅通上学路。三是加强部门共建共治,唱好“协奏曲”。联合城管、交通、文明办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冲刺“十四运、共创文明城”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设立44处文明交通示范路口,全面强化行人、非机动车整治。依托市区两级交安委,摸排600余处交通安全隐患点段,逐一销号,滚动清零,源头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三、惠民答卷更有“厚度”。一是“见缝插针”新增便民停车位。深挖潜能,错时共享,新增限时海绵便民车位3396个,如厕停车位61个,升级改造残疾人停车泊位400余个,推动实现路内停车泊位15分钟以内免费停车政策,方便群众短时工作、购物等临时停车,最大限度缓解市民停车难。二是“智慧交通”提档升级。依托西安交警“两微一抖”宣传平台,向400万名关注用户,实时推送交通运行态势、出行路径推荐等信息,让感知诱导触手可及。推行警情快速处置,送医救援再提速,建立满意度回访机制,用时间守护生命。推出了交警版音乐MV《西安欢迎你》,传播交警正能力,向十四运会献礼。三是“便民服务”延伸拓展。深化落实“民呼我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集中发布交强险保单在线核查、车驾管业务自助办理等25项便民服务新举措。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在曲江、高新大队警务大厅试点违法处理全预约服务,全力打造“足不出户网上办”、“一件事情一次办”,线上线下融合互补,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安交管便民服务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十四运”交通安保主责主业,深入开展“服务十四运,奉献我的城”主题活动,全力营造“安全、文明、绿色、畅行”的城市交通新风貌。

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谢谢谭队长。

下面请王超副总经理介绍有关情况。

市轨道集团副总经理王超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我市轨道交通运行情况及在建线路进展情况作以通报。

一、提运力、优服务,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今年以来,市轨道集团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出发点,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持续提升线网运力,不断优化地铁线网运营服务水平,有效缓解和改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

4月8日起,西安地铁执行新的列车运行图,缩短了1、4、6号线高峰期发车间隔,提升了3号线高峰期运力,延长了超高峰持续时间;4月25日起,为配合14号线空载试运行,缩短了机场城际的发车间隔,机场西末班车发车时间由22:00调整至22:20,机场城际北客站(北广场)末班车发车时间由22:00调整至22:52,有效提升了运力。截止5月底,西安地铁总客运量达到4.59亿人次,客运强度为1.43万人次/公里•日,位居全国第3位;日均客运量340.92万人次/日,排名第6,线网单日最高客运量达448.21万人次(4月30日),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51.97%。

同时,轨道集团通过优化全运赛事接驳站设施、提升站内导向标识、出入口“四小件”改造和服务标准提升等多项举措,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线网服务十四运工作水平。为缓解“有车族”坐地铁停车难问题,轨道集团建设投用了9个P+R 停车场项目,共计679个停车位,为市民日常通勤提供了一种更为绿色便捷的出行选择。

二、保出行、勇担当,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部分开放

为确保8月30日前西安火车站南北站房全部开放,配合火车站南广场和高架候车室“倒边施工”,由轨道集团负责的丹凤门广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和自强路下穿隧道已于5月31日提前部分开放。市轨道集团专门抽调地铁经验丰富的3名站长带领50名业务骨干参与现场指挥管理;投入百余名地铁青年志愿者,为乘客提供指引、问询、行李搬运等服务,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开通初期,为解决旅客到南广场的出行需求,轨道集团租用12辆公交大巴开行到火车站南广场和地铁站的免费接驳车。开放9天来,在新城区、公安站前分局、交警支队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累计平安运送旅客21.71万人次,其中地铁免费接驳车运送旅客接近一半,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整体运行平稳。

按照铁路部门计划,6月15日起西安火车站南站房将完全封闭,届时旅客将不能从南广场进站乘车,我们在继续开行现有地铁免费接驳车的同时,还将向东开行火车站北广场至地铁含元殿站间的免费接驳车,直至明年春运前西安火车站南站房高架候车室全部建成投用。

目前,丹凤门广场地下交通枢纽虽已部分开放,部分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轨道集团通过分批次开展市民及媒体代表实地探访活动,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各项功能和服务举措,轨道集团正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意见征集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旅客通过xianzhangongsi@163.com意见征集邮箱、西安地铁“两微一端”等渠道向我们反馈意见建议。针对开通初期存在服务设施不完善、导向标识不健全、个别区域手机信号弱、部分道路设计不够人性化以及超高旅游大巴无法进入等问题,我们将结合大家的意见建议加快整改,同时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加大对摩的、非法营运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努力为广大市民及外地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此,感谢广大市民对我们工作的包容与理解,也感谢新闻媒体的关心与支持。

三、抓进度、保质量,加快三期规划项目建设

轨道集团积极践行“建人民满意地铁”初心,立足民生工程实际,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让市民早日共享地铁建设成果。

截至目前,三期规划各项目建设均在加快推进中,其中8号线新建的31座车站均已开工建设,首座车站大白杨站已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2号线二期北延段2座车站已封顶,南延段2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1号线三期7座车站已全部开工建设;10号线一期全线15座车站已开工11座;15号线一期全线13座车站已开工12座。市民关心的十四运重点交通配套工程西安地铁14号线已于日前通过工程验收和初期运营前的安全评估,计划6月底开通初期运营,开通后将与机场城际线贯通运营,与现行地铁线网票制保持同网同价。14号线的开通将创下西安地铁新线开工建设到开通运营的最快记录。

四、抢机遇、谋发展,开启轨道交通事业新局面

轨道集团把“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机遇,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确立了围绕建设工地围挡“瘦身”、取消高铁“二次安检”等“十件民生实事”,切实全方位服务全运,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下一步,轨道集团将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地铁”的目标要求,全力加快三期规划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再翻一番,形成12条运营线路,总长为422公里的运营网络,进一步加快城市中心与外围区域之间的联通,有效缓解和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真正成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强力引擎。

谢谢王总。介绍情况就到这里。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没有提问环节,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