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时间:2021-06-21 17:14:28 来源:陕新发布

6月18日下午3时,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西咸新区有关负责同志及沣东、沣西等5个新城等单位,介绍在党的领导下各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亮点和进展情况。发布会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新锋主持。

pic

刘新锋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我们邀请西咸新区有关负责同志及沣东、沣西等5个新城有关负责人到会,介绍新区和各新城在党的领导下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以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关情况。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人:

西咸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姜志华;

秦汉新城党委副书记                吴  起;

空港新城党委副书记                艾  晨;

泾河新城党委副书记                薛  峰;

沣东新城管委会副主任              马建昌;

沣西新城管委会副主任              万  宁。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参加。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发布会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

下面,请姜志华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西咸新区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主城区之间,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历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回顾新区近几年发展,可以用五个“新”来概括:

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2.5亿元、增长7.2%,较建立统计体系后核定的307.5亿元翻了一番。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扩增,四年完成8475亿元、年均增长11.4%。2020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99亿元、增长16.9%,五年间翻了近两番。截至目前,共引进重点产业项目508个,包括世界500强企业76家、中国500强企业105家、目前,宝能汽车已首车下线,恒大汽车、隆基电池、日立ABB、中车智轨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产业发展呈现出加速聚集态势。

二是创新驱动取得新进展。我们充分挖掘西安的科研优势,先后建设了交大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聚集了一大批创新资源。特别是去年以来,举全省之力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就设在西部创新港和西咸新区。目前,新区已累计聚集高新技术企业2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1家、建成众创载体50个,“双创”示范基地在2019年国家综合评估中位列新区类第2名。

三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新成效。我们统筹推进自贸、服贸创新发展。截止目前,累计形成改革创新成果151项,全国复制推广改革创新成果13项,全省复制推广改革创新成果30项,全省最佳实践案例12个。中俄丝路创新园入选陕西“一带一路”倡议十大成果。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获批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综合保税区顺利封关运营,西北首条第五航权客、货运航线先后成功开航。机场客货运航线达到383条、其中货运航线达到37条,2020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7.63万吨、总量跻身全国机场十强。

四是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我们持续推进生态、宜居、营商“三个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方面,臭氧污染防治经验被生态环境部肯定;完成西北首个海绵城市国家试点任务,累计推广绿色建筑2400万平方米、中深层地热能供热1400万平方米。宜居环境方面,推出全国首部综合集成的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大力开展“名校+”建设,四年来新建成学校68所、新增学位7.52万个,建成三甲医院1座、商业综合体9座、高品质酒店13家。营商环境方面,“三服四化”改革作为全省唯一案例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截至2021年5月底,全区实有市场主体345000余户,同比增长67.71%。

五是民生福祉改善实现新提升。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57.1%,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296元、26407元、14953元。先后建成通车地铁1号线二期、5号线二期,骨干路网“五路四桥”建成通行。2020年底,新区建成市政道路870公里,运营公交线路139条。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对标中央部署和省、市要求,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机构。我们丰富学习载体和形式,先后举办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组建宣讲团赴基层开展宣讲、举办“百年征程·永葆初心”全民阅读主题活动,打造主题公交、主题专列,推出《我在西咸等你》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加强学习成果转化,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了为群众办实事具体量化的工作任务,让群众充分感受党的温暖就在身边。

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为指引,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各项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力推动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持续优化“三个环境”,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谢谢大家!

谢谢姜书记。下面请吴起副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秦汉新城党委、管委会,对大家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介绍一下秦汉新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的几何中心,总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秦汉新城是一本厚重的书,历史遗存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中华文明的会客厅”。秦汉新城是一幅多彩的画,渭河穿于南,泾河绕于北,五陵原横贯东西,生态环境优美。秦汉新城是一座通达的桥,十分钟即可实现空港、陆港快速通达,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和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挥比较优势,矢志艰苦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十三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

一、产业发展在加快转型中蝶变。近年来,我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引进十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其中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利用内外资年均增速超过50%,初步构建了以先进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大健康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宝能新能源汽车项目已具备量产条件,恒大重大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兰池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期基本建成。聚创动力电池、南玻汽车玻璃等一批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文旅产业方面,恒大童世界将于明年开园;秦汉国际马术中心将承办十四运马术和小轮车比赛;出品的《兰桐花开》等电视剧登陆央视,历史话剧《千年一梦——汉武大帝》在上海、北京等地公映。2020年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大健康产业方面,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大医科技城等项目进展顺利。同时,我们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影视文化、信息存储、现代农业五大方向,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二、城市建设在加速推进中嬗变。五路四桥全面建成,累计通车里程240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二五”末的5.13平方公里扩张至“十三五”末的18.4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67%,较2017年增长141%。建成公园和休闲广场16个,“三河一山”城市绿道18.65公里。特别是,我们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文化地标,大秦文明园成为网红打卡地,秦博物院、长陵博物馆先后建成,文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名片。

三、生态建设在全域治理中蜕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腾笼换鸟,累计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9家。大力实施全域增绿,绿化面积达到2万多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2017年的6.2降低到2020年的4.96,累计改善20%。2020年优良天数达到268天,比2017年增加65天。生态好、环境美已经成为秦汉新城的“金字招牌”。

四、群众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改变。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实施“名校+”“名院+”战略,累计投资21亿元,高标准建成清华附中秦汉学校、渭柳中学等16所学校,新增学位18780个;空军军医大学顺利落户,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将于年底试运行。渭柳佳苑、兰池佳苑等安置小区全部建成,交付保障房13082套,2.3万名群众住上了新楼房。

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开展基层党建“提质促优、献礼百年”活动,聚焦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十四运会等主阵地,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精气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谢谢吴书记。下面请艾晨副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下午好!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空港新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先,借此机会对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空港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依托枢纽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立足“一带一路”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开航线、促创新、强产业、优环境,实现了从“城市机场”到“机场城市”的蝶变,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以介绍:

一是加快枢纽建设,畅联四通八达空中新丝路。空港新城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截止去年底,开通客货运航线383条,构建起面向“一带一路”覆盖全球的航线网络,去年旅客吞吐量3108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八,货邮吞吐量37.63万吨,跻身全国第十。目前,总投资496亿的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加紧建设,未来将满足机场远期年1.2亿人次旅客和200万吨航空货运量的需求,成为联通世界的超级航空枢纽。

二是奋力实践创新,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空港新城将“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六大开放平台优势,全力转化为发展动能,开展的保税航油、飞机进境维修、跨境电商等多项业务实现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零的突破。空港口岸进出口额约占全省的75%。39项自贸改革创新成果中,“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被全国复制推广,“进口快件智慧监管模式”等2项案例获国家部委认可,“文勘前置”等6项案例在全省推广。

三是推动产业提升,突出临空特色积蓄新动能。我们围绕“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这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临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吸引了梅里众诚、赛峰、绿地等世界500强投资空港,东航、南航、川航等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先后落地。与此同时,加快国家临空经济会展中心、中南高科产业港等重点项目建设,今年以来集中签约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17个,总投资达375亿元。此外,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数量近三年平均增速超50%,临空经济规模突破120亿元。

四是实践融合发展,引领绿色宜居都市新生活。我们优选荷兰NACO等公司制定城市规划方案,实行“城市单元”分片集中开发,推进“港产城人”和谐发展。高标准建设了580万平米城市绿化、30余处公园,呈现出“出门见绿、移步进园”的城市景观;以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目标,高品质推进空港中央公园、实验学校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医疗中心等配套;大力建设“智慧空港”,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让市民畅享智慧生活,空港幸福里社区,也成为西北首个绿色智慧社区试点。

五是注重城乡统筹,加快乡村振兴播种新希望。我们努力探索阳光和谐征迁模式,为老百姓建立起“五金保障体系”,即“征迁补偿有现金、闲置房屋有租金、商业面积分股金、区内就业挣薪金、老年生活有保障金”,让征迁群众安居乐业;在脱贫攻坚方面,区内4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年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在社会治理方面创建网格化管理新路径,网格员“零距离”服务群众,针对老年群体,还出台了关爱照护实施方案,建立了居家、社区、机构相互补充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体系;为推动乡村振兴,我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依托机场打造特色民宿村,同时举办杏花节、油菜花节、葡萄采摘节等各类品牌活动,引入电商、直播等新手段助力发展,空港81岁的杏奶奶就是依托直播卖杏带动乡亲们增收,从而登陆央视火遍全网。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空港新城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组织动员、深化学习宣传、聚焦群众需求。我们组建了11支宣讲团开展线上线下宣讲150余次,其中由8名八旬老兵自发组建的“老兵宣讲团”,与党员干部一起讲述红色故事,引发广发共鸣。我们聚焦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梳理问题清单,建立了54项民生项目台账,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我们在全市率先推出1200套共有产权房满足区内企业人员住房需求,新建商品房推行“交房即交证”,打造社区“四点半课堂”,让空港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守初心、担使命、开新局,奋力谱写空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谢谢艾书记。下面请薛峰副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长期以来持续关注泾河新城、支持泾河新城、宣传泾河新城!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泾河新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近年来,泾河新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追赶超越”总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坚定“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聚集区”和“西安制造业新引擎”的发展定位,坚持“做最优生态环境、引最多优秀人才、聚最强高端产业”的发展路径,着力打造科技中心、创新中心、人才中心、休闲宜居中心,持续强化“南山北水•灵动泾河”的城市品牌,泾河新城的社会经济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20年GDP增速达到10.8%,GDP总量较2018年增长近70%;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2%;新增市场主体56389户,增速达到553.25%,增量是2018年的近14倍;3年间,新城经济体量和主要指标基本实现了翻一翻。今年一季度,泾河新城GDP、财政收入增速均超过25%以上,圆满实现了“开门红”、“开门好”。

二是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坚持招大引强、招优引创,2020年先后签约引进了隆基绿能高效单晶电池及光伏组件、西北安全应急产业园、陕煤研究院新能源产业基地及中车智轨生产基地等项目29个,总投资约744亿元,引进各类科研院所70余家。其中产业类项目20个、占比68.97%,总投资650亿元、占比达到87.37%;今年6月4日,总投资100亿元的创维智能电子产业园成功签约落户泾河。未来,泾河新城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项目将达到2-3家,泾河新城正在形成西安北部产业新高地、科技新引挚。

三是民生事业实现新发展。深入实施“名校+”、“名医院+”工程,新建高品质学校4所,共计新增学位14700余个,并引进西安中学、陕师大附中、陕师大附小等名校合作办学;泾河体育中心已开工,西安交大附属泾河医院落户并开工建设,计划于2022年建成投用,将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同时,正在积极洽谈引进优质幼儿园、知名专科医院、重点大学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不断提升区域整体教育医疗服务水平,全力打造西安北部教育医疗新高地。

四是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将泾河新城打造成为“彩”“绿”“清”相宜的自然之城。2020年新城优良天数280天,同比增加50天;泾河出西咸段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2020年1-10月达到Ⅱ类,优于省控目标;“千亩花海”四季绽放,绿化总面积达到740余万平方米,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五是城市形象实现新提升。扎实开展“绿靓”专项行动,对城市绿化和城市环境进行整治美化,有效提升了新城整体城市形象;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陆续打通4条对外连接交通主干道,新建和打通了30多条内部市政道路,实现了与西安主城区、高铁站、机场以及周边区县的高效交通连接。同时,城市公园、充电站、智能公厕、智慧交通等智能便民设施不断建设完善,泾河新城整体的城市形象不断得到提升。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把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新区党工委决策部署结合起来,突出“深学”和“实干”,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新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带头学、示范学,开办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座谈交流200余场次;开展“讲党史故事 促高点开局”“ 庆百年·迎全运 红色耀泾河”“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200余场次;聚焦“急难愁盼”问题,精心实施500余件惠民实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目前,泾河新城上下干劲百倍、士气高昂,党员干部群众人心思进、奋力超越。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努力干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崭新事业,推动新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谢谢薛书记。下面请马建昌副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沣东新城的有关情况。首先,我代表沣东新城党委、管委会,对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沣东新城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沣东新城是西咸新区成立最早、经济体量最大、离西安主城区最近的新城。辖区范围内拥有周镐京遗址、秦阿房宫前殿遗址、汉建章宫遗址等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依法科学规范专业治理、更加注重民生福祉增进,全区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追赶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局面。

一是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我们紧抓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西咸一体化发展机遇,坚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坚决推动发展重心向产业转移。引进内资累计14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6.27亿美元,市场主体突破10万户。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6家、中国500强29家、10亿元以上项目35个,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26个,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2020年6月30日,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启用智能顶升平台系统,进入全面提速建设阶段;2020年7月1日,斗门水库全面开工,今年6月底北部库区将开闸蓄水;2020年8月13日,西安国际足球中心项目正式开工,今年5月31日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年内场馆主体形象将完全呈现。

三是积极壮大创新驱动力量。我们坚持以科技资源统筹为核心,加快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先导区建设,全力推进检验检测、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联合省内10所高校发起成立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连续3年承办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双创大赛。目前已落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余家,2020年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约22.40亿元。

四是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20年,全区优良天数达到262天,河流各监测断面水质均稳定达标,土壤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累计建成城市绿地1630余万平米,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648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99.92%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9%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辖区“五横五纵”主干路网全线贯通。昆明池七夕公园、诗经里小镇成为大西安文旅新名片,华侨城大型文旅融合示范区欢乐谷水文化体验中心•玛雅海滩已于昨日顺利开园。

五是民生福祉稳步增进。全区157户341名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资助特殊人群参保实现全覆盖。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5个、新增学位36630个。建成二级医疗机构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村(社区)卫生室117个。建成养老机构9家,养老床位4700张。建成保障房9560套,改造提升127个老旧住宅区等重点领域消防设施。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对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坚持典型引路,注意总结挖掘专题学习研讨、基层宣讲、为群众办实事以及不同群体学习教育的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立破并举,发挥好红色资源的内容优势、主流媒体的引导优势、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唱响主旋律主基调。坚持效果导向,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把解决问题作为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做到学习教育与中心任务两促进、两不误。把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党员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和新区党工委的工作要求,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沣东新城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谢谢马主任。下面请万宁副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沣西新城党委、管委会,对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沣西新城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作为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之一,沣西新城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定位为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在产业培育、产城融合、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规划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精致服务的全新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一是综合实力持续稳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常住人口从2017年22.3万增至2020年31.9万;市场主体从2017年3646家增加到目前6万余家。构建起以信息产业为主导、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1+2+N”现代产业体系。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51个、总投资2073.4亿元,交大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三一西安产业园、西部云谷硬科技小镇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

二是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落地西部科技创新港,二期16平方公里科创载体全面启动建设,加速打造全省最大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西交大智慧学镇、西工大翱翔小镇、西部云谷硬科技小镇进入全市特色小镇评选前三名。自主打造全生态体系双创品牌“西源汇”,聚集光谷咖啡、微软创新中心等创新创业载体18个,创业人数达8000余人,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0余家,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三是绿色发展形成沣西样本。我们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获批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设海绵型建筑园区350余万平方米、道路90余公里、公园绿地260余万平方米,建设经验亮相巴黎气候大会,被评为全球生态水文示范点。全域推广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并输出郑州、兰州等地。建成绿色循环建材基地,每年消纳再利用建筑垃圾150余万吨。积极探索绿色能源互联网,获批国家级第三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全面推广灰水利用、立体绿化、太阳能集热等先进技术,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了新方案。

四是民生福祉得到有效改善。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8天;建成开放环形公园等10个公园;地铁五号线二期通车,开通公交线路40条。脱贫攻坚全面胜利,2020年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达1.7万元。建成保障房6万余套。新建学校7所,累计增加学位1.2万个。西咸新区中心医院投入运营。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着力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一是高标准做好规定动作。举办“沣西大讲堂”、专题培训会等150余次,开展理论宣讲近300场,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参观、交流研讨的“闭环”体系。二是创新做好特色动作。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等充分结合,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营造浓厚氛围。三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群众需求,研究提出民生项目103个。开启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打通群众办事各环节。四是在中小学思政课中加强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回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全力服务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全力加快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全力建设开放多元的丝路城、宜居宜业的科学城、蓝绿交织的公园城、治理先进的智慧城,以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谢谢万主任。

本场发布会是我们“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发布会的最后一场。一个多月来,各位媒体朋友和我们同心向党、同频共振,积极讲好西安故事,传递西安好声音,推出了一大批好的报道、好的作品。在此,我代表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新闻办,对中省市媒体朋友的艰辛付出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奋斗百年路,我们信念如磐;启航新征程,我们意气风发。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积极策划选题,创新发布形式,提升发布质量,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关注支持我们的发布工作,共同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百年!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