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渭南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三十)

时间:2021-07-01 17:11:15 来源:陕新发布

6月28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三十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公安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提升公安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主题进行通报发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主持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由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第30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  吴新利同志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李  宁同志

现在请吴新利同志围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提升公安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等工作进行通报发布。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吴新利: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通报全市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民有所盼,警有所为。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出的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指示,紧密结合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宜,聚焦事关平安稳定的突出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实事,强化打击治理,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措施,制定出台了三大类15项便民利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措施,竭力提升公安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聚焦打击主责,全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市公安机关始终把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依法严打方针,深入组织开展打击整治各类违法犯罪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不断深化“断卡”、“团圆”行动专案攻坚,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杀人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非法集资犯罪,实现现发命案连续4年全破,帮助5个家庭圆梦团圆,破获非法集资类案件6起,为人民群众追缴经济损失2586万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市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把打击利剑瞄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传统“盗抢骗”和涉毒品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破小案、暖民心”、“大破案、大收戒”、“净边2021”破案攻坚行动,1-5月,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64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1名,向群众返还赃款赃物共计900余万元,打掉贩卖“两卡”团伙12个,收缴“两卡”1237张,通过96110预警专线向全市疑似被骗群众拨打预警电话2.6万余个,发送预警短信1万余条,直接避免经济损失1491.5万元;破获毒品刑事案件33起,缴获安钠咖等毒品161.6公斤;破获传统“盗抢骗”案件17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4名,重拳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是聚焦平安建设,全力打造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坚持以广大群众对社会安定、食品安全、出行安全等需求为己任,不断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警务工作站1675个,智慧安防小区132个,安装视频监控1.3万余个,道路交通四项指数连年下降,全市21年来未发生群死群伤重大火灾事故,平安渭南建设迈出了新步伐。组织广大民警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进学校、进单位,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民警深入矛盾纠纷易发地、治安隐患排查地,现场解决群众问题1421个,化解纠纷1961起,消除安全隐患1368起。

环食药侦部门创新警企联合检测新机制,对全市地域性特色食品统一抽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执法预警;开展对非法经营药品、医疗器械、医保诈骗和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打击专项行动,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和环境安全。经文保、反恐、交警、巡特警等部门严格落实“护校安园”工作要求,高标准执行“高峰勤务‘护学岗’”制度,组织开展处置突发事件、反恐防暴和防震安全疏散演练,有效确保了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

三、聚焦“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惠民利企的发展环境。针对广大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等急难愁盼问题,全市公安机关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在连续三年5次出台各类便民利民措施共145项,推出“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点上办、预约加班办”等便民利民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再次推出涉及车驾管、户籍、出入境三方面15项便民利民新政以及254项具体举措,切实提高办事效能,努力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固化定期走访、法律宣传、风险预警等措施,先后走访企业、金融机构200余家,其中,发现并成功侦办一起特大合同诈骗案,切实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此外,潼关县公安局率先在全省实现身份证“无证通办”服务,切实方便群众办理户籍业务。交警部门在全省率先试点网上“学法减分”,截止目前,已有20697人次成功减分。

四、聚焦优化服务,全力打造便捷舒心的服务环境。公安机关畅通察民情访民意渠道,通过面对面恳谈、发放调查问卷、公布邮箱电话、回访服务对象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找准服务群众着力点。今年以来,回访教育整顿座谈会代表800人,走访“两代表一委员”1057人、回访问题案件当事人859人,走访管理服务对象、协作部门、对口单位10527人(家)。

坚持“民生无小事、事事暖民心”的工作要求,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办好事实事330件。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服务,帮助困难群众、特殊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全市累计办好事实事8072件。出入境、户政、派出所、信访、车管等窗口单位,主动增加预约办、延时办、容缺办、上门办、代理办、加急办等服务,累计服务群众9万余人次。通过增设窗口、增加服务多功能终端、文书自助生成终端、编发办事程序一本通等,提高工作效能。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切实筑牢忠诚警魂,始终将平安作为最大的实事,持续加强和改进服务管理、深化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共享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果,以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新担当新作为,以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业绩新形象庆祝建党100周年,为服务渭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欢迎新闻媒体对渭南公安一如既往地进行支持和监督,最大限度讲好警察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吴主任的通报发布。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刚才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渭南广播电视台葛祖钰:

你好,我是渭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电信网络诈骗是近年来高发多发的一类新型网络犯罪,且手段和花样不断翻新,公安机关在今后的打击工作中会有哪些重点?在提高全民反诈意识方面要做好哪些?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李宁:

答:从近年来公安机关立案侦办的电信网络诈骗看,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种类型,分别是:网络投资理财、网络刷单、网络贷款、冒充客服退款、冒充领导诈骗,这五类诈骗案件约占总发案的80%以上。针对这一特点,公安机关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发挥打击犯罪主力军作用。以公安部部署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为载体,始终坚持重拳出击,多破案、破大案,多追赃、快返还,严打犯罪分子嚣张气焰;二是深入推进“断卡”行动。依法严肃追究收售、贩卖手机卡、银行卡、网络通联账号等人员刑事责任,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彻底铲除电诈案件滋生土壤;三是加快智慧反诈挽损系统建设。着力打造高等级市县两级反诈中心,建立协同作战、外呼劝阻、警银联控等工作平台,实现智慧打击、自动封堵、精准预警、智能管控和全民防控,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在提高全民反诈意识上。一方面,公安机关会定期组织开展反电诈集中宣传,请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多看、多学,提升自身识骗、防骗本领。另一方面,请广大群众积极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手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官方APP”,能第一时间拦截90%以上的电诈号码、短信、APP等,最大限度降低被骗。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一旦被骗,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办案民警开展紧急止付,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网易新闻鄢雨婷:

你好,我是网易新闻记者,“盗抢骗”案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防范和打击“盗抢骗”案件方面,公安机关下一步有什么具体措施?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李宁:

答:在打击和防范“盗抢骗”犯罪方面,下一步结合全市社会治安实际,公安机关将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予以加强。

一是持续深入开展“破小案、暖民心”破案攻坚行动,再强措施,再加力度,适时督办一批重特大案件,组织力量开展集群会战,确保行动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二是结合秋、冬季入户盗窃案件高发的实际,在全市部署开展“入户盗窃案件攻坚”专项行动,以专制专,形成强大震慑,全面压降发案;

三是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各种形式,持续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大力组织开展群防群治;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大力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切实提升技防、物防水平,全面维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市公安局,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为期一个月的系列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