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2021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四)

时间:2021-08-24 10:07:56 来源:陕新发布

pic

8月20日上午10:00点,安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21年度第四场主题发布会,邀请市重点项目储备统建中心副主任姚青臻同志,市住建局副局长段平安同志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pic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秦仁康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按照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整体安排,今天召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21年度第四场主题发布会(市发改委、市住建局)。我们邀请到了市重点项目储备统建中心副主任姚青臻同志,市住建局副局长段平安同志,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省级驻安和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营商办的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下面,首先请姚主任介绍相关情况。

pic
市重点项目储备统建中心副主任  姚青臻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年以来,市级有关部门及供电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部署,深入推进小微企业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和大中企业省力、省时、省钱“三省”办电服务,大力推进办电程序时限、电网供电能力、收费项目标准信息“三公开”,最大限度压环节、减时间、降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全面打造高效率办电、高品质服务、高质量供电的电力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了用户企业获得电力的便利度和服务体验。现将我市方便企业获得电力工作简要介绍如下:

一是延伸客户红线,降低办电成本。全面推行用电报装容量160kW及以下低压接入(不做城市及农村地区区分),对低压接入引起的变压器新增或更换工程由供电企业出资;全面推行居民用户和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全面延伸电网投资至省级及以上各类园区、电能替代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客户红线。1-7月累计完成1535户低压小微企业供电保障,节省相关小微企业办电成本1146万元。

二是优化办理环节,压缩办电时间。进一步优化客户办电环节,将居民用户、实行“三零”服务的低压非居民用户的用电报装压减至“申请签约、装表接电”2个环节,高压客户用电报装压减为“申请受理、供电方案答复、外部工程实施、装表接电”4个环节。全面推行客户用电报装限时办结,将低压小微企业全过程办电时间控制在20个工作日以内;10kV高压单电源用户、10kV高压双电源用户的供电企业环节合计办理时间分别控制在22个、32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打通各个环节,优化办电服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政务服务网站与电力营销系统贯通,广大用户可通过市政务服务网站办电、缴费,线上办电渠道进一步拓展为“网上国网”APP、95598互动服务网站、市政务服务网站3种。试点启动不动产登记与电力过户联动办理,将电力过户纳入不动产登记受理,实行纸质资料一窗受理、部门并联审查、信息互动共享的工作模式,实现不动产登记与电力过户联动业务“只跑一次、一窗办理”。

方便企业获得电力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协同联动,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环节,压缩办电时间,降低办电成本,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最后,感谢用户和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我市营商环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秦仁康:

谢谢姚主任的介绍,下面请段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pic
市住建局副局长  段平安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住建局(市工改办)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各位记者及社会各届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

按照住建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全流程在线审批的通知》(建办〔2020〕97号)和《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我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调督促各级部门加大工程审批系统线上办件使用率,全力以赴实现审批速度更快、服务更好,企业成本更低、增效更显的总体目标,将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

一、把准工作方向,开创新局面。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市先后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审批管理系统和审批管理体系,将政府投资类和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90个工作日和60个工作日,形成了“全生命周期树”“联合测绘”“联合验收”以及岚皋“一体五转”审批模式等一系列改革成果。今年来,市住建局(市工改办)重点围绕《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和《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的工程建设领域改革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持续优化完善工程审批系统审批效能和服务超市功能应用,不断加快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应用落地落实和工程审批系统与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持续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

二、聚焦问题短板,推出新举措。我局围绕为市场谋发展、为企业谋福利、为群众办实事,通过破解难题、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等举措,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一是创新推出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审批流程。聚焦“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增便利”等指标,全面优化审批流程,探索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标准。根据行业种类、项目特性、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细分为工业、仓储、居住、商业、市政、教育、医疗、老旧小区改造等10余类。在全省率先推出《安康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流程》,创新“232”极简审批模式(即:项目2分类、3阶段、2联合),首次将我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将新建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为中心城区老旧小区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开通了绿色通道,极大方便了项目实施和工程进度,践行了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二是创新推出最优消防行政审批管理模式。通过市场调研和民意测验反映,企业在申报办理消防审批手续过程中存在资料重复提交、办理时间长等问题。我局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加强与企业沟通,多次召开消防程序简化讨论会,实现了消防审批模式的三大转变:将“消防设计审查方式”转变为“由企业自主选择,图审机构严格把关,监管部门主动服务”;将省级规定的消防设计审查审批时限“15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将“消防设计审查和消防验收(备案)环节重复提交纸质图纸资料”简化为“根据项目情况提交电子版资料”。三是创新推出市政公用服务信息共享机制。针对信息化平台之间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难度大的问题,市住建局主动开放安康市工程审批系统系统信息共享端口,积极对接水电气市政公用服务、信用中国、中国气象审批等系统平台,制定出台《安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信息共享服务对接标准》。今年6月份,成功打通工程审批系统与国网电力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信息共享,进一步精简了项目在供电报装和供电验收等环节的报建资料,极大加速了线上审批步伐。

三、紧贴群众期盼,干出新成绩。我局重点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业务效能上下功夫,通过不断革新、奋力突破,不断优化提升“用水用气报装”业务办理效能。一是在“获得用水”方面,创新构建“844321”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用水需求。积极受理用户线上线下申报和咨询,对反映的问题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创新打造“521”用水报装服务模式,将以前9个工作日3个环节的报装过程缩减到现在的5个工作日2个环节1份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办事环节、压缩了办理时限、精简了申请材料,为用户快速通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在“获得用气”方面,以“从简、从快、从优”为服务宗旨,将供气业务进驻市政务大厅、高新政务大厅,在南环西路和高新学府新天地分别设立燃气服务厅,推行燃气咨询、报装、缴费一站式服务,在用户用气报装“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推出企业用户帮办代办和上门服务,进一步提高企业用气办理效率。三是大力推广物联网燃气表。为解决IC卡燃气表用户线上购气难的问题,从去年5月开始,在中心城市大力推广使用物联网燃气表,除新用户不再安装使用IC卡燃气表外,要求工商企业等非居民用户全部更换成物联网燃气表,鼓励IC卡燃气表居民用户更换成物联网燃气表,截至目前,物联网燃气表用户达4667户,初步实现天然气用户足不出户线上购气,进一步方便群众燃气缴费。

各位朋友,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之路任重道远。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开创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之年。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这个时候,我们越应该拿出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敢啃“硬骨头”的决心,我谨代表市住建局(市工改办)恳请社会各界人士、广大企业朋友献言献策、聚势赋能,监督我局履职尽责,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秦仁康:

谢谢段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陕西科技报记者  曹兴君

1.姚主任,您好!刚听你介绍,咱们为大中企业在办电上压环节、减时间、降成本,高效率的为企业服务。那么作为企业要申请用电具体流程是怎样的?请你给我们再详细介绍下。

市重点项目储备统建中心副主任  姚青臻:

答: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分低压报装和高压报装两个方面。

目前,低压小微企业用户用电报装全面实施“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办电服务,通过“申请签约、装表接电”2个环节即可完成用电接入,低压小微企业用户可通过“网上国网”APP、95598互动服务网站、安康市政务服务网站等线上渠道进行用电申请,对需用变压器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户,延伸供电企业投资界面至客户红线,对低压小微企业客户接入引起的变压器新增或更换产生的投资由供电企业承担,对接入工程引起的行政审批事项由供电企业代办。

对于普通高压用户用电报装,供电企业取消了设计审查和中间检查环节,合并现场勘察与供电方案答复、竣工验收与装表接电环节,高压办电环节进一步压减为“申请受理、供电方案答复、外部工程实施、装表接电”4个。在用户完成用电申请后1个工作日内客户经理完成申请工单确认,并组织勘察人员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时间现场查看供电条件,在10个工作日内答复供电方案,在客户委托相关具备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完成客户自主产权的受电工程实施并提交报验资料后,供电企业按照《供电营业规则》相关要求对客户受电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6个工作日内完成装表接电。将普通高压客户供电企业办电环节办电时间控制在17个工作日内,同比压缩20%。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出台高压用户办电路径开挖等行政审批压减政策,持续推动高压用户办电更便利。

陕西农村报记者  李冀安

2. 段局长您好,主持人好。我是陕西农村报的记者,刚才通过你的介绍,我了解到在为企业获得用水方面,咱们在办事环节、办理时限有了进一步的优化,那么你们是通过哪些举措实现的,请您详细介绍下。

市住建局副局长  段平安:

答:为优化营商环境方便企业获得用水,我单位以创新机制、再造流程、压缩时限、优化服务为工作重点,以“主动作为、高效服务、用户满意”为标准,优化后续供水服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2020年9月推出了“521”用水报装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压缩报装时限。2021年在“521”用水报装服务模式下将(含施工)时限压缩至13个工作日,确保用户快速通水;按照“自愿委托、无偿代办、全程服务”的原则,协助企业完成用水外线施工行政审批手续。

二是创建“844321”服务体系。八项机制为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容缺受理制、信息公开制、一次性告知制、提前介入制、限时办结制、跟踪回访制;四减措施为缩减办理时限、减少办事环节、精简申请材料、减少办理次数;四最措施为流程最减、效率最快、监管最严、服务最优;三个坚持即坚持让服务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无可挑剔;二大维度即织密线上线下服务网络,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品质。线上开通微信、支付宝、i安康等互联网+,线下设立7个窗口提供报装缴费服务。一站式服务即在服务大厅一个窗口就以办理报装、缴费、过户、维修、咨询等业务)

三是定期组织用户回访,积极解决用反馈的用水问题;加大用户用水设施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运行正常,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质的用水环境。

四是对重点项目提供“保姆式”、“一对一”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安排专人主动对接,全程跟踪服务,让用户“只跑一次”甚至“零次跑”。

注:“521”用水报装服务模式:报装时限5个工作日以内,即窗口受理即接即办(窗口受理0.5个工作日,确定用水方案4个工作日,验收和挂表通水0.5个工作日);2个办理环节,即资料受理、签订施工及供用水合同;1件办理材料,即用水单位填报《用水报装申请书》。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秦仁康:

谢谢各位的介绍和回答,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关注和了解,可会后和相关部门对接。近期在大家的支持下,“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的新闻稿件明显增多,营造了较为浓厚的氛围,后面还请大家继续关注支持。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