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榆林市2021年第三次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09-16 17:14:25 来源:陕新发布

9月10日上午,榆林市举行2021年第三次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邀请榆林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曹海峰,榆林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执行局局长郝生华,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董红,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督查专员王东,榆林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朱晓媛,榆林市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慧卿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发布会由榆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谢宏主持。

pic

榆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 谢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

诚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地基,是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诚实信用的社会风气,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处处受限,我们才能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诚信榆林建设才能行稳致远。

为弘扬诚信传统美德,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扎实推动“诚信榆林”建设,按照2021年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工作安排,我们召开2021年第三次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曹海峰同志,榆林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执行局局长郝生华同志,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董红同志,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督查专员王东同志,榆林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朱晓媛同志,榆林市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慧卿同志。同时,还有38家诚信榆林建设合作单位的负责同志。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有:省级媒体驻榆记者站、省级媒体驻榆林报道组、省级网络媒体榆林频道以及其他中省在榆有关媒体和市级新闻媒体十多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六项议程:

首先,请市委宣传部曹海峰同志发布全市文明单位建设和管理有关情况。

榆林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  曹海峰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文明单位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综合性成果最高的荣誉,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岗”和“主力军”,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文明榆林、诚信榆林”的重要载体,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机关、文明旅游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管理,切实提高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我们印发了《榆林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和《榆林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测评指标》,推动文明单位创建规范化、制度化。为保持文明单位的先进性,我市取消了届期已满2015-2016年度市级各类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通报了2021年上半年省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和申创单位创建工作网络测评情况。

2021年,整体上全市大部分省级以上各类文明单位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省、市文明委各项工作部署,能够严格按照测评体系要求,扎实开展对标创建活动,及时上报创建资料,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根据陕西省文明创建管理系统网络测评成绩情况来看,全市创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距离创建标准要求仍有很大差距。部分申报的省级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2021年上半年网络测评成绩0分。

今天,利用此次发布会,我们对全市2021年上半年网络测评成绩0分,被取消创建资格的21个申创单位进行通报。分别是申创省级文明乡镇:榆林市榆阳区镇川镇、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吴堡县郭家沟镇、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榆林市横山区石湾镇、府谷县田家寨镇、府谷县庙沟门镇、靖边县王渠则镇、府谷县新民镇;申创省级文明单位:吴堡县气象局、清涧县人民法院、榆林市烟草公司清涧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吴堡县分公司、府谷县人民检察院、榆林市榆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府谷县供电分公司高石崖供电所、府谷县河滨路便民服务中心;申创省级文明校园:榆林市第十七小学;申创省级文明社区:榆林市榆阳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二里半社区、榆林市横山区夏州街道办事处仓库湾社区、榆林市榆阳区上郡路街道办事处肤施路社区。

文明单位是衡量一个单位全面工作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地区社会风气和文明水平的窗口,在社会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国文明单位由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其余各级文明单位均由各级党委政府进行命名表彰,是一个单位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的综合性荣誉。我们将大力组织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对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力度,不断实现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好文明单位排头兵作用,不断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最后,感谢各界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同仁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我们的工作。

谢谢大家!

谢宏:下面,请市中级人民法院郝生华同志发布第二十七批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有关情况。

榆林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执行局局长 郝生华

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

首先,衷心感谢媒体朋友们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榆林法院执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将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2021年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在省高院执行局的有效督导和市中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法院院长会议和全省、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开展执行“双进”专项工作、执行顽瘴痼疾整治,把准榆林经济社会发展脉络,创造性地开展执行工作,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学史力行,突出以学促干,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9月8日,全市法院共计受理执行案件45120件,同比上升38.08%,其中新收43929件,旧存1191件,执结33772件,结案率为74.85%,同比上升6.3%,执行到位标的为42.69亿元,全市法院执行标的到位率为32.39%,同比提高68.78%。全市法院整体执结率达到全省第一位,榆林执行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首次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相比去年同期减少4.91天/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执结率达99.16%,排名全省第二位。全市法院共计查封不动产1715处,强制腾退467套房产,查封车辆971辆,冻结银行账户420万余个,查询公积金、保险、婚姻登记等信息5万余条。依法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1063人次,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18案20人,今年以来向社会公布682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采取限消措施44685人次,限高率达57.45%,高于全省平均值25.18%,17年至今累计实施网络拍卖8992件次,节省佣金1.04亿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贯彻落省院下发的《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和省人大作出的《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决议》,发挥全市执行工作大格局作用,健全完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人找物协作联动机制,在执行系统“总对总”的基础上,与不动产、公积金、电信、高速卡口公安检查站、机场建立联动,探索建立了“点对总”、“点对点”一键查控,进一步压缩了被执行人生存空间。

二是公正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进一步彰显。及时出台《关于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优化法治诚信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全市法院开展“充分发挥执行职能、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专项执行行动”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积极指导全市法院灵活采取“活封”、自行变卖、融资等方式推动案件执行,强化应用执行和解制度,精准适用失信惩戒和限制消费措施,依法保障涉疫情防控企业的正常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市中院执行局通过专项督办、执行协调等方式,推动一批疑难、系列案件的执行,如对系列执行案件进行挂网督办,有力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三是各类专项执行活动战果进一步扩大。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全面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有效整治执行工作中的顽瘴痼疾,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三秦飓风˙2021”活动,清理长期未结案件224件,开展涉金融案件活动,涉金融案件执行到位率已达44.43%,开展“涉民生、涉小标的、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活动,已执结5461件,到位金额9008万元,开展执行异议“回头望”活动,已核查370件案件,开展集中处置被控财产活动,已经集中处置财产1311件,开展集中清理“两终”案件活动,已经核查案件32624件,集中治理执行暂存款,共计发放20.23亿元。召开系列执行专项活动推进视频会进行专门的部署安排,各基层法院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同步开展了系列专项活动,取得了良好执行效果。

四是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市法院基本建立了调度体系、制度体系、考核体系,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管权的目的,市中院常态化对基层法院58个重要流程节点实行动态监管。进一步落实上级法院下发的《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指导意见》,通过指挥中心全面强化监督指导,实现对全市法院执行案件的流程节点、强制措施、财产管理、网络拍卖、案款兑现、两终案件等精准、动态、可控监管,切实提高了执行质效和规范化水平,执行行为异议同比下降15.02%。

五是执行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运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推行法院执行案件办案平台、案件节点管理系统,强化节点管控和案件监督,适时推送案件质效情况,有效解决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执行等问题。全面应用智慧执行APP和GIS应急服务调度陕西分平台,通过执行单兵系统实时连线,远程指挥辖区法院及干警开展强制执行行动,上、下级法院形成联动,以信息化助力执行、辅助执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更是方便当事人与执行人员联系沟通。

六是执行宣传工作成效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执行案件流程信息集中统一公开,开通阳光执行小程序,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实现重要节点信息向当事人公开。加大执行宣传,邀请代表委员视察调研、见证执行,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区分执行不力与执行不能。

二、坚决落实“失信联合惩戒”措施

今天,我们通过榆林中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第27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涉及131个案件、194个自然人、涉案总标的共计2605.54万元。失信信息将同步通过“信用榆林”等各类平台公开共享,届时全市不动产登记、市场监管、金融机构等征信协助单位将在企业登记注册,政府采购、银行贷款等征信环节对其进行限制,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同时将限制本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194名被执行人出入境,作废有效证件,限制其乘坐飞机、高铁等高消费行为。

人民法院正告失信被执行人,认清形势,打消侥幸心理,主动到执行法院报告财产状况,履行判决、裁定义务,否则将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也将及时利用“总对总”查控平台查控被执行人财产,特别是调取分析微信红包和支付宝转账记录,移送公安机关实施布控,符合条件的将追究其刑事责任。请社会公众在与本次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交往中持谨慎态度,规避交易风险,并对被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进行举报。对于积极主动履行完毕的失信被执行人,符合条件的人民法院将依法依规进行信用修复。

三、当前及下一阶段全市法院执行工作重点

当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一批刚刚结束,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全市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解决执行难是一场持久战,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前功尽弃。针对执行工作中群众满意度不高,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人大、政协分别对法院执行难工作进行了调研,已将“执行难”列为“九大”工作领域之一,受到市纪委、市委政法委专项督查检查。全市法院将牢牢把握执行工作“换挡提速”的窗口期,坚持以“双进”专项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全市法院执行工作能力水平,着重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始终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不动摇。全市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强制执行工作力度,用足用活各类强制措施,加快财产处置速度,缩短结案周期,织密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妨碍执行的一切法律手段。加大“查人找物”力度,坚决做到应保尽保、应限尽限、应纳尽纳、应拘尽拘,确保执行工作稳定排在全省法院第一梯队。

二是始终坚持专项活动稳步推进不动摇。全市法院将继续以开展“三秦飓风·2021”专项执行行动为统领,集中攻坚涉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刑执行案件,集中清理终本、终结案件,集中清理长期未结的重点案件,集中攻坚涉金融类执行案件,集中攻坚“涉民生、涉小标的、涉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攻坚执行异议“回头望”,集中攻坚被控财产处置,集中治理执行案件暂存款。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工作规范化管理不动摇。全市法院将继续健全完善执行工作“三大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对执行案件流程节点管控。切实提高执行效率,全力加快办案进度。全面实行台账式管理、繁简分流、集约办理,全面缩短财产控制、处置周期,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全面畅通信访渠道,发现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立即启动“一案双查”。

四是始终坚持信息化建设不动摇。全市法院将全面加强执行工作“互联网+”理念,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先进信息技术与法院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投入使用移动执行平台实战管理系统和智慧执行APP,把执行办案全流程适时展现在电脑屏幕和手机上,进一步促进执行案件办理的高效化、公开化、立体化。

五是始终坚持执行公开宣传不动摇。全面推动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统一公开,全面推行阳光执行小程序,确保当事人适时掌握执行案件信息全过程。广泛宣传执行案例、执行举措、执行成果等。加大执行悬赏奖励机制适用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破解执行难。

六是始终坚持综源治理、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不动摇。完善建立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守信激励、信用惩戒分级管理和失信修复机制,失信惩戒和限制消费制度,防范和制止规避执行行为制度。探索建立怠于履行协助执行义务责任追究机制、律师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等制度。推进落实委托审计调查、公证取证、悬赏举报等制度。

七是始终坚持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不动摇。健全繁简分流、事务集约的执行权运行机制,异地执行协作和协同执行机制,执行与减刑、假释衔接机制,“一案一账号”机制。完善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监管、恢复和退出机制,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和利害关系人权利救济制度,刑事、行政案件执行机制,推动建立统一刑罚执行体制。

八是始终坚持抓好执行队伍建设不动摇。全面加强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着力提高执行干警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抓紧落实各方面能力。坚决巩固教育整顿成果,坚决清除法院系统害群之马。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全市法院执行干警将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为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提供新引擎,全力推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再提升、再发展、再进步,在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谢宏:下面,请市文化和旅游局董红同志发布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有关情况。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  董红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和《陕西省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规定,文化市场主体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或者未经许可从事文化市场经营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或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及“谁负责、谁列入,谁处罚、谁列入”的原则,将文化市场主体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列入全国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一)擅自从事文化市场经营活动,造成重大事故或恶劣社会影响的;(二)受到文化行政部门或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吊销许可证行政处罚的;(三)因欺骗、故意隐匿、伪造变造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许可证、批准文件被文化行政部门撤销的,或者伪造、变造许可证、批准文件证据确凿的;(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列入全国文化市场黑名单的情形。

我局创新监管模式,健全文化市场诚信制度,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一是建立惩处机制,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二是全面推行文化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并公开了抽查结果,做到了全程留痕,实现过程可溯源、责任可追溯。三是推行文化经营单位分级分类和信用监管。印发了《陕西省文化市场随机抽查与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应用陕西省文化市场信用监管系统,对文化经营单位进行了基本数据录入,设置了一级、二级、三级和黑名单四个监管等级,及诚信、警示、失信、黑名单、红名单五个信用等级。执法人员根据日常监管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和动态监管。全面实现行政处罚信息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报到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平台,做到了“应公示尽公示”。四是加强文化市场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每年都对文旅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五是利用高科技术强化网吧行业监管。为全市所有网吧电脑终端全部安装了实名身份管理系统,对网吧实行24小时监控,对违规行为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021年以来,我局开展了网络文化市场集中执法检查、网上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专项整治、“扫黄打非”、“清浊行动”和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排查整治,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等,持续净化市场环境。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重处罚。同时欢迎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对文化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谢宏:下面,请市生态环境局王东同志发布环境领域信用建设工作有关情况。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督查专员 王东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全市环境领域信用建设工作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2021年以来环境领域信用建设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用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诚信榆林”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环境领域诚信建设,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紧盯企业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行为,加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应用,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工作机制,有力推进跨部门联合惩戒,不断提升环境领域诚信水平。

一是明确责任,落实“双公示”。明确“双公式”工作责任,及时、全量、合规地落实“双公示”规定,推进环境信用信息公开公示工作。截至8月底,我局在榆林市社会信用服务平台上传行政处罚信息159条,行政许可信息168条。

二是创新方式,开展分类监管。依托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和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为参考依据,对监管对象信用实施分级分类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让环境管理规范、环保贡献突出和信用良好的企业享受信用红利,如将陕西恒源投资集团发电有限公司、陕西清水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府谷县黄河集团龙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啤酒榆林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评选为生态环境绿色标杆企业。对违法失信企业“利剑高悬”,加大环境监管随机抽查频次,取消其在评优评奖招投标活动中的参评资格,并将环保失信记录共享至信用信息平台,作为部门信用联合惩戒的依据。

三是健全机制,加快信用修复。在严格执法、强化监管的同时,积极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指导帮助企业整改达标。截至8月底,我局已指导3家失信企业进行环境信用修复,让失信者改过自新,消除负面影响,重塑信用,促进企业依法依规良性发展。

四是营造氛围,抓好信用宣教。充分利用“两微一抖”、网站等媒体倡导传播信用理念,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6.5世界环境日、绿色健步行、低碳日、诚信宣传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强化信用宣传,累计发放诚信宣传资料2万余份,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浓厚氛围。

二、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

以提升环境领域诚信水平为目标,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着力推动形成机制更加健全、监管更加有力、执法更加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新格局。

一是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各类执法专项行动。截至8月底,累计开展各类环保专项执法行动23次,共出动执法人员11131人次,检查企业数4731家,立案查处585起,累计罚款8594.64万元。

二是聚焦群众身边反映强烈问题,坚持做好环境问题处理。截至7月底,累计受理环境投诉举报案件1475件,其中大气污染565件,水污染209件,固废污染265件,噪声污染316件,生态污染10件,其它110件,目前办结率和回复率为95%。另外,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进驻我市期间(7月14日至8月12日),共接收交办信访投诉案件263件,全面办结上报263件,向社会公开263件。

三是聚焦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夯实监管执法基础。严格实施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开展“双随机”日常执法检查94家次,专项检查65家次,非现场检查119家次。强化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管理,保证有效传输率满足国家要求,目前在生产的所有国家重点污染源实现全部联网。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以信用成果应用推动企业信用意识的进一步提升,更好的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最后,请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榆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美丽榆林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共同提高全市人民蓝天白云幸福感。

谢谢大家!

谢宏:下面,请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朱晓媛同志发布全市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和失信治理有关情况。

榆林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长  朱晓媛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榆林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全市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和失信治理等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诚信榆林、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市级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金融领域信用建设体系,协同联动治理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加强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一)推进金融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榆林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打通省“信易贷”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共享;设立“信易贷”专项风险补偿基金1000万元,提升平台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宣传,扩大企业入驻量。今年平台新入驻企业1.2万余家,新推出各类惠企金融产品27个。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入驻企业13481家,金融机构42家,发布各类金融产品94个,企业融资需求43.38亿元,撮合融资交易467笔金额共计41.95亿元,较年初新增40亿元。

(二)推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一是完善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召开三次银企对接会,向金融机构推送重点项目及民营企业融资项目需求239个,282.55亿元。二是加强与省级金融机构合作,今年我市已与4家省级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各省级金融机构对我市金融资源的倾斜。三是注重考核激励,全面修订完善《榆林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三)积极引入保险资金。加强沟通对接,依托在榆保险机构引入保险资金,为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一体化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华电榆横煤电项目债权投资计划、陕投集团神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陕西有色硅材料项目债权投资计划4个项目累计融资46.41亿元,实现“险资入榆”新突破。

(四)推进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一是全面推动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完善挂牌上市服务政策及工作机制,及时兑付奖补资金;新增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二是组织“券商下基层”和“走进上市公司”活动,指导一线企业规范财务,提升管理能力;三是大力推动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截至目前,全市共发行各类债券(含政府专项债)392.3亿元,其中存续债券237.5亿元,筹备发行的债券42亿元。

(五)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一是积极协助榆林金资公司AMC牌照申领,已完成陕金资股权转让的审计和评估工作,计划9月底完成股东内部报批手续和工商登记,10月初形成报批材料上报省政府。二是加快金融大厦组建,组织召开14次专题会议,确定金融大厦功能布局和装修设计方案,预计11月底完成装修工程,12月底达到入驻条件。三是西安交大榆林金融研究院挂牌成立并成功举办首期高级金融培训班,完成数据平台建设和专用培训教室装修工程,计划四季度举办2期榆林金融大讲堂和1期金融培训班确定能源金融研究课题,筹备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课题。

二、以优化金融生态为根本,联合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治理

(一)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一是落实中、省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制定了《榆林市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建立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全面开展核查失信情况、督促失信企业限期整改等方面工作。二是在融资授信领域,将查询使用信用信息嵌入办理流程,依法依规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经摸排目前辖区内未发现涉金融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

(二)优化金融领域营商环境。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加强法律政策宣传,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创新融资产品,深入推进“银税互动”合作机制,截至6月底,全市有1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银税合作”贷款工作(今年新增5家),贷款余额达到14.19亿元,增幅43.31%,惠及2238户小微企业,较年初增加4.31亿元、576户。合力降低融资成本。一是市中小担保公司对疫情期企业担保贷款免收担保费,由财政给予全额补贴。截至6月底,共计免收担保费680万元。二是截至6月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17%,减费让利成效位于全省前列。

(三)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一是积极推动不良和关注类贷款均实现稳步降低,7月末,全市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34个百分点。二是积极防范处置非法集资。上半年,全市非法集资案件销号80起,销号案件累计达221起,陈案均已建立“一案一策一专班一台账”化解处置机制。三是创新性开展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正式启用陕西省非法金融活动暨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系统 ,通过线上风险监测、举报奖励、预警名单、信息报送等系列措施,切实将非法集资“打早打小”工作落到实处。

三、以金融惠民便企为抓手,深化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一)深化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以榆林市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我局积极开展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信用便企工程,有效破解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基本构建起“信用评价+金融服务”机制,在化解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作用。制定《榆林市地方金融组织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并督促各县市区金融办(服务中心)对辖内地方金融组织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二)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一是继续推进“再贷款专用额度+财政贴息”的榆林模式,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截至6月底,全市再贷款余额58.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63亿元。二是推动“蚂蚁金服”与12个县市区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截至6月底,全市“智慧县域+普惠金融”试点项目授信人数68.98万,获贷人数14.07万,授信规模117.59亿元,累计投放94.18亿元,贷款余额15.54亿元。三是持续推广“食品安全责任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三)着力提升融资担保公司服务能力。一是创新开展“县域振兴批量贷”担保合作模式。截至6月底,全市17家融资担保公司,融资担保放大倍数0.74倍,较年初提高了0.29个倍数,进一步提升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二是成立省农担公司榆林分公司,协助省农担公司做好机构、人员和业务下沉工作,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扎实开展地方金融监管工作。一是加强现场监管,对辖内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二是规范地方金融组织日常发展,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2020年度年审工作。三是提高监管效率,根据陕西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大数据风险提示,核查办结5条低风险信息。四是规范地方金融组织日常监管规范化和标准化,向各县市区金融办及“三类”公司印发各类制度汇编200余册,组织开展我市地方金融组织统计填报工作现场培训会,高质量完成信息统计报送工作。

(五)加强金融领域信用宣传教育。引导金融领域市场主体深入学习《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3•15”金融知识宣传活动、金融领域“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5.15“与民同心 为您守护”为主题的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6月份进一步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公众的金融素质和安全意识,构建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

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涉及多部门、服务各领域,防范和化解涉金融失信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我们将进一步建机制、强基础、抓重点、促应用,加快推动落实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为新时代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诚信氛围、贡献诚信力量。

谢宏:下面,请市邮政管理局王慧卿同志发布邮政快递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有关情况。

榆林市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慧卿

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榆林市邮政快递业的关注和支持。

2021年以来,榆林市邮政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信用办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全市社会信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大力推进邮政快递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多渠道强化企业信用约束、积极涵养行业诚信文化,不断提升行业治理效能,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1-7月份,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075.89万件,同比增长29.90%;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49亿元,同比增长52.57%;快递业务投递量完成10188.90万件,同比增长43.60%。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严格落实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优化审批服务实施方案。截至8月底,协助省邮政管理局完成许可申请核查12件,分支机构许可变更完成件数9件,按时完成率均为100%;成功受理末端网点备案及变更408余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一站式”网上审批,指导邮政企业完成了12处普遍服务信息备案。                                                                                          

二、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根据《榆林市邮政快递业信用分级分类评定细则》,开展了邮政快递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经过评审,榆林市邮政分公司被评定为守信企业,榆林圆通、申通、韵达等44家法人企业被评定为一般信用企业,评定结果作为邮政快递市场分级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二是在行业内加强推广“信用榆林APP”下载运用,提升行业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意识。三是认真做好“双公示”。截至目前,在信用榆林网站及APP平台按照相关规定公示执法信息23条。四是加强企业诚信守诺建设,8月份组织全市各品牌寄递企业签订《榆林市邮政快递企业守法经营信用承诺书》52份,对行业安全生产及信用体系建设做出承诺。五是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邮政行业批示指示精神,及时完善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内容,将行业绿色发展和快递员权益保障纳入企业信用评定指标,督促企业加强绿色邮政快递行业建设和快递员权益保障工作。

三、加大行业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全面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机制,制定了全年随机抽查计划,实施“两库一清单”动态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共检查快递网点147个,累计出检295人次,针对检查存在问题,共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4份,立案处罚13起。二是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今年以来,榆林市邮政管理局开展了快递市场秩序整顿专项行动、邮件快件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专项治理、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四不”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从规范邮政快递市场发展、强化行业绿色建设、提升生产安全等方面,有力保障了行业的规范平稳运行。

四、加强学习宣贯力度。深入学习贯彻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2021年第一次全体会议相关内容,按照《陕西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和《榆林市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在线教学、多媒体宣传等方式对各快递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诚信教育培训;依托各类会议、日常检查等实时宣贯诚信建设文件精神,确保诚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按照《榆林市邮政业违法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暂行)》《榆林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榆林邮政快递行业不存在符合列入非法失信“黑名单”情形的企业,故本次发布会榆林市邮政管理局不予发布快递市场监管“黑名单”。

谢谢大家!

谢宏:刚才,市委文明办通报了全市2021年上半年网络测评成绩0分,被取消创建资格的21个申创单位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二十七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涉及131个案件、194个自然人、涉案总标的共计2605.54万元;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文化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有关情况;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环境领域提升诚信水平、健全监管执法机制,推进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新格局有关情况;市金融局发布了加强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治理、深化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等有关情况;市邮政管理局发布了《榆林市邮政业违法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暂行)》《榆林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实施成效,以及邮政快递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后,请各发布单位按照陕西省信用信息公示有关规定,尽快将“红黑名单”信息录入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榆林市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平台,并在信用中国(榆林)、榆林文明网等进行公示。请广大媒体和负有联合惩戒职能的单位积极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市委《关于扩大信用报告使用范围的意见》,确保各项联合奖惩措施落到实处,着力在全社会营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良好氛围。

“红黑名单”信息可登陆榆林文明网或市政府新闻办公共邮箱下载。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各诚信建设成员单位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和大力支持,感谢各位媒体记者。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