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时间:2021-11-16 07:12:13 来源:陕新发布

pic

11月12日10:30,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市民政局专场发布会,邀请延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树德,延安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封洪涛,延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社工科科长白力文,围绕“勇担新使命 开启新征程 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问题。发布会由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冬梅主持。

pic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贺冬梅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冬梅: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我们“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邀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树德先生,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封洪涛先生,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社工科科长白力文女士出席发布会,围绕《勇担新使命 开启新征程 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就请何树德先生介绍情况。

pic
    延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树德

    延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树德: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延安市民政局,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民政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民政系统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市追赶超越加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坚决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在省内率先建立特困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审批权下放至乡镇(街道办),全面推行刚性支出扣减、渐退帮扶、分类施保等政策,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五年来,农村低保标准由3015元/人年提高到5400元/人年,城市低保标准由470元/人月提高到610元/人月,累计支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37.78亿元,助力我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全市12.29万名城乡低保对象、0.51万名特困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6.31%,社会救助工作稳居全省前列,相关经验多次在全省交流推广。

二是坚实保障特殊群体权益。大力加强儿童福利保障,全市建立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形成上下衔接贯通、纵横协同有力的工作机制。市儿童福利院迁址新院,全市382名孤弃儿童、70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478名农村留守儿童、53名孤儿大学生均落实了关爱保护措施。持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全面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8.57万名残疾人按时足额领取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扎实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市社会福利院迁建项目主体完工。着力提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年均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200多人次,未发生一起死伤现象。

三是坚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圆满完成第十次、第十一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39个、智慧社区22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28个,宝塔区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有力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建成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达到2369家,512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相继完成安塞县撤县设区、子长县撤县设市,增设或分设5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形成1个县级市、2个市辖区、10个县、96个乡镇、21个街道办的行政区划格局。

四是坚定抓好民生服务工作。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成社区共享餐厅15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564个(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14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450个),运营养老服务机构46个,设置养老床位数达到1.35万张,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被评为全国优秀等次。着力健全殡葬服务体系,市殡仪馆迁建工程加快推进,实现县级公墓、殡仪馆等殡葬设施建设全覆盖。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创建省级慈善示范社区(村)9个,荣登中国慈善城市百强榜。累计发行福利彩票44.47亿元,销量位居全省前列,为我市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四五”时期是奋力谱写延安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也是延安民政事业固强补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全市民政事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深化民政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健全“五大体系”,建设“四类设施”,提升“三种能力”,努力构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延安做出新贡献。

一是健全完善“五大体系”,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架梁立柱。“五大体系”是延安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和脉络,也是“十四五”民政工作的主体框架。即: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相统一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慈善相助、人人关注为重点,关爱服务未成年人、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福利体系;健全完善以基层自治组织为依托、基层民主为核心、社区建设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人才为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以依法行政、社会参与、改革创新为原则,以殡葬改革、婚姻登记、区划地名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

二是加快建设“四类设施”,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基固本。民政服务设施是延安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加快建设“四类设施”。即:建设一批养老服务设施,重点新建或改扩建老年护理机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力争护理型床位达到55%以上,实现全市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建设一批社会福利设施,完成延安市社会福利院迁建,推动市县两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县级救助管理机构建设,城乡社区“儿童之家”覆盖率达到90%;建设一批殡葬服务设施,市殡仪馆建成投用,实现县级公益性公墓、殡仪馆等殡葬设施全覆盖;建设一批社区服务设施,继续提升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水平,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55%以上。

三是全面提升“三种能力”,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将通过提升“三种能力”,不断提高民政法治化、信息化和基层工作水平。即: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贯彻落实《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强化社会组织、养老机构、殡葬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加强法治民政建设;提升“互联网+民政服务”能力,强化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功能,建设运营好“互联网+养老”智慧平台,加强殡葬管理、婚姻登记等信息化建设,让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提升基层民政工作能力,强化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好民政协理员和其他民政工作力量的作用,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向基层倾斜,保障基层民政服务不“缺腿”、无“断层”。

2022年是“十四五”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沿着市第六次党代会指明的方向,苦干实干谋发展,坚决彻底抓落实,从十个方面着力,全力推动民政事业实现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着力,抓好全员培训,加强宣传宣讲,切实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真正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务实行动。二是在持续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上着力,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主动救助,探索推行居住地申报社会救助,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在加强特殊群众关爱帮扶上着力,推进社区“儿童之家”建设,促进市儿童福利院转型发展,提升农村“三留守”、流浪乞讨人员和残疾人关爱保障水平。四是在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着力,实施5个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改造项目,新建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管理,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五是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上着力,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深化社区“万能章”专项治理,实现社区减负增效。六是在推进殡葬改革发展上着力,进一步完善殡葬执法体制,巩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完成市殡仪馆迁建,加快县级殡葬设施建设,完善殡葬服务体系。七是在强化社会组织服务监管上着力,有效发挥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用,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持续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和“僵尸型”社会组织,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八是在发展慈善社工事业上着力,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监管,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九在规范区划地名管理上着力,稳妥推进新老城区新建道路街巷命名工作,组织开展新一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十是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着力,抓好民政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民政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排查、预防和处置机制,牢牢把握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主动权。

媒体朋友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民政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十四五”民政事业一定能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请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民政工作,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为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献策助力。再次谢谢大家。

贺冬梅:

谢谢何局长。现在进入提问环节,在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媒体的名称。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记者: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民政部门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巩固兜底保障成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何树德:

感谢您的提问。民政部门承担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我市脱贫监测户兜底保障率87.39%,边缘户兜底保障率84.51%,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关键之年。为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健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综合运用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措施,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适度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切实防止困难群众返贫致贫。将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审批权下放至乡镇,极大方便困难群众。二是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信息库,根据不同困难情况给予相应救助帮扶,形成覆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收入锐减家庭和急难救助人员等在内的多层次救助体系。三是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建立由乡镇民政专干、村组干部等组成的1823支“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配备社会救助协理员598人,发挥基层人员距离近、情况明、早发现等优势,变“上门求助”为“主动服务”,确保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四是提升救助工作效率。开展“e救助”进村(居)委会、进小区活动,实现一部手机办救助。开通12345社会救助服务热线,为困难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投诉受理及救助申请等业务,进一步拓展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渠道。

华商报记者:

刚才发布辞提到,延安市在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中被评为优秀,主要作了哪些改革创新?谢谢。

pic
延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社工科科长  白力文

延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社工科科长白力文:

感谢您的提问。2019年8月,延安市被确定为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两年多来,我们立足延安优势和现状,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各项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在民政部、财政部组织的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这也是全省目前唯一的优秀。

一是拓展社区养老服务。新建5个城镇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提供短期“喘息式”托养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的愿望。在宝塔区建成15个社区“共享餐厅”,切实解决了空巢、孤寡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用餐难问题。

二是补齐农村养老短板。累计建成145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80.7%的行政村,同步打造标准化示范幸福院,提升服务水平。支持利用乡镇闲置办公用房和校舍,改建了6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有效满足农村养老服务需求。

三是创新养老服务机制。在延长县试点建立村级爱心助老员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定期巡访留守老人,提供代买代办服务,确保老年人居家有依靠、生活有保障。在宝塔区推行“一岗双助”惠民举措,由政府出资从困难家庭中选聘人员,为孤寡老人提供居家服务,通过开发一个岗位,保障两类特殊群体。

四是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探索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建设康养服务信息指挥平台,用智慧化服务的“最强大脑”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不断赋能养老发展,服务智慧民生。

五是拓展线下服务模式。对全市850户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或高龄独居的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安装防滑、助行等便利化装备,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六是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在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对全市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有力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

七是推动养老服务发展转型。引进智慧华川公司、东方养老集团投资延安养老产业,通过床位补贴、运营补贴加大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兜底保障之余,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增强服务理念,延伸服务链条。

新浪延安编辑:

我们了解到市民政局今年启动了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请问建设社工站的目的是什么,目前情况如何?谢谢。

白力文: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市民政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保障等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进一步拓展。由于民政工作纷繁复杂、涉及面广,且面对的大多是弱势群体,社会关注度高、容忍度低,群众对民政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

但是在距离群众最近的基层一线,民政工作力量一直较为薄弱。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强化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专业优势,我们结合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及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4部门《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从今年年初启动了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社工站依托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区服务中心(站)等建立,重点为民政对象提供服务,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流浪乞讨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三留守”人员,以及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确定的其它服务对象。旨在通过建成一批社工站,建设一支专业的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实施一批民政领域社工服务项目,不断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和受益人群,切实增强基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我市已挂牌社会工作服务站30个,其中黄龙县作为试点县已实现全覆盖。明年,我们将力争实现全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随着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作为监管部门,市民政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谢谢。

何树德: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市社会组织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服务管理:

一是加大培育力度,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坚持优化存量、把控增量、提升质量的原则,努力使我市社会组织成为政治过硬、治理完善、服务专业、诚信自律,让党放心、人民满意、行业认可的高质量社会组织。今年建成了市、区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打造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平台,已吸引入住社会组织18家,通过提供交流、孵化、培育、项目运作等方面服务,提高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增强社会组织规范运行水平。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工作,对社会组织业务开展情况、财务管理和经费收支情况、党建活动情况、负责人任职资格及换届情况、重大事项报备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对不合格的督促限期整改。同时,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力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进行随机抽查检查,通过实地检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切实掌握社会组织运行情况。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今年以来,开展了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工作,联合15个市级部门出台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发出倡议书及征集线索公告,全面清理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开展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专项工作,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主动为会员企业减免、降低会费,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已有7家行业协会商会减免、降低会费42. 5万元。开展了清理整顿“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工作,对不按期参加年检、不开展业务活动、无法取得联系的“僵尸型”社会组织进行清理,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延安市电子政务办编辑: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由民政部门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牵头职责,那么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现状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具体安排部署?谢谢。

pic
延安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  封洪涛

延安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封洪涛: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民政部门坚持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加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力度。一是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未成年人保护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了政府保障和社会关爱的优势互补和有效衔接。二是建立了一支覆盖全市的未成年保护工作队伍,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139名、村(社区)儿童主任1964名,有效解决了未成年人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常态化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落实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强制报告、临时监护、控辍保学、户口登记”五个责任,劝返辍学儿童13名,协调为7名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登记户口。四是建立了未成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准确排查掌握了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基本信息,实现了实名动态管理。五是近年来累计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孤儿大学生等各类救助保护资金1778.9万元,有力保障特殊儿童基本生活。

今年以来,为了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长、副秘书长和市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38个市直部门参与的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近期,我们正在筹备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届时将审议《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和组织保障。

贺冬梅:

非常感谢何局长和几位发布人,也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