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榆林市2021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第二场)

时间:2021-12-13 15:41:15 来源:陕新发布

pic

12月10日下午,榆林市举行2021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榆林市人社局三级调研员白红波,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立,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闻发言人常建江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发布会由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冯驿主持。

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  冯驿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榆林市2021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人社局三级调研员白红波,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闻发言人常建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

首先,请市人社局三级调研员白红波介绍人社领域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举措等情况。

pic
榆林市人社局三级调研员 白红波

榆林市人社局三级调研员 白红波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人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按照本次新闻发布会要求及安排,我就人社领域为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采取的工作举措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全面推进社保业务“一网通办”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综合柜员制”、“最多跑一次”、“零跑腿”、“同城通办”等一批便民服务措施全部落地实施,“刷脸登录”、“社银支付”、“免填表”、“免盖章”及灵活就业人员自助缴费等一系列新手段成为业务主渠道,网上服务平台涵盖了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等大部分业务,且实现了档案采集电子化、业务办理信息化、经办服务无纸化和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市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注册人数达383987人(其中市本级9.24万人);网上服务平台注册率100%,使用率100%;“法人授权+实名认证”完成比例达100%,网上服务平台涵盖了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等90%的业务。2020年全市近4万人次通过自助缴费平台(银行+手机APP)缴费结算3.12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业务都可通过养老保险经办业务系统、社银平台直接办理,并通过网上平台实现咨询、问政、查询、认证等优质服务。失业保险金申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申请均可通过省人社厅政务服务网和秦云就业小程序等服务平台进行线上办理。

二、积极推行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

充分利用秦云就业小程序、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信息系统、榆林人事人才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实现就业见习、创业扶持、人事社保代理、求职招聘、档案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服务管理。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可通过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省政务服务网、省人社厅政务服务网、秦云就业小程序进行线上业务办理,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向本人或用人单位反馈,劳动者可直接在对应的平台申领《就业创业证》。失业人员生育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丧葬补助金及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金即将开通网上办理。

三、实现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网上监管线上办理

通过劳动监察“两网化”举报联动平台,欠薪案件实现了“一点举报投诉、全网联动受理”;利用“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平台”,实现了工程项目审批、资金落实、施工许可、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相关数据实时共享、动态跟踪,形成欠薪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督办的高效、快速管理格局。同时,全面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12个县区全部完成调解组织的注册和管理员账户申请工作。

四、全面推行“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一是整合优化窗口服务。设立养老经办、工伤经办、失业经办、就业、创业、社保卡申领等6个打包快办业务受理窗口。二是强化高频服务事项提速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已实现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变更登记等事项办结时限缩短到7个工作日内;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稳岗返还(稳岗补贴)申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等事项全部实现即来即办。三是优化基层服务事项。将一般性工伤案件下放到县区进行认定,按属地原则优化了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范围。四积极推行人社办事要件“三不要”诚信服务。无明确规定的不要、可内部交换获取的不要、可自行查验的不要。

最后,再次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对人社工作多监督、多支持、多提建议和意见,我们将以本次发布会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为创建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作出人社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冯驿:

下面,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立介绍审批服务改革和企业开办有关情况。

pic
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林立

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林立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按照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的安排部署,下面我就审批服务改革和企业开办方面工作做一简要介绍。

一、审批制度改革再深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以“五减”为行动指南,聚力打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审批服务体系。一是减人员使行政成本更低。通过职能归并、业务重组等举措,促使工作人员一岗多能、一人多专,仅需不到150人从事综合受理、现场查勘、审核批复等全链条工作业务,全市从事审批人员比改革前减少了至少70%以上。二是减跑动使营商环境更好。审批事项的相对集中、办事渠道的多样多元、智能设备的场景应用,极大程度减少了企业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其中“最多跑一次”(含跑1次和跑0次)事项占比达96.74%。三是减材料使群众负担更轻。通过电子文档归集共享、内部流程优化整合、全面实行综窗受理等举措,使办理事项所需材料由原来的平均7件减为5件,精简率达30%以上。四是减环节使审批链条更短。通过深度实施流程再造,除一些需要现场勘验和技术审查的复杂事项外,审批环节一律由原来的8个精简为3个,部分即办事项在科长层面即可发证办结,平均减少办事环节62.5%。五是减时间使服务效率更高。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减76.68%,高频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减到1.8个工作日。

(二)以“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稳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一是全市184个镇、3220个村的事项梳理进度均达到100%,政务服务实现五级延伸。二是市政务服务平台与省平台全面对接到位,实现统一服务入口、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汇聚。三是“一件事”专区上线100个高频事项,全部可在线申报;秦务员APP个人用户注册量超过83万,上架市级应用280项。四是办件数据汇聚上报181.4万条,“好差评”数据汇聚249.9万条,服务满意度达到100%。五是电子印章申请350个,已刻制124个,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确认和供需清单填报已完成。六是全市34385项政务服务事项中即办事项占比56.31%,全程网办事项占比67.74%。七是设立了“全省通办”专窗,依托“全省通办”系统,目前已受理涉及勘察、开采矿藏和建设工程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事项23个。

(三)以“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为目标,全力打造“十个一”政务服务品牌。推行“一门”集约化服务。进驻政务大厅部门65家,大厅可办事项1659项,日均3000名群众进厅办理事项近5000项,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推行“一次”便民化服务。打造“一件事”专区,上线100个高频事项,全部可在线申报,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行“一图”情景化服务。将事项办理流程图和大厅功能索引图等对外展示,实现群众办事网上可查、电话可询、展示机可见。推行“一码”信息化服务。将事项要素和证照库信息集合生成二维码,办事群众亮码即亮证,实现“一码通行、一码通办、一码通用”。推行“一标”标准化服务。持续开展事项专业化颗粒化梳理,形成各级各类标准853项,全面应用于审批服务全流程和各环节,实现一表呈现、规范服务。推行“一窗”集成化服务。在行政审批专区按照九大领域设立分类综合窗口,在便民服务专区全面推行“一窗无差别受理”,实现“一窗办多事”。推行“一章”一站化服务。由审批局承接的433项事项,统一使用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年均办理审批件6万余件。推行“一网”数字化服务。进一步完善网上服务功能,全面上线运行一窗综合受理平台、行政审批综合专家库、全流程智能电子监察系统、“榆快办”APP等,变群众跑腿为网上办理,实现“不见面审批”,网上可办率达到88%。推行“一号”归集化服务。整合各类咨询投诉热线20余条,建立接诉即办机制,打造12345便民服务热线榆林品牌,实现全市“一号听民声”。推行“一体化”整合服务。实现党政群服务一体化、市县乡服务一体化和事项受理、办理、出件一体化。

二、企业开办再提速,为市场主体减负增活力

(一)设立“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专窗,实现涉企经营事项一窗受理。将涉及企业开办的公安、人社、税务、审批、住房公积金5个部门所有事项整合纳入“企业开办一窗通办”窗口,企业开办时限压减至1.5个工作日(包含为企业免费刻制铜质公章5枚),变“多头跑动、多次提交、多窗办理”为“跑一次、一次提交、一窗办结”。

(二)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商事事项办理提速增效。企业登记信息变更1天办结,企业注销、股权出质即来即办。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行企业注销线上“不见面”审批,企业可在线上免费发布债权人公告;同时,扩大简易注销程序的适用范围,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日压减至20日,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提高退出时效。针对小餐馆、理发店开办等高频事项,梳理纳入全市“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并指导县市区依法依规进行办理。

(三)企业设立登记“跨域通办”,异地申请“免跑腿”。与汉中市、西安市碑林区等地签订跨区域企业登记政务服务合作协议,实现区域联动、数据共享、材料互认。依托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和市场监管登记平台,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举措进一步减少企业、群众跑动次数。

(四)多措并举完善配套服务,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为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大学生创业等领域开设绿色通道,给予时间和空间上的适度便利,助推行业发展和项目落地。通过线上视频进行资料核验,为异地企业群众提供“远程办”,办理结果由政务专递免费送达。在市政务大厅设置“最多跑一次”企业登记自助机,可办理名称查重、企业新设、打印营业执照等事项,省去叫号排队、填单领证等程序,持续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

(五)稳步推进“照后减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率先在药品零售和人力资源服务两个领域颁发行业综合许可证,“一业一证”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市场主体存量31.7万户,同比增长11.39%;其中企业主体9.3万户,同比增长15.06%。

最后,诚挚邀请各位记者朋友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并随时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谢谢大家!

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冯驿:

下面,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闻发言人常建江介绍方便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行动有关情况。

pic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闻发言人 常建江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闻发言人 常建江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根据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负责登记财产指标。现将有关情况发布如下。

我市于2016年全面推行不动产统一登记,特别是2018年启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以来,我局创新性推行了不动产登记“四个一”改革(建好一个平台、推行一窗受理、做到一周办结,实现只跑一次),重点解决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需要到税务、住建等多个部门反复申请、来回跑路、耗时长等突出问题。目前,已全面实现“四个一”改革目标,所有不动产登记事项企业群众只跑一次即可拿证,半数以上登记事项在网上不见面办理,登记业务一周办结率达到90%以上,件均办理时间压缩到了2个工作日以内,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受到企业群众的普遍欢迎。

我市的不动产登记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2项、省级试点2项,我局先后荣获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单位、全省不动产登记改革先进单位等10多项不动产登记方面的荣誉,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省政府、市政府以及人民网等10多家部门单位、新闻媒体报道了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典型做法,我市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处于全省先进水平,部分做法在全国具有典型性。

今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榆林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榆林市“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紧紧围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目标,聚焦解决群众痛点,着力打通环节堵点,勇于攻克工作难点,持续转作风优服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采取“六项硬措施”,着力打造高质量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

一、压缩登记时间跑出加速度

按照“集中办”的要求,市本级新设立了科创登记大厅,市县两级登记窗口全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节约企业群众办理登记交通时间。按照“一窗办”的要求,将登记窗口向法院、银行、开发企业延伸,向互联网延伸,不动产登记与交易办税、地价评估、土地出让价款补缴、水电气卡过户等事项线下一窗、线上一网办理,节约群众来回跑腿排队时间。按照“马上办”的要求,将登记环节优化合并,将工作重心下沉到窗口,实现所有登记事项不出大厅、只跑一次即可办结,网办事项群众一次不跑即可拿证。

据统计,市县两级登记机构窗口已延伸到577家银行网点、开发企业,已认证网上登记用户15318个。今年以来,已办理登记业务119667件,一周办理率达到94% ,网上一次不跑办理率达到50%,件均办理时间压缩到2个工作日内。

二、降低登记成本做到零收费

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要求,在全面贯彻国家不动产登记费用减免政策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不动产登记费证书工本费收缴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21年9月1日起,市县两级不再收取不动产登记费、证书工本费,相关经费由同级财政统筹解决,全面做到了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零收费”。据统计,截至日前仅此一项,就为企业群众节约成本近73万元。

三、开启交房交证服务新模式

聚焦群众所需所盼,通过业务整合、流程优化、数据共享,在全市开启了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服务。在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时实行“多测合一”,将项目竣工测绘、房产测绘合并,提前启动不动产登记程序;建设单位取得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即可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在交房阶段,大力推行“互联网+不动产交易办税登记”,业主不需要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场所,即可完成登记申请;网上缴税后,1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登记发证,业主接房时即可拿证,做到了业主办证全程零跑腿、不见面。交房即交证服务新模式的推行,彻底扭转了群众入住后长时间无法拿证的被动局面,也从根源上杜绝了产生新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四、迈入全市通办服务新阶段

按照“就近办”的要求,在实现“同城通办”的基础上,于6月在榆林科创大厅率先试行榆阳区、横山区不动产登记业务跨区域通办。同时,启动了“全市通办”服务的探索研究工作,于9月24日,制定印发了《榆林市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实施办法(试行)》,确定了“窗口全市通办”、“网上全市通办”两种服务模式,做到了登记事项全覆盖;于9月28日组织市县两级11个不动产登记机构签署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授权委托协议,并进行了业务培训;于10月15日完成了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升级改造、业务流程优化,为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扫清了法律障碍,做好了顶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跳过“跨县区通办”,直接步入“全市通办服务”新阶段,登记信息查询、预告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服务事项均已接入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平台,实现“跨省通办”。目前,已经与10家金融机构、开发企业签订“全市通办服务协议”,市县两级14个不动产登记大厅已全面推行该项服务。为下一步全面推行“跨市通办”、“跨省通办”进行了有益探索。

五、遗留问题处理按下快进键

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办证难”是近年来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一项突出问题。今年以来,我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大了化解处理力度。报请市政府出台了第四版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成立了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达到20多个,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纪检监督的工作机制。我局还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公布了线索举报热线,组织开展了摸底排查,化解处置进度明显加快。今年以来,已化解处理到位并办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小区(项目)106个;其中市本级研究确定了81个历史遗留问题小区(项目)的处理方案,已处理到位办证登记74个,涉及房屋2.6万套。

六、居住权登记试点取得新成效

居住权是民法典确立的一项新物权,我局抓住被列为全国居住权登记15个联系点城市之一的机遇,加强法律政策研究,积极开展学习调研,主动对接相关部门,于11月11日制定出台了全省首部地方版的《榆林市居住权登记操作细则(试行)》,于11月26日完成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工作;于12月1日完成对市县两级居住权登记业务培训,并在全省办理第一笔居住权登记业务,发放了全省首张居住权登记证明。为我市全面开展居住权登记工作奠定了扎实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也为各地开展居住权登记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良好的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入贯彻中省市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始终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四个一”改革,大力推进网上登记和数据共享,全面推行交地交证、交房交证、全市通办服务,总结推广居住权国家试点成果,完善“零收费”、探索“零材料”,开展化解处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进一步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冯驿:

再次感谢几位领导,感谢媒体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