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 解读《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

时间:2022-03-25 11:26:00 来源:陕新发布

pic

3月25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省科协副主席吕建军出席,解读《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华广洪主持。

华广洪: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女士,省科协副主席吕建军先生,请他们解读《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李主席介绍情况。

pic

 李肇娥: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莅临本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及科普工作的关注,我代表省科协对大家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为了全面落实《科学素质纲要》要求,2021年12月,省政府制定出台了《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我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实施方案》的相关情况。

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对照国家《科学素质纲要》,根据我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省科协牵头编制了我省的《实施方案》。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厚植创新沃土,建立高素质创新大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陕西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印发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落实《陕西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06-2010-2020年)》,经过不懈努力,我省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组织动员体系不断健全,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效果明显,科普传播能力逐年递增,科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科技馆体系初步建成,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模式初步形成,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三五”末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13%,比“十二五”末的5.51%提高了4.62个百分点,达到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位居西北地区第一、西部地区第二、全国第十五;超过国家9.28% 的预测目标0.8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我省10%的目标任务。科普的全面价值得到体现,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二、《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本次编制的《实施方案》为我省未来15年科学素质建设勾画新蓝图,从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创新人才,需要营造什么样的创新环境出发,提出了系统性、整体性的举措。内容包括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目标。主要目标与国家目标持平。2025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持平。2035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力争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对照国务院《科学素质纲要》任务框架和任务分工,结合我省实际,“十四五”期间我省主要开展科学素质五项提升行动、实施科普服务五项重点工程,共包含43项主要任务,115项工作内容,由35个省级部门单位共同承担任务落实工作。

一是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以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主要目标人群,开展五项提升行动。其中: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围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培育一大批崇尚科学的青少年群体,夯实科技强省的人才基础。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强化基础教育、完善高等教育、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等六个方面做出部署。

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围绕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奠定人力资源基础。从推进农村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加强农村科普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做好农村妇女科学素质提升发展工作、提升革命老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农民科学素质等六个方面予以推进。

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更好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从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实施技能创新行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科学素质、发挥企业家的示范引领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安排。

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从倡导积极老龄观、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围绕持续深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从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在公务员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等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二是实施科普服务重点工程,围绕深化科普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普产品供给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培养科普理论研究和科普传播人才队伍,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的氛围,着力提升应急科普能力,构建完善的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其中:

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围绕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的目标,从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强化科普推广能力建设、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科普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统筹规划。

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围绕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社会建设,对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科普科幻影视(短视频)创作扶持计划、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智慧科普建设工程等四方面做出安排。

科普基础设施强化工程,围绕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和完善现有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科普服务的广覆盖和均衡化,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对统筹规划指导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等三方面工作进行部署。

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围绕创新应急科普方式,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形成平战结合的应急科普传播和服务体系,从提升应急科普协同能力、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加强日常科普宣传教育、加强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等四方面展开工作。

科学素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围绕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增进文明互鉴,推动价值认同,提升开放交流水平,从拓展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渠道、丰富国际合作内容、促进“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等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明确了《实施方案》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条件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方面。建立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各部门将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有关任务纳入相关规划和计划。要求各级政府负责领导本级任务实施,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本地区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省科协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各地科学素质发展目标成效,加强对《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二是机制保障方面。加强科学素质建设与其他相关工作的有效衔接,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表彰奖励体系。对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发挥获奖优秀科普成果的带动作用。落实科普工作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监测评估及发布工作。

三是条件保障方面。加强科普法制建设,推进《陕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修订工作。研究制定科普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十四五”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研究与交流,强化科普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保障科普经费投入,建立与财政收入相适应的科普经费增长机制。提倡社会力量为科学素质建设投入资金。

三、《实施方案》特点

主要体现在突出抓顶层设计、抓精准施策、抓责任落实三个方面。

一是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穿编制工作全过程,对标国务院《科学素质纲要》,抓好顶层设计,发挥科学素质建设的价值引领作用,在资源配置、平台搭建等方面加强系统谋划、统筹布局,高质量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二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抓精准施策,聚焦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普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面向省级部门单位和地市开展多轮意见征求工作,做到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中突出陕西元素、体现陕西特色、解决陕西问题,切实将科学素质工作充分融入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大局。

三是始终注重健全机制抓责任落实,建立了由省政府副省长担任召集人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协调机制,将组成单位扩充至35家,并于今年2月25日召开了全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推进会议,印发《〈实施方案〉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从三个方面部署了2022年34项重点任务。制定《任务分工表》落实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不断强化协同联动,推动形成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合力。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再次感谢大家参加发布会!

华广洪:谢谢李主席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请开始提问。

 西部网提问:您好,我是西部网记者。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未来我省有哪些重点举措?

李肇娥:谢谢提问。

围绕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就是重要的抓手,它是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主要有三项举措:

一是积极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围绕全省23条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开展科普工作。深化科普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普产品开发,促进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重点实施“12621”工程,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助力“两链”深度融合,推动释放创新驱动潜能。同时,持续做好“科创中国”试点和培育。聚焦区域发展目标和主导产业需求,发挥“科创中国”产业服务团、区域服务团和专业服务团作用,打造“科创中国”陕西样板间。目前,西咸新区在“科创中国”全国65个试点单位综合排名高居第1位,今后,我们将继续指导西咸新区建设“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实施“科创中国”试点培育计划。

二是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组织开展陕西省职工科技节、陕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国有企业青年创新创效大赛、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方法大赛、“五小”竞赛、“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一线工程师创新方法培训、先进操作(工作)法推广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别是继续组织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打造“科学家+工程师”人才队伍,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大学、院所和实验室,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协同互动,持续扩大“双创”影响力。

三是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关中高新技术应用产业平台、陕北煤油深加工产业发展平台、陕南生态健康产业平台建设中提升科普资源利用水平,带动区域科普水平提升。打造体现陕西地域特色的“航天科普”“能源科普”和“生态科普”。

华广洪:请继续提问。

国际在线提问:您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五大人群重点行动中,第一个提到的就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请问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方面,《实施方案》有哪些有力措施?谢谢。

pic

吕建军:谢谢提问。

少年强则国强。科学素质建设必须着眼未来。培养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对于促进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新时代的科学教育不仅要“输出”科学知识、技术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让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交相辉映。通过开展“大手拉小手”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西迁精神”,着力培养青少年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提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水平。完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学基础课程建设,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科学素质内容。深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三是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每年组织1000名中学生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通过实施英才计划、打造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俱乐部等方式,探索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监督陕西省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是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馆校合作行动,加强青少年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引导中小学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单位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开展校园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等科学教育活动。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

五是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我们将把科学精神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5万名骨干教师、建设20个左右省级教师示范性培训基地和200个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开展乡村教师科学素养提升培训。实施城乡科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计划。开展“送培训到基层”活动,“十四五”期间,培训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1万名。

华广洪:请继续提问。

 陕西日报提问: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与之前不同,此次我省印发的《实施方案》把老年人纳入到重点人群提升行动中来。请问是基于什么考虑,有哪些措施?

李肇娥:谢谢提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526.66万人,占13.32%,超过7%这一老龄化社会认定比例6.32个百分点。一方面,老年人的科学素质可能会因为年龄增长而衰减;另一方面,一部分老年人的科学素质不够高。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面临着无法识别简单骗术,不会使用新技术、新设备而产生数字鸿沟等问题。老龄化程度加深和信息化转型加速,让老年群体科学素质短板愈发凸显。

为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国务院《科学素质纲要》和我省《实施方案》首次将老年人纳入科学素质行动重点人群,让老年人“不落伍、有作为”,过上有品质的幸福晚年生活。具体有四项措施:

一是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鼓励老年人积极面对老年生活,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二是依托老年大学、老年科技大学、社区科普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等和各类媒体,普及智能技术知识,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提升老年人信息化社会的生活能力,同时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

三是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通过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四是积极发展老年协会、老科协等社会组织,推动老年志愿者队伍等建设,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华广洪: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陕西科技报提问:您好,我是陕西科技报记者。《实施方案》中包含了五项科普服务重点工程,其中“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中提到了应急科普工作。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于类似的疫病传播和突发性事件,应急科普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吕建军:谢谢提问。

加强应急科普工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的重要措施,对切实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提升应急科普协同能力。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应急宣传相统一,推动将各类应急科普宣教平台纳入应急工作整体规划,提升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形成平战结合的应急科普传播和服务体系。

二是积极创新应急科普方式。突发事件状态下,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和力量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全国防灾减灾日、世界卫生日等时间节点,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组织开展系列专题科普活动。

三是组建专业的应急科普专家库,建立应急知识平台,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储备应急科普内容资源,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

华广洪:再次感谢两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