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榆林市2022年第一次“诚信榆林”建设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2-03-31 15:52:01 来源:陕新发布
3月31日上午,榆林市举行2022年第一次“诚信榆林”建设新闻发布会,邀请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庭长惠海胜,榆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马锐,榆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总会计师刘小虎,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徐忠山向社会各界依法公开发布本单位本行业“诚信榆林”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发布会由榆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谢宏主持。
榆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 谢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
诚信是一座城市对外文明形象、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地基,更是关乎民生福祉、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弘扬诚信文化,扎实推动“诚信榆林”建设制度化,持续加大对当前榆林市经济社会中的诚信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失信突出问题的批评曝光力度,按照2022年“诚信榆林”建设新闻发布工作安排,我们召开2022年第一次“诚信榆林”建设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庭长惠海胜同志,榆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马锐同志,榆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总会计师刘小虎同志,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徐忠山同志。同时,还有诚信榆林建设合作单位的负责同志。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有:省级媒体驻榆记者站、省级媒体驻榆林报道组、省级网络媒体榆林频道以及其他中省在榆有关媒体和市级新闻媒体十多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四项议程:
首先,请市中院惠海胜同志发布第二十九批失信被执行人有关情况。
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庭长 惠海胜
首先,衷心感谢媒体朋友们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榆林法院执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将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双进”工作常态化推进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勇于攻坚克难,奋力拼搏进取,推动执行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截至3月30日,全市法院共计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8815件,同比上升14.22%,执结11496件,同比上升43.39%,结案率61.1%,执行到位标的8.76亿元,执行标的到位率20.22%。依法运用执行强制措施,冻结银行账户51万余个,查询公积金、保险、婚姻登记等信息8000余条,查封不动产465处,查封车辆173辆,限制高消费15770人次,限高率达45.35%,纳入失信名单2434人次,司法拘留、拘传838人次。
全市法院执行“双进”指标持续保持合理运行水平,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终本合格率、执行案件执结率、实结率、到位率、保全率、案拍比、案访比等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但执行工作中不少短板和问题我们还要重视,执行干警的执行能力、执行作风、执行方法还有待持续提高;被执行人干扰执行、规避执行、诋毁执行的行为还未彻底杜绝;全社会了解执行、理解执行、支持执行的氛围还有待积极创造,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还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今天,我们通过榆林中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第29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涉及80个案件、114名自然人,涉案总标的共计4025.67万元。请社会公众在与被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交往中持谨慎态度,防止交易风险,并对被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进行举报。前期,我们发现有被执行人利用各种办法高消费,也留下了违反限消令的痕迹。在这里,我们要正告那些抗拒执行、规避执行、诋毁执行的老赖和犯罪分子,立即停止违法犯罪行为,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人民法院必将坚决排除一切非法干扰,确保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行稳致远。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继续以“双进”专项工作为抓手,扎实开展好“执行规范化建设”行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提升全市法院执行质效水平,着重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要全力深化执行规范化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执行规范化建设行动,正风肃纪、防控风险、加强监督制约,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切实有效解决执行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与执行权运行模式相适应的执行权制约监督体系,确保执行权力运行规范,有效减少被执行人干扰、阻却执行的机会和可能。进一步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确保执行环节衔接更加规范有序,强化对执行通知、网络查询、线下查控、财产处置、网络拍卖、案款发放等重要节点的监管。严格规范“两终”案件的管理,制定恢复执行的详细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恢复案件“法官首问制”,坚决杜绝案件恢复后“推、拖、放”的问题。严格规范案件结案、归档的管理,应结尽结,应归尽归,确保案件安全,法官安全。严格落实执行程序和流程节点时限要求,建立流程节点自动预警和专人监管的双重管理机制,设专人履行专项监管职责。进一步完善执行考核体系,建立符合执行工作特点的考核机制,增强执行考核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要全力优化榆林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作为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重要着力点,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禁超标的查封和乱查封,坚决防止因违法执行、过度执行影响企业正常运营。要选择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查封措施,能“活封”的不“死封”,释放查封财产的使用价值和融资功能。要发挥网络司法拍卖优势,加快财产变现流程,根据财产实际情况,适当选择自行变卖、融资等灵活处理方式,防止财产被低价处置。要统筹兼顾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和被执行人生产经营权益,充分发挥执行和解保护功能,帮助被执行企业恢复生产能力,走出经营困境。要探索建立案件自动履行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信用惩戒分级管理和失信修复机制,对已经履行义务的,要按照管理权限和审批流程,及时解除限制措施。
三要全力推进执行联动机制。切实解决执行难是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人民法院持续发力,重拳出击,保护守信,惩戒失信,坚决打击拒执犯罪;也需要借助外力,形成社会合力。进一步完善切实解决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市级执行联动实体化运行,不仅线下联动,也要推动线上联动,加强同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络,加快推进“互联网+执行”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存款及金融产品、土地房产、车辆、公积金等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推动线下联动向线上联动转变。推动发挥平安建设考评对相关联动单位的引导作用,着力解决“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等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机制落地见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进一步依托我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自动比对、自动监督、自动惩戒,让失信者 “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
四要全力开展执行专项行动。要继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防止执行强制措施不密织、“两终”案件管理不规范、人民群众获得感不强、财产处置不及时、案款兑付不及时、案件久拖不执、干扰执行、拖延执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突出问题。继续开展“黑财清底”专项行动,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通过指定执行、委托执行、协同执行等方式,集中优势力量办理,确保“打财断血”要求落实到位。要继续加大职务犯罪财产刑执行力度,及时将罚没收财产执行到位。要常态化开展涉民生、涉小标的、涉农民工工资类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和执行案款清理活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要持续加大对涉金融、国资案件执行力度,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打击违法占用耕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2年,榆林法院执行工作将持续聚焦执行质效,补短板、强弱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笃行不怠,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榆林法院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谢宏:下面,请市公安局马锐同志发布2021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行动有关情况。
榆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马锐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支付方式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高发、多发的违法犯罪手段,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为有效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市公安机关整合资源力量,多措并举、主动出击,打掉了一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抓获了一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出重拳下猛药,持续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
2021年是榆林市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攻坚年,全市公安机关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公安部部署的“云剑2021” “长城2号”“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为契机,向多发高发的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2021年全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709起,受损金额1.3亿元,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51人。止付涉案银行账户13129个共计4.74亿元;冻结涉案银行账户1568个共计1.24亿元;预警拦截108829次。向受害人返还被骗资金1070万元。
对现发案件认真组织研判,每案必研判,5个工作日完成研判任务,每案必侦办,严格执行定人、定案、定位的“三定”标准,追资金流向,对涉电信网络诈骗人员全力实施抓捕;对重大案件实行专案侦办、挂牌督办、局长令督办,涉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案件,由县(区)公安机关一把手负责,主管副局长为专案组组长;涉案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案件,由市公安局主管副局长负责,县(区)级公安机关一把手为专案组组长;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案件等部省督办的重大案件由市局主要负责同志负责,主管副局长为专案组组长;部省挂牌督办案件和特别重大的案件一个月无实质性进展的,由专案组组长向市局说明情况。
深入推进全国“断卡”行动,重拳打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明确了三大通信运营商开卡条件,严控开卡数量、功能完善电信业务经营者开卡、验卡封停与救济业务办法,健全对非法出租、出借、出售、购买电话卡的单位和个人及非法开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惩处惩戒制度,全程24小时开展对涉诈号码封停工作;不断加强对全市涉诈人员管控力度,凡是我市回国的电诈重点人员,全部注销出入境护照,逐人见面调查摸底建档;对未回国涉诈人员,加大规劝力度,规劝其尽快回国投案自首。
二是建队伍强机制,全面提高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能力
按照省公安厅部署一级分中心标准建设要求,将反诈中心升级改造为具备预警拦截、资金查控、信息查询、止付冻结、综合研判、侦查打击、技术支撑和综合协调功能的实战化运行中心,全面应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严峻局势,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门平台建设;加强协同联动,为侦查打击、技术反制、预警劝阻、重点整治、宣传防范等提供支撑。此外,为进一步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业队伍建设,市反诈中心现有在编授衔民警9人,辅警10人,银行、通讯运营商11名工作人员,计划选调20名民辅警充实到反诈中心。
联合金融机构持续优化涉诈资金止付、查询、冻结机制,提升资金拦截时效,严格落实涉诈冻结资金及时返还制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的涉诈异常开户交易信息快速排查,及时做好异常开户劝阻和交易拦截;中心采取7*24小时工作制度,发挥公安内网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支付功能的同时,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止付通软件及时干扰涉诈账户,对受害人账户进行临时性保护措施,为民警进一步做实做细查询、止付工作提供充足的时间。
建立预警劝阻工作机制。依托96110预警专线第一时间开展预警劝阻工作,100%发送预警短信、100%电话劝阻,对高危潜在受害人,100%见面劝阻;市县两级反诈中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由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从严、从实抓好反诈中心24小时值班工作。全天候开展涉诈域名网址封堵工作;发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基层力量的积极作用,根据紧急程度采取上门见面、打电话、发短信等劝阻措施,必要时按规定对受害人银行卡、电话卡等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
此外,通过建立健全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用户三级责任制,完善行业内监督管理及责任倒查制度,依法查处行业主管部门、内部人员失职渎职行为、企业及相关人员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抓源头重宣传,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市政府印发《榆林市2021年度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总体方案》指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市公安局制定出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指引》《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通知》《2021年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方案》《全市公安机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防范工作方案》等16份机制文件。联合人民银行榆林中心支行发布《榆林市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犯罪活动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银行账户、止付账户等支付工具及支付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持续排查清理存量账户,频繁开消等风险账户和业务,提升风险识别拦截能力;与人民银行、通信运营商联合制定《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处置工作绿色通道》,对银行、运营商窗口发现的涉诈、涉黑灰产业犯罪警情,快速响应、主动处置。
加强对易受骗群体、行业和重点地区精准宣传,增强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深入基层,贴近实际,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形成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利用“百万警进千万家”和市公安局近期开展的“四大宣传”活动、制作反诈小视频、受害人现身说法等形式,用身边的现实案例,深刻揭露诈骗手法,印制110余万套《反诈宣传册》《入户宣传责任书》, 完成了37.06万余户的入户精准宣传工作 ,“国家反诈中心APP”、“榆林反诈卫士”完成84.05万人、162.75万余人的注册安装,坚决守牢群众手机这一反诈第一阵线;利用民辅警配发的警务通,将民警作为移动反诈热点,及时推送预警信息,让距离被骗群众最近民辅警最快赶到见面预警劝阻,充分发挥警务现代化和科技研发成果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作用。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持续高发,成为人民群众反应最强烈的主要犯罪类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打击犯罪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今年,全市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压严打态势, 强化破案攻坚、防范管控、技术反制;科学调配警力,建强反诈专业队伍;深入推进“断卡”行动,重拳打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发挥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压实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积极构建全警反诈、全民反诈新格局。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坚决打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这场硬仗,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希望广大新闻媒体持续关注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宣传犯罪危害性,提升群众识骗防骗意识。
谢谢大家!
谢宏:下面,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刘小虎同志发布我市住房公积金领域骗提、骗贷及贷款逾期失信主体名单有关情况。
榆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总会计师 刘小虎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公积金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2021年,榆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守“房住不炒”的定位,主动融入全市房地产市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发展战略,切实发挥“住有所居”的职责使命,在保障缴存职工购房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全市缴存住房公积金人数达到35.27万人,信贷业务首次在单一年度内创造了笔数破“1万”、金额破“50亿”两项全新记录,全年新增贷款10036笔,发放金额达57.38亿元,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66.92亿元,提取住房公积金44.44亿元,全年实现增值收益2.26亿元,同比增长48.68%,2021年各项业务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榆林市2021年新增住房消费贷款中,住房公积金贷款占比达到了64%,对榆林市住房市场起到明显的杠杆作用。除此之外,2021年度我中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致力于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优化服务,以方便快捷方式让“群众少跑腿”
2021年,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紧贴办公效率“难点”,紧盯职工办事“堵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部署上线最新一代“智慧+公积金”核心业务系统,该系统与公积金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深度融合,全面压缩业务办理时限,开通企业公积金开户全程网办,助推公积金业务离柜办结率达到了85%,为公积金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和业务办理无纸化、服务实现千人千面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心被省委网信办评选为“2021年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二是大力推进跨省通办业务,根据住建部文件要求,印发了《榆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跨省通办两地联办业务办理细则及流程的通知》,实现了住房公积金单位登记开户、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等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业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一网通办”工作稳步推进,中心通过网上业务大厅、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7*24小时“金融级”不间断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缴存职工随时随地了解住房公积金政策及部分业务办理。四是不断创新调整服务政策,推进应建未建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倡导灵活就业人员建立公积金制度,同时开通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加装电梯提取业务,帮助解决老旧小区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广大缴存者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
二、防范骗提骗贷,切实维护广大缴存职工切身利益
中心坚持以逾期催收为目标,借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整治公积金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是积极主动向省住建厅、市公检法等部门移交公积金领域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线索,截止目前共计移交线索181条。二是针对靖边等县区突出的公积金问题,成立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的住房公积金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展开集中整治,截止2021年底,共计清收榆阳区、靖边县等公积金违规逾期贷款共计551笔,违规贷款资金清收率为82.18%,目前清收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三是加强逾期催收,2021年,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公积金贷款逾期率大幅度下降,贷款逾期率远低于全国0.3‰的平均水平。四是中心通过开展专项检查、业务抽查、内部审计、系统数据比对及半年和年度检查主动开展公积金领域骗提、骗贷专项问题排查工作,对问题早发现、早整改,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五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广大缴存职工能够正确使用公积金,我中心决定借助此次新闻发布会将全市截至2022年3月1日前骗取住房公积金及贷款逾期失信人员共计60人进行曝光通报,并将推送至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平台进行联合惩戒,必要情况下将会诉诸法律途径,维护广大缴存职工权益。
2022年,我中心将进一步强化宣传,持续扩大公积金覆盖面和政策受益面,继续不断推进公积金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凝心聚力、追赶超越,在切实做好资金安全、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确保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为全市30余万缴存职工实现住房安居梦继续努力奋斗!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榆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各项工作,共同开创住房公积金事业新局面。
谢谢大家!
谢宏:下面,请市交警支队徐忠山同志发布终生禁驾和重大交通违法失信主体名单有关情况。
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 徐忠山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特别是严重道路交通违法曝光惩戒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按照诚信榆林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聚焦事故多发路段、突出违法车辆、高危风险运输企业、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等内容,持续开展“五大曝光”活动,并定期依托“诚信榆林”建设新闻发布会批量曝光“终生禁驾”人员名单,在督促相关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震慑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市民文明交通安全意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交通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全市道路里程不断增加、路网结构更加优化,机动车、驾驶人以年均10%和7%的增速较快增长。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3.29万余公里,其中榆林城区道路557.8公里,高速公路1157公里,占全省近1/5;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02.8万余辆,位居全省第二;驾驶人总量124.4万余人,位居全省第四。道路交通人车路矛盾更加突出,安全形势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
去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组织公安交警、交通、应急等部门专业力量,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道路交通安全全面核查工作,共核查出人、车、路、企各类交通安全隐患41803个,整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全市公安交管部门紧盯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交安委办综合协调作用,统筹推进道路交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攻坚行动,严查严管严惩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圆满完成了建党100周年、十四运会、疫情常态防控形势下的春运、春节、两会等道路交通安保活动,全市道路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23%、5.52%;在城市街面常态部署“三见警”,联合市委文明办等多部门举办首届“守法规知礼让”“百日零违法”挑战赛,深化“车让人 人守规”和“一盔一带 安全守护”行动,市区机动车礼让率和安全带使用率达到91%,骑乘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达到73%;稳步推进“智慧交管”建设,落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优化调整建榆路等4条绿波带,探索推出“潮汐车道”“海绵停车位”“夜间免费泊位”,电子驾驶证业务正式上线,群众交通出行体验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但令人遗憾的是,还有少部分驾驶人尊法守法意识淡薄、文明素养缺失,酒驾醉驾、肇事逃逸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涉酒交通事故占比较高,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因此,在对交通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进行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的基础上,再依托“诚信榆林”建设新闻发布会对相关违法主体进行曝光惩戒是推动全社会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提升的有效方式。
此次发布会,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向社会公开曝光的是2021年被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处以“终生禁驾”的95名驾驶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第101条规定:“终生禁驾”是公安机关对“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两种情形,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其中,重大交通事故,是指“因道路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致公私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交通事故。”“终生禁驾”意味着一名自然人从此被剥夺了驾驶机动车的资格,终生不得考取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能驾驶机动车,这是对驾驶人最严厉也是最具惩戒性质的行政处罚。
诚信榆林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守法知礼出行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榆林公安交管部门将始终保持对严重道路交通违法“零容忍”的态度,为实现我市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目标,打造“平安榆林”而不懈努力。同时,也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切勿跨越法律的红线,给自己和家人留下终生遗憾。
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全市公安交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真诚期待大家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谢谢大家!
谢宏:刚才,市中院发布了第二十九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涉及80个案件、114名自然人,涉案总标的共计4025.67万元;市公安局发布了2021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行动有关情况;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骗取住房公积金及贷款逾期失信人员60名;市交警支队发布了2021年被公安交管部门处以“终生禁驾”的驾驶人95名。
新闻发布会后,请各发布单位按照陕西省信用信息公示有关规定,尽快将失信主体名单信息录入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榆林市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平台,并在信用中国(榆林)、榆林文明网等进行公示。请广大媒体和负有联合惩戒职能的单位积极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市委《关于扩大信用报告使用范围的意见》,确保各项联合奖惩措施落到实处,着力在全社会营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良好氛围。
失信主体名单信息可登陆榆林文明网或市政府新闻办公共邮箱下载。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各诚信建设成员单位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和大力支持,感谢各位媒体记者。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