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系列现场 新闻发布会(第5场)
时间:2022-06-23 16:35:38 来源:陕新发布
6月21日9:50,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中共延安市委改革办,举行“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第5场)富县专场发布活动,邀请中共富县县委副书记、富县人民政府县长高晶,中共富县县委副书记马志,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许剑,富县果业中心主任王延林出席发布会,围绕“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富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福川主持。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福川: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联合中共延安市委改革办,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和新媒体22家25名记者,走进富县,举行“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富县专场发布活动,欢迎各媒体的朋友们出席本场发布会。
富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小关中”之美称。富县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国重点文物县城、中国金融生态县和中国十大进步县,是全国首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今天的现场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来了中共富县县委副书记、富县人民政府县长高晶,中共富县县委副书记马志,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许剑,富县果业中心主任王延林先生出席发布会,请他们围绕“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富县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为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高县长介绍相关情况
中共富县县委副书记、富县人民政府县长高晶:
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在深入学习贯彻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奋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之际,我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富县深化改革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富县县委、富县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富县发展的媒体记者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富县古称鄜州,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5.58万人,辖6镇1乡1个街道137个村(社区),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美誉,是一个生态良好、历史厚重、资源富集、交通便捷,极具发展潜力的县区。境内川塬相间、土地广袤,有洛河、葫芦河两大水系,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地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的核心区域,是陕西果业十强县、全国现代果业二十强县和中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下面,我就近年来全县深化改革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进展成效作以简要介绍。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做强优势苹果产业,壮大川道特色产业,形成了37.4万亩苹果、1.56万亩水稻、1.31万亩烤烟、6万箱中蜂和36万头(只)养殖产业规模,建成畜禽产品、果汁、油糕、大米、蜂蜜等农产品加工项目15余个、冷(气调)库28万吨、选果线10条,成功创建全国首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直罗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富县“直罗贡米”“鄜州蜂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一是抓环境治理,促发展绿色化。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全面打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一控”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全县农村人饮工程、供水管道设施改造升级,逐年提升果园有效灌溉面积;“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发挥“塬面苹果川道畜”的产业互补优势,大力推行有机肥替代行动和“畜粪肥果”的大循环农业,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三基本”即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既保护了农村生态,又提供了优良的产地环境。
二是抓规范引导,促生产标准化。推行良好农业规范标准,制定《良好农业规范操作规程》《苹果周年管理技术》等生产技术规范。组织农技人员将标准集成编撰为操作手册、挂图和明白卡,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强力推行“243”优果工程(即:亩留果树20株、每棵树年施有机肥40斤、亩均收入3万元以上),推广土壤改良、果树间伐、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扩大良好农业规范和“三品一标”规模,引领农民通过标准化生产提质增效。全县累计认证良好农业基地26.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7万亩、绿色食品基地17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5.15万亩、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苹果认证面积达到挂果总面积的90%。
三是抓机制创新,促产业融合化。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企业(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按照统一标准生产,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对接。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分红、订单生产等方式,创新实施苹果变股金、果农变股东、果园变资本的“三变改革”,推行苹果“保险+期货”模式,既缓解了经营主体的资金压力,又解决了农民苹果卖难问题,紧密了利益联结,实现了多方互利共赢。目前,全县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个(国家级2个、省级2个)、专业合作社42个(国家级4个、省级5个);培育“延安苹果”授权企业42家,建成大中城市农产品销售窗口48个、专卖店37个,培育农产品电商企业35家、出口企业5家,富县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产品销售到沃尔玛、麦德龙、供港生鲜、世纪联华超市等高端市场。2021年农业生产总值4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9元。
四是抓政府监管,促质量安全化。坚持“产”“管”两手抓,建立了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管理中心,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检验检测等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研判、用数据监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模式。组建了“县有指导员、乡有监管员、村企有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化三级监管队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全部纳入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系统,建成6个县级配送中心、36个乡镇配送站、103个村级配送点的农业投入品三级配送网络,配送农资占全县使用总量的75%,实现了农资“优进”。建成“县有中心、乡有站、企业有自律性检测室”的三级检测体系,年均样品检测1万个以上,合格率98%以上,确保了农产品“优出”。通过以上措施,有力驱动了县域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以绿色、优质、高效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着力打造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继续做强做优苹果产业。巩固利用好“两区两县”创建成果,大力实施“243”优果工程,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模式,开展有机苹果认证,新建50亩以上苹果高标准示范园100个,不断提升苹果质量;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现防雹网、防冻措施全覆盖,扩大苹果保险覆盖面。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水稻产业,实施稻田恢复工程,依托有机认证提升“直罗贡米”品质,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高标准发展畜牧产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场,壮大生猪、毛驴、肉牛、中蜂养殖规模;高效益发展烤烟产业,加快高标准烟田建设,稳步提升烤烟质量和效益,确保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三是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发挥大数据在灾害预防、田间管理、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作用,让数字为农业发展赋能添“翼”;坚持用工业化标准对苹果进行分拣、包装、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上下游关联产业,创建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四是做大做强销售市场。巩固“南果北上、北果南下”战略合作成果,举办富县农产品大中城市专场推介会,不断提升富县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涉农企业走出去,积极对接开拓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提高富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张福川:
感谢高县长的情况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在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新闻单位名称。
群众新闻网编辑: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改革,群众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请问富县在深化改革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是如何做的?“十四五”期间又将采取哪些重要举措?谢谢。
中共富县县委副书记马志: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全面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塬区37.4万亩苹果管理持续提升,富县苹果成为“延安苹果”最靓丽的名片;川道因地制宜发展稻田1.56万亩、中蜂6万箱、烤烟1.31万亩、畜禽养殖36万头(只)。累计建成畜禽产品、果汁、大米和蜂蜜等加工厂15个、选果线10条、冷(气调)库28万吨,认证良好农业基地26.5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5.15万亩。成功创建首家全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二是深入开展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审慎与创新并重,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开展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省级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完成了128个村的宅基地现状调查、78个村的宅基地数据库建设,颁发土地使用权属证书24794宗、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证书553宗。发放首批宅基地资格权证500余户、首笔房地一体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10万元,宅基地审批监管平台正在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指导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举、管理、决策、监督、运行机制,完成了“政经分离”。建成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开展赋予集体资产股权继承、退出、抵押、担保等权能工作,进一步盘活集体资源资产。三是创新机制优化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以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不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推行28123移风易俗模式,着力破除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扎实推进矛盾化解、评优树模等工作,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富县马坊村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羊泉镇产业强镇创建项目;直罗镇休闲农业乡村游线路,荣获全省20条春季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精品线路,被省农业农村厅向社会推介发布。
“十四五”期间,我县将牢固树立“绿色、优质、高效”导向,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防灾减灾、品牌营销”三大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占比,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突出发展重心,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塬面乡镇继续坚持苹果产业发展,大力实施“243”优果工程,以矮化密植为主抓好残败园更新重建,新建高标准示范园100个,完成果树间伐10万亩、残败园更新6.5万亩,并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等形式推进苹果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水平。川道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水稻、中蜂、畜禽等特色产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种植水稻2万亩、养殖中蜂8万箱,设施养殖业初具规模,使特色产业发展步入一个更高阶段。二是突出全面发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巩固提升“两县两区”成果,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加强农资监管、环境保护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力度,积极创建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县。加工环节,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建成投用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冷链环节,继续抓好冷(气)库新建工作,增加冷(气)库总贮能,新发展一批冷链企业、城市分仓,实现苹果储、运、销全程冷链化,确保农产品供应品质。三是突出宣传推介,努力做强品牌营销。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通过外出宣传推介、建设农产品专卖店、网络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打响叫亮富县“延安苹果”“直罗贡米”等农产品品牌,完善品牌管理制度,全面推广质量追溯二维码、产地检测合作证和品牌标识,实现品牌增收。四是突出补齐短板,筑牢农业发展基础。当前,我县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抵御灾害的能力还不强。下一步,将加快灌溉渠系、生产道路、果园防雹网、气象监测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冰雹高发区域防雹网全覆盖,落实有效的苹果花期防冻措施,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为农民稳定增收保驾护航。
陕西电视台记者:
富县在发展水稻特色产业方面都推行了哪些举措,下一步又有哪些打算?
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许剑:
谢谢你的提问。我县直罗镇、张家湾镇一带,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水稻栽植历史,凭借良好的生态、优质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温差、较长的生长期,该区域生产的大米具有“短圆饱满、清白透亮、粥油浓稠、油润爽弹”的特点,隋唐时期,曾作为贡品敬献朝廷,故有“直罗贡米”之称。近年来,我县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加快发展现代水稻种植,使“直罗贡米”成为了该区域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通过“协会+合作社+稻农”模式,发展水稻标准化生产,成立了1水稻协会,培育形成了5家水稻专业合作社,协会负责“直罗贡米”精细加工、包装、品牌宣传和保护,合作社负责引进和推广插秧机、耙田机等水稻生产先进机械和生产指导,稻农负责负责按照统一标准抓好生产,实现了统一产地环境保护、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病虫害防治,提升了生产水平。引进鄜州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延安绿谷田园食品有限公司,建成“直罗贡米”加工厂2个,年产能2000吨;建成了以大米为原料的纯粮食酒厂1个,年可酿酒200吨;建成了直罗胡家坡水稻田园综合体、张家湾川庄稻田养鸭循环农业示范点,多次举办了“插秧节”“胡开镰节”等活动,实现了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水稻产业的整体魅力。
下一步,我们将主要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一是依托项目恢复稻田,持续发展优势产业。按照“支部+合作社+产业户”的模式,巩固全机械化作业基础,生产实行统一育秧、统一耙田、统一插秧、统一收割、统一品牌销售,进一步降低水稻种植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种植水稻面积达到2万亩。二是打造“直罗贡米”品牌,提升特色产业效益。通过努力,将“直罗贡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国家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陕西省著名商标等殊荣和品牌优势充分发挥,扩宽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建设田园综合体,推进融合发展。依托胡家坡为核心区的南川大面积高标准水田、优美秀丽自然风光和淳朴厚实的村庄民居,持续打造集现代农业、旅游休闲、田园民居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按照乡村振兴样板,加大实施稻田综合服务中心、采摘园、植物园、中心广场、停车场等设施改造提升,实现集直罗烈士陵园红色革命教育、胡家坡田园综合体观光体验、石泓寺石窟遗迹欣赏为一体特色观光小镇,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记者: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作为一个传统的苹果产业强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富县在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都采取了那些有效措施?谢谢。
富县果业中心主任王延林:
谢谢你的提问。为推动富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县制定出台了《富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实施方案》,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38万亩左右,年产量达到65万吨,优果率达到90%以上,智能选果线每小时选果能力达到75吨,冷库总储能达到30万吨,苹果年产值达到35亿元,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2.4万元。主要措施有:一是提供政策资金保障。县财政每年对新建的50亩以上集中连片高标准示范园,按照每亩地680元标准给予有机肥补助;每年列支50万元用于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运行管理及新技术推广;每年列支50万元,对于老园更新采用矮化建园,并完成土壤消毒处理、搭建支架工程等,经验收合格连片3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0元;对有机认证果园按每亩50元标准列支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地管理、产品认证等。二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准确传递气象信息,结合产业布局科学设置气象监测点,根据多年来冰雹灾害发生规律,合理布设乡镇防雹作业点,及时开展防雹作业,提升防雹作业的及时性、有效性。扩大防雹网搭建面积,采用财政补贴和果农自筹相结合的办法,防雹网建设县财政每亩地补助700元。三是强化苹果营销体系。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大对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经营主体的综合实力,对于苹果年出口创汇额达到300万美元以上的富县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充分发挥“两县两区”品牌效应,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大型农产品展会,多渠道广泛宣传富县“延安苹果”,不断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融入粤陕两省“南果北上 北果南下”战略合作,引导支持果业经营主体在大中城市建设苹果专卖店、直销窗口、超市专柜,对在大中城市新建富县“延安苹果”直销窗口和专卖店,并配套建设小型冷库(城市分仓)的本地企业(合作社),验收合格的由县财政分三年按照比例给予奖补15万元,对于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以上的本地企业,由县财政补助奖励2万元。对于网销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电商县财政给予3万元补助。大力发展果品加工,通过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苹果产业综合效益,对新建的年消耗转化鲜果能力1万吨以上的果品加工项目,县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50万元。
张福川:
感谢高县长、马副书记、许局长和王主任的精彩解读,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