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发布会 (第六场) 介绍“聚力改革创新、坚持转型升级、扎实迈出延安 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有关情况

时间:2022-07-26 11:47:44 来源:陕新发布

7月26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延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晓军,延安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张骁卫,延安市科技局局长牛志权出席,介绍“聚力改革创新、坚持转型升级、扎实迈出延安高质量发展新步伐”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发布会第六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延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晓军先生,延安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张骁卫先生,延安市科技局局长牛志权先生,请他们围绕“聚力改革创新、坚持转型升级、扎实迈出延安高质量发展新步伐”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刘晓军常务副市长介绍情况。

pic

刘晓军: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延安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延安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西、回延安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弘扬延安精神,奋力追赶超越,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解决了一批影响改革发展的难事,办好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实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锚定发展、坚定转型,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1081.2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2004.6亿元,人均GDP达到1.38万美元。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大唐热电联产、彩虹光伏玻璃等186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非油工业占GDP比重较2016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建成全国最大优质苹果基地,苹果产量突破400万吨,较2016年增长68%,冷气库储藏能力达到158.8万吨,增长98.3%,“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区域品牌价值名列前茅。延安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新增国家4A级景区4个,4A级以上景区达到9个,万达红街、金延安等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建成运营,累计来延游客2.4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03亿元。

二是改革突破、开放带动,发展动能加速释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六个一”创新做法全国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受到农业农村部表彰。建成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36家。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新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有序推进,高新区公用型保税仓建成运营。三达膜公司在科创板上市,155家企业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三是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三大攻坚成效显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投入财政资金76.7亿元,精准实施“八个一批”脱贫工程,延长、延川、宜川3个国定贫困县、69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0.52万人实现脱贫,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示范交流基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3.07%。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2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5,主要河流基本消除劣V类水质,国控断面优良比85.7%,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57.6%。稳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是统筹联动、强化基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老城区改造成效明显,新区、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双修”经验全国推广。子长撤县设市,17个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镇,城镇化率61.8%。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信用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新增高速公路291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南泥湾机场、浩吉铁路、黄河引水、陕北至关中第二通道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西延高铁全面开工。5G通信基站达到3119个,城乡光网实现全覆盖。

五是用心用情、为民惠民,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1.1%。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控制指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2017年增长31.7%和44.3%。城乡低保标准较2016年分别增长29.8%和79.1%。实施棚户区改造6.64万套,改造老旧小区693个。整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和“双高双普”验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到国务院表彰。成功举办“十四运会”三项赛事、“5·23”音乐节、延安文化传承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启动建设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成功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两次荣获“长安杯”,被评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九连冠”。

经过五年发展,延安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是延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焦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陕北转型升级发展,建好延安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要求,我们将努力实现“五个更加”目标:一是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具有延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提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位居全省前列,造血功能持续增强。二是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城市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历史文脉接替延续,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三是生态环境更加美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能耗强度明显下降,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城区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四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就业优先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五是红色印记更加鲜明。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基本建成,红色资源充分利用、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延安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现。

聚焦以上目标,我们将以“八个坚持”为着力点,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好用好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高质量项目强化硬核支撑,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提升能化产业,以构建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以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牢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二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增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释放高质量发展后发优势。三是坚持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以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五是坚持文化守正创新。守护好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延安宝塔中国革命精神标识,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六是坚持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精准提升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彰显高质量发展幸福成色。七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夯实经济安全基础,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八是坚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力量。涵养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强化“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是实现“五个更加”目标、落实“八个坚持”的开局之年,我们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扎实步伐。特别是面对稳增长艰巨任务,我市成立了稳增长工作专班,出台了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的意见,形成了从预期管理、过程管控、问题解决、措施保障的全过程、闭环式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制定了扎实稳住经济34条措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促进惠企纾困政策全面落实落地,多措并举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全力以赴稳定居民就业;建立了重点项目谋划论证、前期推进、重点建设、建成投用“四张清单”,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1%、5.3%。

百年征程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静下心来谋作为、不尚浮华,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扎实迈出延安高质量发展新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惠:谢谢刘市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请开始提问。

陕西日报提问: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中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请问,延安在稳住经济增长方面作了哪些工作?

pic

张骁卫:今年以来,延安市委、市政府把稳增长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强化运行调度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稳增长工作专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的意见》,紧盯“四个环节”建立“四项机制”,实现从预期管理、过程管控、问题解决、措施保障的全过程闭环式经济运行调度机制,经济量、速、效齐升。量表现在:上半年生产总值106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0.5亿元(增长23%);生产总值增长4.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0.1个百分点。速表现在:一产增加值增长5.5%,全省第2;三产增加值增长4.8%,全省第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5.5%,全省第2。效表现在:制造业产值连续18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非能工业增速高于能源工业2.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40多倍。

(二)强化政策供给。围绕国家稳住经济33条、省上39条政策措施,及时出台我市《扎实稳住经济34条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提供精准政策支持。1-6月,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0.3亿元,缓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8285.8万元。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3199.8万元。市本级减免房租890.3万元。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7万户,累计达到22.6万户、增长10.4%。

(三)强化项目支撑。坚持以产业项目为核心,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加快重点项目推进步伐,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充分发挥投资稳增长、补短板、促转型升级多方面作用。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3%,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0.2%、12.2%。

(四)强化环境保障。在政策落实落地上求实效,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级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和“五上企业”工作机制。实行政策兑现首问责任制,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发布《关于全面受理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落实专项投诉举报的公告》,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应享易享、应享尽享。

(五)强化民生兜底。一是稳就业。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促就业、中小微企业等专场招聘活动142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88万元。1-6月,新增城镇居民就业1.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80%。二是保运转。建立保稳定调节基金筹集机制,从各县(市、区)财政按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筹集基金,市级统筹用于困难县(市、区)防风险、守底线相关支出。2022年共筹集安排资金6.14亿元。三是办实事。年初经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确定的教育、医疗、卫生、住房、食品安全等10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公共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持续提升。1-6月,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1.56万人、特困人员0.5万人,临时救助2.39万人次。

  李惠:请继续提问。

 中国报道杂志提问:您好,我是中国报道杂志记者。今年是全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6月份省上也组织了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请问,延安在高质量项目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张骁卫: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以高质量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着力在提升项目质量、优化项目结构上下功夫,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结构。按照“产业项目投资增长10%,社会资本项目投资增长10%,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10%”的目标,把产业项目、社会资本项目、制造业项目作为建设重点,不断优化投资结构。1-6月,产业项目投资增长14.7%,社会资本项目投资增长15.2%,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27.1%。

二是精管理。制定出台《延安市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意见》,按照“谋划论证一批、前期推进一批,重点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要求,建立完善重点项目“四张清单”,实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1-6月,新增谋划论证项目268个,总投资1542亿元,91个谋划论证项目(总投资412亿元)转化为前期推进项目,39个前期推进项目(总投资102亿元)转化为重点建设项目,13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产值3550万元。

三是严督评。建立了周调度、月通报、季讲评工作机制,按周召开重点项目专题调度会议。完善市县领导包抓重点项目机制,对86个市级重大项目从前期到竣工一抓到底。制定《延安市重点项目月度通报季度讲评实施方案》,从“量、质、效”全维度对项目进行考核。1-6月,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3%、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投资完成率5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四是强保障。各类要素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坚持每年新增土地指标的60%以上用于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拿出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的3%支持产业项目发展。按季度组织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保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组建项目前期服务专班,建立中介机构集中采购制度,推行“容缺+承诺”审批,常态化开展项目前期攻坚行动。

五是重招商。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项目落地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先后举办259场“云洽谈”“云签约”活动,外出招商336批次,新签约合同项目27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5.9亿元,有力保障项目建设。

李惠:请继续提问。

陕西广播电视台提问: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延安在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效?

pic

牛志权: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延安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支持!在秦创原建设上延安做到了五个方面量化发力,即:组织重视发力、政策支持发力、经费保障发力、科技创新发力、成果落地发力。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回答您的问题。

一是在组织重视上发力。延安市委、市政府将秦创原平台建设纳入市第六次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专题部署,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延安市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前往秦创原总窗口进行调研,明确提出延安中心的建设思路及发展方向,在延安高新区建设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成为全省第一家在本地成立的地市中心。省委书记刘国中4月份在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调研时提出了加强与总平台对接,聚集创新要素的重要指示,我市根据指示要求,加强市县联动,强化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了建设思路。

二是在政策支持上发力。延安市委、市政府就推进秦创原建设制定出台了多个政策。针对创新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针对创新发展具体任务出台了《延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任务清单》;针对延安中心建设出台了《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九条政策》;针对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出台了《延安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出台了《延安市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暂行办法》《关于促进高校院所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各政策各有侧重、互相支撑,从体系构建、任务落实、中心建设到企业培引、平台认定、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全方位给予大力支持。

三是在经费保障上发力。设立5000万元“红色筑梦·创业延安”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给予入驻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企业陕西埃菲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投资300万元,支持科创企业成长发展。建立1000万元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政策兑现资金池”,兑现延安创威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高新技术企业奖补120万元、延安市奥维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奖补90万元,对入驻秦创原的延安巨储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共补贴租金43万元。培育招引陕西粟米科技有限公司、延安创威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入驻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市本级下达科技计划项目资金740万元,争取中省科技计划项目877万元,撬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1800万元,新增产值5200万元。

四是在科技创新上发力。围绕产业发展关键性瓶颈问题,征集制约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难题,发布关键技术需求榜,下达“揭榜制”、园区与县域特色经济创新链、重点研发等市级科技计划48项,争取中省科技计划项目75项,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全市技术经理人达到13人,省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9家,引进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2021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全市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26家,同比去年增长126%,1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已审核通过12家。

五是在成果落地上发力。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延安分中心等专业机构作用,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体系,将新征集的81项企业技术需求和419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技术、项目需求向省内外各高校院所推送,强化协会、学会、创新联盟合作力度,已促成我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签订技术转让、专利许可、合作开发等各类协议63项,签约金额5365.6万元。上半年,招引鑫天益高端阀门、新松机器人、思明机电、华能光伏、明阳智能电气、陕建新能源风电、中科纳米科技等产业项目落地,总投资101.2亿元。

李惠:再提一个问题。

香港经济日报陕西办事处提问:您好,我是香港经济日报陕西办事处记者。请问,延安在科技型企业招引和培育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牛志权: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延安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进一步支持我市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实现规模倍增、效能提升,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科技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近期,延安市政府出台了《延安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提出了实施梯队培育、精准施策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倍增计划。

《倍增计划》在落实省上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对现行的培育政策进行了整合优化,新研究出台7条政策,从落户支持、项目申请、平台建设、人才引培、资金奖补、税收优惠、金融投资等多方面全方位给予政策支持。按照“登高”“升规”“晋位”“上市”梯队培育思路,通过扶持打造一批、科技孵化一批、招商落地一批、联商合资一批的工作路径,优化创新环境,提升涉企服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到2024年底,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中的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在2021年底的基础上超越翻番。即: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500家、800家、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突破120家、200家、300家,其中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分别不少于50家、80家、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零突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5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0家;新增1家科技型上市企业,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挂牌企业达到30家;新打造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15家。我们将以《延安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为抓手,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支撑和服务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惠:感谢几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