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专场)(十二)

时间:2023-05-11 15:20:54 来源:陕新发布

5月9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第十二场“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渭南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围绕“锚定‘高’导向  放大‘新’优势 奋力谱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进行通报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第十二场“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渭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段宏伟先生

渭南高新区发改局局长                 潘明博先生

渭南高新区外经局局长                 史瑞娜女士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国际在线、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中省市20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

现在请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段宏伟先生围绕“锚定‘高’导向  放大‘新’优势 奋力谱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进行通报发布。

渭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段宏伟: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渭南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大家作以通报。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全面起势的关键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三个年”活动为统揽,深谋划、广招商、快建设,坚持抓发展、抓服务、抓效能,形成项目提速、招商提效、投资提质的良好态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可比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一般预算收入3.55亿元,增长26.5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亿元,增长23.5%。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下好改革“先手棋”,以体制优化推动机制焕新。

一是轻装上阵、实现瘦身强体。推行“小管委会+大公司平台”的专业化运作模式,全面压缩管理层级,健全完善以岗定薪、全员KPI考核、优绩优酬等机制,以体制机制改革的率先突破聚人心、提信心、汇力量、促发展。二是再造流程、提高运行效率。聚焦决策、执行、监督等关键环节,全面厘清、科学配置部门、街社和平台公司的职能职责,为放手发展、创新发展创造便利条件。三是扩权强区、用活政策机制。全力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围绕产业集群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等主责主业,项目化、清单化、事项化承接落实和配套细化,加速释放国家级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

二、打好工业“翻身仗”,以链式发展撬动产业焕新。

一是构建产业新体系。坚持链长制推进、集群式发展、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完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明晰核心片区功能定位和主导业态,构建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4大产业为特色,其他新兴产业为补充的“4+N”现代产业新体系。二是筑牢工业压舱石。支持中联重科、北人印机等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一批现代化“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力争中联塔机实现“分改子”、达刚总部完成搬迁。全力提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建设进度,支持帝亚加快自动化技术升级和热销车型产品迭代,推动开沃汽车一期投产。启动建设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积极拓展增材制造产业化应用场景,推动陕煤先进碳基和新型金属材料项目部分建成试产、迪博电子建成投产,木王科技研发基地完成设备安装。创新中国酵素城核心区运营管理模式,精心筹办第三届中国(渭南)酵素与健康产品博览会,引导五得利、中垦乳业、青岛啤酒等紧抓国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开足马力达产满产、多产多销,力促中粮粮谷一期主体建成、日丰管业智能制造基地四期项目开工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工程,年内陕煤启辰启动上市、木王科技新三板挂牌,力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规上企业7家以上。三是打好助企组合拳。组建“一站式”企业服务站,抓住重点企业、敏感行业,兼顾先期入园项目及企业的发展诉求,开展“进企业、解困难、促发展”“企业家早餐会”等活动,在纾困解难、培基固元、赋能升级上下功夫。

三、吹响项目“冲锋号”,以有效投资拉动动能焕新。

一是做实项目建设。以“三个年”活动为统揽,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推行“一事一议 、一企一策”制度、“红黄绿”亮牌预警等机制,加快160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温德姆五星级酒店五月开业运营,朗赫掘进机、紫兆绿色建筑钢结构智能化生产基地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渭化提升改造、昆秦生物医药等项目加速实施,渭南国际现代物流港、陕煤智能装备等前期项目提前转化,全年完成投资205亿元以上。二是做准招商引资。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建立亩产效益差别化评价机制,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及外资外贸企业的投资重点和产业布局方向,持续深化链式招商、资本招商、驻点招商和“一把手”带头招商,源源不断引进一批“打粮食”项目,年内招引投资超10亿元项目5个以上、超30亿元项目2个以上。引导中联、帝亚、日丰等“链主”企业找准在全省制造业24条、渭南15条重点产业链中的位置,围绕产业细分领域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推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引进、抱团发展。三是做好策划谋划。梳理研究、主动对接跟进中央关于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总体政策以及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具体政策,打好政策承接配套、项目策划储备与前期工作等“提前量”,做到对上可争资、对外可招商、对内可融资。

四、深耕创新“试验田”,以改革开放驱动能级焕新。

一是向营商环境要竞争力。按照“三个年”活动部署,深入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践行“企业家功高、纳税人至上”理念,坚持“围墙内的事企业做主,围墙外的事帮办代办”,完善覆盖项目签约、立项、落地、建设、投产的全过程闭环化服务机制,纵深推进“标准地”改革、不动产宗地分割登记改革、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完善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管理制度,努力做到“高新事高效办、高兴办”“无事不扰、难时出手、有呼必应”。发挥自贸区协同创新区先行先试优势,探索建立企业开办“无费区”、行政执法“无检区”,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渭南标杆。二是向创新要动力。加速融入秦创原“一总多区多平台”协同互动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秦创原开放型区域创新示范区,支持骨干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一体推进研发深化、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引领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共舞”。持续深化校地企合作,创新实行政策惠才、产业聚才、柔性引才、企业练才、平台育才等模式,筹办首届黄河流域青年科学家论坛,加大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引育力度,努力培育更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双创”队伍。三是向市场要出路。组建渭南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搭建“一核心、多支点”新集团公司框架,全力提升信用等级和市场化投融资能力,力争尽早实现AA主体评定。依托新的平台公司,筹建天使、招商引资、3D打印二期等基金,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实现投资、融资、退出机制闭环运转。

五、重塑宜居“新空间”,以福祉增进助推民生焕新。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着眼再造一个“新高新”,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推动形成组团开发、各具特色、错位互补、功能协同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格局。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资产,推进重点片区空间再造,发挥西渭东区纽带作用,加速融入西安都市圈。二是狠抓城市更新。计划投资61.29亿元,实施城建项目93个,有序推进中联大道、安澜大道等市政道路改建工程,加快中水管网、北区排水、渭河北岸生态绿地长廊(公园)等项目进度,力促南部沟道综合治理、雨污分流综合提升等14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全面完工。全力推动东区棚改、王贺城改、周家片区以及红星等安置区加快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创新试点,探索建立城市管理社会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提升、5万亩高标准农田等项目进度,创新经营增效、改革活权等机制办法,力争每个街道打造集体经济示范村2个以上。四是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有序推进渭南医院盘活、白杨医院和标准化疾控中心建设工作,加快四幼、四小、北区实验小学等校建工程进度,力促渭师院高新附中、附小挂牌成立,高新美术馆一期建成投用,省十八运运动员村和相关比赛场馆启动建设。

各位新闻界朋友们,近期,我们正在筹备召开渭南高新区招商引资大会、第三届中国(渭南)酵素及大健康产品博览会,真诚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届时参加,也请大家继续关注高新、支持高新、宣传高新,让更多的人了解高新,更多的客商投资高新,共同推动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谢谢各位!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

谢谢段主任的通报。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刚才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陕西科技报记者:

史局长,你好,我是陕西科技报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渭南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取得了那些明显成效?

渭南高新区外经局局长史瑞娜: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围绕省市“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及时组织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大会,对全年的招商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积极构建全员招商大格局,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振奋精神、集中力量、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全面吹响了招商引资冲锋号。

二是成立了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产业链招商领导小组,同时在全区挑选精干力量组建了10个专业招商小分队,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按产业链分区域开展精准招商,不断充实项目库,加大项目谈判力度,积极促成在谈项目签约落地。

三是牢固树立“大招项目、招大项目”的理念,按照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深入挖掘投资意向,充分掌握项目信息,科学研判项目诉求,精准匹配资源要素,以高质量招商引资为高新区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注入活力。

四是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考核与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家的投资信心,激发了高新区的内生动力。同时,对重大项目成立工作推进专班,建立周报送,月调度,季考核等工作机制,以优质政策支持和健全制度保障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成效主要包括:

一是坚定精准招商理念,推进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互动,不断推进项目跟踪洽谈。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开展赴外招商活动31批次,为去年同期的6.2倍;接待来区考察客商45批次,同比增长50%,对接洽谈优质项目68个,通过双向发力,扎实推动意向项目跟踪洽谈进度,以精准招商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

二是以高质量项目招引为导向,围绕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资金到位率”等重点问题,持续推进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截至目前,共签约产业类项目8个,总投资151.5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包含30亿元以上项目2个,重大项目招引数量与质量均创新高,为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全新突破创造良好开局。

三是充分利用省市会议会展平台,高标准推进会展招商,高质量进行宣传推广,高效率捕捉项目信息,持续深挖合作机遇;同时积极筹备“渭南高新区2023年招商引资大会”、第三届中国(渭南)酵素与健康产品博览会,搭建政企合作平台、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综合竞争力,擦亮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金字招牌”,为全力推进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贡献招商力量。

西部网记者:

潘局长,你好,我是西部网记者,请问渭南高新区是如何具体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

渭南高新区发改局局长潘明博:

答:2023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也是高新区机构改革后整装待发的一年,全区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坚定信心、直面问题、谋实措施,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敏锐捕捉政策机遇,围绕城建补短板、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论证。12个海绵城市项目争取资金支持3300万元,7个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拟发债额度6.9亿元。

二是落实包联制度。持续落实重点项目“五个一”包联,修订项目建设考核办法,优化完善周报告、月调度、季考核机制,健全重大项目专题推进、重点问题专班重点督导、重点环节专人负责等制度,推进中粮粮谷、昆秦疫苗等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纳统,移动通信中心、木王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亩均投资强度再创新高,73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79.5%。

三是优化服务保障。每周组织“早餐会”,为投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沟通对接平台,着力破解难点堵点。为重点产业项目开通绿色通道,落实“全程代办”承诺,省市重点项目区级审批手续全部办结。推广“柔性执法”,有力保障华尊装配式建筑、第四小学等新开工项目建设环境,确保连续施工、赶超进度。

陕西日报记者:

潘局长,你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今年来渭南高新区工业经济情况如何?主要成效有哪些?

渭南高新区发改局局长潘明博:

答:工业是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的目标要求下,高新区主动发挥全市工业排头兵作用,找准定位和抓手,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逐步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工业总量实现突破。两区合并后,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71亿元,是建区以来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成为全市工业总量排位第二县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19家,为全市企业数最多地区,企业数量实现翻番,工业总量大幅度提升。二是工业结构优化调整。高新区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产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比重近60%,精细化工传统产业产值占比由2015年的54%缩减至2022年的29%,精细化工“一家独大”状况明显改善,装备制造工业支撑作用愈发显著,北人印机等“互联网+”、数字经济元素拔高产业层级,双盈电子等智能终端新业态加速发展。三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高新区累计获批智能制造装备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中省荣誉百余项。北人印机建成“绿色智能加工中心”,行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开沃新能源项目有序建设,陕西帝亚建成投产,实现全市首台整车下线;木王科技专注测试探针领域,军工领域不断深耕。

下一步,高新区将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以归零的心态、赶考的状态,拿出实招硬招,确保工业稳增长顺利推进。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渭南高新区,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感谢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