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第十五场“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05-23 15:58:23 来源:陕新发布

5月11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第十五场“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围绕“贯彻二十大精神  抓实“三个年”活动 全力推进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主题进行通报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主持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第十五场“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高  莉女士

市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综合科负责人   蔡庸春先生

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办公室负责人   雷  星先生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国际在线、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中省市20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

现在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高莉女士围绕“ 贯彻二十大精神  抓实“三个年”活动 全力推进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 ”主题进行通报发布。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莉:

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发展改革委和渭南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安排,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市发展改革委今年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省决策部署,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举措。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发展改革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紧盯全市年度目标任务,立足发改职能职责,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大抓环境、大抓效能”理念,着力抓好“七个聚力”不放松,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为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谱写渭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抓紧项目建设,推进投资提质增效。坚持以项目建设牵引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夯实高质量发展载体。一是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制定出台《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方案》,落实好市级领导包联包抓、集中开工和季观摩、半年评比、全年考评等机制,加大审批督办、督导服务、考核考评,确保500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1200亿元以上,富阎精密制造产业园、诺正农药等160个项目建成投用。二是加大项目策划资金争取。组建市县两级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专班,聚焦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高质量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50个以上、估算总投资2500亿元。抢抓机遇争项目,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工具,主动出击揽项目,确保中省投资项目争资数量、额度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三是稳住重点领域投资。全力推进新能源储能材料生产基地、农药原药等170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确保产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87.9亿元。推进引汉济渭、东涧峪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争水利项目年度投资完成20亿元。加快京昆高速蒲城至涝峪段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力争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6亿元。

(二)聚力抓优营商环境,激发市场动力活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把创新驱动、深化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切实优环境、增动力、添活力,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一是全力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制定出台《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专班推进、清单管理,扎实落实5方面37项重点任务,深入开展“双包一解”活动,一体化推进政务、政策、要素、法治、政商环境建设,力争营商环境水平迈入全省“上半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企业开办用时压减至1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8%,“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92%以上。二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关中协同创新,持续抓好秦创原(渭南)平台和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效能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三器”示范样板,争取更多科技成果在渭转化。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改革。系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争取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扎实开展“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标准地+承诺制”试点。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规范招标投标活动,降低公共资源交易成本。

(三)聚力抓好工业倍增,全力稳定工业经济。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产业水平,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一是做优做强能源产业。发挥能源行业“压舱石”作用,加快西卓、王峰等煤矿建设,原煤总产突破1600万吨。聚力推进国家清洁能源基地28个单体项目建成投产,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超100万千瓦,新能源年发电量达到50亿千瓦时。二是推动产业链集群发展。聚焦我委牵头的能源、新能源、航空3条产业链,实施铸链、补链、强链、优链工程。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开工建设陕煤蒲城工业化示范基地一期等项目。印发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光伏新工艺、新产品,完善“1+N”产业链提升体系。依托富平、卤阳湖空域等资源优势,积极承接西安航空产业配套项目。三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推进龙门钢铁机械化一次料场、陕化尿素工序装备提升改造等35个技改项目加快建设。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新能源产能释放,力促红马科技满产达产,围绕氢能制取、储运、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等环节,引导培育氢能产业发展,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以上。

(四)聚力补齐经济短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聚焦短板弱项,系统谋划布局,深入推进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落实“一县一策” “一区一策”事项清单,充分用好市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大省级专项资金争取力度,支持县域首位产业培育发展,打造“五大县域经济板块”,力争县域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深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民营企业梯度培育,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市县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鼓励吸引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补短板项目和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带动激活民间投资。是持续提升开放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好城市多领域深层次合作。落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加快菏宝高速临猗黄河大桥等项目建设,推进三省四市深度合作。加快西渭协同融合发展,推进西延高铁富平段建设,加快国际现代物流港、富阎融合双创园建设,深化两市城市、交通、产业深度融合。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制定数字经济三年发展规划,加快北人印机、西部重工等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持渭南数字经济产业园、西部智联数字工厂等项目建设,推进省级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推广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力争网络交易额达到350亿元以上,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规模。

(五)聚力抓严生态保护,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持续推进美丽渭南建设,做绿高质量发展底色。一是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严格落实秦岭生态保护《条例》,深入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加快“智慧秦岭”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推进矿业权退出及后续治理,完成剩余4个历史遗留采石矿山修复治理,治理面积500亩以上,确保突出问题动态台账任务按期销号、清仓见底。二是抓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深化黄河流域排污口整治,加快推进南山支流、北洛河流域综合治理,按要求高质量完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平方公里。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严格落实非电力用煤控制计划,加大散煤治理力度,推进企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开展全民绿色低碳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六)聚力抓好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人民至上,切实抓好民生事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广大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一是全力保障就业增收。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加快全市公共实训基地、零工市场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收入扩中提低行动,提升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拓宽土地、资本等财产性收入,确保城乡居民稳定增收。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制定全市公共服务及生活性补短板行动方案,统筹做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十大领域民生项目谋划,分类建立项目储备清单,加大中省民生项目资金争取,支持民生领域建设。加快13所中小学幼儿园、“两院一中心”建设进度,加快教育强市、健康渭南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阶梯增长机制,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伤职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完善全面三孩配套政策,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标准化母婴设施建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支持敬老院改造提升,升级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努力破解“一老一小”健康照护突出问题。

(七)聚力抓牢安全底线,保障社会大局稳定。强化底线思维,统筹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大经济安全保障,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扎实做好粮食购销工作,实施粮食绿色仓储设施提升行动,加快市级储备库仓房设施升级改造,组织实施好政府储备年度轮换,完善粮食应急保障网络,全力保障粮源供应。二是扎实做好稳价保供。完善保供稳价机制,加大米面油、肉蛋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确保价格水平总体稳定。加大价格管理,关注民生价格“热点”,深化供水等领域价格改革,建立完善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持续做好价格认定等价格服务工作。二是严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加大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平台企业债务风险。加大城投、产投等国资平台企业债券监管,督促企业提前做好本息兑付,确保举债企业资本健康运营。持续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督导检查,抓好油气长输管道和电力设施保护,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不发生安全风险事故。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

谢谢高主任的通报。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刚才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城市金融报记者:

你好,我是城市金融报记者,发改委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综合部门,随着今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持续加快恢复,社会各界对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尤为关注。请问,我市当前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如何,下一步在稳经济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莉:

答: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省决策部署,抢抓经济恢复窗口期、机遇期,抓实落细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两会”任务安排,以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稳字当头、进上发力,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一季度生产总值完成452.87亿元,同比增长2.6%,全市经济呈现平稳恢复、持续回升良好态势,总体实现“开门稳”。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平稳恢复。农业稳定增长,农业增加值增长4.4%,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在全省10个设区市排名第3位。工业稳步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2%,降幅较1-2月收窄0.4个百分点,排全省第7位、较上月前进1位。消费明显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4.9和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方阵、排全省第3位。一季度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85万人次、增长 94 %,旅游综合收入97 亿元、增长87%。

二是稳中有进。投资扭负为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较1-2月回升2.1个百分点,较上年加快了14.5百分点,扭转了去年持续下滑的被动局面。工业投资增长5%,较上月回升19.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保持两位数增长。项目推进加快,截止4月底,50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66.8亿元,占年度计划38.9%,超序时进度5.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势迅猛,建筑业产值增长13.7%,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三是预期向好。财政金融运行平稳,财政收入完成27.65亿元,占年度预算28.38%,超序时进度3.3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85.36亿元,增长12.7%;贷款余额1872.9亿元,增长13.2%。就业收入总体稳定,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2万人)29%,高于去年同期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164元和4127元,分别增长5%和8%。先行指标走势向好,工业用电量扭负转正,工业用电量增长15.5%,较上月回升16.6个百分点;公路客货运量稳步回升,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增长103.8%和6%,货物周转量较上月回升2.1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中省经济工作决策部署,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抓住经济恢复关键期,更加注重把握做好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注重站位西渭协同融合发展谋事创业、注重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注重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推进工作,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全力以赴稳工业、扩投资、旺消费,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加快推动经济持续整体好转,奋力实现上半年“双过半”,全力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重点抓好方面突破:

一是在抓调度、落政策上发力突破。聚焦稳经济、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等重点任务,专班运作、定期调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精准落实落细中省市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在抓工业、提增量上发力突破。持续挖掘工业存量,用足用好各类支持政策,“一企一策”做好企业纾困帮扶,鼓励龙钢等骨干企业多产多销。加大工业增量培育,加快推进35个技改项目和200个工业倍增计划项目建设,力促驭腾实业、迪博电子等32个项目建成投产,确保工业稳定增长。三是在抓项目、扩投资上发力突破。突出抓好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坚持“一月一开工、一县一主场”, 确保二季度市级重点新开工项目达到80%,三季度全部开工,上半年完成投资650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00亿元以上。狠抓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落实到位资金1680亿元。四是在抓文旅、旺消费上发力突破。落实促消费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剩余500多万元消费券发放进度,办好秦乐购消费促进年等系列活动,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大力实施“引客入渭”, 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文旅活动、精品线路宣传推广,加快华山景区公募REITs发行进度,促进文旅消费。五是在抓改革、促开放上发力突破。突出抓好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扎实开展“双包一解”活动。落实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抓好民营企业梯度培育。加快陕西移动新数智枢纽中心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规模。加快西延高铁富平段、渭南国际物流港等项目建设,推进西渭协同融合发展。六是在抓民生、补短板上发力突破。落实落细中省市稳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指导培训,加快零工市场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加快13所中小学幼儿园、“两院一中心”建设进度,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排查整改各类风险隐患,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营造良好经济环境。

陕西日报记者:

你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今年全省全市都在大力推进“三个年”活动,其中“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是重中之重,市发改委也是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的牵头单位,请问我市在推进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中有哪些突出亮点做法,目前取得哪些进展成效?

市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综合科负责人蔡庸春:

答: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个年”活动决策部署,聚焦聚力高质量项目硬支撑,牢牢扭住项目建设“主抓手”,全力以赴抓项目,凝心聚力扩投资,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聚焦机制抓落实。制定了推进年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了高质量项目成效季度评价和年度考核办法,健全了领导包联、专班推进、定期调度、跟踪督导、考核奖励等工作机制。紧盯项目“四个一批”工作要求,建立了市县项目谋划、储备、开工、投产“四张清单”,依托重大项目数据库服务平台,实行项目数据化、清单化、动态化管理调度,推动全市项目建设储备充足、滚动推进、接替有序。

二是聚焦推进促投资。坚持“一月一开工、一县一主场”,持续加大开工力度、传导工作压力、倒逼工作落实,今年已组织全市项目集中开工活动4次,开工项目262个,年度投资279.5亿元。坚持“月排查、月研判、月调度、月通报、月督导”机制,建立项目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要素保障清单“三个清单”,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强化日常调度管理,截至4月底,500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435个,完成投资46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8.9%,超序时进度5.6个百分点。

三是聚焦服务强保障。推行“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模式,加快项目手续审批进度,连续3年实现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市域内手续办结目标。积极开通省市级重点项目土地和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加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今年已获批项目建设用地5000余亩。深化政银企合作,加速破解项目建设资金难题,召开全市银企合作重点项目签约对接会,促成18家银行机构与42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授信金额近200亿元。

四是聚焦储备增后劲。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大力开展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建设。一季度,全市共赴外招商 143 次,其中主要领导带队赴外招商 39批 200 人次;共有省域外招商引资项目273个,到位资金222.2亿元。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短板弱项,坚持产业引领带动,持续做大做强项目储备库,今年已谋划重大产业项目253个,总投资1176亿元;储备重大项目1402个,估算总投资2712.3亿元,全市高质量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决策部署,紧盯全年目标任务,聚焦高质量项目建设,再加压力、再鼓干劲、再添举措,奋力跑出高质量项目“加速度”,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农业科技报记者:

你好,我是农业科技报记者,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委市政府也将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请问,今年我市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是如何部署安排和落实推进的?

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办公室负责人雷星:

答: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以来,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了全市《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了提升办事便利化水平、项目服务保障水平、投资吸引力水平、监管服务创新水平、政策法规保障水平5方面37项任务。全市成立了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了“专班化推进、清单化分解、统筹化调度、机制化保障、绩效化考评督导”工作推进机制,37项任务细化分解为118条工作要点,全部建立月度台账,明确工作目标、阶段性成效、牵头和配合单位、责任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形成市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各方主动参与、上下齐抓共管良好格局。配套出台了渭南市营商环境突破年周调度月分析季考核方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宣传方案以及典型经验打造工作方案,注重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明确考核标准、细化考核任务、强化激励惩戒举措,推动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一季度,全市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满意度94.39%,列全省第5位,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

陕西网记者:

你好,我是陕西网记者,我们了解到我市《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中特别提到“安排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沟通联系机制”,能否详细介绍一些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和目前取得的成效?

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办公室负责人雷星:

答:我来继续回答这个问题。我市出台的《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中,安排部署了建立营商环境领域常态化制度化沟通联系机制,倾听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一方面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城乡居民等参加营商环境突破年一月一主题座谈会活动。截至4月底,市政府办、市营商办已经联合高新区、临渭区、华州区等开展了4期市场主体座谈会,收到了近百条宝贵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对于宝贵的意见建议有65条,采纳的有58条,未采纳的我们也实施登记管理,并做好解释工作,待条件成熟后抓好落实。对于座谈会上市场主体提出的宝贵诉求,全部建立工作台账,严格做到一企一协调、一事一协调、一件一反馈,实施销号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全省首个12345“企盼渭来”服务平台,开展“揭短挑刺”行动,受理涉及营商环境的政策咨询、投诉举报等,采用三方连线机制(热线中心、市场主体、职能单位),月均接到市场主体投诉或诉求近200件,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95.6%。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月度市场主体座谈会和市12345企盼渭来平台作用,不断收集宝贵意见建议,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取得更大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舆情信息科科长张红红: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市发展改革委,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感谢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