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个年’活动 奋力谱写陕西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 介绍“贯彻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个年’活动 奋力谱写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榆林篇章”有关情况

时间:2023-05-30 14:54:43 来源:陕新发布

5月30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胜利,榆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贺光伟,榆林市发改委主任崔渊出席,围绕“贯彻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个年’活动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榆林篇章”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单红主持。

pic

单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贯彻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个年’活动 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非常高兴邀请到了榆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胜利先生,榆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贺光伟先生,榆林市发改委主任崔渊先生,请他们围绕“贯彻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个年’活动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榆林篇章”这一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张胜利市长作介绍。

pic

 张胜利: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也是黄河中上游重要节点城市。今年以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营商环境突破年、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榆林市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化“三个年”活动,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新实践的情况。

一、“三个年”活动对榆林的实践意义

我们理解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年”活动,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篇章的关键举措。对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榆林来说,营商环境突破年是前提,营商环境是软实力、风向标,没有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就没有高质量发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是支撑,对于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来说,抓高质量的项目就是抓高质量的发展,只有一个个的高质量项目,才能支撑起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是保障,因为干部是决定因素,无论是一流的营商环境,还是高质量的项目,最终都要靠干部的作风和能力来保障,这是管总和管根本的。所以,我们理解,三个年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只有同步发力,才能相得益彰。

二、营商环境突破年在榆林的具体实践

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我们出台了“50+”。在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个年”活动之后,我们就组织了三个调研组,一个是学习先进城市典型经验调研组,一个是借鉴相近城市做法调研组,一个是难点堵点问题调研组。这3个调研组奔赴全国16个城市,进入了深入调研,形成了榆林市营商环境突破年的50条;配套这50条,我们又制定了22个实施细则,形成了榆林市营商环境突破年的整体政策框架。另一方面,着力实现个突破。第一个突破是大厅之外无审批。我们在市县两级组建了政务大厅和市民中心,按照能划全划,不划全进的原则,梳理审批事项637项,其中将349项审批事项全部划归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图章管审批;剩余的288项审批事项,因为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比如说财政评审、环评、林草评审等,我们要求这些审批部门抽调专业人员进入政务大厅,实现窗口受理,限时办结。同时,我们积极推行清单式和信息化管理,坚决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第二个突破是全程代办制。对省市县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全面推行代办员制度,每天在政务大厅和市民中心设立代办总长,形成厅外厅内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项目代办制度体系,由过去的企业跑变为干部跑。第三个突破是红蓝章制度。主要解决审批互为前置的问题,蓝章是通行证,各单位在收到项目业主单位的申请或者建议书之后,经过初审,均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审批为前提,让程序往下走。红章是确认章,整个手续办完之后,再进行法律和法规上的确认,从而解决在审批环节互为前置,形成死循环的问题。第四个突破是体验官制度。在全国聘请30位经济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体验官,不打招呼、不亮身份、实体审批,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第五个突破是最多查一次制度。除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项由职能部门单独组织,每个月进企业检查一次之外,其他的各类检查由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统筹征集,每个月组织联合检查组,一次进、分头查,让企业平静运行、平安运行。第六个突破是国企民企一视同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配套出台榆林市国企民企一视同仁的若干意见,比如,我们规定将所有的工程项目招标由原来的资格预审变为资格后审,解决好门槛问题;比如,我们将各级财政投资400万以下的项目,原则上预留给民营企业;再比如,全力以赴降低民营企业用能、人才、融资和物流的成本,放水养鱼,水多鱼多。

三、关于高质量项目推进年

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第一,守好项目建设的底线。我刚才给各位媒体朋友们介绍,榆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所以我们提出了三个绝不走的老路,一是绝不走“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老路,二是绝不走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三是绝不走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速的老路。这是榆林要牢牢守住的底线,也是必须要守住的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

 第二,确立项目建设方向。结合榆林市情和资源禀赋,围绕四大板块和10条产业链推进榆林高质量项目。四大板块分别是高端能化、先进制造、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10条产业链为现代煤化工、氢能制造、先进制造、轻纺工业等。围绕四大板块和10条产业链,我们建设榆林的现代产业体系。2023年,我们确定市级重点项目237个,总投资额1.44万亿元,其中2023年完成投资1350亿元。目前,各类项目推进良好。

  第三,确定项目建设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榆林是一个资源禀赋非常好的城市,同时也有资源依赖的瓶颈因素,所以我们在推进高质量项目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科技创新,依托秦创原榆林能源实验室和中科院洁净能源研究院榆林分院这两个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一手抓招商引资,以招商引资论英雄,通过招商引资全力推进榆林的转型发展,要求各级干部要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要开展产业链条招商和产业生态招商,推进榆林建设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和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产业集群。

  第四,建立项目推进机制。概括来讲,榆林市在推进高质量项目方面,建立了“六个一”推进机制。所谓的“六个一”:第一个一是一季度开工一批;第二个一是一季度观摩一批,带着干部和企业在榆林12个县市区轮流观摩,以看促干,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第三个一是一季度考核点评一批项目;第四个一是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工作专班,全力推进;第五个一是每个月召开一次招委会,对招引回来的项目进行筛选;第六个一是一月召开一次重大项目现场办公会,让要素跟着项目走,让干部围着项目转。

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具体做法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增强干部的三个意识。

一是增强干部的环境意识。我们大力倡导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榆林形象,要求各级各类干部都要做榆林营商环境和推进高质量项目的宣传员、招商员和办事员。

二是增强各级干部的市场意识和法治意识。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建立了榆林干部六大培训基地,其中有企业家培训基地、干部培训基地,还有科技人员的培训基地。通过培训,让干部运用市场意识、法治思维、国际视野,和市场打交道,和企业家打交道,和企业家能对得上话,能说行里话。我们也要求和引导干部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推进榆林的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6批次512名干部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既要为人民做好服务,也要为企业家做好服务,要建立“亲”“清”政商关系。今年,我们组织了12.4万名“五级五长”,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工厂,到田间地头,到厂房车间开展“三问三访”。结束之后,各级政府进行了梳理,点上的问题交给相关部门单位办理,面上的问题形成市委、市政府的整体决策。我们还组织了211名干部,深入到全市停产和半停产企业蹲点帮扶,解剖麻雀,找到症结,解决问题。我们还组织了258名科技人员,深入一线为企业和群众做好科技帮扶工作。通过这些工作,让各级干部走出机关,到田间地头,到村里村外,让干部脚到眼到心到,让干部脚下有土、心中有民。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单红:谢谢张市长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请提问。

经济日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榆林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胜利:这个问题我来介绍。我刚才介绍中讲到,榆林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黄河入陕第一弯就在榆林府谷县,黄河流经我市389.69公里、占全省的54%,黄河流域面积4.2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0%。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这一“国之大者”,对榆林来说既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我们的长远问题和根本问题。这次总书记在陕西听取省委、省政府汇报之后,要求全省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又给榆林提出了更高标准。我理解,榆林只有把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做好了,坚持生态优先,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刚才讲到,榆林要守好两个底线,生态和安全。没有生态的底线,没有安全的底线,就谈不上榆林的高质量发展,这是市委、市政府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基准线。

具体的工作是三个方面:

  一是全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榆林地分南北,北部大概有2万平方公里属于毛乌素沙漠,南部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从建国初到现在,毛乌素沙漠经过70多年一代一代的榆林人民治沙,正在由“浅绿”向“深绿”转变。在国土绿化方面,我们推行了国土绿化五年行动,实行了东西南北中一体化治理。东部主要是沿黄土石山区,全力推进土石山区绿化和170万亩红枣林保护。西部主要是白于山区,推行农、光、牧和林、果、草立体式治理。北部主要是毛乌素沙漠,持续巩固“三北”防护林成果,防止二次沙化。南部主要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严防水土流失。中部就是在榆林中心城区,建设100公里城市绿环,让榆林中心城区和各个县城、乡镇的老百姓,不受水土流失和风沙的侵扰。

  二是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力实施水土保持,推广米脂县高西沟模式。这是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时讲,“绿水青山是可以变成金山银山的,……要坚持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这个好路子”。近年来,我们在全力推进,并且提出三句话,树上山,坡种草,山下建淤地坝,推行山水林田湖草坝一体治理,努力实现雨季水不下山,洪水不出沟,不向黄河输泥沙这个目标。建国初期,榆林全流域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5.13亿吨,现在减少大幅减少到每年2.9亿吨,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努力实现黄河的安澜。

  三是重启飞播造林。飞播造林和人工栽植,是榆林市毛乌素沙漠绿化的根本经验。1958年,经过艰苦的探索,榆林实施了飞播造林。2014年,因为各类灌木、乔木成长起来了,飞播造林遇到一定的技术难题从而暂停了。经过近些年的科技创新和攻关,我们具备了重启飞播造林的基本条件,从2021年开始,榆林重启了飞播造林。飞播造林现在具备两方面技术:一方面是推行大粒丸化技术,给种子做包衣,解决种子经过飞播之后飘移和入土不深的问题。二是带苗飞播,通过特制容器对小苗木带着包衣进行培土固根,在阴雨天通过飞播将小苗木飞播下来,就地提高成活率。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措施,从2021年—2025年,我们计划通过人工营造林和飞播,在榆林植树造林、国土绿化500万亩,真正让榆林这个地方由“浅绿”走向“深绿”,守护好榆林黄河中游的生态安全屏障。

谢谢!

单红:请继续提问。

 陕西广播电视台: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强调要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结合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榆林是如何落实该要求的?

pic

崔渊:感谢您的提问。榆林是我国四个现代煤化工示范区和规划建设的五个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之一。截至2022年底,全市煤间接制油、甲醇、聚烯烃、乙二醇、乙醇年产能分别达到100万吨、340万吨、390万吨、220万吨、50万吨,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由试验示范转入高质低碳发展阶段。近年来,围绕“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加强系统谋划。完成《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划》《榆林市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顶层制度设计,明确以清洁低碳发展为导向,加快高碳产业向低碳化转变、大宗化学品向终端应用品转变、产业链向终端化高端化迈进,系统谋划煤化工“三化”发展目标、路径、任务,全力打造世界级煤化工示范基地。

二是提升创新能力携手中科院共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总投资10亿元的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建成投运,成功组建陕西省能源清洁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获批首批陕西省中试基地,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科教融合基地累计招录联合培养研究生83名、本科生270名。同时,我们正在提速推进秦创原榆林创新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关键技术创新及评价中心,为推动煤化工产业“三化”发展构建起了全链条、全过程创新支撑。

三是狠抓重大项目。抓上游基,陕煤180万吨乙二醇、延长50万吨乙醇建成投产,榆能40万吨乙二醇加快建设。抓下游补链,国能5万吨聚乙醇酸(PGA)项目和绿色农药、液晶材料、工业杀菌剂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建成投产,佰嘉瑞高端树脂等项目开工建设,“煤头化尾”全产业链加速构筑。抓全链布局,陕煤二期、国能煤炭综合利用转化、延长醋酸深加工等一批绿色低碳全产业链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抓降碳示范,延长榆林煤化30万吨碳捕集与封存(CCS)示范项目建成投运,城投佰盛百万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工程一期等项目即将建成投运。

四是探索低碳转型。依托5个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组建榆林电投公司,先行构建园区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煤二期等国家碳排放试点示范项目开工建设,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运营,华秦氢能产业园一期即将建成,建成加氢站两座,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建成投用。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双碳”目标,加快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持续推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打造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更好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更好支撑陕西高质量发展。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单红:请继续提问。

陕西日报:今年全省两会期间,省委赋予榆林“勇挑大梁、勇开新局”的新定位。刚才张市长介绍了榆林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方面的做法,请问榆林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pic

贺光伟: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年以来,榆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委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统筹干部选育管用,努力营造奋发进取、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推动广大干部以良好作风能力更好扛起“勇挑大梁、勇开新局”的重要使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奋进力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市级层面大规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各级各部门认真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坚持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一面,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使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是注重鼓励激励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探索建立“档案+考察+研判”系统化、常态化干部素质识别机制,全面启动市直部门正职和县市区园区班子调整配备,23名优秀干部走上市级部门正职领导岗位。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设置,强化日常调度、督导检查、通报预警,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62名干部被提拔重用、44名干部职级得到晋升,牢固树立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秦创原”建设和重大项目工程推进、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等,选派258名科技特派员到项目建设主战场施展才华,从市级部门选派31名科级干部到乡镇挂职、50名干部到村一级任职,19名干部赴扬州挂职锻炼,20名干部到中、省对口单位和发达地区企业跟班学习,切实补齐干部作风和能力方面的短板弱项。

三是严明纪律规矩锻造过硬作风。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启动八小时之外“十大素质引导行动”,探索建立八小时之外“监督员”制度,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点面结合、内外发力,织紧织密全天候监管网络。深化清廉榆林建设,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健全风腐一体同查、快速处理、通报曝光机制,一体推进反“四风”、反腐败、反特权。今年以来,全市查处问题数和处分人数同比大幅下降,群众对干部作风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这个问题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单红: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香港商报:刚才听张市长介绍,榆林市在深化“三个年”活动中,围绕营商环境突破年方面,出台了营商环境五十条,并且提出要实现6个突破。在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方面榆林市主要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崔渊: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聚焦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对标省上35项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榆林市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榆林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五十条措施》,21个市级部门出台配套实施方案,构建起营商环境突破年“1+N”政策体系。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的主要做法。

一、紧盯目标抓部署。一是高位推动,制定项目审批提速、企业服务提质、政务服务提标、监管执法提效四大行动,全市“新春第一会”就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二是健全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级部门“一名分管领导负责、一个科室牵头统筹、一名科级干部负责日常联络”的推进机制。三是细化任务,按照可量化、易考核的原则,梳理形成“营商环境突破年任务清单”,并结合省、市工作对任务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四是督促落实,建立“双周调度、月度通报、季度点评、年度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扎实推进任务落实。五是营造氛围,出台全市《营商环境突破年宣传方案》,在各级新闻媒体刊发相关稿件600余篇、召开突破年专题新闻发布会7场。

二、刀刃向内推改革。发布统一的市县两级政务服务、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实现“一张清单管全市”。建立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清单制度和联审联批双周例会制度,全市237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取得各项批复3299项,完成全年需办结事项的75.15%。全面推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改革,全市219宗、1.4万亩土地实现“交地即交证”,10个商住小区、4606套住房实现“交房即交证”。工程项目100%实现不见面开标,通过推行信用承诺替代投标保证金,累计释放社会流动资金约41.7亿元。开展“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为主题的营商环境“双包一解”活动,累计264名县级以上领导包抓重点企业438户、重点项目1235个,解决营商环境问题诉求273个。

三、聚焦关切转职能。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全生命周期,压缩办理流程、时限、材料、费用,各项审批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小微企业电力接入“三零”服务全覆盖,全过程办电时间不超过12个工作日。推行税务管家服务,打造“榆呼百应、非常满意”税务服务品牌。榆林海关实现出口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原产地证书审签“零见面”。建立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联络员制度,“榆快贷”平台累计为中小微企业融资86.19亿元,政银企对接会为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71.67亿元。提高商业纠纷审判执行效率,与陕甘宁蒙晋黄河“几”字湾城市群11个地市建立了跨区执行联动协作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标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改革实践,全面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突破,以营商环境之“优”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谢谢大家!

 单红:感谢今天的几位发布人,也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