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第十九场“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06-01 17:53:53 来源:陕新发布

5月30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第十九场“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围绕“提质增量强工业  昂扬奋进新征程”主题进行通报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pic

主 持 人: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第十九场“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武先生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国际在线、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中省市20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

现在请市工信局副局长张武先生围绕“提质增量强工业  昂扬奋进新征程”主题进行通报发布。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武: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渭南工业的关心和支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思路,稳字当头、进上发力,优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昂扬姿态和扎实行动确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深落实,我们在年初印发《渭南市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的同时,还梳理形成了“三张清单”,分别是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确定工信部门的重点任务清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工信部门的重点任务清单和渭南市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暨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确定工信部门的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真抓实干,主要取得了以下8个方面工作实效。

一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建设工业强市总目标,先后出台了工业倍增计划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印发了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纾困帮扶、“链长制”、“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意见,构建起“一个实施意见、一个行动方案、多个配套政策”的“1+1+N”政策体系。召开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兑现奖补政策,营造发展氛围,支持鼓励工业经济持续发展。

二是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我们把工业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中、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围绕提升工业高质量发展质效目标,召开工业稳增长调度会,开展督导调研,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困难与问题,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力促上半年目标任务实现“双过半”。

三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围绕打造钢铁及金属制品、食品工业、新材料3个千亿级,能源工业、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5个500亿级,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3个超百亿级的“353”产业集群目标,深入推进“链长制”。我市推荐的“富平县羊乳制品产业集群”,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省共4家),是目前全国首家以羊乳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推荐白水杜康、圣唐乳业、木王科技申报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入选省级“链主”企业4家(红星美羚、清洁能源、拓日新能、旭强瑞),全省数控机床产业链“头羊计划”企业1家(勇拓机械)。

四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目前全市获评国家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家。美邦药业等8家企业入选陕西省隐形冠军培育库,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陕西金隅节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染监测与管控、智能协同作业两项典型场景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开展2023年度首版次软件产品的征集申报工作,推进我市软件信息技术创新。

五是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市共有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24家,国家级绿色产品1个、省级绿色园区1个,省级节水型企业18家。加快新兴产业培育,编制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规划,申报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

六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落实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有关要求,对重点任务进行分解,确定了200个项目作为2023年全市工业倍增重点项目,建立信息快报制度,加强跟踪服务。梳理产业链重点项目,建立重点产业链项目清单。对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有色集团、陕煤研究院等赴渭考察交流,推进相关项目合作。征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共征集5G基建、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等各类项目42个。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方案,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

七是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围绕全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支持和引导园区向特色化、产业化、差异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推荐渭南经开区、潼关工业园区等创建第三批省级特色专业园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基础配套设施、标准厂房、产业集群发展和“双创”基地等园区建设项目。

八是为企服务精准发力。完善“线上+线下”全方位为企服务体系,线上依托企业全生命周期监测服务平台,为企业梳理推送工具包、政策包;线下以工业发展促进中心为载体,开展系列益企活动,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先后组织企业参加“省名优新特产品展销会”“陕西名特产品(南京)展销会”等博览会,推动企业开拓市场,增加产品销售,提升产品知名度。赴县市区开展进企业送政策活动,提高政策知晓率。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代表开展“数字时代的产业转型与发展”培训活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中、省经济工作要求,围绕“转型升级、提高工业高质量发展质效”奋斗目标,坚持把“三个年”活动作为统揽全局、贯穿全年的总抓手和主旋律,重点抓好“五个提升”。

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提升产业支撑力。加强工业运行调度,逐月通报县市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夯实县市区工业稳增长主体责任。强化重点行业支撑,协调解决钢铁产能压减、焦化燃煤指标不足等问题,保障钢铁、焦化企业稳定生产。落实领导包联帮扶制度,依托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一企一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兑现各类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开足马力、多产多销。

二是不遗余力抓项目,提升产业成长力。推进200个工业倍增计划项目建设,力促国维淀粉等32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西卓、王峰等煤矿建设,推进澄合二矿按期投产达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中电六所燃料电池电堆系统项目建成投产,加快西部智联数字工厂等12个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工业稳增长支撑力。

是提质增效抓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以“链长制”为抓手,发挥“1个图谱N张清单”和“353”产业链数据监测平台作用,实现优势产业强链补链、新兴产业固链延链、薄弱产业造链成链。建立运转顺畅、职责明晰、任务明确的“链长制”工作机制,开展产业链系列活动,推动钢铁及金属制品业、乳制品、生物医药等产业链重点企业融入全省产业链,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是转型升级抓招商,提升产业驱动力。发挥招商引资“一号引擎、关键因子”作用,对标产业链招商图谱,一手引进“链主”企业,一手导入上下游企业,带动形成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的产业链集群。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策划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为产业链招商提供项目储备。主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围绕龙头企业,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提高产业链招商成效。

是做强基础抓园区,提升产业承载力。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和全要素生产率。规范引导各工业园区聚焦主导产业、突出优势特色、汇聚资源要素、完善治理服务,“以产入园”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继续创建特色园区,推进蒲城高新区、富平庄里工业园等重点县域园区建设,力争华州区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渭南经开区获评省级特色专业园区。

朋友们,谱写渭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工业肩负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继续勇挑重担,以干克难,聚力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迈向现代化,全力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为我市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主 持 人:

谢谢张局长的通报。

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刚才的发布内容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渭南日报记者:

张局长,你好,我是渭南日报记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党和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并对民营经济实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寄予殷切期望。3月24日,赵一德书记出席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并讲话,强调要用心用情为民营企业提供支持帮助。请介绍一下我市抓民营经济的基本做法和工作举措?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武: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等方针政策,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转型发展为重点,以壮大市场主体为目标,以强化科技支撑为引擎,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全力推动域内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深入贯彻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渭南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广泛征集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目前正在按程序报请市政府审定。筹备全市民营经济大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开展多样的“送政策到企业”活动,向企业推送政策,为企业解读政策,切实将“企业找政策”扭转为“政策找企业”。

二是支持企业融资。搭建政银企对接桥梁。印发《关于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制的通知》,针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摸排并研究分析了9个县区17户中小企业融资情况,掌握了基础资料,并向农行、邮储、中行、长安银行等银行机构推荐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其搭建了融资桥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对在国内证券交易所首次上市公开发行股票(IPO)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系统挂牌上市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对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市级财政给予每户企业20万元奖励。

三是建设服务体系。按照“抓大不放小、扶强更帮弱”的原则,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共有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4家。开展明星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从优秀的中小企业中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现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成熟一个培育一个的良好局面。科学制定企业人才培训计划,按计划做好全市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工作,为渭南培养更多懂市场、会经营的本土高级管理人员,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陕西科技报记者:

张局长,你好,我是陕西科技报记者,“专精特新”,是近年中国经济领域的热词。你刚才介绍了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情况?请问市工信局在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上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武:

答: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我们一是加强政策配套。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建立科技、工信、税务、金融等部门直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机制,“一企一策”提供“点对点”精细服务。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定制专属服务包,提供个性化服务产品。二是着力纾困帮扶。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共享机制,鼓励银行量身定制“专精特新”金融服务方案,打造专属信贷产品。联合市金融办组织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部分融资担保机构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优质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融资困难。三是广泛动员。通过召开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动员会,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紧盯我市培育目标,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影响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实现“工业倍增”。

各界导报记者:

张局长,你好,我是各界导报记者,请问有针对企业经营规模、企业创新方面的奖励政策吗?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武:

答:在经营规模方面,对现有规上工业企业、新入规企业、新建成投产纳规的工业项目按其新增主营业务收入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上年度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的工业企业,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国家级、省级行业协会认定的,进入全国行业前五名或全省行业前三名的龙头企业各奖励300万元、100万元;对超产超销企业给予奖励,对年度每净增一户规上企业,奖励县市区20万元。

结合渭南农业大市产业特色,支持食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规模,对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30亿元、10亿元的,分别给予企业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在高端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领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按转化项目投资额的5%给予不超过200万元奖励;鼓励产品出口,按照产品到岸运费的5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在支持企业创新方面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开放共享创新平台,以及获得“技术创新示范”、“专精特新”、“质量标杆”等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制定且经批准发布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企业分别给予10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产业化项目,按企业投资额的10%给予不超过500万元奖励;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实际完成投资额的2%给予不超过500万元奖励。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主 持 人:

谢谢大家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问题,欢迎大家将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联系市工信局,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

感谢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