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 新闻发布活动

时间:2023-06-26 10:53:40 来源:陕新发布

pic

6月20日上午10点,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在阎良区组织举行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邀请阎良区介绍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

pic

杨丽萍: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活动。

5月份,我们的“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在蓝田县启动,35家中省市、网络和新媒体朋友同我们一起,顶烈日、冒酷暑,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实地采访,推出了一大批有亮点、有温度、有特色的深度报道,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今天,我们邀请各位媒体朋友来到阎良区,走访村镇看发展,田间大棚看变化,实地感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阎良实践。下面,请阎良区委副书记贺卫涛介绍有关情况。

pic

贺卫涛: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阎良区委副书记贺卫涛。

绿意盎然惹人醉,瓜果飘香迎宾朋。今天,大家缘聚省级美丽乡村——北冯村,走进和美乡村,开启甜蜜之旅。

在此,我谨代表阎良区委、区政府,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阎良区乡村振兴情况作以简要介绍。

阎良因“闾阎良善”得名、因航空事业而生,人口30余万,面积244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73个行政村、32个社区,北依荆山、南眺渭水。古是秦汉栎阳都。秦孝公在此重用商鞅,徙木立信、变法图强。汉高祖建都栎阳,改革秦制、开基立业。阎良被誉为最早的“法治之乡”“改革之都”。今是中国航空城。全国唯一、亚洲最大的航空全产业链聚集区,坐拥西飞、一飞院、试飞院、强度所4个航空“国家队”,上下游骨干企业300余家,高精尖人才3万余名,运20等一大批“国之重器”诞生于此。阎良被誉为大飞机的故乡。

去年以来,阎良区锚定世界一流航空新城奋斗目标,深入推进“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区政合一、空天一体、富阎协同”,全力实施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等“十项攻坚”,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快车道。经济发展提速增效,各项指标全线飘红,全省高质量项目成效评价、全市重点项目观摩赛,均排名第一,首批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优胜集群城乡面貌展露新颜,40公里绿色廊道、13个健身广场、129个笼式球场、6条特色街区,“人在林中、城在园中、乐在其中”变为现实,公众满意率全市第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小麦、玉米“吨半田”测产1581.96公斤,全省第一;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证书发放率98.68%,获评全国典型;积极承接土地延包30年试点和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两项国字号任务。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全市乡村振兴促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工作排名“双第一”。今年,全市首家入围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一、以产业发展驱动村级经济壮大,打造宜业乡村。

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抓手,强力推进“一带三区”总体布局,全力提升农业产业集群化、全链式发展水平。

一是强化基础支撑。坚持园区引领、示范带动,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智慧化升级,培育壮大省市级农业园区26个,鼓励扶持村级合作社50余家,带动种植户6000余户,发展设施果蔬15万亩,提标改造高标准农田11.3万亩,建成6万亩全国最大早春甜瓜基地,打造“瓜菜畜果”四大产品矩阵,先后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精品瓜果综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甜瓜之乡”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二是强化链式发展。聚焦打造百亿级羊乳产业集群目标,依托链主企业建群强链,构建“养、研、产、销、旅”全产业链。先后培育百跃、秦龙、安诺三大羊乳龙头企业,奶山羊存栏4.5万只,规模养殖场6个、智能羊乳生产线16条,产品品类20余种,总设计产能过10万吨、占比全国四成。高标准举办中国羊乳发展西安论坛,“阎良羊奶粉”“中国羊乳基地”品牌效应加速凸显。

三是强化业态拓展。深入挖掘荆山塬、石川河生态、人文资源,以名优特产和秀丽田园为依托,拓展农旅场景、空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月月节庆、季季有约,甜瓜节、羊乳节18场节庆活动贯穿全年,“诗意阎良·情系乡村”休闲游、“甜蜜生活·多彩阎良”采摘游等18条精品线路,满足不同人群休闲需求,8个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年引流200万人次,真正让乡村变景区、农产变商品。

四是强化品牌建设。打造“政府+协会+园区”三位一体区域公共品牌建管体系,政府规划引导、协会全程监管、园区市场运作,培育“两品一标”农产品14种,斩获农高会“后稷奖”36项,阎良甜瓜、阎良相枣相继认证国家地标,区域农产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强化科技赋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依托西农大“两站三中心”驻地优势,开展技术攻关7项、育种试验13轮,18种新品质优价升,全面推广“1+2+10”传帮带模式(1名专家带2名农技干部、10名农民专家),累计培训万余人次,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科技助力。

二、以乡村建设驱动人居环境改善,打造宜居乡村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软硬件”协同发力,为乡村环境“塑形、美颜、提气质”。

一是环境重塑,扮靓外在美。围绕争创全国村庄清洁示范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日督导、周观摩、月评比,动员百余家单位包联村组,千余名党员下沉一线,300余家国企民企共同参与,村内村外、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全面清理,2000处违建依法拆除,10万吨积存垃圾全部清零,立面提升6万平米,5万余株绿植扮靓道路、庭院,一幅“村村增绿、户户整洁”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二是设施提标,实现长久美。聚焦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整合各级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标改造道路66公里、完成户厕改造2.7万户,村级燃气管网规模达到21公里,覆盖村组36个,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51个。强力推进关山、武屯、新兴重点城镇建设,石川河大桥、智慧牧场、乡村振兴学院等一批优质项目建成投用,小镇特色日趋鲜明,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三是服务升级,夯实内涵美。统筹推进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民生建设,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打造30分钟农村公共服务圈。今年以来,组织“名校长+”“名师+”送教下乡21次、参加教师600余人;累计打造“名校+”城乡教育联合体39个,建成农村幸福院62处,布局运动广场180个,添置乒羽篮足各类健身设施691套,城乡一体、三级覆盖的医疗体系更加健全,足不出村即可享受高品质公共服务。

三、以基层治理驱动乡风文明建设,打造和美乡村。

党建引领、服务暖人,各方力量全面聚合,为基层治理疏通“血脉经络”。

一是用党建引领人。推行“N+1+N”基层治理模式,93个部门、5000余名干部吹哨报到,包联村组592个,示范引领、联建共建,撬动资金7000万元,推动乡村大发展、群众得实惠。夯实基层党建单元基础,建立由机关干部、基层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105个工作服务队,常态服务群众需求,应急处置突发事件,集中攻坚重点工作。

二是用阵地吸引人。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实施,全域推进村级党群中心功能优化升级,打造全覆盖、全功能党建阵地服务体系。因需整合打造图书室、曲艺室等休闲场所,因地制宜引入便利店、快递站便民站点100余个,全覆盖开通免费茶歇、爱心雨具等“微服务”10余项,全面开放、全面共享,切实把阵地“C位”留给群众。

三是用活动凝聚人。全面推广“三个三”机制(硬事迹、硬典型、硬人物;走出来、走上台、走在先;大红花、大绶带、大奖牌),让好人好事从“幕后”走向“台前”,推出省、市“好人”21名,市级“道德模范”2人,让正能量汇聚成“大流量”。以活动为纽带,响应群众需求,指导成立自乐班、舞蹈队等群众性协会400余个,组织活动400余场,6000余人热情参与,党群关系更加融洽。

四是用服务温暖人。聚焦群众办事“慢、繁、难”,创新优化村级政务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全市首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群众“看图办事”、干部“照图操作”、社会“依图监督”。实行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组建村级议事会500余个,创新参与方式10余种,议事大厅、线上会议、围炉煮茶议事廊场景多样,武屯街道老寨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

四、以改革创新驱动内生动力释放,打造活力乡村。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为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一是理念持续升级。以工业化思维谋划乡村发展,用国有资本撬动社会投资,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率先组建区级乡村振兴平台公司,沿石川河沿线8村集中打造高端民宿、休闲营地、康桥老街、仓储物流等项目47个,总投资16亿元,未来石川河片区将蝶变为大西安城乡融合美好生活体验场。

二是要素优化重组。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动力,不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以“三资”合同清理为切入口,整改合同4800余份,累计追缴集体收益200余万,推进空闲宅基地整治工作,盘活无主资产51宗,争取上级集体建设用地指标1823亩,有效激活沉睡资源。全区“空壳村”全面清零,19个村级经济超10万元,其中关山街道长山村大田托管,流转土地1400亩,实现年分红82万元;农兴村集体资产统一经营,实现收益192万元,真正让村级经济“活”起来、“火”起来。

三是试点示范带动依托国省试点工作带动引领,促进乡村振兴多点突破,一批创新经验得到各级推广。土地延包30年“15516”工作法获得各级肯定,农业部及外省各地多次调研“取经”;乡村治理“两平台三机制”(全面加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平台“乡村大脑”建设,常态化落实村级议事协商、乡村建设、民主管村三项机制)首批入选全省案例,大范围复制推广;全市首推“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警务模式创新,农村地区交通治安实现“双提升”。

春争日、夏争时,正当奋进时。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围绕“聚发展,抓建设,善治理”三大领域,抓好四项重点任务,一年攻坚突破、两年提质强化、三年巩固成效,倾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用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全会精神在农村落地生根。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明晰村庄分类和发展定位,合理优化空间布局,确保乡村发展有遵循、振兴有蓝图。

二是坚持项目驱动。以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项目库为抓手,围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等方面,高起点谋划包装、高标准推进建设、高水平运营维护,推动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三是坚持三产融合。着力构建要素相互渗透、主体协同发展的三产融合模式,在做精“一产”的基础上,继续做优、做全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助民增收。

四是发动全民参与。坚持以民为本、以农民为主,以接地气的方式宣传、引导、动员,让乡村振兴奋斗成果更可见可感,变蓝图愿景为“责任田”“承包地”,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日阎良客,终生航空情”。诚挚邀请大家常来阎良做客,品味厚重历史,感受航空魅力,体验民俗风情。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朋友、各位来宾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杨丽萍:刚才,贺书记介绍了阎良区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关情况。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移步到具体点位,进行实地采访,同时,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系列新闻发布活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