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会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07-07 17:57:33 来源:陕新发布

7月7日09:30,由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陕西省体育局主办,延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闻发布会在延安市新区全民健身运动中心体育馆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邀请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委员、省民宗委副主任王晓斐,组委会委员、省体育局副局长徐鹏,组委会委员、延安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胡统金,延安市民宗局局长赵东升,延安市文旅局局长马东坡,延安市体育局局长马彦平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民宗委专职委员潘传斌主持。

pic

潘传斌: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15日在延安开幕,欢迎出席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陕西省体育局、延安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的新闻发布会。

出席发布会的领导有:组委会委员、省民宗委副主任王晓斐先生,组委会委员、省体育局副局长徐鹏先生,组委会委员、延安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胡统金先生。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省民宗委、省体育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以及延安市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我是省民宗委专职委员潘传斌

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共有四项议程:

首先进行第一项:请组委会委员、省民宗委副主任王晓斐介绍本届运动会总体情况。

王晓斐: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首先,我谨代表运动会主办单位欢迎大家的到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民族体育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主题,由省民宗委、省体育局共同主办,延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定于2023年7月14日至19日在延安市举办。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这里孕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被誉为“中国红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延安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关怀备至。延安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继承红色基因,凝聚磅礴力量,绘就了一副“从黄到绿、由穷变富、由落后走向现代”的壮美画卷。省组委会对于在延安成功举办一届隆重精彩、热烈圆满、简朴安全的民族体育盛会满怀信心,充满期待。下面,我就运动会总体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意义重大

举办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会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是展示民族工作成就、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自1994年以来,我省坚持每4年举办一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省民族运动会已成为全省各族群众共同的盛大节日,成为展示我省民族体育文化的大舞台,真正成为“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民族体育人才,传承了一批民族传统技艺,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全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省举办的首个民族体育盛会。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王晓常务副省长、明远部长、徐明非副省长亲自过问重点环节,提出工作要求,督促我们认真做好运动会筹备工作。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举办本届民族运动会对于展示陕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成就,展现三秦各族儿女同心向党、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促进全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运动会组织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本届民族运动会成立了以李明远、徐明非同志为主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民宗委、省体育局、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和延安市相关负责同志为副主任,省委网信办、省卫健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省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运动会组委会,下设6个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民宗委,负责日常筹备工作。

组委会先后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听取各成员单位工作汇报,完善抓好筹备工作落实的具体举措,提出指导性意见;实地督导检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审议通过会徽、会歌、宣传口号、开闭幕式策划方案等;各成员单位按照归口协调、分块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开展工作;延安市早启动、早谋划,及时成立了筹委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工作有序推进。运动会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成员单位的倾力支持,延安市政府的全力以赴,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三、本届民族运动会的主要特点

(一)坚持节俭办会,参赛范围更广、人员更多

本届运动会与以往相比,参赛代表团最多。全省11个市,以及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个高校组团参加。运动员由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28个民族组成,届时将邀请国家民委、省委省政府领导出席开幕式。本届民族运动会坚持勤俭节约,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本着“弘扬民族文化,节俭不失精彩”的原则,组织筹备工作和赛事相关活动。对组委会、筹委会等会议次数进行压缩,最大限度减少开支。

(二)进一步突出面向群众、服务社会功能定位

民族运动会自开展以来,不断强化面向群众、服务社会的功能,许多项目不仅在承办地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基础,而且还通过运动会的辐射带动,让全国各族群众都广泛参与,共享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本届民族运动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坚持群众体育的功能定位,以面向各族群众、服务各族群众、惠及各族群众为根本,扩大了汉族运动员参赛比例,进一步充实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比赛项目设置上进一步贯彻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的办赛理念,适当扩大了群众基础好、易于推广的表演项目参赛规模。

(三)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比赛项目都是各民族长期以来共有共享、共同参与和共同传承发展的。本届运动会紧紧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要任务,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表演项目在坚持竞技性、表演性、观赏性基础上,更加强调民族性、传统性和时代性,更加突出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强化民族体育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开闭幕式社会关注度高、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通过仪式可以进一步彰显伟大的延安精神、黄帝陵等共享共有中华文化符号,展现中华文明、中国革命和黄土文化特点,展现党领导各族人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时代风貌。

举办好全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民宗委、省体育局、延安市政府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扎实推动各项筹备工作落地、落细、落实,切实将本届民族运动会办成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一届民族体育盛会,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最后,希望媒体朋友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加强对本届民族运动会的宣传报道,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谢谢大家!

潘传斌:谢谢王副主任的情况介绍。

下面进行第二项:请组委会委员、省体育局副局长徐鹏介绍本届运动会竞赛组织情况。

徐  鹏: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即将在延安市举行。本届运动会的竞赛组织工作在组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延安市体育部门的积极筹备下,在各有关部室的大力配合下,已经基本就绪。下面,我就本次运动会的竞赛工作有关情况作以简要通报。

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设武术、摔跤、花样跳绳、蹴球、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押加7个大项和表演项目的比赛。这些项目是根据全国民运会的项目设置安排,同时结合我省少数民族体育的开展情况而确定的。来自全省各设区市以及高校21个代表团的共计956名运动员、教练员报名参赛。

本届运动会开幕式和摔跤、蹴球、押加、花样跳绳将在延安新区全民健身运动中心体育馆和附馆举行,这里曾举办了第十四届全运会摔跤比赛,场地设施国内一流;闭幕式和表演项目的比赛将在延安大剧院举行;武术、板鞋竞速、高脚竞速将在位于宝塔山下的延安市体育馆、体育场举行。

本届运动会的7个竞赛项目和1个表演项目共有裁判员152人。对裁判员我们精挑细选,选择了一批级别高、经验丰富的同志参与裁判工作,并对他们进行辅导和培训,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为了吸收更多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参考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做法,本届运动会运动员以陕西籍少数民族公民为主,允许部分汉族运动员参赛,每个大项都有一定比例的汉族运动员。

竞赛工作是运动会的主体。本届运动会组委会对竞赛工作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为确保各项比赛的公平、公正、顺利进行,我们加强赛风赛纪监管,制定了竞赛纪律规定、裁判员管理规定及守则、运动员守则、教练员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纪律监察委员会和各单项仲裁委员会,以良好的赛风赛纪确保此次民族运动会比赛的圆满顺利。

本届民族运动会是全省民族体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是集中展示我省各民族体育的一个平台,也是为明年参加全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选拔运动员的一次练兵,希望各参赛队认真准备,积极备战,在比赛中发挥水平,展示出我省民族体育的良好精神风貌。

潘传斌:谢谢徐副局长的情况介绍。

下面进行第三项:请组委会委员、延安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胡统金,介绍运动会筹备情况、开幕式情况,并发布运动会会徽、吉祥物

胡统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本届运动会筹备及开幕式等相关情况。

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延安承办,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延安的信任,更是全省各族人民对延安的重托。四月份以来,我们坚持以延安精神办好运动会为总原则,以“三级力量”来实施,以“三项任务”来谋划,以“两种精神”来推动,在有限时间内,紧锣密鼓地开展筹备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到位。

一、关于运动会筹备工作,我用三句话来介绍。

第一句话,统筹“三级力量”来实施。一是及时向省民宗委、省体育局请示汇报、沟通对接相关工作,确保主题不偏、主线不离。二是市级领导亲自上手把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蒿慧杰把向定调,市政府市长严汉平亲自担任运动会延安市筹备委员会主任,市级三位分管领导统筹协调、排忧解难、调度推动。三是41个相关部门在筹委会框架内,组成19个工作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整体工作做到三级联动、有序推动。

第二句话,聚焦“三项任务”来谋划。这次运动会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以往一样,主要承载着三项任务:展示民族工作成就,推动群众体育运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以体育运动推动全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这三项任务,我们围绕运动会会徽、吉祥物、奖牌、奖杯的征集和宣传片、会歌的创作、开闭幕式的策划编排,特别是延安参赛团队的组建,全面对标、体现主题主线,充分展示全省工作背景下的延安成绩。

第三句话,用好“两种精神”来推动。一是用好延安精神。本着热烈不奢华、简约也精彩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场馆、现有设施,充分组织现有工作人员、文艺团队和演职人员,以小投入办大事情,争取就地抽人、就地排练、就地食宿方式,不讲条件不讲报酬,开展开闭幕式排练。二是用好体育精神。把开闭幕式安排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心综合馆以及大剧院,以应对七月份雷雨天气较多的可能影响,确保活动安全与质量;把相关抽调人员集中起来办公,变汇报会为现场指导,保证筹备工作富有效能,更便捷、更及时、更有效。

目前,运动员训练工作、开幕式活动排练、用车、食宿、安保、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整体准备就绪。

二、关于开幕式,我们践行“四条原则”,策划了“四个板块”。开幕式共90分钟,其中运动员入场、行政仪式等需要50分钟,开幕式演出40分钟。“四条原则”一是紧扣主题主线,二是用足延安元素,三是弘扬体育精神,四是促进民族团结。“四个板块”一是《民族根》序篇板块,充分运用轩辕黄帝文化元素,从华夏先民生产生活、祭祀礼仪中导入中华体育精神的诞生。二是《延安魂》板块,围绕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摇篮,选取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和走向新中国出发点,充分演绎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和延安精神的形成。三是《黄河情》板块,充分应用陕北地区的黄河主题文艺作品和黄河元素,讴歌孕育华夏文化的母亲河。四是《新时代》板块,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展示,礼赞伟大新时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延安代表团共109人,为历届参赛规模最大的组团,由汉族、回族、蒙古族等9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38人,共参加武术、摔跤等8个比赛项目,目前正在最后集训中。会徽洋溢着“民族风、延安魂”,吉祥物具有圣地特色、延安味道,必将为全省人民呈现与历届运动会不一样的惊喜与感受。

各位领导、来宾、媒体记者朋友,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即将在我市举办,这既是全市各族人民的荣幸,也是对我市各级广大干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工作作风的检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进一步查漏补缺、优化方案,提升赛事保障能力和水平。我们坚信,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延安人民热忱欢迎全省各族同胞的到来。

现在,请主席台就坐的各位领导起身移步到台下第一排,我们发布运动会会徽、吉祥物。

谢谢大家!

潘传斌:谢谢胡部长的情况介绍和精彩发布。

下面进行第四项:记者朋友就特别关心的问题提问,在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名称,请提问。

新华社陕西分社:我省历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城市都是哪里?本届运动会为何选在延安?

潘传斌: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王副主任来回答。

王晓斐:我省前七届运动会分别在西安(2次)、汉中、宝鸡、榆林、咸阳、韩城等地举办。

本届运动会选择在延安举办主要有三点考虑:

1.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申请承办本届运动会。延安市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能够为运动会举办提供必要的财政保障。

2.延安具备承办本届运动会所需的场馆、住宿、餐饮等优势条件,较高的竞赛组织管理水平及举办大型活动的能力。前期经过实地查看,延安在竞赛场地、运动员驻地酒店、交通以及其他各项设施方面都是历届运动会当中最好的。

3.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被誉为“中国红都”,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举办运动会可以为延安展示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良好平台,对于延安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凝聚共识和力量的实际行动。

潘传斌:感谢王副主任的解答,请继续提问。

西部网:本届运动会的竞赛项目都来源哪些民族?这些项目有什么特点?我省的传统优势项目是哪些?

潘传斌: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徐副局长来回答。

徐  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1.蹴球是从我国古代“蹴鞠”运动发展而来,在满族、蒙古族、回族中较为流行,比赛时,运动员用脚掌蹴球,使球通过脚底向前滚动,依据所蹴之球碰击本方或对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蹴球运动变化多端、极富情趣。

2.高脚竞速,又称高脚马,即截竹为马。运动员在高脚马上进行速度和力量的比赛,该运动发源于湖南苗族、土家族地区。

3.板鞋竞技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相传明代广西河当地区的瓦氏夫人率兵抗倭,为了让士兵步调一致,令三人同穿一副长板鞋齐步跑。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相袭成俗,流传至今。三人板鞋竞技不但能增强体质,而且运动时步调一致,行走灵活,协调自然,很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4.押加运动,即双人拔河,在藏族群众中广为流传。藏族人民视大象为吉祥之物,又崇尚大象的力大无穷;此项运动如大象,实为拔河,所以也称为大象拔河,是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体育运动。

5.跳绳运动,简单易学、普及广泛,深受我省各族群众的喜爱。我省的花样跳绳项目来源于我省绳王胡安民教练创编的十二大类、六十多套绳路。已参加过五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今年也是第五次列为全省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

6.武术和摔跤运动,属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我省回族、蒙古族群众中开展广泛。

武术和摔跤是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项目,也是我省参加全国运动会的主要夺金点。在前两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为我省代表团夺得4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潘传斌:感谢徐副局长的解答,请继续提问。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本届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的征集过程是怎样的?会徽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潘传斌: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延安市体育局局长马彦平回答。

马彦平: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吉祥物、奖牌、奖杯征集公告自2023年5月22日发布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共收到省内外设计作品160余件。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及筹委会审议,评选出会徽、吉祥物入围作品各6件,奖牌、奖杯入围作品各3件(结合应征作品数量和质量确定),并在入围作品中确定了会徽、吉祥物、奖牌、奖杯,及时进行了公示。

会徽最佳设计奖名称为“激情飞扬 无限超越”。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会徽以陕西首字母“S、X”和数字“8”为基础设计元素组合造型,以“民族风、延安魂”为创意内涵,有机融入燃烧的体育圣火、腾飞的巨龙、奔腾的黄河、巍巍的宝塔、滚滚的延河、飞舞的飘带等造型,充分体现了革命圣地延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整体勾画出一名超越向前的运动员,动感奔放,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既体现了民运健儿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健康风采,又表达出陕西各族人民勇立潮头、追赶超越的时代精神,彰显陕西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题。昂首腾飞的巨龙,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巨龙又与象征交流与连接的飘带相交融,表达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

潘传斌:感谢马局长的解答,请继续提问。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本届运动会的奖项是如何设置的?

潘传斌: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延安市民宗局局长赵东升回答。

赵东升:参照全国民族运动会做法和我省以往惯例,本届民族运动会各比赛项目不设金、银、铜牌,设一、二、三等奖,增加了获奖数量。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民族运动会“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的基本定位,引导各族运动员淡化金牌意识、注重广泛参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届运动会共设武术、摔跤、蹴球、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押加、花样跳绳、表演项目共8个大项,39个小项。各项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第1名为一等奖,第2、3名为二等奖,第4、5、6名为三等奖。运动会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先进个人奖”“大型活动表演奖”,分别制定了评选办法,制作了获奖证书。

各单项竞赛中颁发运动员一、二、三等奖,闭幕式上颁发“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先进个人奖”“大型活动表演奖”。

潘传斌:感谢赵局长的解答,请继续提问。

陕西广播电视台:本届运动会在延安举办,请问你们将如何利用这个契机宣传推介延安的文化旅游资源?

潘传斌: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延安市文旅局局长马东坡回答。

马东坡:我们将推出延安旅游优惠政策,针对教练、运动员、工作人员推出打折优惠,并向所有观众推出 “一张门票游延安”活动”,随后我们将在延安文化旅游公众号上发布,请各位查看。

潘传斌:感谢六位发布人的精彩解读,因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采访,请与省组委会和市筹委会联系。

新闻界的朋友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举办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举措。我们相信,本届运动会将会是一届既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又具有浓郁延安风情和圣地韵味的高质量、高水平文化体育盛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积极宣传好本届运动会,并对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和各项重要赛事活动给予充分关注和报道,为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最后,感谢各位来宾、同志们和记者朋友们的到来。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