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安康市2023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时间:2023-09-14 11:53:15

9月8日上午11:00,安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安康市2023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到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新斌、市住建局二级调研员段平安、市金融办副主任王晓鹏出席,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袁庆: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安康市2023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场发布会。前面我们已举行了四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工信、行政审批、财政、发改、政法等行业部门围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就自身职能工作向各位媒体朋友们做了详细介绍。在你们的关注支持下,我市提升政府采购效率、优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商业纠纷审判执行效率等一系列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好做法、好经验得到了广泛宣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今天,我们举行本系列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很高兴邀请到了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新斌先生就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优化服务营商环境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介绍,邀请到市住建局二级调研员段平安先生就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介绍,也邀请到市金融办副主任王晓鹏先生就我市金融领域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省级驻安和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金融办相关科室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

下面,首先请马局长围绕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优化服务营商环境工作介绍相关情况。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新斌: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住建局(市工改办),感谢大家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按照省市“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市住建局以市场主体评价为标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保障,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促进我市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同时,我局充分发挥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牵头抓总作用,协调督促各级部门加大工程审批系统线上办件应用率,全力以赴实现审批速度更快、服务更好,企业成本更低、增效更显的总体目标,将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

一、总体情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已将政府投资类和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90个工作日和60个工作日,形成了“全生命周期树”“联合测绘”“联合验收”以及岚皋“一体五转”“项目管家”服务模式等一系列改革成果。今年来,市住建局(市工改办)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安康市三个年工作方案》和《2023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的工程建设领域改革目标任务,重点做好提升水电气接入工程便利度,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联合验收,持续优化完善工程审批系统审批效能,不断加快工程审批系统与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截止目前,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办理项目数1050项,审批事项件数1554件,联合验收项目161个。

二、项目落地再增速。为充分发挥优化营商环境对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助推工程建设项目早投产、早见效。我局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聚焦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是率先推出水电气信“六个一”联合报装。发挥工改系统数据共享的优势,统一整合水电气信业务流程,通过调整时序、再造流程的方式,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流转、一同踏勘、一并审批”的“六个一”办理模式,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水电气信报装业务“环节多、耗时长”以及“重复开挖、管线打架”等问题,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该项改革措施已被省政府纳为先进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同时,我们不断优化用水用气的办理手续,压缩获得用水用气时间,目前企业获得用水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获得用气无外线施工时限压缩不到3个工作日,小型外线工程平均10个工作日。二是强力推进联合验收。今年,我们针对规划、消防、人防、质量、节能、水电气信等市政公用服务分散验收、各自为战的现状,探索推进联合验收模式,所有验收事项统一整合为两个阶段一并开展,遵循“规范、协同、共享、高效、便捷”的工作原则,全程网上办理。截止目前,今年全市共联合验收项目161个,极大提高验收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在实行联合验收的同时,我们也持续压缩验收时限、精简验收材料,对人防竣工验收、节能验收备案等事项进行优化,共压减10余项申报材料,事项审批时限合计缩短近20个工作日。三是不断优化“窗口服务”。我市工程建设审批专区改变以往的专科受理模式,整合多部门工程建设审批事项,汇编办事指南,集多功能审批为一窗口,打造“一窗受理、全科服务”的新模式,确保任何一个窗口能够受理工程建设领域的任何一件审批事项,为企业群众提供高质量“一站式”服务。组织全市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各部门业务科长轮流到市政务大厅工改专区综合服务窗口,让“审批科长”从“管理视角”转换为“服务视角”,通过“坐窗口”,疏通卡脖子问题,围绕企业群众诉求,及时回应关切,推进审批效能提速。

三、政务服务再提质。我局重点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业务效能上下功夫,不断革新、奋力突破。一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房地产、建筑业“领头雁企业”培育计划,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简化资质审批程序,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企业成为引领地方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二是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改革。建立了“陕西省工程造价和招标代理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开展信用信息管理,进一步加强信用监管作用。目前正在推进“逐步减免或差异化缴纳投标保证金”政策,通过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估算价的大小,引导招标人差异化减免投标保证金,切实减轻投标企业负担。三是进一步深化住房公积金服务。全市12个公积金管理部全面开通不动产数据共享查询,13个“跨省通办”服务事项可跨区域通过微信公众号、网上业务大厅、跨省通办专窗等途径办理业务,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目前通过“跨省通办”方式受理外省缴存职工提取公积金566笔5535.87万元,受理本地缴存职工外地购房提取52笔142.71万元。

四、市场监管再提效。一是坚持审管联动一体推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市场公平健康发展。在燃气安全、市政设施、建筑施工、房地产项目等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强化检查结果运用,实施红黑名单、联合惩戒等办法,督促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净化市场发展环境。二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授信激励机制,进一步的规范了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真正的做到让违法失信企业处处受限。

各位朋友,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之路任重道远。2023年是营商环境突破年,更是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开创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之年。我谨代表市住建局(市工改办),恳请社会各界人士、广大企业朋友献言献策、聚势赋能,监督我局履职尽责,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袁庆:

谢谢马局长的介绍,下面请段平安调研员介绍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情况。

市住建局二级调研员段平安:

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自然资源局,向今天到会的各位媒体朋友,以及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全市自然资源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以营商环境最安康为目标,深入落实亲商助企制度,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服务效率,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兴商的发展环境。市自然资源局在全省第一届不动产登记窗口职业技能大比武中获得团体二等奖,不动产登记“五上门”服务工作,省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93期印发全省学习交流;岚皋县“开拓创新有效破解城乡居民办证难题”入选省自然资源厅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创新案例;镇坪县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高新区“跨行带押过户”、市登记中心“继承+转移双带押过户”和全系统开展的“十个一”等工作得到了省自然资源厅的表扬和肯定。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发展意识,做好服务保障。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重点项目走,实行“即受即审即报”、“即批即转即供”,坚持专人盯办、全程指导、台账管理、跟踪督办,加快用地报批进度,今年新取回省政府土地批复1493.75亩,消化存量土地2.16万亩,全市507个重点项目已完成用地保障415个(占81.77%)。市政府制定了《安康市深化“标准地”改革工作方案》,2022年以来,按“标准地”出让20宗869亩,其中2023年14宗625.47亩。自“交地即交证”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通过前期环节并联、提前介入、信息互通、部门联动等方法,将有关环节从“供地后”提到“交地前”,为企业压时限、减负担、降成本,1-7月我市开展“交地即交证”项目40个。

(二)强化法治意识,规范审批行为。印发了《土地审批工作规则》《新立矿业权出让登记工作流程》等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坚持土地、矿业权竞争性出让,以招拍挂方式公开竞争出让。截至7月,全市出让土地142宗1745.32亩,成交价款约12.19亿元。市本级采矿权延续变更审批7宗,探转采审批4宗,出具省部级发证矿业权核查意见12宗,对符合自行废止条件的过期矿权按期注销6宗。

(三)强化改革意识,推进并联审批。全力推进“多规、多审、多证、多测合一改革”,安康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已报省政府审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推进“多证合一”,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57件,《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49件。印发了《“多测合一”管理办法》,管理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登记效率。全市不动产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查封异议登记即来即办的目标。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全市上报部台账的项目49个,2022年底已全部清零。今年排查上报省台账35个项目,已办理首次登记32个项目。按照最新要求,在部、省台账之外,经再次摸排发现的项目已办理首次登记27个。上半年全市办理不动产登记4.05万本,证明1.89万份,办理抵押融资99.7亿元。按照2022年陕西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反馈,制定了整改方案、细化了措施,明确了整改内容、整改方向、整改时限。汉阴县在全省登记财产指标县级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一。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我们通过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先进抓成效,锚定目标不放松,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是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我们将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建立政府主导、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标准地”改革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压实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二是坚持“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我们将积极配合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加快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平台建设,力争10月份正式上线运行,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三是完善规划“一张蓝图”。我们将对已建成的市本级“一张蓝图”系统进行数据补充完善,待国土空间规划获批后将“三区三线”数据、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数据等相关数据叠加进入市本级“一张蓝图”;同时,配合做好对县级“一张蓝图”建设的业务指导。

四是强化工作推进措施。因交地即交证涉及土地、财政、税务等多个部门,在国有土地出让成交公示阶段和划拨用地批前公示阶段,统筹协调,把有意愿申请办理“交地即交证”的用地单位的相关材料提前共享至各相关部门,实现交地与交证“双同步、零时差”。

五是持续做好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要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摸排梳理,做到“一网清”、不遗漏,建立台账、逐一销号,用好政策“窗口期”,让历史问题成为历史。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继续奋力前行,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做好服务保障。

谢谢大家!

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袁庆:

谢谢段平安调研员的介绍,下面请王主任介绍我市金融领域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情况。

市金融办副主任王晓鹏: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各界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安康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全市金融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精神,始终坚持以信贷增长和优化结构为目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服务关键领域和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不断强化金融功能,以政银企交流合作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抓手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按照项目服务精细化、融资对接常态化、上市服务专业化要求,积极发挥政银企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服务者、护航者和引领者,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经济和金融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截至7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320.16亿元,同比增长14.16%,排名全省第三;余额存贷比59.53%,创历史新高。普惠型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涉农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成效比较明显。

一、搭桥梁引活水,金融效能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政企银三方共同发力的金融协作方式。一是支持实体经济有力。运用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民营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7月末,全市累计新发放再贷款4.19亿元,展期2.35亿元;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发放激励资金2823.55万元,撬动全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0.61亿元。银行机构累计实现降费规模13万笔436.77万元,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2.5万户。二是融资平台逐步拓宽。连续两年成功举办“金融活水润安康”主题活动,现场签订项目信贷215.91亿元;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主办行制度,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今年全市各层级举办政银企对接会70余场次;用好金融惠企“四贷”服务站,截至6月末,“四贷”服务站帮助1170户企业获贷12.3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5.09%。其中,首贷206户4.13亿元,续贷296户2.79亿元,信用贷583户2.63亿元,随借随还贷498户3.7亿元。

二、送政策解难题,服务水平精准有效。一是主动入企问需。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电话咨询等多渠道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建立融资需求台账,及时将需求信息推送给银行机构。联合相关部门全面摸排富硒产业等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名单及融资需求,向辖内银行机构分类推送重点企业名单1500余户。二是畅通信息渠道。主动宣传推送各类金融政策,梳理印送“专精特新”等助企纾困促经济稳增长系列支持政策,提高中小微企业知晓率;联合相关部门共向银行机构推送重点项目323个、产业链、科技型重点企业6批次741户,87个项目获得银行授信116亿元,356户企业获贷款支持51.1亿元,56家富硒企业获贷14.34亿元。三是提升担保能力。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县域全覆盖。新型政银担业务做到“应保尽保”,银担“总对总”批量业务做到“见贷即保”,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200万元及以内担保项目实施免除不动产抵押反担保措施,降低了普惠小微企业融资“门槛”;落实“免、减、缓”等助企纾困政策措施,降费让利实体,工业企业、单户1000万元及以内的小微、“三农”企业,按照1%担保费率收费,单户500万元及以内的“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按照0.5%担保费率收费,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免收担保费,均免收评审费和保证金;企业可以在担保机构“一站式”办理征信查询、抵押登记、合同公证等手续。截至7月末,全市融资担保企业在保1160户,余额61.26亿元,加权平均费率1.01%,其中单户1000万元及以下项目综合费率为0.65%。

三、抓创新优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做实金融顾问。从金融机构选派金融顾问对接服务企业,基本实现了重点产业链、规上工业、房地产企业金融顾问全覆盖,并积极向服务业覆盖。组建金融顾问服务群和金融服务团队,累计向企业推送金融政策300余条次。二是加快企业培育。制定充实市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措施,鼓励企业通过主板上市、股权交易、债券发行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基本实现省市上市后备企业走访动员全覆盖,组织申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12户;定期举办多层次资本市场利用培训会,帮助企业了解更多融资渠道,掌握直接融资路径方法。截至7月底,在陕股交挂牌企业92家,融资2.184亿元。三是降低融资成本。紧扣全市重点领域,制定出台金融支持重点产业链、做优金融服务“双十举措”,打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组合拳”,促进实体经济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不断满足企业合理贷款需求。持续发挥再贷款利率下调政策效果,落实好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要求,持续巩固贷款实际利率水平下降成果,引导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截至7月末,全市法人机构贷款加权利率6.51%,同比下降42.59BP,今年以来全市法人银行累计为实体让利1亿元。

金融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我们将与各金融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把各项金融政策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持续在强化政策宣传、做实银企对接、降低担保费率、完善风险补偿、优化评价激励、强化企业上市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全力营造更优金融服务环境,为安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袁庆:

谢谢王主任的介绍,下面请各位记者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举手示意,并通报一下各自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问题一:大家好,我是陕西电视台记者李生超。请问马局长,“标准地”是指什么,为什么主要在开发区施行?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新斌:

答:“标准地”是指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实现项目开工建设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区域评价主要是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由政府主导并在供地前完成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区域节能评价、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矿产资源压覆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考古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7项区域评估评价事项,成果对区域内企业共享。控制性指标主要是指根据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导向和地块实际,围绕固定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能耗标准、容积率、用地标准等核心指标构建控制性指标体系,集体研究决策后纳入供地方案,企业按需对标拿地。

开发区是工业用地集中的重点区域,也是节约集约高效用地的“主战场”,因此,一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开发区的产业布局、功能承接、资源集聚等综合因素,另一方面也结合各县区不同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鼓励具备工业用地条件的城市新区、连片开发区等其他区域,也可按“标准地”出让制度组织实施,进一步调动当地挖掘自身潜力、赋能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问题二:大家好,我是西北信息报记者陈涛。请问安康市推行的水电气信“六个一”联合报装,相较于以往的报装模式有什么优势?

市住建局二级调研员段平安:

答: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增长、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长为安康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市政服务的申请报装环节的“快与慢”关系于项目建设落地速度和质量。根据统计,我市的房屋建筑项目往往都是快到竣工验收阶段,建设方才来办理水电气信等市政公用服务的报装,而市政公用服务的报装涉及城市道路开挖、市政管网铺设以及建设方在施工设计方面是否符合水电气信的接入条件等问题,这些问题会拖慢项目竣工验收,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将市政公用服务的报装时序调整到开工前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完成红线外的相关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完成接入服务。

我们按照“能并则并、能减则减、能优则优”的原则,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流转、一同踏勘、一并审批”的办理新流程。制定了一次性告知书,将办理报装需要的事项材料告知建设方,避免“来回跑”。统一整合水电气信业务申请表、申请流程、申请材料,对申请阶段的红线内要件材料进行容缺受理。在我们工程审批专区窗口进行“电子化一站式服务”。依托工程审批系统数据共享优势,打通水电气信等专网,通过工程审批系统将申请材料推送至水电气信公司,流程全透明,实时可查。在事项受理后,我们的窗口工作人员负责协调水电气信相关业务人员,组织联合踏勘,出具接入方案并指导建设方制定符合相关要求的施工图专项设计方案。建设方在拿到接入方案后,可以自行委托四家公司“帮代办”,从工程审批系统向相关部门一并发起红线外审批,有效避免“重复开挖、管道打架”情况。

问题三:大家好,我是陕西农村报记者李冀安。请问王主任,融资难现在是中小微企业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请问市金融办有什么具体举措?

市金融办副主任王晓鹏:

答:当前,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放贷难并存。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由资本的稀缺性所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指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必然性,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完全破除,但近年来,市金融办协同金融监管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围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想了很多办法,下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六方面举措:一是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引导金融机构围绕重点项目、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全力以赴加大信贷投入,促进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最大限度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二是做实做优金融服务。制定做优金融服务若干措施,在强化政策宣传、做细金融顾问、主办行制度、建设金融驿站、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银行激励评价等方面持续用力,企业融资获得率和便利度不断提升。三是定期开展银企对接。对全市企业融资需求进行全方位摸排,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将需求信息推送到各银行机构,及时召开“点对点”“面对面”的政银企对接会,引导银行机构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四是持续强化融资担保。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壮大财信融资担保实力,认真落实财信融资担保保费利率,拓宽抵质押范围,优化担保业务流程,提升增信服务,扩大担保倍数,聚力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和经营负担。五是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训辅导,用心当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多维度做好企业上市跟踪服务,鼓励企业通过挂牌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获取更多金融资源。六是减轻融资负担和压力。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公司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同时,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免除部分服务性收费。

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袁庆: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的,会后可以和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交流。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要求,以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加快推进构建规范、透明、高效的服务体系,以改革实际成效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希望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我市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的新作为、新进展,积极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助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本系列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