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强化新的文化使命担当 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 奋力谱写陕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有关情况介绍

时间:2023-09-19 14:49:00 来源:陕新发布

9月19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盛义军,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刘卫东、艺术处副处长吉蕾出席,围绕“强化新的文化使命担当、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奋力谱写陕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化‘三个年’活动、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发布会第二十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文旅厅副厅长盛义军先生,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刘卫东先生、艺术处副处长吉蕾女士,请他们围绕“强化新的文化使命担当、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奋力谱写陕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盛义军副厅长作介绍。

pic

盛义军: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文化建设体系、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争做示范”目标任务,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重要抓手,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强基固本,统筹推进文旅项目提质增效,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着力推进作风能力新的提升,全力以赴推动文化旅游强劲复苏、深度融合、繁荣发展,文旅强省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今年1至8月,全省接待国内游客5.22亿人次,同比增长78.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96.72亿元,同比增长123.93%。

一、坚持项目带动,筑牢文旅强省的硬支撑

今年以来,全省文化旅游系统抢抓文旅市场回暖机遇,坚持把谋划建设重大文旅项目作为推进文旅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强化重点项目引领、产业链群推进、精准服务督导,扎实推进高质量文旅项目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组建文旅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完善领导包抓、省市联动、季度分析等工作机制,纳入2023年全省“四个一批”文旅高质量项目库项目552个,总投资2705.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5.6%。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观摩暨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会,坚持“先谋划、再储备、快建设、早投产”,滚动推进入库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在建文旅重点项目270个,总投资1564.7亿元,完成投资102.5亿元;31个省级重点文旅项目,竣工2个,在建27个,开工率93.5%;省文化馆曲江馆区、丝路欢乐世界、西安融创冰雪世界顺利开馆开园。

二是着力提升链群项目质效。锚定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旅游景区及线路、文娱演出、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谋划布局和规划建设重点产业链项目库。举办陕西省重点文旅产业链项目招商引资推介会,入库产业链项目97个,投资金额1394.84亿元。强化政府投资引导支撑作用,坚持全链条推进产业链项目建设,积极探索项目建设链式发展模式。

三是跟进做好支持项目服务。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建立文化旅游高质量项目建设“工具箱”“政策池”及“资金库”。举办陕西省重点文化项目投融资推介会,签约文化遗产、文创衍生、康养度假、创意街区等多个领域项目29个,投资总金额约143.48亿元。强化政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投融资项目139个,为少华山、长安十二时辰、宝鸡石鼓太阳城等11个项目实现融资42.94亿元。成立6个项目联系组,联合西安、商洛、汉中等重点项目较多的地市,开展“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系列要素保障、一揽子政策支持”全周期重点项目托育试点,全力破解文旅项目发展难题和瓶颈问题,带动全省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二、优化营商环境,夯实文旅强省的硬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着眼企业投资兴业、群众办事便捷、游客舒心畅游,按照“减环节、优流程、强监管、增便利”思路,大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一是深化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进52项权责事项清单化管理,向各设区市委托许可事项6项,方便市场主体就近办理相关手续。梳理行政备案事项15项、涉网综合治理责任和权力清单18项,完成统一编码和办事流程再造,不断破除隐性壁垒,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构建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清单体系,实现全省文旅行政许可事项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

二是优化审批服务,增强政务服务效能。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减少各类申请材料14类70项,10项许可事项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取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总量限制和布局要求。对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推行“告知承诺制”改革。强化许可事项政务公开,编制许可办事流程图,公示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标准、办理进度等内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三是创新监管机制,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印发《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构建高效协同机制。制定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清单,明确不予处罚事项4项、从轻处罚事项5项,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持续深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向乡镇(街道)下放县级文化和旅游执法事项17项,让执法力量直达基层、更接“地气”。深入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不合理低价游”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先后出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检查人员4.4万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7万余家次,处理违法违规市场主体195家次,保障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健康、规范的市场秩序。

三、提升作风能力,强化文旅强省的硬保障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锤炼“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以“硬作风”“强本领”筑牢了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硬保障”。

一是坚持以学促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先后举办各类研讨班、读书班45期,青年理论小组学习56场次,通过会议座谈、交流发言等形式,理清工作思路,务实工作举措,强化理论指导实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理论学习的新成果。

二是注重以训提能。先后选派优秀干部参加各类轮训、培训班30多人次。依托中山大学举办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64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举办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班、旅游投诉处理培训班等专业能力培训10期,举办“文旅讲堂”4期,邀请行业著名专家、领军人物授课辅导,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本领。

三是坚持以干兴业。把工作岗位作为干部锻炼成长的最好平台,把大项活动作为培养检验干部的最好实践。先后组织全系统干部圆满完成了“中国—中亚峰会”文化活动保障任务,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第十届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2023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等重大文旅活动。秦腔《生命的绿洲》、话剧《生命册》《延水谣》等新时代主题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新时代秦腔三部曲”晋京演出圆满成功,首都舞台掀起强劲“陕西风”。非遗传承创新和赋能发展取得新成果,咸阳茯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榆林市、汉中市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陕北文化、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里的中国·陕西篇》持续热播,成为记录陕西非遗发展的影像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高度,全省12地入选2023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2件案例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文旅宣传推广有效彰显了陕西文旅新形象,先后在乌兹别克斯坦、法国等国家,以及江苏、浙江、河南、山西等省份开展陕西文旅推介会、“引客入陕”旅游宣传推广等活动17场次,“文化陕西”“丝绸之路的起点”“兵马俑的故乡”“三秦四季”等品牌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陕西文旅持续“出圈”。

女士们,先生们!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三个年”活动总体部署,强化项目支撑,优化营商环境、狠抓能力作风,齐头并进、一以贯之、决胜全年,加快推进文旅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三秦百姓对文旅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谢谢大家!

李惠:谢谢盛厅长。下面,欢迎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日报:请问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重点文旅产业链建设牵头单位之一,如何构建“大文旅”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实现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盛义军: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加快文旅强省建设是新一届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文旅工作空前重视、寄予厚望,我们深感做好文旅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把稳增长、强营销、扩消费作为推动文旅市场加快恢复发展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常议,全省文旅产业呈现“高开高走、强劲复苏”的发展态势,旅游产业已进入出游意愿、消费预期和产业信心全面快速增长的新阶段,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期。下一步,我们将从力量聚合、资源整合、要素融合等方面入手,推动我省文旅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争取到2026年实现万亿级文旅产业发展目标。

一是加快“大文旅”布局。筹备召开全省文旅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建立大统筹大联动大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共享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结合,明确建设任务,出台支持措施,强化主体责任,推动旅游景区及线路等8条文旅重点产业链群做强做优。建立督导评价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作为评价各地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是抓好县域文旅产业。加强文化旅游与县域经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衔接,鼓励引导各级政府实施“一市一品”“一县一策”,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使文化旅游成为兴县富民、带动发展的优势产业。实施文化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创建工程,加强对鄠邑、留坝、潼关等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区建设的支持,举办县域文旅产业培训班,发布一批县域特色文旅产业联农富农典型案例,推动县域文旅产业园区建设。

三是强推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分类、分级、动态管理,实行厅领导包抓机制,高质量建设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丝绸之路、黄河文化、黄土高原风景道、红色旅游目的地、秦巴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区,拓展延伸现代旅游产业链。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举办重点产业链项目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吸引更多企业来陕投资或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释放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四是打造多元优质产品。加快建设“城市——城市、城市——景区、景区——景区”的快进慢游交通线,构建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坚持点线面结合,全力推进“文旅+、+文旅”,统筹抓好景区景点提升、旅游线路优化,推动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自驾游、低空旅游、旅游专列等加速发展。强化数字赋能,打造秦创原数字文旅产业平台、特色数字文旅产业园区基地,推动A级景区和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完成智慧化升级,建设一批文旅信息化示范应用场景,设立一站式游客服务中心,打通旅游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五是放大宣传营销效应。加强陕西文旅整体形象宣传推介,推进“文化陕西”IP建设,不断扩大陕西文旅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省市联动、政企联合,实施精准营销和引客入陕奖补激励措施,不断扩大文旅消费。推动“三秦四季”品牌赋能升级,全季节全时段开展系统性宣传推广,做到周周有话题、月月有热点、季季有主题、全年可持续。加强同主要入境客源地政府机构、旅行商、主流媒体等交流合作,利用脸书、推特等国际知名社交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增强陕西旅游曝光度,展示陕西对外旅游品牌形象。

六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不断强化“时时、事事、处处放心不下”的忧患意识,大力倡导安全旅游,让人民群众出行安心、购物放心、娱乐开心、观演润心、服务暖心。依托景区景点、商业街区、宾馆酒店等场所,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让“烟火气”“文化味”和“文明风”同行,营造中外游客满意、暖心的旅游环境。

国际在线:请问我省依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在打造旅游精品,持续丰富旅游业态方面有哪些新成果?

pic

刘卫东: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有力指导下,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发挥丰厚文旅资源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深度融合、品质发展,打造了一批充分彰显陕西文化特色、极具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具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推出了“长安十二时辰”“延安红街”“长恨歌”等一大批“文化陕西”新品牌,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新时代陕西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品质供给新样板。持续深化对文旅高质量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挖掘陕西特色文化丰富内涵,推动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融入景区景点、纳入旅游线路。以沉浸式体验为切入点,持续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周、秦、汉、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十二时辰”入选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入选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整合全省旅游资源,坚持串点成线,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阶段,及时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有效满足大众旅游多样化需求。先后有26条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精品旅游线路、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二是凝聚宣传合力,擦亮文旅推广新标识。强化系统思维,持续唱响“丝绸之路起点”“国风秦韵”“兵马俑的故乡”等品牌的同时,以“文化陕西”为基础,深挖陕西文旅精髓,创新陕西文旅最新表达,探索推出“根脉陕西”“臻美陕西”系统化宣传品牌。以“三秦四季·畅旅欢歌”为主题,逐季度开展文旅宣传推广活动。组织开展“从秦岭到黄河边走边唱”“游青山绿水、哼陕南小调,看关中平原、吼大秦之腔,观黄土圣地、唱陕北民歌”“魅力非遗·寻味三秦”“陕北榆林过大年”“汉中油菜花节”等文旅宣传促销活动。加强与美团、携程、抖音等OTA平台合作,打造陕西文旅品牌馆,推出“陕西DOU是好风光”等旅游新产品,提升陕西旅游点击率。提升改造陕西文旅惠民平台,融合景区景点、文化演出、非遗购物等功能,常态化开展打折、减免等惠民活动,拉动和促进文旅消费。

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彰显陕西旅游新形象。在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把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作为重要工作。完善旅游品牌认定复核办法,严格落实标准、程序、要求,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标准,加强旅游品牌认定和复核,去年以来,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针对新时期广大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新要求,省文旅厅出台《陕西省旅游服务“三秦四季暖心工程”实施方案》,坚持旅游为民,体现人文关怀,从三秦全景用心服务、四季全时贴心服务、游览全程舒心服务、诚信全域放心服务四个方面,围绕硬件提升和软件完善、个性服务和特殊人群的关爱、对标强化和非标特色化服务等内容,推出16项“暖心”服务举措,持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打造陕西特色化、品质化旅游服务品牌,为来陕游客营造更有温度的“暖心”旅游环境和氛围。

中国新闻社:当前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正在铜川举办,各种精品剧目在全省各地精彩上演。请问今年我省在艺术精品创作和惠民演出等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成效?

pic

吉蕾: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省文旅厅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这一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通过加强创作引导、加大扶持力度、搭建展示平台、政策保驾护航,不断提升文艺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用文艺的形式唱响陕西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时代之歌。

一是规划创作蓝图。今年以来,省文旅厅实施“2023-2025陕西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公布了27个创作选题,通过省市合力,努力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计划推出的作品有讲述陕西戏曲工作者践行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的秦腔《火凤》、有讲述共和国第一代军工企业筹建历程的秦腔《长安》、有讲述几代陕汽人为实现全面工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秦腔《大国重器》、有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话剧《装台》。

二是深化院团改革。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方案》,省文旅厅将抓好《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十四五”末,实现全省国有文艺院团能力提升。确保国有文艺院团在创演质量、管理水平、服务效能等方面进一步增强;确保涌现出一批骨干院团、一批精品剧目和一批艺术名家。同时,今年以来,开展了“基层院团”“乡土剧团”和“百姓戏班”调研,努力建立和完善国有文艺院团和民营文艺院团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

三是实施创作资助。今年以来,省文旅厅共资助大型舞台剧创作项目10个,传播交流项目9个,青年艺术人才创作项目33个。目前,话剧《生命册》《延水谣》《马栏情》等已成功首演,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比如,根据李佩甫同名小说改编的《生命册》摘取了第七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年度剧目”“最佳编剧”四项提名。同时,大型交响乐《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民乐音乐会《秦韵梦长安》、杂技剧《如梦长安》等一批彰显陕西特色的优秀作品已陆续在全国巡演。

四是开展惠民演出。2023年,通过省级政府购买演出服务共采购22家院团50台剧目,将在全省开展229场演出。这批剧目均为国家级、省级获奖剧目或曾参加过重大艺术演出活动的优秀剧目,内容紧贴现实生活,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涉及话剧、儿童剧、戏曲、歌舞、音乐、杂技等多个艺术门类,让三秦百姓共享我省舞台艺术创作的优秀成果。同时,开展“名剧名家进陕西”,用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是做亮特色品牌。陕西戏剧、长安画派、陕北民歌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品牌是陕西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省文旅厅持续做大做强这些特色文化品牌,配合省人大常委会赴渭南市、西安市、宝鸡市开展《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执法检查;组织碗碗腔《骄杨之恋》、秦腔《生命的绿洲》《昭君行》晋京演出,扩大秦腔等陕西剧种的全国影响力;继去年举办第四届陕北民歌大赛后,今年6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举办陕北民歌音乐会,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今年10月份还将在汉中举办第三届陕南民歌大赛、在安康举办2023年首届全国汉剧优秀剧目会演。

以上是我们今年的新举措,谢谢。

李惠:感谢三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