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深化‘三个年’活动,构建具有延安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10-12 16:07:28 来源:陕新发布
10月12日11:40,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构建具有延安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市农业农村局专场,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闫建华同志,市果业中心四级调研员路永贵同志,市推广站蔬菜科科长乔宏喜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汤坤才主持。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汤坤才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构建具有延安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市农业农村局专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闫建华先生,市果业中心四级调研员路永贵先生,市推广站蔬菜科科长乔宏喜先生,请他们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的情况介绍有关工作,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请闫建华局长作情况介绍。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闫建华:
主持人好,各位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交流现代农业产业链,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支持和关心我们的工作,共同促进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以构建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是市第六次党代会做出的重要部署。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聚焦苹果、畜牧、设施农业、小杂粮四条产业链,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以链式思维抓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纵向拓展农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横向拓展农业新功能、融合农文旅,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优链、强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我们以延链补链为核心做强苹果产业链。市委、市政府出台《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力争通过3年时间,将延安建设成为全国面积最大、品质最优、效益最好、实力最强的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培育良种苗木繁育企业2个,新品种选育进入中试阶段,建成4.0苹果智能选果线105条、冷藏保鲜设施总库容166.2万吨,基本实现果品精准分选和周年供应。培育果品加工企业29家,年加工转化鲜果能力61.4万吨,较2022年提高8.9%。新培育果袋、果网、防雹网等关联加工企业5家,累计达到148家。建成果园防雹网49.9万亩,占苹果总面积的15%,其中冰雹高发区防雹网覆盖率达到85.7%。预计今年总产455万吨,同比增长5.4%,当前产销形势良好,有望继续实现量价齐增。优选以王掌柜、顶端、美域高、农投等为重点的链主企业44家。
我们以产能建设为基础做大畜牧产业链。统筹用地空间、上下游产业链和疫病防控,强化招商引资。一方面突出大企业引领,招商引进新希望、东方希望、中盛、中天等畜牧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养殖。1-9月开工建设规模养殖场151个,目前已建成95个。另一方面坚持园区化承载,统筹发展饲草饲料、屠宰加工等产业链,培育了安塞黑萨牧业30万只肉羊分割、甘泉饲草加工、劳山鸡业蛋品深加工、宝塔区槐蜜之都蜂蜜加工、洛川水渭牧业万只湖羊粪污加工等“链主”企业,正在带动畜牧业由养殖环节向现代化深加工转型。预计1-9月出栏生猪47.38万头、牛2.01万头、羊33.04万只,分别增长8.1%、3.2%、2.2%。
我们以产销衔接为纽带做优设施农业产业链。聚焦打造陕西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特色板块目标,加大政策推动、市场驱动、效益催动,把基地建设作为产业链基础,
新建改造设施基地面积1.1万亩,累计达到29万亩,前三季度生产瓜菜132.7万吨,同比增长7.5%。把育苗能力提升作为产业链关键,集约化育苗能力由1.2亿株提高到1.7亿株以上,建成了16个食用菌菌棒中心,涌现出了甘泉田园农业等一批产业链骨干企业。把产销衔接作为产业链重要环节,优选以金源鸿、绿品田域、菌舰生物等为重点的链主企业8家,培育了8个蔬菜配送中心、5个蔬菜产地分拣集散中心,宜川美泰泰菌业和延安菌舰生物菌棒及香菇分别出口韩国、美国。
我们以品牌营销为关键做精小杂粮产业链。采取市场引领生产、后端倒逼前端的方式,推进规模种植、订单生产、合作联营、品牌营销和融合发展。召开“第三届延安小米品质鉴评会暨小杂粮产业联盟大会”,新增“延安小米”品牌新授权企业2家,授权线上店铺5个。建立谷子等良种繁育基地5个,自主选育的“延谷14”新品系进入部审阶段,落实订单面积5.43万亩。市农科院与豫煌种业签订“延豆6号”品种转让协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有偿转化零突破。“陕西杂粮种质资源圃”项目启动实施,扩繁杂粮种质资源1676份。
围绕四条产业链建设,我们重点抓了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行链长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延安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领导小组,实行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对清单任务实行月调度、季评估、半年通报、年度总结,确保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二是编制任务书。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实施意见》,印发四条产业链推进方案,细化产业链分年度、分产业、分县区任务书,紧扣延链、补链、强链每年印发任务清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堵点。三是建立项目库。落实2022年度重点项目72个,年度投资31.9亿元,完成投资30.7亿元。落实2023年度重点项目78个,年度投资17.57亿元,至9月底完成投资14.56亿元。四是绘制链谱图。梳理苹果产业链8个行业、畜牧产业链5个行业、设施农业产业链6个行业、小杂粮7个行业的招商指引,瞄准目标企业,实行精准招商。今年上半年,签约现代农业产业链项目108个,总投资42.97亿元。五是创建典型县。每个产业链确立1-2 个重点县,争取实施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项目26个,争取中省资金3.26亿元,吸引社会投资19.6亿元,吸纳和入驻企业183个。洛川县、安塞区分别被认定为全省苹果和蔬菜产业链典型县。六是组建专家团。建立由行业领军人才领衔首席的产业链专家团,吸收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专家96名,为产业链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一六四”工作布局,贯通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培育发展四条农业产业链,集聚现代产业要素,打造产业融合载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延安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发展思路上,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的要求,坚持市域统筹、分链施策。苹果产业链在全面落实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基础上,突出抓好“五个提升”。一是质量提升。通过品种培优、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管控,提升单产水平和优果率。二是装备提升。加快果园适用机械研发推广和防灾减灾设施配套,进一步延伸预冷、仓储、分拣、加工产业链。三是品牌提升。继续创优“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品牌,开展十大企业品牌评选,逐步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融合共促的格局。四是效益提升。完善果品营销网络,加快推进苹果集散交易中心向重点乡镇(街道)延伸覆盖,发挥企业力量扩大中高端市场份额和出口,努力实现优质优价。五是队伍提升。大力培育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市场营销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多层次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畜牧产业链核心做好“三个统筹”。一是统筹用地空间。进一步摸清养殖用地空间,着力盘活闲置圈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生猪、肉羊肉牛养殖规模迅速扩张。二是统筹上下游产业链。上游引进培育专业化草业公司,壮大饲草饲料产业。下游着力解决屠宰厂销售渠道不畅、达产效率低的问题,带动发展生鲜肉、冷冻肉、精品蛋和深加工食品工业,把产业收益留在县域内。三是统筹疫病防控。积极克服体系不全、力量薄弱等困难,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设施农业产业链主要抓住“四个关键”。一是稳产。以现有产业带为基础,统筹布局蔬菜、西甜瓜育苗中心和食用菌菌棒中心,形成核心产业带。二是提质。以农机农艺协同为抓手,强化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的研发推广,提升轻简化装备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促销。加快培育高端精品蔬菜品牌,推进产地市场与销地批发市场紧密衔接,防止出现滞销问题。四是保供。提升安塞、子长、吴起等11个蔬菜配送中心,引导发展预制菜产业,增强应急保供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小杂粮产业链坚持两手抓。一是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品种选育,以订单带动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围绕打造高端精品和功能食品,提升原粮分选、杂粮主食、酿造产品、方便食品等加工能力,推进传统杂粮美食工业化生产,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到2025年,苹果、畜牧、设施农业、小杂粮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600亿元、160亿元、170亿元和70亿元,形成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在推进路径上,聚焦乡土资源、地域特点、产业集群,做好“土特产”文章。一是在延伸链条上补短板。以分级、保鲜、仓储为方向,进一步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促进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减少产后损失,提升入市品级。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拓展洛川、甘泉等农产品加工园区集聚功能,培育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形成县域经济增长点。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争项目。聚焦百亿级、50亿级典型县和10亿级重点镇目标,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镇一业”,争取实施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逐步实现“一县一园”“一县一强镇”,打造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的示范高地。三是在链主企业上聚要素。按照“扶大、扶优”“一企一策”原则,聚合政策、人才等资源,扶优扶强产值过亿或有望过亿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成长型”龙头企业,形成大中小梯次转型、优势互补的格局。支持骨干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引导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民有效对接,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汤坤才:
谢谢闫局长的介绍。
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请提问。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今年苹果生产总体形势如何?近年来苹果的防灾减灾形势严峻,请问你们在防灾减灾方面是怎么做的?今后,将如何来防御灾害损失,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果业中心四级调研员路永贵:
尽管今年花期受到一些不利天气影响,但总体苹果生产形势要好于去年。一是挂果面积增幅较大。今年新增挂果园面积13.2万亩,总挂果园面积271.9万亩。二是春季少见的雨水充沛,全年降雨也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为果实膨大创造了极为有利水分条件。三是果农投入积极性普遍较高。去年果季,延安苹果呈现质量好、销售快、价格高“三大特点”,极大地刺激了果农投入积极性,全市有机肥亩均施用量达到1.6吨,树体养分充足、树势健壮。四是中省市政策利好突显。全市抢抓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机遇,积极争取中省市项目,对苹果生产给予了重点倾斜。五是灾害总体影响较轻。今年花期仅有2.2万亩果园发生中度及以上冻害,冰雹灾害成灾面积6.2万亩,是去年同期的76.5%。整体来看,灾害对全市苹果产量未造成影响,预计苹果总产455万吨以上,较去年增产约23万吨。
冰雹、冻害、干旱是延安苹果产业面临的三大自然灾害。长期生产实践我们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符合延安实际的防灾减灾经验做法,取得了积极成效。花期防冻,主推“1234”法,实现“六个”精准。“1”--构建一套苹果防冻作战体系,力求实现精准气象预警、精准工作预案和精准指挥调度。“2”--区分平流型和辐射型两种冻害,力求实现精准施策。“3”--划分高中低三个风险区,力求实现精准防控。“4”--综合运用“坑桶器药”四大法宝,力求实现精准指导服务。冰雹防御,做好三个重点。开展冰雹源头防御体系建设试点,从源头上预防冰雹形成和运动,减轻下游县区压力;冰雹高发区大力推广新型防雹网建设,降低果树受损;推进各类农业保险,减轻果农灾害损失。抗旱方面,突出“节水、保水”这两个关键,形成了“集雨窖+坑施肥水+树盘覆盖水肥膜一体化模式”和“集雨窖+滴(渗)灌+树盘覆盖水肥膜一体化模式”两种旱作节水模式,有效解决了果园冬春干旱和关键需水期缺水的问题。
今后,将在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完善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加密果园气象监测点建设,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扩大冰雹源头防御体系建设试点,建立延安智慧人影防雹减灾体系。加大防雹网建设力度,加快提升果园防雹网覆盖率。大力推广“坑桶器药”四法防冻等防灾减灾技术。积极推动农业保险覆盖面,完善风险防范和损失补偿机制。二是探索运行机制,增强防御能力。探索防灾减灾产业化运行机制。规范防灾减灾设备标准,推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提供防灾减灾物料;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推动开展社会化服务。三是注重人才培育,促进技术创新。持续开展延安果业“鸿雁”人才培育行动,指导各县(市、区)加强基层果业服务技术员选配,保证足够的科技力量。依托现有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和试验站、研究院,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开展校地合作,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发挥引进高层次人才作用,围绕防灾减灾开展研究创新。充分发挥群众智慧,注重基层一线人员技术经验总结,大力挖掘乡土人才,鼓励支持“土发明”等实用技术应用,不断总结提升推广典型案例。
华商报记者:
现在是苹果集中收获季节,请问今年苹果的销售形势怎么样?如何更好的做好果品营销工作?
路永贵:
今年全市预计苹果总产量455万吨,8-9月份,全市79.76万吨的中早熟和中晚熟苹果已于9月底全部销售结束。整体销售进度和往年相比持平,销售均价7.2元/公斤,比去年高0.3-0.5元/公斤。目前,约375多万吨晚熟苹果即将全部采收销售,从已销售的苹果价格趋势来看,整体销售形势好于去年。
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全面做好果品营销工作,确保增产增效。一是切实提高产后处理水平。加大产后处理环节技术培训和观摩交流,指导果农、企业推行分期采收、分级销售、预冷贮藏,加快改变“地头收购、混装销售、预冷滞后”的状况,进一步延长果品货架期,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持续加大产销衔接力度。以部省展览展销会为平台,组织举办多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加大品牌宣传,不断扩大高端市场份额,推动好产品进入大市场、卖上好价钱。扎实务实组织开展“采购商果区行”“网红果区行”和产销对接活动,促进苹果销售。三是做好信息服务。坚持苹果销售“周报制度”,强化信息调度服务,指导苹果销售。同时,联合行业协会,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和价格信息,提早谋划、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后市价格波动影响,科学引导果农和生产主体理性、适时、顺价销售,为果农增收、企业盈利、产业增效提供服务保障、创造良好条件。
三秦都市报记者:
请问今后我市设施农业产业链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市推广站蔬菜科科长乔宏喜:
设施农业具有抗灾能力强、生产周期长、土地产出高、种植效益好、扶农助农强的鲜明特征。我市冬春季光照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生态环境优良,是全省最适于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区域。加快以日光温室生产为主的设施农业产业链建设是将现代农业技术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完美结合的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求。
今后,一是要继续扩大设施规模,按照每年新建设施农业基地1万亩、高山冷凉菜基地5000亩的目标做大产业基础。到2025年,设施面积达到30万亩,瓜菜播种面积达到50万亩,总产达到170万吨。
二是要提高集约化种苗保障能力。要按照每千亩基地配套一处育苗点,每万亩基地配套一处工厂化育苗中心的布局,加快育苗基地建设,提高供苗供应能力;对从事瓜菜育苗经营主体所须具备的经营场所、设施设备、质量检测、技术能力等要提出标准,实行准入制度,保障种苗质量及供应;要明确监管责任,对种苗购置制定标准流程、制式合同和种苗供应标准,强化对种苗购买的监管。
三是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优良品种种苗补贴等措施不断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快新优品种的推广。要不断扩大自动通风机、微耕开沟起垄机、栽苗机、蔬菜运输车、智能温光调控等现代农业生产设备和以温室增光保温、土壤修复、二氧化碳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为主的设施农业绿色生产关键集成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
四是要加快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引进知名设施瓜菜生产、育苗、加工、营销及关联产品等领域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对市内企业通过培训、项目支持等加快企业成长。
五是要加大市场和品牌建设力度。要在产业集中区建设一批具有蔬菜预冷、分级、包装等设施设备的蔬菜产地市场,强化产销衔接,促进产品销售。要积极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种的好、卖的也好”。
六是要积极培育净菜配送、预制菜、蔬菜汁、蔬菜脆片等加工产业和棚室钢架、保温被、种苗运输箱、蔬菜包装箱等关联产品生产,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阳光报记者:
小杂粮作为延安农业四条产业链之一,请问培育发展小杂粮全产业链的关键是什么?
闫建华:
延安小杂粮常年种植面积41万亩,产量7.3万吨,其中谷子面积22.5万亩,产量3.7万吨;其他杂粮主要为高粱、绿豆、红小豆、荞麦、糜子等。近年来,为加快小杂粮全产业链建设,我们着重从八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良种选育。以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为核心,加快选育谷子、糜子等小杂粮高产优质、多抗专用、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二是推进规模经营。依托陕西粮农集团、延安黄土情等龙头企业建立订单生产基地10万亩,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三是培育“链主”企业。进一步培优培强甘泉八千里、吴起圆方集团等小杂粮企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升经营实力和竞争能力。四是开发拳头产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推出小杂粮高端产品、风味产品、酿造产品和方便食品。五是做精“延安小米”。按照《延安小米标准综合体》有关规程,进一步规范延安小米原料生产、品质鉴定和品牌授权。六是创建特色品牌。鼓励龙头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做优做大“甘泉红小豆”、“吴起荞麦香醋”、“宜壶稠酒”等区域特色品牌和产品品牌。七是拓展市场空间。搭建“延安小米”线上专馆,通过推介、直播、产销对接等方式,借助旅游资源、电商平台和销售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八是促进融合发展。借助革命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建立劳动体验教学基地;借力“延安味道”品牌培育,培育小杂粮生产、供应、消费协同的“联合体”和原材料统一配送中心,促进小杂粮与文化、餐饮、旅游、商贸、休闲等服务业融合发展。
新浪网记者:
今年是高质量项目推进年,畜牧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请问今年咱们市农业农村局在推进畜牧产业链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进展情况如何?
闫建华:
今年全市有16个涉牧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6.9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4.35亿元。子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项目,与北京雄特牧业合作,引进海福特、黑安格斯良种基础母牛2400头。吴起与北京雄特签订了和牛产业基地建设协议,从新西兰引进的首批百头安格斯牛顺利落户吴仓堡镇周关村。洛川万头肉牛养殖基地打包项目总投资2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63亿元,建成规模化牦牛养殖场1个、肉牛养殖场3个,发展100头养牛户3户,50头养牛户16户。志丹榆林胜利集团生猪养殖项目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安塞、子长肉羊产业融入了国家陕北肉羊产业集群,安塞新建成肉羊育肥场4个、在建和扩建2个;子长开工建设500只以上规模养羊场14个,引进基础母羊1000只,开工建设200只肉羊养殖场10个,助推了延安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调度,加快推进志丹东方希望生猪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早日达产达效,同时持续强化重点企业培育,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培育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汤坤才:
因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感谢闫局长和几位发布人的精彩解读,感谢媒体朋友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注,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