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 新闻发布活动

时间:2023-10-31 11:03:28 来源:陕新发布

10月24日上午10点,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在高陵区组织举行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邀请高陵区介绍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

杨丽萍: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今天,是我们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的第五场,在这天高云淡、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我们邀请各位媒体朋友,来到历史悠久,文脉兴盛,人杰地灵的高陵区,走进张卜街道庙西村、通远街道东张市村、泾渭街道米家崖村等点位,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受高陵区通过党建和规划引领、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力举措,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首先,请高陵区委副书记徐斌介绍有关情况。

徐斌: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高陵区委副书记徐斌。欢迎大家来到“泾渭分明”实景地——高陵。相传大禹治水导泾入渭,二水交汇,在此形成闻名遐迩的“泾渭分明”奇观,也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入了“和”与“美”的基因底色。近年来,高陵区积极抢抓北跨发展机遇,锚定“一二三六”发展思路,聚焦规划引领、改革驱动、产业强基、文化铸魂、民生托底,五位一体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一、坚持规划引领,塑造和美乡村新形象

我们编制了《高陵区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明确了六个方面重点任务,分别是党建和规划“两个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四项任务”、基础设施提升“七大工程”、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三项行动”、推进乡村治理提升“两个建设”、推动乡村建设“示范工程”。

在村庄建设布局规划方面。我们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循序渐进推进乡村建设。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一体村庄布局规划等,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完成了5个行政村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同时,正在推进张卜街道韩家村村庄更新试点。

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基础设施提升“七大工程”,集中力量优先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农村道路、农村抗旱和供水保供、乡村清洁能源、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数字乡村、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农房质量安全等七个方面抓改造、促提升。目前,全区各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村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全覆盖”。泾渭街道米家崖村被确定为2022年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作为陕西唯一上榜区县,我们以建设人居环境激励县为契机,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统领,紧盯一类县整治标准,不骄不躁、自我加压,对标“激励县”建设标准,内外兼修、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九大行动”,真正让农村人居环境“有里有面”。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5.13亿元,成功创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4个、市级“花园乡村”11个、创建示范村庄23个、美丽村庄29个、美丽庭院3705户。目前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1.5%,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5.2%,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84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坚持改革驱动,激发和美乡村新动能

高陵先后承担了11项“国字号”农村改革试点,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为契机,统筹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一系列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农村焕发勃勃生机。

一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我们以《西安市高陵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9个规范性文件为统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专项整治试点”两项改革任务。以“问题导向、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为驱动,系统架构宅基地改革的制度体系,为基层探索方向。

二是多种形式激发改革动能。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钓北村“分割退出”,药惠村“连片出租”,周家村“合作建房”,庙西村、虎家村、草王村“内部盘活”,东张市村、贾蔡村“自主盘活”等多种宅基地改革模式,目前,盘活闲置宅基地累计交易123宗,收益503.5万元,其中农民收入432.9万元、村集体收入70.6万元。

三是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编制完成全省首个县域数字乡村规划——《高陵区数字乡村发展规划》,“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获评“2022年陕西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持续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与应用,2023年新打造5个智慧化数字农业园区,全区40家农产品生产单位纳入区级追溯信息平台,累计发放追溯码127730枚。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手段,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跨入“提质增效、蓄势赋能”的新时期。

四是推广集体经济发展“1+X”模式。我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地租经济、物业经济、股权经济、服务经济、产业链经济等经营项目。2022年底,全区村集体总资产达到9亿多元,86个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总额达4948万元,分红总额3587万元;2023年9月底,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以上实现全覆盖。特别是,创新探索出了“土地托管”“资产租赁”“集体经营”“村企联营”4条发展路径。土地托管型正在种粮村小范围试点,已与高科技农业公司合作托管千余亩。资产租赁型主要在城区和工业园区推广,如杨官寨村依托区位优势,经营农贸市场,租赁门面店铺,实现人均分红5600元。集体经营型依靠集合农业资源发展。比如灰堆村整合本地资源,建设了“观光+采摘+种植”农业产业观光园。村企联营型撬动社会资本。比如张家村和南郭村将土地入股,与企业合作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姬家街道杨官寨村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通过改革,我们形成了一批可复制“高陵经验”。源田梦工场田园综合体获批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被纳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试验成果转化清单》,“共享村落”被自然资源部誉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的创新之举”,“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入选2022年陕西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成果,《打造“共享村落”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入选农业农村部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典型案例。此外,我们率先完成全省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和全国首例网络竞价流转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实现“零突破”,被财政部确定为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三、坚持产业支撑,夯实和美乡村新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把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作为建设和美乡村的基础,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设施蔬菜扩模提标、特色果业提质增效等重点工程,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一是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品种,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特色果蔬提质增效工程,依托设施农业规模化优势,引进冬枣、樱桃、火龙果、百香果、无花果、葡萄等品种,打造了一批精品果园;高陵胡萝卜、高陵番茄2个产品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提升品质,保障质量安全。制定推广设施果蔬标准化生产规程,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目前全区已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单位(合作社)40个,绿色产品20个,特质农品6个,荣获“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提升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我们打造了“高陵·西安菜园子”公共品牌,培育了20多个优势农产品品牌,其中省市名牌产品有近10个。高陵猪蹄、石子馍等农副产品更是作为游客必带的伴手礼常年畅销。

特别是,乘借西安北跨发展东风,高陵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源田梦工场、高陵场畔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农产品采摘等特色农旅业态,建成了3A级旅游景区3家、陕西旅游特色名镇1个、陕西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西安市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

二是壮大产业集群。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通过区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个,蔬菜产业核心区面积7200亩,辐射带动面积近4万亩,成功创建“国家设施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区规模养殖场达26家,拥有西北地区唯一的祖代鸡场(西安罗曼公司),以康达尔、汉宝为代表的饲料类企业达到20家,年产饲料33万吨,占全市总产量一半。

三是壮大经营主体。按照“大社做强、小社做精”原则,不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内强素质外增活力。全区已累计发展专业合作社450个,入社社员近万余户,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31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百强社5家、省级示范社8家);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7家、市级10家);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1个。

四、坚持文化铸魂,丰富和美乡村新内涵

我们坚持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乡风文明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文化根脉保护,扩大文化服务供给,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不断丰富和美乡村新内涵。

一是加强文化根脉保护。深入实施“高陵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传承、挖掘、保护杨官寨遗址、灰堆坡遗址、汉阳陵弋阳古镇、唐昭慧塔等历史文化和西北民大旧址、通远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西北民大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全面启动,杨官寨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立项加快推进,高陵洞箫、船张芯子、药惠竹马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高陵剪纸、刺绣、面花雕刻等独特民俗文化技艺得到更好保护。

二是扩大文化服务供给。加快推进省级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打造“两馆、一站、一中心”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综合文化中心+乡村记忆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合发展,目前已建立乡村记忆博物馆9个。“高陵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直通车”荣获全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一等奖,张卜街道庙西村获省级传统文化示范村,乡村记忆博物馆入选省第四批社区博物馆。

三是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不断拓宽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明实践活动,建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2个,中心、所、站覆盖率100%。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和“美丽人家”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覆盖率85%,评选“十星级文明户”500户、“好媳妇、好婆婆”20名。

五、坚持民生托底,增进和美乡村新福祉

一是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引进经开第一学校委托管理经发通远初级中学,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扩散机制,创建市级“名校+”教育共同体9个、城乡学校共同体3个,撤销松散型“名校+”共同体4个,新组建高陵四中、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在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教师交流等方面,重点支持带动偏远农村小规模学校,推动区域教育优势互补发展。按照“微改造、精提升、强管理、大变样”的思路,深入实施48所中小学“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着力打造建筑功能区域布局合理、环境整洁雅致、文化特色鲜明的校园新环境。

二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创建以“区级医院为龙头、基层卫生院为网络”的智慧化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发挥区级检验技术平台、专家资源、实验室运营管理体系优势,扩大区级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辐射范围,探索分级诊疗和区域医共体建设新模式。积极与交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对接联系,通过科室联盟、引进输出、科研带动等多种协作模式开展帮扶提升,13项医疗技术实现新突破;区120急救中心(隔离楼)项目提前3个月建成投用,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以家庭医生签约为依托,成立了85个家庭医生团队、118个家庭医生工作室,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64.7%,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卫服务水平。

三是推动农村养老提质增效。构建“三高(高站位部署、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三化(资源集成化、改造适老化、载体多元化)、三+(“政府+”当后盾、“食堂+”优服务、“智慧+”强监管)”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加快搭建智慧养老多跨应用场景,推动实现老有“所养”向老有“所享”、老有“所乐”转变。全区已建成“高·幸食堂”40家,现老年人日均就餐1380余人次,送餐187人次,累计服务16万人次,实现了村组、社区服务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真诚的欢迎大家常来高陵走一走、看一看,与我们一道共同见证和分享高陵和美乡村建设成果。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谢谢大家!

杨丽萍:刚才,徐斌书记介绍了高陵区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下面,请媒体朋友们移步到具体点位,进行实地采访。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举办的“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谢谢大家!